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家孫鵬

法學家孫鵬

發布時間: 2021-11-27 19:15:35

『壹』 孫鵬的榮譽獎勵

1.2014年被西南政法大學授予首屆「西政名師」稱號;
2.2009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重慶市名師」稱號;
3.2004年獲第九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獎(教學類)」二等獎;
4.2002年被遴選為重慶市首批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5.2012年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作品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法律實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6.2002年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作品為《民法教學模式改革》);
7.2010年入選搜狐教育、評師網聯合發布的「全國最受歡迎百佳教授榜」;
8.2009年被「中國評師網」評為「重慶市最受歡迎十大教授」;
9.2001、2002、2003、2005年均獲「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10.1998年、2003年被評為西南政法大學「優秀教師」;
11.2001年被西南政法大學學生評選為「我最喜愛的老師」;
12.1998年獲西南政法大學教學競賽優秀獎;
13.主持重慶市首批精品視頻公開課《民法系列課程》,參與國家精品課程《民法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民法學》的課程設計,並擔任核心教師。 14.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5.2013年獲重慶市第二屆「優秀中青年法學專家」稱號;
16.2005年獲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優秀科研成果(專著)一等獎(獲獎作品為《物權公示論——以物權變動為中心》);
17.2010年獲重慶市優秀期刊論文三等獎(獲獎作品為《去除時效制度的反道德性——時效制度存在理由論》);
18.2006年獲中國法學會「物權法研討會」徵文三等獎(獲獎作品為《論不動產物權登記信息公開制度》);
19.2006年獲西南政法大學第11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獲獎作品為《物權公示論——以物權變動為中心》);
20.2004年獲西南政法大學「世再科研優勝獎」;
21.2006年被評為重慶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
22.2009、2013年被評為重慶仲裁委員會優秀仲裁員。

『貳』 孫鵬的社會兼職

1.中國民法抄學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
2.國土資源部法律中心學術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3.重慶市人民政府立法評審專家;
4.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
5.重慶市法學會房地產法建築法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6.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咨詢專家;
7.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一、第四分院咨詢專家;
8.重慶市第一、第三、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咨詢專家;
9.貴州省畢節市中級人民法院咨詢專家;
10.重慶市榮昌縣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咨詢專家;
11.重慶市江北區、渝北區人民法院咨詢專家;
12.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專家智庫成員;
13.重慶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14.深圳、大連、珠海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15.遵義仲裁委員會咨詢專家
16.重慶市公證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叄』 十年一品溫如言 言希怎麼聾的

小時候 和陸流還有陸流的「大哥」小陳,三個人在酒吧發生爆炸。當時陸流只能救一個人,他救了小陳,拋棄了言希。言希的聽力就是那個時候留下的病根。

言希是書海滄生所著小說《十年一品溫如言》中的男主角,溫衡的丈夫。

言希(別名:DJ YAN):

1982年7月出生於首都。

外號:美人兒(辛達夷取的)、校花(原著中學生會長追校花一事得來)、言小喬(溫衡說過在我的心裡有一座銅雀樓,裡面住著我的言小喬)

屬相:狗

妻子:溫衡

兒子:言齊,言凈

女兒:言笨笨(言頌)、溫衡(言希在少時曾為了補償溫衡親情笑稱溫衡是他女兒)

爺爺:言勤

爸爸:言定邦

弟弟:言格、雲在(按理說在在也算言希的弟弟)

妹妹:溫思爾

好友:孫鵬、雲在、陳倦

發小兒:溫思莞、陸流、辛達夷(大姨媽)、孫鵬(孫大鳥)

情敵:顧飛白

寵物:鹵肉飯(陸流贈言希的一隻鸚鵡)、小灰(言希和阿衡一起撿來的一條狗狗,阿衡走後一直呆在言希身邊)

擅長:吃排骨、向溫衡撒嬌、繪畫、攝影、書法(曾題字:①「林家豆腐坊」與溫衡回家給臭豆腐店題牌②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溫言不羨仙)、彈鋼琴(以前不會彈,當DJ時在楚雲面前其實是為阿衡彈得my prayer)、唱歌(在法國時為弟弟言格的演出救場)

