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稅立法建議
A. 印花稅法你對這一法案,法律活事件的想法或推斷
印花稅法案也許比以前任何的稅都更加激怒了美國殖民者。該稅法規定美國殖民者所使用的每一份印刷品都要買一張英國的印花,這意味著美國殖民者必須為每一張報紙、每一份文件,甚至是每一張卡片都要支付印花稅。美國殖民者拒絕支付印花稅。殖民地大會批准決議,提出英國國會根本就沒有權力為美國殖民地制定稅法。有些殖民者非常氣憤,以致他們攻擊英國的郵局。歷史學家說,殖民者之所以如此氣憤,其主要原因是英國拒絕 「無代表權者不納稅」 這一思想,當時,幾乎沒有一個殖民者想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出來,然而,
他們都珍惜他們的地方自治和作為英國公民的權利,他們認為在一系列侵犯這些權利中,印花稅法案是最嚴重的。美國殖民者拒絕執行印花稅法案,他們還拒絕購買英國的商品。大約有一千家商店的店主簽署了不進口英國商品的協議。這使英國商人付出沉重的代價,迫使他們要求政府終止印花稅法案。英國國會最終在1766年取消了這部法律。美國殖民者也就立即結束了針對英國商品的禁令。在英國國會取消印花稅法案的當天,英國國會又頒布了《Declaratory Act》(《公告》),這是一份公告,公告說殖民地是為英國服務而存在的,而且,英國可以制定任何想要制定的法律。絕大多數美國殖民者認為這份公告是違法的。歷史學家說,這表明殖民地是多麼想與英國分開。殖民地大會也能夠制定他們自己的法律,但必須得到英國國會的許可。然而,殖民者認為他們的殖民地大會的工作就是他們自治的形式。英國終止了印花稅法案,但並沒有停止對稅收的需求。
《印花稅法》取消後給北美帶來了一段平靜。這時,英王喬治三世任命了威廉·皮特為首相。皮特年齡已大,體弱多病,沒多久大權就落入了財政大臣的手裡。唐森德為了解決帝國的財政危機,頒布了《唐森德稅法》《Townshend Acts》。《唐森德稅法》針對從殖民地進口玻璃、茶葉、鉛、油漆和紙張等商品進行征稅。美國殖民者拒絕執行《唐森德稅法》,並開始聯合抵制英國的商品,他們還努力加快殖民地製造業的發展。到1769年底,他們已經把從英國進口的商品減少了一半,美國殖民地還就他們自己的問題開始相互溝通了。
在1768年,馬薩諸塞法院給其他殖民地的立法機構發出了一封信,這封信說《唐森德稅法》侵犯了殖民者的天賦權利和憲法權利。當這封信的消息傳到倫敦時,英國官員命令馬諸塞殖民地執政官解散立法機構,隨後,英國又派遣四千人的軍隊來到波士頓,波士頓是馬薩諸塞殖民地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國殖民地中最大的城市。
B. 2019最新印花稅稅率政策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使用的應稅經濟憑證所徵收的一種稅。
作為性子最冷淡的稅種,它雖然只是小稅種,卻難倒了無數英雄好漢。
稅率:各有不同
1.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萬分之三貼花。
2.加工承攬合同按加工或承攬收入萬分之五貼花。
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按收取費用萬分之五貼花。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按承包金額萬分之三貼花。
5.財產租賃合同按租賃金額千分之一貼花;稅額不足1元,按1元貼花。
6.貨物運輸合同按運輸費用萬分之五貼花。
7.倉儲保管合同按倉儲保管費用千分之一貼花。
8.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額萬分之零點五貼花。
9.財產保險合同按保費收入千分之一貼花。
10.技術合同按所載金額萬分之三貼花。
11.產權轉移書據按所載金額萬分之五貼花。
12.營業賬簿
1)記載資金的賬簿,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總額萬分之五貼花(自2018年5月1日起,減半徵收印花稅)。
2)其他賬簿按件貼花五元(自2018年5月1日起,免徵印花稅。)
經歷:幾多減免
除了國家正在制定的印花稅立法,對於印花稅的減免政策也是一波接一波,2018年5月就對印花稅有過減免政策:
▶《關於對營業賬簿減免印花稅的通知》(財稅〔2018〕50號)
自2018年5月1日起,對按萬分之五稅率貼花的資金賬簿減半徵收印花稅,對按件貼花五元的其他賬簿免徵印花稅。
▶關於調整部分印花稅核定徵收比例有關事項的公告 (廈稅〔2018〕27號)
為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促進我市實體經濟和重點行業發展,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印花稅徵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4]150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印花稅管理規程(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77號)有關規定,結合我市管征實際,對實行印花稅核定徵收的部分購銷合同的核定比例進行調整,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批發業務購銷合同印花稅核定比例調整為25%-70%。
二、零售業務購銷合同印花稅核定比例調整為25%-70%。
三、外貿業務購銷合同印花稅核定比例調整為15%-70%。
納稅人的經營行為包含上述兩種以上情形的,按照其主營業務確定適用范圍。
本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關於印花稅核定徵收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公告2018年第11號)中關於批發業或批發為主、零售業及外貿等三種業務的購銷合同印花稅核定比例的規定同時廢止。
