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的終端

道德的終端

發布時間: 2021-02-08 23:24:47

㈠ 怎樣譴責道德綁架的人

最好不要這么做,你既然都知道對方道德綁架了,你要譴責他你也會被綁架的專。屬
站在道德制高點總的來說是一個很安全的支撐點,你的觀點可能幼稚,單一,沒有說服力,但是有道德的後盾,別人只要說你不對那就是說道德不對,那就會被人們攻擊。
舉個簡單例子。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反對象牙製品。他站在道德制高點告訴你不要買象牙,大象很可憐……如果你譴責他「市場秩序是由經濟學原理引導的」「你為什麼要把責任都給最終端的消費者而不是監管部門和偷獵者呢?」……對方只要說」呵呵,你好沒人性,小象辣么可憐兒」 然後一群人就開始噴你了。
您知道他們的行為是道德綁架就好,這些人是不講道理,如果講就不道德綁架了
望採納

㈡ 如何理解文學與道德

文學與道德的關系是個常說常新的話題。

在當今經濟正在走向「全球化」的時代,我們的社會風尚和生存方式正在發生著急遽的變化。在人們的現實生活關系的激變之中,謹防公共道德與個人道德面貌的下滑,是最為深刻、最為重要的課題。雖然,隨著市場經濟的需求,新的人際關系的准則,新的公平的、平等的、競爭的關系正在形成,新的道德萌芽正在破土而出。但是市場化的原則也十分明顯地表現了它的兩面性,它既是建設的,又是具有破壞性的。同時,科技、信息技術的進步,同樣具有兩重性的特徵。在一部電腦終端機前,人們可以把握四面八方源源不斷而來的各種信息,在知識的太空里遨遊,但同時也正按照資本與白領階層的生活趣味,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風尚、審美情趣;其中自然還有無孔不入的地攤文化與無休止的媒體炒作出來的文化時尚。

人的生存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它自應趨向於雙向的完善與完美。人們本應利用物質的富有,進而建立最具人性的文化關系,人性的精神家園。但是物慾的追求淹沒了生存的理解,於是人們的活動轉向為自身的生物行為、經濟行為服務,於是造就了大大小小的「錢、性、權」式的人物。文化中的頹唐趣味,使一些人深感精神家園的殘破,使另一些人痛感靈魂的飄零無依,他們似乎都躑躅於燈紅酒綠、金迷紙醉的現代荒原。

文學創作能夠與道德倫理連帶上關系嗎,能夠發現道德倫理訴求的聲音嗎?八十年代至今,要使文學藝術成為一種純而又純的審美的精神現象極為流行。其實,一百多年以前,這種論說就已不斷出現過了,而且很有權威性。例如,英國的唯美主義者王爾德,就反對文學藝術與道德倫理有關。一百年後,他的這類論說,仍被一些人當作文學創作無關倫理道德的有力駁論。王爾德說:「書無所謂道德的或不道德的。書有寫得好的或寫得糟的。僅此而已。」他還說:「一切藝術都是毫無用處的。」如果批評涉及倫理道德,那就是「偽道德批評」。我們有些論者是很相信這類觀點的,所以也就主張寫作非關道德,評論也不能從道德的角度進行評析,否則就是「假道學」,就是把文學創作視為倫理道德的宣傳了。

王爾德在十九世紀末的英國文壇標舉唯美主義、「藝術至上」的旗號,反對當時文學藝術中的自然主義與過分的功利主義,宣揚藝術家在倫理上是不分好惡的,否則就是矯揉造作,就是偽道德批評,這時他對唯美主義理論是很有自信的。但是當他身陷鐵窗,經歷了身心的苦役之後,他才意識到人是需要同情與憐憫的,他自己心胸此時就充滿了同情,而且竟認為同情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美麗的東西了!

