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申請法院司法鑒定

申請法院司法鑒定

發布時間: 2020-12-24 14:54:40

㈠ 向法院提出申請司法鑒定怎麼寫

在訴訟過程中可以口頭提出,由法院記錄在案,然後簽名確認,再由法院安排選定鑒定機構即可。

㈡ 法院是否可以拒絕申請司法鑒定

江蘇省高級法院對醫抄療損害鑒定有相關的文件規定,做醫療損害鑒定委託醫學會進行,雙方都同意的,也可以申請司法鑒定。現在的鑒定體制確實比較亂,全國沒有統一的規定。本律師認為,法院無權拒絕當事人提出做司法鑒定的申請,但申請也應該有確實的事實依據和理由。起訴到法院後,法院委託鑒定的,都是醫療損害鑒定,建議請醫療專業律師介入處理。

㈢ 對於法院委託的司法鑒定有異議我改怎麼辦

若當事人對復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制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可申請重新鑒定,但必須具備如下法定事由:
(1)鑒定主體不具備相應的鑒定資格。由於鑒定具有專門性、科學性,要求鑒定主體應具備相應的鑒定資格,否則極易導致鑒定結論錯誤無效。對此種情形下產生的鑒定結論,當事人有權申請重新鑒定。
(2)鑒定程序嚴重違法。在這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主要體現為鑒定主體違反鑒定活動的基本程序規則或重大關鍵的程序步驟,且這種程序瑕疵會對鑒定結論的公正可信性產生影響。
(3)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即鑒定結論明顯違背客觀規律或與當事人提供的其它證據明顯不一致。
(4)鑒定結論經過質證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它情形。如果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有異議,可要求鑒定人出庭接受詢問、並對鑒定結論進行質證。
經過質證,當事人的異議不成立時,鑒定結論可作為定案證據使用;當事人的異議成立時,鑒定結論不可作為證據使用。行政審判中,只要出現上述情形之一,在當事人提出申請的前提下,法院就應准許重新鑒定。

㈣ 可以向法院申請司法鑒定嗎 了解程序的朋友請進

司法鑒定的申請是指民事、行政案件的訴訟當事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內人、被告人、被容害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向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提出對案件中涉及的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司法鑒定的口頭或書面的請求。
因此,你可以選擇自行委託司法鑒定或者向法院申請司法鑒定。無論哪種形式,只要鑒定機構合法、具備合格的資質,那麼它所出具的鑒定結論就具有法律效力,法院是應當依法採納;除非對方有證據證明該鑒定結論不合法或者不成立,對方可以申請重新鑒定。
如果你向法院申請司法鑒定,有必要了解:
(一)是否准予鑒定由受理案件的法院決定。
(二)決定的程序:法院將根據法律規定,審核鑒定申請,作出是否鑒定的決定。
(三)如果法院作出不準予鑒定的決定,我國目前還沒有關於不服司法鑒定決定的復議程序。

㈤ 人身傷害可以直接申請法院委託司法鑒定嗎

1、在訴訟請求上的不必寫,立案時向法院說明情況,法院是會立案的,待鑒定

做出後,再申請變更訴訟請求即可。

2、起訴後,你在舉證期限內向法院提出申請鑒定,法院會委託鑒定的。

3、上海也一樣

㈥ 為什麼申請司法鑒定被法院拒絕

打醫療官司很抄難,從向法院提起訴訟開始,我們患方就被醫院和法院牽著鼻子走!院方申請的醫療事故鑒定,醫學會明顯偏袒院方. 鑒定結論為:屬於醫療意外,院方不負任何責任!我方不服,但按照程序,只能向省級醫學會申請鑒定。 結果仍是對我方不利!現我方要求到省外司法機構做司法鑒定。 院方確以口頭通知:「上級法院(中院)認為,該案已做了兩次醫療事故鑒定,不同意再向其他機構做司法鑒定. 若你方堅持要做司法鑒定,等開庭時再向法官申請。 試問,拿著兩份明顯偏袒院方的醫療事故鑒定結論開庭,不是明擺著要輸嗎!法院為何要剝奪老百姓申請司法鑒定的權利! 家中遭遇親人不明不白的突然離世,已是痛苦欲絕!含著血淚將醫院卑劣行徑寫成一紙訴狀,以求得到人民法院秉公依法辦理. 可得到的卻是一次次目睹醫院和法院的強強合作!「公正的」法院請你告訴我:「開庭前,你都不受理我方的司法鑒定申請。開庭後,你又會同意我方的請求嗎?還是讓我方一審敗訴,再來個二審!」我們老百姓的錢都是辛辛苦苦剩下來的!為什麼要讓我們老百姓的維權路走得這么艱難!