這次相比於我市原核定比例,此次主要調整批發業務、零售業務和外貿業務購銷合同的核定比例。具體如下:1.批發業務購銷合同印花稅核定比例由原來的60-80%調整為25-70%;2.零售業務購銷合同印花稅核定比例由原來的30-70%調整為25-70%;3.外貿業務購銷合同印花稅核定比例由原來的80-100%調整為15-70%。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
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宏觀調控需要確定,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上述減稅政策可追溯至今年1月1日,實施期限暫定三年,預計每年可再為小微企業減負約2000億元。
注意:很多人都以為,只要簽訂合同就要交印花稅,其實這是對印花稅的誤解哦,合同只是印花稅的應收憑證之一,但並不是所有的合同都交印花稅。
C. 一般的法律、法規、會計、審計等方面的咨詢合同要不要繳印花稅
中華。會計網校小文哥回復:由於一般的法律、法規、會計、審計等方面的咨詢不屬於技術咨詢,其所立合同不貼印花。
案例
某企業2004年2月開業,領受房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土地使用證各一件,與其他企業訂立轉移專用技術使用權書據一件,所載金額80萬元;訂立產品購銷合同兩件,所載金額為150萬元;訂立借款合同一份,所載金額為40萬元;此外,企業的營業賬簿中,「實收資本」科目載有資金600萬元,其他營業賬簿20本。2004年12月該企業「實收資本」所載資金增加為800萬元。試計算該企業2004年2月份應納印花稅額和12月份應補繳印花稅額。
(1)企業領受權利、許可證照應納稅額:應納稅額=3X5=15(元)
(2)企業訂立產權轉移書據應納稅額:應納稅額=800000X0.5‰=400(元)
(3)企業訂立購銷合同應納稅額:應納稅額=1500000X0.3‰=450(元)
(4)企業訂立借款合同應納稅額:應納稅額=400000X0.05‰=20(元)
(5)企業的營業賬簿中「實收資本」所載資金:應納稅額=6000000X0.5‰=3000(元)
(6)企業其他營業賬冊應納稅額:應納稅額=20X5=100(元)
(7)2月份企業應納印花稅稅額為:15+400+450+20+3000+100=3985(元)
(8)12月份資金賬簿應補繳稅額為:應補納稅額=(8000000-6000000)X0.5‰=1000(元)
D. 繼承房屋合同印花稅法律依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受領權利證照的人都屬於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其稅率為所載金額的萬分之五。
【法律依據】
1、《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房地產交易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稅收管理有關問題通知》(二)關於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契稅、印花稅稅收管理問題 對於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行為,應對受贈人全額徵收契稅,在繳納契稅和印花稅時,納稅人須提交經稅務機關審核並簽字蓋章的《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登記表》,稅務機關(或其他徵收機關)應在納稅人的契稅和印花稅完稅憑證上加蓋「個人無償贈與」印章,在《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登記表》中簽字並將該表格留存。稅務機關應積極與房管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房管部門對持有加蓋「個人無償贈與」印章契稅完稅憑證的個人,辦理贈與產權轉移登記手續,對未持有加蓋「個人無償贈與」印章契稅完稅憑證的個人,不予辦理贈與產權轉移登記手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二條 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權利、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一般的法律、法規、會計、審計等方面的咨詢不屬於技術咨詢,其所立合同不貼印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
第二條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
(一)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二)產權轉移書據;
(三)營業賬簿;
(四)權利、許可證照;
(五)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5)印花稅立法建議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
第三條 條例第二條所說的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是指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和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建設工程承包合同包括總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轉包合同。
第四條 條例第二條所說的合同,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和其他有關合同法規訂立的合同。
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是指具有合同效力的協議、契約、合約、單據、確認書及其他各種名稱的憑證。
第五條 條例第二條所說的產權轉移書據,是指單位和個人產權的買賣、繼承、贈與、交換、分割等所立的書據。
第六條 條例第二條所說的營業帳簿,是指單位或者個人記載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會計核算帳簿。