我國八十年代文藝中出現的唯美傾向,可以說是對過去極端的功利主義文藝觀的有力反駁,同時也是文藝自身多樣化的一種表現,自有它的合理之處。但是為此也付出了代價,即沒有樹立起作家人格上的那種凜然正氣與道德的思想力量,卻是銷蝕了創作中的那種道德倫理的強大批判力。自然,這也並非僅僅是唯美主義創作傾向的緣故,彌漫於當今社會每個角落裡的新的實利主義、食利主義習尚,實在是最為根本的原因了。文學創作是一種通過語言結構進行審美或是審丑的創造活動。它固然可以避開倫理道德的負載,以至可以說它無關倫理,這類作品自然是存在的,也有不少好作品。然而,有一些作品進行文字游戲,它們消解了話語表述的涵義,雖也可算作敘事形式的一種探索,但是它們瘦骨伶仃,好像是些皮包骨頭的女人,畢竟內涵單薄,這也是事實。

人們常說,文學創作是描寫人的,人性的方方面面都是可以進入文學描寫的視野。那麼人性的方方面面是什麼呢?文學是整個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人性的方方面面,實際上就是人棲居於其中的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就是人與人的多種相互的文化關系。寫作者實際上總是面臨著審美的或是審丑的多種文化選擇。社會文化的多方面的內涵,如政治、倫理、道德、哲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乃至兩性生活,無疑都是文學創作進行審美或是審丑的文化選擇的應有之義。因此我們無法把這些文化因素排除在創作實踐或是文學理論研究之外,滿足於說說文學藝術或是無關道德,或是無關政治,等等。

創作中的那種審美或是審丑的多種文化選擇,必然折射出作者人性中最最基本的品格,即那些使人所以為人的基本因素,血性與良心,憐憫與同情,也即人文精神的基本方面。這些人性的體認,都顯現在作者以及人物對社會、政治、戰爭、歷史、倫理、道德、哲理、人的相互關系自然也包括兩性關系的審美或是審丑的把握之中。讀者感受與體味那些畫面描繪、感情抒寫所滲透出來的人性的動向:庄嚴與鄙俗,高尚與卑微,兇殘與善良,或是兼而有之的極端復雜的人性品格。對於人性的品格如人的血性與良心、憐憫與同情的蔑視,必然會使文學藝術失去自身的靈性與靈魂,而變得平庸與惡俗。當前的一些優秀作品,或是描寫舊時的沒落貴族,家族的興衰歷史;或是表現邊陲的民族風情,經歷幾個時代的女人的幽怨命運;甚至讀者關注的現實的故事,歷史地、現實地顯示出對於人生的感嘆、人的命運的同情、道德倫理的批判力,從而提升了人的情感和境界。不知那些鍾情於淫樂、在淫樂的寫作中獵取名利的人,會不會有王爾德式的省悟!

文學藝術創造是需要人性的同情,是需要強大的倫理道德的批判力的,在藝術家身上,正是這種人文精神造就了偉大的藝術胸懷。人性同情的沉淪與倫理道德批判力的消解,將會使文學藝術黯然失色而至枯萎,使人的精神家園破殘荒蕪。雖然文學藝術並不是人的精神家園的全部,但無疑占據著主要地位。因為,人是不能沒有文學藝術的,我們應該懷著良心與人性的道德品格,來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㈢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道德要求不在於別人而在於自己。

㈣ 網路道德問題

構建網路道德 營造青少年健康發展空間
青少年網路道德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與整體上建立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教育體制統一起來——構建網路道德 營造青少年健康發展空間

網路由於大容量、互動性、隱秘性、易檢索的特點而深受青少年的喜愛,許多青少年利用網路來瀏覽、求索自己關心的問題和內容。網路為擴大青少年的信息量,提高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

