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周國平法治

周國平法治

發布時間: 2021-12-02 01:48:29

Ⅰ 今年高考作文怎麼寫廣東

高三各地模考作文題導寫、例文與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①龍應台在《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中說:在一個法治上軌道的社會里,人是有權利生氣的。……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有良心,你現在就去告訴你的公僕立法委員、告訴衛生署、告訴環保局:你受夠了,你很生氣!
②2012網路經典語句: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
以上兩段話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自定文體。②不少於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一)判斷類型:新材料作文
(二)試題特點:多則材料(多則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
(三)審題步驟:
1、認真讀懂材料(是什麼?)
①龍應台在《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中說:在一個法治上軌道的社會里,人是有權利生氣的。……你今天不生氣,不站出來說話,明天你--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種、有良心,你現在就去告訴你的公僕立法委員、告訴衛生署、告訴環保局:你受夠了,你很生氣!
②2012網路經典語句: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
2、分析材料(為什麼?)
這是兩道性質完全不同的多則材料作文試題。其實,這次作文試題並非沒有先例,它與2012年廣東省高考作文題有異曲同工之妙。2012年高考題也是一道具有兩則材料的新材料作文題:
醉心於古文化研究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他願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因為當時那裡處於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等多種文化的交匯地帶。
居里夫人在寫給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寫信對我說,你願意生在一世紀以前……伊雷娜則對我肯定地說過,她寧可生得晚些,生在未來的世紀里。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第一段材料談的是「穿越」,第二段材料談的是「活在當下」,兩者的料意思是相反的,第二段材料是第一段材料的延伸,還是圍繞「生活在什麼時代,該用怎樣的態度去生活,去創造價值」。
因此,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在審題、立意方面就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作用。
根據多則材料的內涵情況,一般可分為相同型、相反型、相對型、遞進型、綜合型五種。
因為,這也是兩道性質完全不同的,屬於相反型多則材料作文。
這類作文題在審題時注意一個審題原則:逐則分析 、對比分析、綜合分析。
(1)逐則分析,做到:是敘述描寫的材料要注意抒情議論的文字,是議論文字則要找到表明觀點的內容,明確主旨。如,
材料1:龍應台的質疑語言-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其觀點是主張中國人應該要生氣,即中國人要敢於生氣,要敢於反抗。材料2:2012網路經典語句-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其觀點是:主張中國人不要隨便生氣。
(2)對比分析,做到:要明確多則材料之間關系是互補關系還是對立關系。從上述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種對立關系。
(3)綜合分析。我們可以根據多則材料的觀點,而採取以下分析方法審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異中辨異、互補疊加。
以上材料我們可以看出:它們的觀點是對立的,一個主張人應該要生氣。一個不贊成生氣。我們可以採取的異中辨異方法來加以分析。然而,只要我們稍加分析,就會發現,第二則材料實際上是第一則材料的延伸與拓展。為什麼中國人不敢生氣呢?正是因為很多中國人由於受到不同的教育和社會影響,當自己遭遇不公平時,總是世俗地認為「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以至於在很多不合理的現象面前,都選擇了明哲保身,選擇了沉默。這種沉默最終成麻木,最終失去了血性,失去了骨氣。
3、正確立意(怎麼辦:即我如何立意?)
(1)立意指引: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從下幾方面立論:中國人,應該要生氣。中國人,最好不要隨便生氣。中國人,該生氣時就生氣。據此,可確定如下立意:
①中國人,要敢於生氣,要敢於反抗(正)。眾所周知,當今一些中國人面對社會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表現為自私、懦弱與不敢抗爭。如面對釣魚島事情,「表叔」事件,「小悅悅」事件,黑心食物等,中國人要敢於生氣,敢於反抗。
②中國人,不要隨便生氣(反)。這是從第二則材料引發出來的觀點,即在個人情緒控制方面,不要為了一點小事就生氣,影響自己於他人的和睦相處,這種審題是符合題意的,但在立意上就不夠高雅。
③中國人,該生氣時要生氣(折中)。面對社會上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我們要敢於生氣;當中國遭到列強侵犯時,中國人要敢於反抗。不過,如果面對個人生活上的小事,我們要顧全大局,不要輕易生氣,要學會寬容,學會與他人融洽相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中國人,該生氣時就生氣。
(2)偏離題意現象預測:本次作文,很可能出現這樣一些偏離題意的情況:作文時本來想寫人有寬容之心才不至於容易生氣,卻通篇只寫寬容,忘記寫「生氣」了;本來想寫做一個品德高貴者,而不做隨便生氣的人,卻通篇寫高貴。這種另起爐灶的錯誤行為最容易發生。還有一種可能是:有的同學,指出了某種社會現象,卻未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論證的時候還缺乏深刻的挖掘,缺乏自己的思考和真情實感,作文質量不高。
4、正確擬題。
①《中國人,要學會生氣》②《中國人,要敢於生氣,要敢於反抗》③《生氣,表明了我們態度與憤慨》④《生氣,是強者的表現》⑤《中國人,該生氣時要生氣》⑥《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⑦《忍聲吞氣,並非弱者》⑧《寬容與生氣》
值得注意的是,文體不同,擬題也要有所講究。如議論文的題目最好要表明文章的中心論點。
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在西邊落下我們是該追趕太陽呢,還是該守候它?