第七條 稅目稅率表中的記載資金的帳簿,是指載有固定資產原值和自有流動資金的總分類帳簿,或者專門設置的記載固定資產原值和自有流動資金的帳簿。
其他帳簿,是指除上述帳簿以外的帳簿,包括日記帳簿和各明細分類帳簿。
第八條 記載資金的帳簿按固定資產原值和自有流動資金總額貼花後,以後年度資金總額比已貼花資金總額增加的,增加部分應按規定貼花。
第九條 稅目稅率表中自有流動資金的確定,按有關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執行。
第十條 印花稅只對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征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
第十三條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處罰:
(一)在應納稅憑證上未貼或者少貼印花稅票的,稅務機關除責令其補貼印花稅票外,可處以應補貼印花稅票金額20倍以下的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六條第一款規定的,稅務機關可處以未注銷或者畫銷印花稅票金額10倍以下的罰款;
(三)違反本條例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的,稅務機關可處以重用印花稅票金額30倍以下的罰款。偽造印花稅票的,由稅務機關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F. 急求,請問哪條法律規定沒簽購銷合同也要交印花稅的
根據印花稅暫行復條例規定,購銷制合同應按照合同金額的萬分之三繳納印花稅。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的變化,確有很多銷售或采購不簽訂合同直接交易的,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第一條規定,對納稅人以電子形式簽訂的各類應稅憑證按規定徵收印花稅。因此,非紙質的訂單也應按規定繳納印花稅。因此,對於此類購銷交易是需要繳納印花稅的。
G. 購銷合同的印花稅計算的法律依據,稅率又是多少
《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二條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
(一)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條例》附件:印花稅稅目稅率表---
購銷合同包括供應、預購、采購、
購銷結合及協作、調劑、補償、易貨等合同,按購銷金額萬分之三貼花。
H. 印花稅的立法原則有哪些
印花稅種類比較多,抄主要如下:1、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萬分之三繳納 2、加工承攬合同:按加工或承攬收入萬分之五繳納3、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收取費用萬分之五繳納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按承包金額萬分之三繳納 5、財產租賃合同:按租賃金額千分之一繳納。稅額不足一元的,按一元繳納 6、貨物運輸合同:按運輸費用萬分之五繳納 7、倉儲保管合同:按倉儲保管費用千分之一繳納 8、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額萬分之零點五繳納 9、財產保險合同:按保險費收入千分之一繳納 10、技術合同:按所載金額萬分之三繳納11、產權轉移書據:按所載金額萬分之五繳納12、權利、許可證照 :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的合計金額萬分之五繳納13、營業帳簿:記載資金的帳簿,按本貼花五元或直接到稅務局繳納 印花稅的繳納方式是直接繳納,不需計提,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繳納時跟據繳納憑證做管理費用。其他稅種大都需要先計提,後繳納,通過「應交稅費」科目核算。
I. 有誰知道印花稅從1%調到3%有法律依據嗎
財政部的條例
J. 什麼是印花稅,房產繼承徵收印花稅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一、什麼是印花稅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樹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印花稅是以經濟活動中簽立的各種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營業帳簿、權利許可證照等應稅憑證文件為對象所征的稅。印花稅由納稅人按規定應稅的比例和定額自行購買並粘貼印花稅票,即完成納稅義務。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書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印花稅的征稅對象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印花稅。具體有:1、立合同人,2、立賬簿人,3、立據人,4、領受人。
二、房產繼承徵收印花稅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權利、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印花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五條規定,暫行條例第二條所說的產權轉移書據,是指單位和個人產權的買賣、繼承、贈與、交換、分割等所立的書據。
因此,繼承房屋合同的屬於第二項的 產權轉移書據。根據印花稅稅目稅率表,產權轉移書據按所載金額萬分之五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