然而,由於缺乏相應的網路立法和完善的網路道德,也由於網路自身所具有的隱秘性特點等原因,各種各樣的青少年網路道德問題接踵而至,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網路作為新的技術領域,以極快的速度在青少年社會生活中普及,配套的安全措施嚴重滯後。如對受利益驅動的提供網路設施的盈利機構如何監管?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有效管住網上信息?社會各層次的人群,包括管理者、使用者、監管者,也包括成人、少年、兒童等,靠什麼去制約他們的網路行為?在家庭、學校、社會教育體系中如何輔以科學的網路素養的教育?對網路成癮的青少年怎樣進行科學的專業化的輔導?眾多此類問題都還只停留在感嘆與議論階段,較少有實質性的突破。加上青少年整體生存狀態中固有的一些問題,如父母的成功焦慮、自己的學業壓力、娛樂空間的不足、青少年期的自我困惑等,就使得我國青少年網路問題格外突出。

對此,我們離不開完善的網路立法,然而網路道德建設才是更具根本性的一項工作。

網路道德是人們在網路交往過程中,處理各個方面關系時所應持有的價值觀、行為模式和准則,以及應表現出來的情感等一系列的具體規范和要求。構建完善的網路道德體系,必須解決幾個根本的問題。

要確立網路道德建設應遵循的原則。一是網路道德要反映現實社會道德規范的要求,網路道德並不是脫離現實社會的一種新的道德形式,它實際上是現實社會生活的延伸,是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折射。網路道德的基本價值與現實生活會有高度的一致性,人類社會的共有價值,如正義、公平、善良、和諧,等等,一定是網路世界的基本准則。人們在藉助網路進行社會交往時,也只有遵守現實社會的相應准則和要求,恪守人類社會的價值理念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才可能形成和諧的網路社會,並使網路社會與現實社會協調發展。

二是網路道德一定要遵循網路自身的特點,網路有特點,人們在網路上的交往方式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並不完全一樣,所以在構建網路道德規范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慮現實社會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慮網路自身的特點,例如交往的匿名和非匿名問題,我們只能要求注冊時的實名,而不能強求每一個人在網上必須實名。

要逐步確立網路道德的范疇。網路道德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但概括地講,依然是要圍繞「人」處理幾個最基本的關系。如以誠信為主要內容的與他人的關系問題,網路上的誠信並不表現在非匿名上,而更多的是表現在處事的態度以及是否對他人的利益具有侵害的傾向和情節上;再如與社會的關系,網路所形成的社會是一個虛擬社會,很多人認為,生活在純粹的虛擬社會中是無所謂什麼責任和道德的,可以為所欲為。然而,純粹的虛擬社會是不存在的,每一個網路的終端都與現實社會相連,任何一個人網上行為的結果必定會對現實社會發生作用。如何解決好人與虛擬社會以及現實社會的關系問題,自然成為網路道德的重要范疇;又如與自我的關系,人在網路中往往會表現出一種非我的狀態,他們有時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為什麼這樣做和這樣做的結果,只是憑借一時的好奇、興趣,或是發泄在現實生活中的郁悶、不快和不滿,在網路交往中「自我」的扭曲時有發生。因此,網路道德必須規范在網路交往過程中網民與自我的關系;還有與自然的關系,網路上,人與自然的關系主要表現在運用科學技術手段的目的和方式上,正當、合理地運用先進的網路技術手段應成為網路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

加強青少年網路道德建設,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青少年網路行為的研究,增強對青少年網路行為的具體指導,幫助青少年掌握和恪守網路道德規范,形成良好的網路行為模式。這其中,運用網路技術手段對青少年的網上行為進行強制性約束是不可缺少的,青少年的網路行為需要他律。需要通過全面改善青少年現實生活狀態實現網路治理,要持續改善青少年整體生存狀態,扎實打好青少年安全網路行為的基礎。