請聯系生活體驗與認識,自擬題目,自定文體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1、審題。
新材料作文是廣東本年度(20122013)主攻的方向,緊跟2012高考各次模擬考將是材料作文的天下材料作文的類型有幾種,從材料的數量上有單一型的,有多則型的;從材料的內容看,有新聞故事類、寓言詩歌類、漫畫類等,在眾多的材料(包括話題、命題)作文中有一種比喻象徵性的作文,這類材料或文題本身某個關鍵詞除字面的意義外,還隱含著某種喻義,而揭示出這樣的喻義就成為這種文題寫作的前提寫作這類作文,不可逗留於題意表層,應由表及裡,深入挖掘,喻中求義,方能寫出符合要求的文章這樣的文題題旨深藏,意蘊深厚,意趣豐滿,有著較為廣闊的思考空間。
2、立意。
本次材料作文就屬於這種具有比喻意義的作文其中關鍵詞是「追趕」「守候」「太陽」,而「太陽」是比喻的說法,其意義是什麼,這需要同學們自定義其實「理想」「夢想」「時間」「信念」等都可以入意從考場寫作實踐來看,大部分同學也都如此立意;另外「追趕」和「守候」也是重要的信息,不能丟棄,選擇那個寫都沒有高低之分,「追趕」有追趕的勇氣和信念,「守候」有守候的美麗和期待,但也有部分同學只寫這兩個動詞,又不見了太陽,偏題!
3、標題。
從命題(標題)上看,材料作文的命題最好從原材料中找信息,結合「關鍵詞」命題最好。如:《生命的追逐永遠的陽光》《追趕心中的太陽》《追趕之途綻放鮮花》《守候心中的太陽》《趁著年輕追吧》《在追逐中守候》等,鮮明准確的標題一開始就先聲奪人,占據有利地形,給「疲倦」(批卷)的老師好的印象標題不能模糊或給人有另起爐灶的感覺,如《抓住機會》《爭分奪秒》《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人生如太陽》《時間就是生命》《利用規律通向成功》等,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從寫材料作文開始,我們就面臨著命標題,平時也可多積累一些好的標題,以備應試之需。
4、結構。
太陽是什麼--為什麼要追趕或守候--怎樣追趕和守候
5、素材。
好的議論文要靠素材來支撐(記敘文主要的構思和描寫),所謂「好」材料一是要准確新穎,二是要有分析本次作文中在人物材料的運用上有:誇父逐日、劉偉、李時珍、司馬遷、李白、林書豪、貝多芬、孫中山、譚嗣同、魯迅、霍金、勾踐、林肯、愛迪生、李娜等,因為可運用的范圍比較廣,可以說平時摘抄的人物素材都可以運用,只要敘議結合的好都有42分以上但陳舊的材料的確影響了中心的突出,如:愛迪生等,另外寫不完也是缺少素材的表現,平時積累思考運用不足。
5、語言。
語言缺少文采,甚至表達不準確,影響了主旨的突出,象「從前有……」這樣的語言也出現在議論文中,論證乏力本來一段很好的素材但語言平平,顯然就失去了論證效率例如:
原文:每一人心中都有著一顆充滿希望的太陽,……中國形象的一張新名片李娜就有著心中的太陽,為了國家的榮譽,為了自己,投身於網球事業中,不斷上進,不斷超越同行選手,不斷從練習比賽中總結自己的經驗,得到許多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為了自己心中那顆太陽,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她力求上進,如今的她不僅沒有放慢腳步,而是在不斷的奮發向上,請技術教練和體能教練,為的是追趕心中的那顆充滿希望的太陽。
修改:每一人心中都有著一顆充滿希望的太陽,……從澳網,到法網,在到北網,中國形象的一張新名片李娜一路追來,大滿貫獎杯,那是李娜自20年前拿起網球拍便埋下的夢的種子2011年6月,當李娜擊敗三屆大滿貫得主莎拉波娃之後,當李娜本年度第二次進入大滿貫的決賽之後,世界網球的爭冠版圖里,也有中國的一份!然而李娜這種成績的取得確實經歷了一番磨難與挫折,從被專家看好前途無量到中途選擇了退役回家學習再到重新回到賽場,李娜從來沒有放棄追逐夢想的步伐每次的日升日落,每一次奮力的揮拍,當多年的汗水和努力終於換來在羅蘭?加洛斯紅土場高舉冠軍獎杯的時刻,望著國旗升起、聽著國歌響起,李娜卻還有更偉大的理想等待實現――用自己的辛苦付出換來更多中國人對網球的熱愛正如一篇《這一刻,她代表中國紅》中所寫「李娜帶著13億的冠軍夢前進」……小小的網球,飛奔在網前,它像一顆耀眼的小太陽,如今的李娜以正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腳步追逐著她心中的太陽。