㈦ 個人可以不通過法院申請司法鑒定么怎麼做

根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規定,申請司法鑒定應遵循以下程序:

一、委託:

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仲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託。

2、在訴訟案件中,在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司法鑒定機構也可以接受當事人的司法鑒定委託。當事人委託司法鑒定時一般通過律師事務所進行。

二、受理:

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託書後,應對委託人的委託事項進行審核,並作出如下決定:

1、對於符合受理條件的,能夠即時決定受理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委託受理合同》;

2、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出具《司法鑒定委託材料收領單》,在收領委託材料之日起7日內對是否受理作出決定;

3、對於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退回鑒定材料並向委託人說明明理由;

4、對於函件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收到函件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書面答復。

三、初次鑒定

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託後,由司法鑒定機構指定的司法鑒定人、或者由委託人申請並經司法鑒定機構同意的司法鑒定人完成委託事項。

四、補充鑒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補充鑒定:

(1)發現新的相關鑒定材料

(2)原鑒定項目有遺漏

五、重新鑒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

(1)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超越司法鑒定業務范圍或者執業類別進行鑒定的;

(2)送鑒的材料虛假或者失實的;

(3)原鑒定使用的標准、方法或者儀器設備不當,導致原鑒定結論不科學、不準確的;

(4)原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

(5)原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而沒有迴避的;

(6)原司法鑒定人因過錯出具錯誤鑒定結論的;

六、復核鑒定

對鑒定結論有異議需進行復核鑒定的,其他資質較高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復核鑒定。復核鑒定除需提交鑒定材料外,還應提交原司法鑒定文書。

七、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

司法鑒定機構在法定或者約定的鑒定期限內完成司法鑒定後,應當按時出具司法鑒定文書。司法鑒定文書正本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委託人,兩份由司法鑒定機構存檔。

八、出庭

司法鑒定人應當按照司法機關或者仲裁機關的要求按時出庭。司法鑒定人出庭時,應當出示《司法鑒定人執業證書》。

㈧ 最高人民法院 怎麼申請司法鑒定

第六條最高人民法院、各高級人民法院和有條件的中級人民法院設立獨立的司法鑒定機構。新建司法鑒定機構須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鑒定機構為人民法院司法鑒定中心,根據工作需要可設立分支機構。

第七條鑒定人權利:

(一)了解案情,要求委託人提供鑒定所需的材料;

(二)勘驗現場,進行有關的檢驗,詢問與鑒定有關的當事人。必要時,可申請人民法院依據職權採集鑒定材料,決定鑒定方法和處理檢材;

(三)自主闡述鑒定觀點,與其他鑒定人意見不同時,可不在鑒定文書上署名;

(四)拒絕受理違反法律規定的委託。

第八條鑒定人義務:

(一)尊重科學,恪守職業道德

(二)保守案件秘密;

(三)及時出具鑒定結論;

(四)依法出庭宣讀鑒定結論並回答與鑒定相關的提問。

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人應當迴避:

(一)鑒定人系案件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

(二)鑒定人的近親屬與案件有利害關系;

(三)鑒定人擔任過本案的證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四)其他可能影響准確鑒定的情形。

第三章委託與受理

第十條各級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受理本院及下級人民法院委託的司法鑒定。下級人民法院可逐級委託上級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鑒定。

第十一條司法鑒定應當採用書面委託形式,提出鑒定目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案情說明材料和鑒定材料。

第十二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3日內做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不予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說明原因。 第十三條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委託後,可根據情況自行鑒定,也可以組織專家、聯合科研機構或者委託從相關鑒定人名冊中隨機選定的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委託上級法院的司法鑒定機構做重新鑒定:

(一)鑒定人不具備相關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三)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

(四)鑒定材料有虛假,或者原鑒定方法有缺陷的;

(五)鑒定人應當迴避沒有迴避,而對其鑒定結論有持不同意見的;

(六)同一案件具有多個不同鑒定結論的;

(七)有證據證明存在影響鑒定人准確鑒定因素的。

第十五條司法鑒定機構可受人民法院的委託,對擬作為證據使用的鑒定文書、檢驗報告、勘驗檢查記錄、醫療病情資料、會計資料等材料作文證審查。

第四章檢驗與鑒定

第十六條鑒定工作一般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一)審查鑒定委託書;

(二)查驗送檢材料、客體,審查相關技術資料;

(三)根據技術規范制定鑒定方案;

(四)對鑒定活動進行詳細記錄;

(五)出具鑒定文書。

第十七條對存在損耗檢材的鑒定,應當向委託人說明。必要時,應由委託人出具檢材處理授權書。 第十八條檢驗取樣和鑒定取樣時,應當通知委託人、當事人或者代理人到場。

第十九條進行身體檢查時,受檢人、鑒定人互為異性的,應當增派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在場。

第二十條對疑難或者涉及多學科的鑒定,出具鑒定結論前,可聽取有關專家的意見。

第五章鑒定期限、鑒定中止與鑒定終結

第二十一條鑒定期限是指決定受理委託鑒定之日起,到發出鑒定文書之日止的時間。

一般的司法鑒定應當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疑難的司法鑒定應當在60個工作日內完成。

第二十二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鑒定期限的,應當中止鑒定:

(一)受檢人或者其他受檢物處於不穩定狀態,影響鑒定結論的;

(二)受檢人不能在指定的時間、地點接受檢驗的;

(三)因特殊檢驗需預約時間或者等待檢驗結果的;

(四)須補充鑒定材料的。

第二十三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終結鑒定:

(一)無法獲取必要的鑒定材料的;

(二)被鑒定人或者受檢人不配合檢驗,經做工作仍不配合的;

(三)鑒定過程中撤訴或者調解結案的;

(四)其他情況使鑒定無法進行的。 在規定期限內,鑒定人因鑒定中止、終結或者其他特殊情況不能完成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申請辦理延長期限或者終結手續。司法鑒定機構對是否中止、終結應當做出決定。做出中止、終結決定的,應當函告委託人。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