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道德中宣部
❶ 繼《旋風少女》後,譚松韻白敬亭又拍了哪部新劇
繼《旋風少女》後,譚松韻和白敬亭又拍攝了《匆匆那年》這部電視劇。
❷ 「新時代楷模」有哪些人
航天員群來體,2018年1月25日,中央宣傳自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航天員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是一支擔負特殊任務的英雄部隊,航天員群體是伴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成長的英雄群體。航天員大隊組建20年來,全體航天員始終牢記黨和人民的期望重託,胸懷中國夢強軍夢,矢志獻身航天事業,精研苦訓掌握飛天技能,銳意進取實現創新跨越,先後圓滿完成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10個英雄群體包括,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尖刀連,中部戰區總醫院戰疫黨員突擊隊。
遼寧、上海、廣東支援雷神山醫院醫療隊,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重症醫療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援鄂重症救治醫療隊,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天津市對口支援恩施州疾控工作隊,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專家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部分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英模代表參加儀式。
❸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提出要依託什麼優化結構布局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提出要依託黨中央的帶領優化結構布局
黨中央專高度重視愛屬國主義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深入人心,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
幹部群眾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廣為激發,全體人民同心同德、步調一致向前進的信念信心更加堅定,在舉辦大事要事、應對風險挑戰中,展現出朝氣蓬勃的精氣神。
(3)新時代新道德中宣部擴展閱讀: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制定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對於引導全體人民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❹ 全國新聞戰線"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主題采訪活動啟動了嗎
由中央宣傳部組織的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主題采訪回活動27日在上海中共答一大會址紀念館啟動。
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記協、各省區市宣傳部有關負責同志、23家中央和地方媒體的負責同志及骨幹編輯記者中的黨員代表共約130人參加啟動儀式。面對黨旗,全體人員一同重溫入黨誓詞。
❺ 中宣部為何授予張黎明「時代楷模」稱號
因為他的「工匠精神」,因為他不忘本來,堅守「初心」。
張黎明是國家電網專天津濱海供電公屬司運維檢修部配電搶修一班班長、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他愛崗敬業,工作30多年來始終奮戰在電力搶修一線,累計巡線8萬多公里,完成故障搶修作業近2萬次,被譽為電力搶修的「活地圖」。
(5)新時代新道德中宣部擴展閱讀:
張黎明勇於創新,先後實現技術革新400餘項,20多項填補電力行業空白,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的傑出代表。他甘於奉獻,模範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帶領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十年如一日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用愛心搭起了企業與群眾的「連心橋」。
張黎明曾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多項榮譽,是黨的十九大代表。
❻ 新聞道德的中國特色
中國新聞事業史新聞從業人員都非常重視新聞道德問題,新聞道德能避免新聞業發展中出現的波折,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比政府直接控制新聞業或制定嚴格的條例管理新聞業要高明的多。中國新聞道德的建設與發展相對較晚,時間相對較短。著名的新聞工作者范長江在華東新聞學院講習班上指出了人民新聞工作者的四個信條:1.消息絕對真實。這樣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2.思想要正確。這樣才能看清問題,指導現實;3.群眾觀點的建立。要聯合通訊員作為報紙在群眾中的基本基礎;4.建立自我批評。
對於社會主義新聞事業而言,第一個成文的新聞職業道德規范條例是1981年由中宣部新聞局和中央新聞單位共同商擬制定的《記者守則》。該守則主要內容有:1.同黨中央保持政治一致;2.深入調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資料;3.嚴格尊重事實,嚴禁弄虛作假;4.學習和掌握唯物辯證法,切忌主觀主義、片面性和絕對化;5.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苟;6.堅持真理,敢於斗爭;7.積極向領導機關反映情況;8.遵守憲法、法律、黨紀和所在單位的制度,不泄密,不搞不正之風;9.謙虛謹慎,向群眾學習,甘當人民的小學生;10.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苦練采訪、寫作基本功。
1991年,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了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個正式頒布的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
1994年4月,《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第一次作出修改,共有八大條,分別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社會效益為最高准則;遵守法律和紀律;維護新聞的真實性;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保持廉潔奉公的作風;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增進同各國新聞界的友誼和合作。