6、範文例析
(1) 太陽理想(48分)
每天,太陽都會從東方升起,在西邊落下我們應該帶著自己的夢想,去追趕太陽。
當你背對太陽時,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而直面太陽,你會看到許多意想不到的背向太陽無法看到的事物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太陽,並為之拼搏。
馬克思窮四十年之心血,終成《資本論》,臨終時還筆耕不綴他的一生都在為共產事業而奮斗,共產事業即他心中的太陽;孫中山領導多次革命都以失敗告終,但他並沒有放棄,最終他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建立了共和國,他也成為了國父,民主共和的社會即他心中的太陽;曾鞏多次科舉考試無果,他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激發了鬥志,最終金榜題名,終成中國古代文壇上的名人,文學事業即他心中的太陽。
無論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無論是外國的,還是本國的,他們都為理想而奮斗,不斷追趕著理想,最後取得了成功。
剛剛獲得了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他並不是一夜間就功成名就,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追趕著自己的太陽,寫作即是他的太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解放軍藝術學院,在某宿舍樓衛生間昏暗的燈光下,一個年輕人在水龍頭下的洗手盆上墊了一塊木板,雙腿斜蹬著地面,用左臂支撐著前傾的身子,上身趴在木板上,忘我地寫著東西,以至有人經過也渾然不知,他每晚熄燈鈴響過後都會准時出現在那裡,這個人便是莫言,而寫的就是其成名作《透明的紅蘿卜》,正是因為堅持,這份難能可貴的精神成就了莫言,正是對心中太陽的追趕,就成了後來的莫言。
有的人在不斷地追趕心中的太陽,例如名人們,例如我們為圓高考而奮斗,但也有的人因為過程艱辛而停止了追趕,甚至放棄,以至於他們過得碌碌無為,沒有為這個世界留下一片彩。
太陽就如我們的理想,追趕太陽就如追趕我們的理想,為之奮斗,為之努力,為之瘋狂,取得屬於自己的輝煌。
【簡評】審題立意明確准確,把「太陽」定義為「理想」,論據豐富切合,但中間抄襲(參考)考試閱讀材料,雖然符合論點,但影響不好。
(2)追趕(48分)
人生的道路不一定是一帆風順的,當然也有可能是崎嶇不平,遍布刺荊也許前方的路途迷霧蒙蒙,也許前方的海面波濤洶涌,暗礁遍布,但心中有夢,有光亮,並不斷地追趕,相信對岸便在不遠中。
林微因說:「作為一個女人,我們要在不慌不亂中慢慢地堅強」是呀,人的一生漫漫長,更應該在惡劣的環境中一步一步地追趕著我們的夢,並且要不慌不忙,不讓敵人趁機追上,從容淡定地走自己的路,表面上是淡然寧靜的,內心卻要追趕並付之於行動,那麼夢便在不遠方。
聽到有人說:「憑什麼別人那麼有錢,憑什麼李嘉誠會成為香港首富,憑什麼郭晶晶能嫁入豪門,憑什麼別人住大樓房,開「寶馬」,養洋狗,我卻在這里種瓜!」可是那些人為什麼只看見別人表面的光鮮的地方,卻沒有想過李嘉誠14歲輟學為了幫補家計,他洗過碗,當過搬運工,推銷員……正是他不斷地積下經驗,不斷地向理夢靠近,追求著他的夢,便會成就他的成功而郭晶晶作為一位奧運冠軍所付下的辛酸也不是常人所能體會的,正是她一步步追趕自己的夢,才會成就她的冠軍,至於她嫁入豪門我認為是一種緣份,但我相信背後她付出的努力是我們所不能深切體會的不要過於羨慕他人的成功,想想別人背後的辛酸並為自己的夢付諸行動吧!