車:自行車(與阿衡一起騎過後來報廢了)

酒紅色法拉利(第二部中出逃車禍報廢了,最後因一幅畫阿衡的畫《mother》得了獎拿獎金又買了一輛。)

最愛的顏色:粉色、暖色

最愛的食物:排骨

最愛的飲料:碳酸飲料(帶氣體的、頹廢的、有顏色的)

建立幫派:排骨教

排骨教地位:排骨教教主

排骨教口號:言希教主大人一統江湖,千秋萬代東方不敗

排骨教教眾:辛達夷、溫思莞、小蝦米、溫衡

內容簡介

溫言辛陸皆為軍政世家(後陸氏轉而從商),然而在外人眼中的鍾鳴鼎食,亦未嘗就一帆風順。溫家危機四伏之時,言家出手相救,為報答言家恩情,溫衡剛剛出生即被家人送到烏水小鎮,化名雲衡,隨養父母生活十五年。而言家私生小女被送入溫家,頂替溫衡成為溫家小姐,名喚思爾,與「哥哥」思莞感情極好。

十五歲時,溫衡被接回溫家。隨思莞進入大院時,初見言希,此後便是一生的糾纏。

然而溫衡的歸來,刺痛了不止一個人的心。溫家將思爾送出大院,令溫母和思莞無法接受,因而冷淡溫衡。阿衡這個江南水鄉養出來的溫潤柔順的女孩,就這樣開始了在機關大院里小心翼翼的生活。

後來,認識了辛達夷,和思莞言希一起長大的哥們兒,並和言希愈發熟悉。

再後來,思爾回到溫家。於是在言希的請求下,阿衡住進了言家,開始了和言希同在一個屋檐下的生活。彼此熟悉,彼此依賴,直到彼此情根深種而不自知。

然而二零零零年的春節,阿衡收到了一封快遞。這封快遞,揭開了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往,也將阿衡和言希的溫暖的生活徹底粉碎。守望,堅持,深情,決絕,無悔。

這是阿衡和言希想要告訴我們的一切。

十年光陰流轉,百轉千回之後言希終於牽起了阿衡的手,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的歲月靜好。

她在他心中美得無法收斂,而他於她,卻是看不清眉眼的華安。

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溫言不羨仙。

(3)法學家孫鵬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姓名:書海滄生

性別:女

生日:9月8日

專業:法律

喜歡:碧綠的顏色,媽媽做的飯。

愛好:看書,寫字

最愛的人:爸爸媽媽 五個碩大…的姐姐==、嗯...還有大家

關於筆名:我輩不過讀了幾本書,大約滄海一粟,用這個筆名就是為了提醒自己學無止境。

作品:《十年一品溫如言》,《網王—面具》(同人—言情),《清穿——此四非彼四》(已完結)《昭奚舊草》

生於八九年夏秋之交,一路按著平凡的路線可喜可賀地成長為平凡人,平淡無聞到如今。大學專業法學,二十餘年間遇到的法律無法解決的人和事確如未過篩子的稻米一樣多。做得最多的動作是不停地忘記又記起。最厭煩的是陷入到復雜的思考之中,喜歡一邊洗澡一邊編故事。

溫衡

女主角

1983年1月10日上午11點35分出生於首都(同年陰歷十二月二十八被自己的爺爺抱走,被送到阿衡奶奶的故鄉烏水)

屬相:豬

英文名:Wennie

丈夫:言希

兒子:言齊,言凈

女兒:言頌(小名:笨笨)

爺爺:溫慕新

父親:溫安國

母親:溫氏蘊宜

弟弟:雲在

哥哥:溫思莞

前未婚夫:顧飛白(又名 小白)

好友:辛達夷、陳倦

小姑子:溫思爾

小叔子:言格

排骨教地位:掌廚大勺

辛達夷

簡介:和言希是一個院兒里長大的發小兒,家人只有辛爺爺,比言希小一歲,為人單純善良。

生日:1984年除夕

英文名:EVE

喜歡的人:陳倦

外號:大姨媽

孩子:蔣水(領養)

