法官受工傷的救濟
㈠ 執行法官不作為有什麼方法救濟歸哪些部門有全管!
可以向該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或該地區檢察院控告申訴部門反映
㈡ 工傷賠償 。2審法官枉法判結,我該怎麼辦、
已經都終審了呀!眼下的話建議你拿著自己的相關材料咨詢一下專業人士,看看能不能申請再審或者申請檢察院抗訴(不過都需要你有足夠充分的證據)。
㈢ 因工傷以得到一半的賠償令一半在法官和本人律師面前說下個月十號給法
你好
以上說的是不是都有書面的說明並簽字?如果有,這個沒有問題,如果沒有,有變也是可能的!法官這是在般你們調解,調解不成,是會判決的。
㈣ 法院法院法官違法判決與工傷無關法條怎麼處理謝謝專家
如果法院的法官違法判決與工傷無關,無法調應該。向高一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重新審理。
㈤ 在工廠幹活,發生工傷,此案在區法院開庭前法官主持調解,因為自工傷後半年沒有收入,當時我急需用錢,答
你說的這件事的關鍵點在於你是否能夠證明法院在調解過程中具有違規操作的行為。如果能夠證明,本案還有轉機,不能證明,就希望不大。因為,當時你表現的是願意接受法院調解,並由於個人原因同意了調解協議,贏的幾率不大。
望採納。
㈥ 認定工傷案法官錯判我怎辦
工傷認定。
(1)應當認定工傷的情形。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①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②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③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④患職業病的;
⑤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⑦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2)視同工傷的情形。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①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②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③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3)不認定為工傷的情形。
職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導致本人在工作中傷亡的,不認定為工傷:
①故意犯罪;
②醉酒或者吸毒;
③自殘或者自殺;
④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㈦ 工傷賠償一審,傳票是2014年12月17號,當天開庭法官向(我之前受工傷的老闆懟孬孫說沒見過之前醫
為什麼不委託律師?
㈧ 工傷事故,經過中院二審判決,依然判定為工傷!然後去,法院申請工傷賠償,開完庭,到現在3個月了!法官
不符合,請律師就工傷和賠償一次性解決了。
㈨ 平頂山市新華區法院的法官昧著良心把一個農民工在某單位工作中受的傷,竟然判定不是工傷。
認定工傷得向勞動局求助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也有三種,①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②醉酒導致傷亡的。③自殘或者自殺的。
具體流程:
1、工傷由什麼機構負責認定
工傷認定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2、工傷認定應由誰申請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前款規定應當向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用人單位不提出申請的,受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提出
3、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限制
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
4、申請工傷認定應提交那些材料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二)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後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的樣式由勞動保障部統一制定。
5、舉證責任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6、工傷認定應當在多長時間內做出認定決定?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7、認定決定的種類
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於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8、工傷認定書的內容:
(一)用人單位全稱;
(二)職工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身份證號碼;
(三)受傷部位、事故時間和診治時問或職業病名稱、傷害經過和核實情況、醫療救治的基本情況和診斷結論;
(四)認定為工傷、視同工傷或認定為不屬於工傷、不視同工傷的依據;
(五)認定結論;
(六)不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的部門和期限;
(七)作出認定決定的時間。
工傷認定決定應加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專用印章。
9、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及不服認定的救濟
當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㈩ 哪些情況是工傷職工怎麼維護權益 聽聽法官怎麼說
勞動者過了三年沒有工傷鑒定的,已經超過認定工傷的期限,也已經超過按人身損害提起民事訴訟救濟的時效,工傷職工已經無法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用人單位願意賠償的,不受限制。
職工遭受工傷事故傷害,已過三年未處理,已經超過認定工傷的期限,也已經超過按人身損害提起民事訴訟救濟的時效,工傷職工已經無法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用人單位願意賠償的,不受限制。
但是,具有人社部《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人社部發〔2016〕29號)第八條規定的被延誤的時間不計算工傷認定申請時限的情形的,扣除不予計算的時限後,沒有超過工傷認定時限的,可以申請工傷認定,依法主張權利。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
人社部發〔2016〕29號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延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時限內。
(一)受不可抗力影響的;
(二)職工由於被國家機關依法採取強制措施等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不能申請工傷認定的;
(三)申請人正式提交了工傷認定申請,但因社會保險機構未登記或者材料遺失等原因造成申請超時限的;
(四)當事人就確認勞動關系申請勞動仲裁或提起民事訴訟的;
(五)其他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
《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