在全球范圍內,我國青少年網路游戲痴迷問題有其特殊性。一般國家和地區,有人迷戀網談,有人迷戀游戲,也有人迷戀網上通信。但我國網路游戲迷戀年齡段集中,主要在十三四歲至二十一二歲之間,雖然真正深陷病態狀況的人不多,但對生活影響較大,這與青少年現實生活壓力過大,生活狀況不夠健康有密切的關系。作為成長在改革開放新時代背景下的一代人,他們處於寄託家庭、社會期望值最大,最受社會矚目的社會角色狀態,面臨著社會環境帶來的發展困惑、生存壓力帶來的心理困惑、生活方式的選擇困惑,思想觀念及行為上受社會變遷的動盪和混亂影響直接而尖銳。他們是中國歷史上生存發展環境最復雜,生存壓力最大的一代人。網路的新型空間為他們打開了新的天地,也更增加了他們的困惑。所以,青少年網路道德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與整體上建立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教育體制統一起來。

㈤ 如何在市場營銷中堅持商業道德的底線

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產品定義、產品宣傳、 促銷、服務、銷售。如何就這幾個方面進行把握控制,守住商業道德底線呢?
1、產品定義 1)銷售價格規范統一,明確公布。
2)嚴格執行總公司文件,絕不降價銷售。
3)即使提價,有合理的說法解釋。
2、產品宣傳 1)突出公司優勢 「產品質量是我們的自尊,服務質量是我們的人格」,對於深圳公司的每位員 工,相信對這句話應該感到特別的親切和熟悉,因為我們每天都將它攜帶在身, 每天都會看到它。產品質量和服務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誠信是企業合法參與 市場競爭、樹立企業和產品形象的基本要求。
2)不貶低競爭對手 我們能常看到,許多競爭對手採用了虛假的廣告方式,或貶低對手的產品甚 至侮辱對方的人格等方式進行產品宣傳。然而用戶也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卑劣的 宣傳手段有時並不能很好的取得營銷效果,反而會引起用戶反感,那就得不償失
3)利己不損人公司制定的宣傳資料,營銷工具,都經過嚴格審核,力求字字精確,句 句到位,絕不用出格的文字或者是圖片對競爭對手進行打擊,挑刺。宣傳資料體 現產品和價格優勢,彩頁精美、介紹到位,不拿對手產品進行攀比打壓,靠實力 和創新堅持做好自己的市場宣傳。產品營銷宣傳做到真實有效,不主動挑起事端, 不引起惡性競爭。讓用戶通過到位的市場宣傳,客觀的選擇我們的產品,提升公 司的美譽度和誠信度。
3、促銷誠信 1)信息公開發布 每年的促銷計劃都會及早制定,在通過審核後進行部署。對於現有 市場,個稅軟體採取了全年銷售送促銷品的原則,來提高個稅產品續費率和提升 稅友品牌形象;而國稅市場則採用集中四季度促銷的方法。促銷信息也會通過短 信、語音提示、外網公告欄、稅友通等多種方式公開發布。購物袋、雨傘作為活 動促銷品,在路上常常見到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不僅提高了用戶繳費積極性, 也提升了公司品牌服務形象,稅友的形象也已經樹立於用戶心中。
2)避免法律風險(商業賄賂) 今年修訂外部營銷策略中,根據分支委會議精神,嚴格要求用戶促 銷品不得使用現金返還的形式,對集團和用戶負責的決心,始終在 營銷活動中堅持商業道德的底線,規避商業賄賂,合理促銷,在用戶、稅局留下 守法經營的正面企業形象。
4、服務誠信 1)服務承諾公開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到一個服務致勝的時代,用戶對服務 品質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服務承諾不能兌現就會失去客戶資源,那麼也就失去了 築司之基。
2)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執行服務承諾 深圳公司採用集團公司內管二期管理平台,優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的 效率,讓客戶經理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我們的用戶。同時,人力資源配備充足才 能保證服務承諾得到更好的執行.
5、員工誠信 1)宣傳經營理念 「做全體納稅人永遠的朋友」。
2)工作中不欺騙用戶 員工作為公司產品銷售和服務的終端執行者,員工的誠信會直接反應出企業 的品牌及服務形象。「寫我所做的,做我所寫的,證明給我看」,
3)從用戶角度思考問題的 公司每名入職員工都會進行公司企業文化的學習,讓員工認識到自己是 企業的主人,誠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業的立業之基。讓每名員工能熟練的使用 公司各樣產品,只有這樣員工才能更容易地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保證產品不斷 改進,服務得到不斷地提高。誠信的員工是一個企業成功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總結 綜上所述,企業在市場營銷中應堅持商業道德的底線,把握產品服務誠信, 樹立企業品牌形象;做到價格公開促銷誠信,拓展用戶市場;培養員工誠信,把 握需求、優化產品和服務,最終為企業做大做強奠定堅實的基礎。