排骨教地位:左護法

陸流

簡介:與言希同歲的發小兒。心存執念,覺得言希是世界上最契合他的人,想要通過傷害言希把他永遠留在自己身邊。

母親:林若梅

喜歡的人:言希

外號:小菩薩,陸神仙

溫思莞

前女友:林彎彎

媳婦 :溫思爾

爺爺:溫慕新

父親:溫安國

母親:溫氏蘊儀

前「妹妹」:溫思爾(如今是妻子)

親妹妹:溫衡

孩子:一對雙胞胎

好友:辛達夷,陳倦,言希

外甥:言齊、 言凈

外甥女:言頌(小名:笨笨)

排骨教地位:右護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言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十年一品溫如言

『肆』 物權發生變動的具體方式方法

物權變動模式大體上分為兩種,即意思主義和形式主義模式。

1. 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
謂意思主義,就是指依據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如當事人達成合意)即可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除此之外不再需要其他的要件。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可分為絕對意思主義和相對意思主義,前者是指物權僅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可發生絕對的移轉效力,意思主義的確立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制定為標志。其立法學者把合同視為當事人間的法律,將契約自由的民法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強調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必須是最低限度的,正如孫鵬先生指出「《法國民法典》最初奉行的是『絕對意思主義』,公示手段對物權變動沒有任何意義」。但由於該模式使物權變動的公示性特徵喪失殆盡,有違物權的可支配性特徵,現今已沒有國家採取此例。後者是指買賣契約有效成立時,所有權即行移轉,但非經登記(不動產)或交付(動產)的物權,只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不得對抗第三人。
2.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
形式主義,則是指物權變動除了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形式。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又可分為物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和債權形式主義的變動模式。前者是指物權變動需要一個單獨的物權行為,才能導致物權的變動。即認為物權變動僅有債權法上的意思表示還不夠,還需有當事人獨立的物權合意,並且這種合意需通過一種法定的外在形式——交付或登記——表現出來,物權才發生變動。後者是指物權因法律行為發生變動時,當事人除了債權合意外,還必須履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方式。就是在承認債權意思的同時,承認物權變動的公示原則。

『伍』 「物權觀念化」到底是什麼概念呀

一、從放任主義到法定主義

關於物權的創設,歷史上曾有放任主義與法定主義兩種主張。在日耳曼法中,認為有佔有的權利就是物權,所以佔有的取得可以對應任何權利,不動產依據伴隨的登記要件就有成為物權的可能。1974年的普魯士民法典認為特定物的債權依據標的物的交付或者在抵押登記簿上進行登記即可物權化,即所謂的「取得權源和形式」的理論。這種理論是以不存在物權與債權的嚴格區分與對立為前提的。而在羅馬法上,物權與債權有著嚴格的區分。物權概念被理解為是對物的直接支配權,並使它所有的排它的、絕對的性質與債權相比有著強有力的效力,這即是物許可權定的理由的起因。但是由於當時羅馬物權公示制度還不發達,所以羅馬法中必須採用物權法定主義的基礎也僅在於「自由保護」和「簡明化的社會」的要求。[①]後來,羅馬法因羅馬帝國的擴張而影響日大,以致以後的大陸法系國家大多采物權法定主義,例如日本、韓國和我國台灣地區均以法律明文規定,瑞士、奧地利、德國民法雖無明文規定,但解釋上也都認為有此原則。[②]

二、物權法定主義的理由和長處

羅馬法最初采物權法定主義雖僅因出於「自由保護」和「簡化社會」的目的,然而該原則歷經若干世紀的發展,其意義已遠不止此。許多學者都對物權法定主義的存在理由及長處進行了探索。王澤鑒先生認為,物權法定主義的原因為:[③](1)物權之絕對性;(2)物權其用之經濟效用;(3)交易安全之便捷;(4)整理舊物權,適應社會需要。謝在全先生認為,物權法定的理由為:[④](1)確保物權之特性,建立物權體系;(2)整理舊物權,防止封建物權之復活;(3)便於物權之公示,確保交易安全與迅速。梁慧星教授認為,之所以采物權法定主義,主要立法理由為:[⑤](1)保障完全的合同自由;(2)維護交易安全與便捷。綜合各家學說及現實情況,筆者認為,物權法定的理由及利處主要為以下方面。

