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原則研究pdf
『壹』 2017年考研政治大綱解析 怎麼看
《2017考研大綱解析》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ovOIqMqnQ3Qmz9rxKyNwCg
2017考研大綱解析|專業課|政治|英語|數學|管理類聯考|法碩|2017年法律碩士(非法學)大綱變化及文章|2017年法律碩士(法學)大綱變化及文章|萬學海文2017年考研法碩(法學)聯考大綱變化詳解:刑法學(三).pdf|萬學海文2017年考研法律碩士命題趨勢(法學)(八).pdf|萬學海文2017年考研法律碩士備考指導(法學)(九).pdf|萬學海文2017年考研法律碩士(法學)大綱考點詳解:民法學(四).pdf|萬學海文2017年考研法律碩士(法學)大綱變化綜述(二).pdf|萬學海文2017年考研法律碩士(法學)大綱變化詳解:中國法制史(七).pdf
『貳』 【古代書籍】《史記》《太玄經》《淮南子》《 素書》電子書下載(epub、txt、pdf)
今日為您推薦四部珍貴的古代經典文獻電子版,包括《史記》、《太玄經》、《淮南子》和《素書》。它們各具特色,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首先,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涵蓋了從黃帝時代到漢武帝時期的3000多年歷史,是歷史研究的瑰寶。
揚雄的《太玄》則是西漢哲學與宇宙論的重要著作,融匯儒、道、陰陽學說,以「玄」為核心構建形而上學體系,李白的詩句「白首太玄經」更是對其深遠影響的見證。
《淮南子》作為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的集體創作,內容廣泛,涵蓋政治、哲學、天文等多個領域,是雜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對後世影響深遠。
至於《素書》,雖有黃石公與張良的傳說,但實質上是一部富含智慧的道德哲學著作,以道、德等原則指導立身治國,對理解事物本質具有獨特價值。
這些古籍的電子版已打包在誇克網盤,方便您下載研究或收藏。快來下載,感受古代智慧的光輝吧!
『叄』 誰有注冊會計師-審計教材.pdf,有這個的百度網盤嗎
注冊會計師-審計教材.pdf)網路資源高清在線鏈接:
https://pan..com/s/19770VGWReMuCLeM8xArEGA
考注冊會計師《審計》考審計概述、審計計劃、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審計溝通、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審計、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概念框架、貨幣資金的審計以及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等內容。
『肆』 求推薦社會學、法學、哲學、邏輯學方面好書~
社會學
彼得德魯克的《功能社會》 哈耶克的《自由憲章》
法學
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 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
哲學
入門的有南懷瑾的《易經雜說》給予角度和思考方法,毛澤東的《矛盾論》和《實踐論》,黑格爾的《小邏輯》,蒙田的《蒙田隨筆》,培根的《新工具》
邏輯學方面:
邏輯學是體現在各個學科之中的,看些提升興趣和給予思考角度的書比較好:
《笑話、幽默、與邏輯》譚大容,《邏輯與智慧新編 》鄭偉宏著
《智慧人生日常推理之謎》 陳宗明著
『伍』 品德,德性,道德三者之間的關系與異同點什麼
道德:是一定社會為了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一種行為規范的總和。
1.道德反應人們的相互關系,主要是利益關系,而利益關系的核心是價值觀。
2.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一種意識形態文化,與法律不同,規范是形式的東西。
3.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是人們自覺地用來控制社會生活的行為准則。
4.道德既不同於習俗,又有別於法律,它是對人的思想行為進行評判的標准,它是靠教育,靠社會輿論和人們內心信念來促使人們自覺遵守的。
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一定階級社會准則轉化成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心理特徵。
1.從普通心理學上理解品德是一種心理特徵,人格(個性)品德發展構成了性格個性發展的重要部分,品德形成也是個體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2.品德是一種心理現象,它服從心理形成,發展的規律,不是社會現實的機械的模仿,而是一種能動的反映。
3.品德具有社會性、統一性、穩定傾向性、自覺性、區別性、調節性。
道德與品德的關系:
1.品德是人的道德的內化,是一定社會道德關系的體現。
2.品德是道德動機與道德實踐(行為);道德意識傾向性與道德心理特徵;道德認識(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與道德行為的有機統一,還是道德內容與道德形式的有機統一。
3.品德是一種特殊的個性心理,它體現一定的社會道德原則和規范,具有穩定的個人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總體這一根本屬性,品德是個性中具有道德價值的核心部分。
4.品德是人在實踐活動中,在社會道德關系輿論的作用下,在道德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它是社會現實在人腦中的反映。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點採納,謝謝
本回答由科學教育分類達人 張久順推薦
『陸』 部編版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上新:
2021部編版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共有學生112人,入學已經有一學期,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一年級的小朋友,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道德與法治》教材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是一門生活型綜合課程。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三大特徵。
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標准要求和本套《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並重點突出以下特徵:
1. 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 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
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 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
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三、教學目標:
……
更多詳細內容及進度表,請見網路文庫: 2021部編版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計劃及進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