㈥ 三鹿奶粉的做法違背了什麼道德和法律要求

我們自然又想到前不久發生在阜陽的假奶粉,造就了無數營養缺乏的大頭嬰,還有至死的,我們觸目驚心的看到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 窮人家的孩子,正是這種貧窮的生存狀態讓他們選擇了廉價地活著的路。當年的阜陽假奶粉售價不高,因而成為廣大農村嬰兒的首選。兩年來,吃一塹長一智,大家也都開始選擇品牌了,然而,他們的消費水平卻並沒有就此提上去。三鹿是老品牌,而且據新華網的報道在甘肅只賣18元/400克。我不相信這些「結石嬰兒」「大頭娃娃」的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乃是因為他們是窮人,給孩子喝不起最好的、最安全的奶粉。 通過這個事件,我們固然可以譴責不法商家以及政府部門的不負責任,然而,這又能改變什麼?中國這么大,總是有那麼多的商家,當然最重要的是總會有一個龐大的窮人消費群體,他們是消化一切廉價、不良商品的終端,最終廉價地生病乃至死去。他們沒有更多的錢去買來健康與安全,因此,他們的住所、言行乃至是疾病,全都打上了窮人的烙印。 這是可恥的,是遭國人辱罵的道德素質!

㈦ 什麼是認識因素,什麼是意志因素,請順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下

這個問題復的確是很麻煩的喲制.不過,我認為可以這樣理解它,比如說有銀行一職員,他每天都和大量的現金打交道,且該銀行在管理上存在有極大的漏洞,如果稍加利用,就可以很輕松的得到大量的現金而且不會被人查覺(這當然是一種假設).那麼該職員認識到如果作了,能富起來,但是他有著堅強的意志,克制自已不伸出手去.