(1)維護物權之絕對性。物權的絕對性表現為權利主體對特定物享有直接支配的權利,這種權利只需權利主體意願就可自由行使,不需他人之義務協助。反過來說,也即權利主體以外的人,對權利主體就特定標的物的直接支配權負有容忍義務,不得干涉,否則即為侵犯權利主體的物權。若物權不法定,得由當事人自主約定,則同一物上可能會同時並存若干相沖突的物權,這樣,每一物權人就不能獨立自由地支配標的物,而需得其他物權人的許可。如此物權的絕對性就不復存在。

(2)維護交易安全與便捷,保護第三人利益。學者多認為,若得由當事人自主創設物權,則在特定物的流轉過程中,可能會因多次流轉,而被不同的人先後設定不同的物權,以致流轉到後來,不知物上已設定了多少物權,每一物權的具體內容為何。若某一買受人不知情形而購買一已設定有不同物權之特定物,則其必然不能自由支配該物。各物權人必爭先對同一物主張自己的物權,由此,在社會商品交易中,就會產生障礙。要麼買受人先查清物上到底有多少物權,具體內容又為何;要麼乾脆不進行交易。前者顯然不經濟,而且在事實上也不可能;後者,則有違經濟發展之理念。社會經濟的發展,顯然離不開豐富的商品交換。因此,為了鼓勵商品交易,免除買受人的後顧之憂,確保買受人交易目的的有效實現,法律有必要對物權的種類和內容進行限定,對當事人的自由意志進行適當限制。然而法律禁止當事人自由創設物權,並不是對私法自治的否定,而是一種最大程度的保障。社會歷史的發展已經證明,存粹或絕對的個人自由必然導致權利主體之間的不自由,自由永遠不能絕對化,而且事實上也是不可能絕對化的。自由只是一定限度范圍內的,也只有有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現實的自由。所以「私法自治之成為可能,物權法定為其前提。」[⑥]

(3)便於物權之公示。為便於交易安全、便捷地進行,必須得使市場主體能充分的了解交易信息,增強物權的透明度。而物權的透明,依賴於物權的有效公示,若非物權法定,紛繁復雜的物權種類與內容顯然令人力、財力有限的公示部門無暇應接。並且允許種種繁雜的物權種類和內容進行登記,勢必會造成登記的混亂。因此有效的公示,有賴於物權的簡化。這點與採用物權法定主義的歷史沿革理由一起是今天論及給予物權法定主義一個妥當界限的兩個側面。[⑦]

(4)整理舊物權,構建新的物權體系,防止封建復辟。封建時期物權得由當事人自主約定,因此極為復雜、混亂。因而嚴重影響了經濟之發展。尤其是封建土地所有權與身份制度相結合,不僅實行多重所有權,而且所有權有上下級之分,上級所有權人往往挾身份特權之威勢,使物權變成對人之支配。[⑧]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為促進經濟之發展,維護人格之獨立,拯待對封建舊物權進行清算,為防止物權放任主義可能導致的人身依附之弊端,徹底消滅封建因素,於是物權法定便突顯出來。