1997年1月又對該准則進行了第二次修訂,其主要內容有六點: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3.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4.維護新聞真實性;5.保證清正廉潔的作風;6.發揚團結寫作精神。
到2009年11月,《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做了第三次修訂,主要內容有:(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包括①積極宣傳黨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傳播國內外各領域的信息,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②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把人民群眾作為報道主體和服務對象,宣傳群眾典型,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③積極反映人民群眾的正確意見和呼聲。
(2)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包括①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傳播先進文化、弘揚社會正氣,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決抵制格調低俗、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內容;③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准確、科學、依法;④采訪報道突發事件要堅持導向正確、及時准確、公開透明,全面客觀報道事件動態及處置進程,推動事件妥善處理,維護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
(3)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報道做到真實、准確、全面、客觀。①通過合法途徑和方式獲取新聞素材,新聞采訪要出示有效記者證。認真核實新聞信息來源,確保新聞要素及情節准確;②報道新聞不誇大不縮小不歪曲事實,不擺布采訪對象,禁止虛構或製造新聞。刊播新聞報道要署作者真名;③摘轉其他媒體的報道把好事實關,不刊播違反科學和生活常識內容;④刊播失實報道要勇於承擔責任,及時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響。
(4)發揚優良作風。提高綜合素質。①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②貼近群眾;③堅決反對和抵制各種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行為,不利用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利用新聞報道發泄私憤,不以任何名義索取、接受采訪報道對象或利害關系人的財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訪報道對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④尊重新聞同行,尊重他人著作權益,引用他人作品註明出處,反對抄襲和剽竊;⑤新聞報道與經營分開,不以新聞報道形式做任何廣告性質的宣傳,編輯記者不得從事經營性活動。
(5)堅持改革創新。①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和傳播能力;②增強新聞報道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③善於利用新載體、新技術提高時效性。
(6)遵紀守法。要增強法治觀念,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遵守黨的新聞工作紀律,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保守國家秘密。①遵守和宣傳國家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和社會穩定;②維護采訪報道對象的合法權益,尊重采訪報道對象的正當要求,不揭人隱私,不誹謗;③維護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權益;④維護司法尊嚴,不「媒介審判」。
(7)促進國際新聞同行的交流與合作。要努力培養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積極搭建中國與世界交流溝通的橋梁。①維護祖國尊嚴和國家利益;②積極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③尊重各國主權、民族傳統、宗教信仰和文化多樣性。
由以上規定的內容可以看出,新版《准則》強化了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需要貫徹執行的具體義務。與原有的准則比較,增加了新聞工作者要通過合法途徑、正當方式獲取新聞素材,慎重使用隱蔽拍攝、錄音,公開采訪要出示記者證件,刊發新聞報道要署作者真實姓名;認真核實新聞信息來源,確保新聞要素及細節准確;摘轉其他媒體報道要有把關意識,不刊發違反科學和生活常識、聳人聽聞的事實報道;不誇大、縮小或歪曲新聞事實,不虛構或製造新聞事件,不幹預或擺布采訪對象;出現報道失實時要主動承擔責任,及時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響等。
❼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提出要依託什麼優化結構布局提升質量水平建設一批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提出要依託黨中央的帶領優化結構布局
黨中央內高度重視愛國主容義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深入人心,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
鼓勵廣大幹部和群眾熱愛自己的國情,立志建設強國,盡自己所能為國家服務。全體人民更加自信,更加團結奮進。在舉辦重大活動、應對風險挑戰方面展現出旺盛生機和活力。
(7)新時代新道德中宣部擴展閱讀: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並把愛國主義精神貫徹到國民教育和民族精神建設全過程。
值此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頒布新時代重要的現實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指導所有人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不懈努力實現中國夢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