㈧ 什麼叫職業品德

㈨ 網路道德原則的分類

網路道德原則的分類,依所涉及的對象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全民原則、個體原則;依具體內容劃分,可以分為平等原則、公正原則、兼容原則、互惠原則、自由原則、自主原則、無害原則、承認原則等。
1.全民原則
全民原則的基本內容是:所有的網路行為必須服從於網路社會的總體利益。此項原則要求網路主體以道德行為主體參與網路社會活動時,不得損害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還要求網路社會決策和網路運行方式必須以服務於社會一切成員為最終目的,不允許以經濟、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不同為借口而只是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將另一部分人排除於網路社會之外。網路應該為一切願意參與網路社會活動的主體提供平等交流的機會。
網路社會不應依人的某些條件、某些因素的不同而容留一部分,排除一部分,只有當社會所有機構、團體和成員都能參與到網路社會之中,每一類主體都能利用網路與另一部分主體進行交往,才是真正的網路社會。就如百貨商場或超市,不能因人而異限制進出,而應對所有自由購物者都開放,才可稱之為百貨商場或超市一樣。因此可以說,全民原則是網路社會的基本要求。全民原則作為理論是對現實道德關系的概括,作為要求是人們追求的目標,要把這種理論和要求變為現實,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作為保障。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網路計算機能夠使個人用戶終端所需的設備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便宜,網路主體依此獲得個體的各種需要,網路技術為全民原則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全民原則的要求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第一,網路主體的一切網路行為必須服從於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第二,網路社會的決策和網路運行方式必須以服務於網路社會一切成員為最終目的,不能因網路主體存在的某些差別而因人而異。
2.個體原則
個體原則的基本內容是:網路上的一切活動應當符合人的特性,任何網路主體都應得到重視和尊重。網路主體之間亦應當互相尊重。個體原則要求無論網路如何技術化、虛擬化,網路主體始終是具體的、現實中的人,不能把人看成純粹「數字化」的,可以被隨意操縱、「計算」的符號,也不能把對方看做達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網路為人類創立了虛擬的空間,網路作為「另類生存」的空間,有著前網路時代的不同的特點,其特點可以具體表現為「去身體」「去中心」「多重身份」、創造性等。這就決定了網路社會的網路主體的地位得到顯著提高,主體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此項特點明顯不同於前網路時代人的生存、交往和生活所受到的諸多限制,人們可以在網路上依自己的意願去從事所允許的各類活動。但是,網路活動的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網路主體的活動仍應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問題是應限制到什麼程度?如果以合理限制為由,對網路主體的權利予以不平等、不公平的限制,就是對個體原則的違背。如果在隱私權和知識產權方面使網路主體受到的侵害十分嚴重,甚至會危害到網路社會的生存和發展。
個體原則是對全民原則的重要補充,其具體要求包括兩個方面:第一,由於提出自主原則的出發點著重於個體的存在和交往,因此要求網路主體要有自主性,對自己應有的權利應予充分的主張,充分的行使,不應自我收縮或放棄。就如同每個人都要有一定的自主性一樣,假如人連起碼的自主性都沒有,其他就更無從談起。第二,網路社會的人也並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對他人而存在,以他人為對象發生交往關系,因此在自己享有自由、行使權利時,必須堅持對他人和社會的尊重。不得侵害他人和社會的合法權益,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社會的尊重,實現網路社會的和諧、融洽發展。

㈩ 如何來看待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網路道德,我一直認為有兩個最基本的要素必須堅持。第一,網路的基本道德准則和現實生活當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則應該是高度一致的,有些最基本的價值,網路和現實應該是一致的,比如公正、進步、正義、誠實等等,網路的誠實和現實的誠實有不同的表達。任何網路終端肯定是現實的,現實當中的道德,最基本的價值是不能逾越的。第二,網路還是要回答人和外部世界的四個基本關系:1,網路和社會的關系,包括現實社會和網路社會的關系,必須遵守法律規則,恪守網路規定的規則;2,人和他人之間的關系,進入網路的人和其他網民,以及現實當中的人的關系,現在引發的案件越來越多,十個案件,最少有六七個和網路有關;3,網路和技術的關系,怎樣去推進網路技術的發展,這里有道德,比如黑客的問題,在技術層面要構建起一些網路道德的維護線;4,自我怎麼約束自我的行為。這些基本構架我們應該很努力地去研究,實際上網路道德和現實道德的核心都是自律,但是網路因為隱蔽性,自律的份量更多。我覺得網路道德從建設層面是兩個,一個是對網民的道德自律的引導,還有一個是網上監控系統,制約系統,因為現實生活當中有些事不敢幹,怕別人看見了,在網路上怎麼能實現監控,從這些問題上構建網路的道德體系,是當務之急。 加強網路文明建設刻不容緩感覺是如何加強道德自律的。

熱點內容
婚姻法中規定媳婦娘家扣押媳婦 發布:2025-07-04 10:13:53 瀏覽:227
銀行招聘法學 發布:2025-07-04 09:59:35 瀏覽:843
教師職業道德養成的作者 發布:2025-07-04 09:54:29 瀏覽:633
順德離婚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4 09:53:30 瀏覽:734
道德底線到 發布:2025-07-04 09:48:00 瀏覽:538
車險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4 09:43:48 瀏覽:11
觀察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09:25:41 瀏覽:340
啟東司法 發布:2025-07-04 09:20:39 瀏覽:706
洪澤法律援助中心在什麼地方 發布:2025-07-04 09:19:00 瀏覽:539
商業街區商戶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09:17:01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