三、物權法定之反思

(一)物權法定的內涵剖析

所謂物權法定,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是,種類和內容的法定,即物權的種類和每種物權的具體內容都由法律明確規定,當事人不得自由創設法無明文規定的物權種類,也不得約定與法律不相符的物權內容。但也有學者認為,物權法定,不但包括種類與內容的法定,還應包括效力和公示方法都由法律規定。[⑨]筆者認為,物權的效力,是物權之所以區別債權而為物權的根本原因。物權的效力,通說包括排他效力、優先效力、追及效力及物上請求權。[⑩]正是這些效力的聚合才形成了特殊的權利——物權,而非物權產生了這些效力。盡管為了確保物權的有效實施,物權的效力也最好應法定,但這種法定只是法律的確認,而不是創設。所以不應為基於創設目的的物權法定主義所當然包括。而公示只是確保物權有效實現的手段,其本身並不是物權的構成部分。對物權的公示只是便於當事人了解交易信息和方便國家對特定物進行管理的目的,所以盡管處於簡化和方便的考慮,有必要用法律規定若干公示方法,但是這也不能為物權法定所當然涵攝。況且公示方法也不能嚴格拘泥於法律規定的公示方法。例如,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動產所有權的轉移以交付為公示,若當事人並沒有交付,而是進行了登記,難道能認為所有權沒有轉移?[11]

(二)物權由何「法」定

「物權法定」所言之「法」為何,民法學界有所爭議。我國台灣地區「民法」第757條規定「物權,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有規定外,不得創設。」台灣學者多認為依其文義、立法理由及規范目的,系指成文法而言,並不包括習慣法在內,「其他法律」指獨立於民法典的單行法。[12]我國大陸也有學者認為,物權法定的根本宗旨,在於使物權種類極其內容盡可能規范化和統一化,以便公示,從而維護交易安全和社會經濟秩序。如果對「法」作廣義解釋,這一宗旨是難以實現的。因此「物權法定」之「法」只能是狹義的法律,即全國人大極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而不包括各種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及地方性法規、規章和習慣法。[13]而日本學者則認為《日本民法典》中的「其他法律」應包括習慣法。[14]我國學者王利明教授認為,物權法定主義盡管是物權法的重要原則,但應當看到,這一原則在適用中不應過於僵化,以致於認為只有法律確認,對任何行政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所創設的物權都不予承認,這就不利於規范和調整新型物權法律關系和保護當事人的利益。[15]筆者認為,習慣法之形成,本身就是對民事主體意志之尊重,若是否認習慣法的效力,實乃對人們權利感情的傷害,有違善良風俗,而且在現實中通過修訂法律吸收習慣法的做法實為不妥。因為成文法要求穩定性,所以法律的修改往往非常緩慢,成本相當之大,難以應付飛速發展的社會生活。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適當從寬解釋物權法定的方法,將一些既不違反物權法定主義的立法趣旨,又有一定公示方法的習慣物權,進行有限的承認,以彌補物權法定之不足,促進社會經濟更好的發展。[16]至於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筆者認為,鑒於二者在我國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也可以有限地賦予其創設物權的功能,但必須在法律的擴張解釋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而其它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由於其效力范圍有限,則不應賦予其創設物權的功能,以免干擾社會經濟生活。

(三)物權與債權界定的模糊化——物權法定的妥當性問題

在現代社會,物權與對人權(債權)的區別越來越具有相對性,這表現為兩點:一是一項權利有可能不能被簡單地歸類為物權或對人權,而是被認為「更具有物權性質」或「更具有對人權性質」。二是權利的性質有可能發生變化,即對人權有可能轉變為物權。[17]如債權讓與,就是債權人對其債權進行的處分,故從本質上而言,債權人對其債權的權利也是一種支配權,債權人對債權的享有也是對債權的所有權,故在處分其債權時,債權人的地位與所有權人的地位本無區別,這在德國法上稱為「類似所有權之地位」。類似還有有價證券,雖是債權的憑證,但其本質應當是物權。這些都體現了物權與債權的融合。[18]另外,最初關於物權法定的一些理由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動搖,例如,關於防止封建復辟的理由,也許在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的時候,的確是物權法定的一個相當重要的考慮,然而,社會發展至今,封建復辟的實力早已盪然無存,所以物權法定防止封建復辟的功能也已閑置。其次,利用物權法定來構建物權體系,難免使人有「法學家強人所難」的感覺。物權體系的構建,是法學理論工作者的使命,然而,並不能以此作為限制社會經濟生活的理由。所以這些都使人質疑,基於物權與債權的嚴格區分與對立而為的物權法定主義,到底還有多大的實質意義,是否僅是概念法學的形式游戲而已?「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19]法律要擔負起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良性發展的功能,就必須貼近社會生活,反映經濟規律。社會經濟關系的發展,已出現了許多具有物權特徵的債權,如租賃權等。若我們還是沉迷於概念法學上物權與債權的形式劃分,過分強調物權與債權的法定主義,那麼勢必會對一些權利失之保護,有礙社會經濟之發展。

『陸』 西南政法大學考研的問題。。。。

西南政法大學考研試題

鏈接:

提取碼:fbr6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1的分享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柒』 法律碩士,民商法,那所學校更好

我向你提供幾個我個人心目中的民商法導師:
梁慧星、王利民、尹田,還有西南政法大內學的孫鵬。容

具體情況,我想,你作為法律專業的大四學生,你應該自己有自己的了解和分析。

願你成功!
實在有必要讀研究生,別為眼前的誘惑所左右,及早准備考試吧!!!!
勝利屬於有準備的人。

『捌』 西政民商法參考資料

法學基礎+專業C方向的書目如下:
《法理學初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回四版;(必看)
《法理學答進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四版;(必看)
《中國憲法學》,汪太賢主編,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必看)
《民事訴訟法原理》,田平安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必看)
《民法》,張玉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只看:總論,物權法,債法總論,侵權法)
《物權法教程》,劉雲生、李開國、孫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和民法教材中的物權部分重合,可以選擇看)
經濟法學》第四版,李昌麒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經濟法指定了2本,內容差不多,本人推薦該版,另一本補充)
《經濟法學》第二版,李昌麒主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經濟法指定了2本,內容差不多,本人推薦第四版,該本作為補充)

『玖』 十年一品溫如言結局是什麼

有兩個結局,一個是悲劇,一個是喜劇。

悲劇是言希不想讓阿衡受到陸流的威脅,就沒有跟阿衡去法國,然後言希開車自殺。被陸流救回,然後囚禁,跟楚雲結婚,最後瓦解了陸氏。阿衡去非洲遇到地震死了,言希後來晚年時要求與阿衡合葬。

這個是假結局,算是作者寫的四月一愚人節的禮物。

喜劇是真正的結局,阿衡去了法國,言希逃了很多次以後終於在孫鵬和辛達夷的幫助下去了法國。最後兩個人帶著孩子回到中國,而溫思莞和思爾也在一起了。

(9)法學家孫鵬擴展閱讀

《十年一品溫如言》是一部由書海滄生所創作的言情小說。作品講述了十年裡男女主之間深深的羈絆和細水長流的感情。這個故事關乎撒嬌,關乎寵溺,關乎排骨,關乎愛情,關乎人性,也關乎救贖。

書海滄生,生於八九年夏秋之交,一路按著平凡的路線可喜可賀地成長為平凡人,平淡無聞到如今。大學專業法學,二十餘年間遇到的法律無法解決的人和事卻如未過篩子的稻米一樣多。做得最多的動作是不停地忘記又記起。最厭煩的是陷入到復雜的思考之中,喜歡一邊洗澡一邊編故事。

熱點內容
美國移民律師 發布:2025-05-25 02:49:12 瀏覽:60
依法治國保證的是什麼 發布:2025-05-25 02:37:13 瀏覽:892
當婚姻遇上婚姻法 發布:2025-05-25 02:20:46 瀏覽:945
司法之都 發布:2025-05-25 02:17:14 瀏覽:591
服務協議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02:17:09 瀏覽:391
勞動法員工事假工資 發布:2025-05-25 02:08:58 瀏覽:34
民事訴訟法是公法 發布:2025-05-25 02:07:34 瀏覽:315
婚姻法第二第二十三條 發布:2025-05-25 02:03:56 瀏覽:491
2012年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5-25 01:56:46 瀏覽:712
保密法實施條例學習 發布:2025-05-25 01:54:26 瀏覽: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