賈平凹小時外貌醜陋,性格沉默,別人都不願靠近他在割豬草中,別人偷懶了,從筐里扔下石,他卻沒有,把草堆得筐子滿滿的,指導員每次都見到滿筐的草,感動了,便推薦他到更好崗位他酷愛寫作,隨後便被推薦上了大學正是他對夢的追趕,朴實無華,才得貴人相助,付於行動取得成功。
追趕夢想,要腳踏實地,不容得半點虛假,踏實地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為日後鋪好到達岸邊的「橋」。
魯迅說:「堅持了寫作之路,莫回頭」我們一旦確立了方向,便要追趕著夢想的翅膀,莫回頭,莫放棄,不讓自己有猶豫的念頭。
光陰似箭,趁年少,捉住機遇,追趕心靈的「太陽」,才可讓你的一生萬丈光茫。
【簡評】林微因、李嘉誠、魯迅、賈平凹,各個典型人物論據使整個文章論據豐富,並且認識較深刻。標題改進參考「追趕著夢想」。
(3)不追趕(48分)
懷揣夢想火種的人不能只顧著追趕不要看到前方的一點微光就以為是希望也許,那隻是一個陷阱若只顧一味地追趕,有可能會落到「撞南牆頭破血流」的下場必要時,學會停留,不要被夢想的火種「焰傷」了心靈。
追逐夢想,追逐金錢,追逐名利……毫無疑問,追趕,已成為人們一貫的思維也正因為這種思維,令他們在追趕的路途中既錯過了太陽,又錯過了群星。
追趕的人,不一定都是勇者;停留守候的人,也不一定都是懦夫在網上有這樣一則新聞:一隻鹿不慎跌落了一口枯井,人們無法營救後,選擇了用泥土把鹿活埋了就在這時,人們驚奇地發現鹿不斷地抖落擲在身上的泥土,化泥土為階梯,最終成功地脫離井口若鹿不是選擇守候,而是選擇了拚命掙扎亦或不向求救,那換來的也許只是會體力透支而死,或是換來擲在身上的泥土,不掙扎,不追趕,不表示懦弱守候,是等待時機的出現,厚積薄發,在絕境中創造奇跡,絕處逢生。
隨著《中國好聲音》的熱情,一個熟悉的名字不時會在我們耳邊響起,她叫張玉霞,一個盲女孩她以一種「世界以痛吻我,我以歌聲相還」的態度,用一首《獨上西樓》贏得了導師與觀眾的芳心是的,我們無法選擇命運,但我們有選擇生活的權利張玉霞沒有因看不見而自暴自棄,也沒有因為看不見而大面積地向社會求助而是在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完善自我她不是沒有追趕夢想,而是在守候著太陽因為她已經歷了漫漫的長夜,已做好充分的准備來迎接新的太陽《中國好聲音》就是她的太陽倘若張玉霞一味只顧追逐音樂夢想,而忘記了自我提高,那麼就不能在《好聲音》中脫穎而出守候,不代表放棄,在守候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與完善自我,才不會與太陽擦肩而過。
有人說過:錯過了太陽時你傷心流淚了,那麼,你也會將錯過群星是的,錯過了太陽何必流淚呢?只要耐心地守候,每天都會有太陽從東方再次升起。
【簡評】從守候的角度,認識教深刻,《中國好聲音》「張玉霞」論據新穎、准確,但「不追趕」這個題目需要改進,參考「守候一縷陽光」。
(4)追逐心中的艷陽(48分)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在西邊落下對於我們,可以選擇追趕,亦可選擇守候太陽之於我,猶如心中的夢想,散發著高潔的光芒,守候著這份聖潔,內心雖充實人生卻空虛於是,我選擇追趕。
父親把自己系在孤舟上,在無邊的河流里伴著清風,侶魚蝦而友碧波,看周邊風景四時之變,追心中艷陽旭日之升,他的艷陽,即是河流的第三條岸
眾所周知,河流只有兩岸,談及第三岸,則乃無稽之談父親堅信有第三岸的存在,在河流里不斷漂泊,不斷追逐。
追逐心中的艷陽,即使傷痕累累,我亦高歌依舊本著救國救民的譚嗣同,在封建的社會環境中積極宣揚自己的主張,讓心中的艷陽光照人間然而,封建勢力的層層阻撓,他並沒有迎來自己的艷陽天,殘酷的刑場成為英雄的泣血終結,他的歸宿終究是灸熱的黃土大地譚嗣同的犧牲雖在中國篇章中是輕描淡寫的一筆,但他對夢想的追求卻是我們的精神支柱,抵死不滅心中的艷陽,追逐即使有血淚,依舊香如故。
追逐心中的艷陽,即使奮心逐力,我亦無怨無悔學者魯迅家境富裕,衣食無憂,本可以梳著「油光可鑒」的頭發,在封建社會中充當無聊的看客,但他一心向國,想用心中的艷陽照亮黑暗的食人社會,於是他留學學醫,當他意識到國人並不是肉體上的疾病,於是棄醫從文,以筆為武器,書寫著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給國人以醒醐灌頂之滋潤,心中的艷陽,追逐即使唇焦口躁,依舊無怨無悔。
追逐心中的艷陽,需要對理想的執著就像徐霞客立志游覽全國名跡,於是留下《徐霞客游記》,就像李時珍想解救病人,於是以身涉險,留下《本草綱目》;就像司馬遷想為後世留下歷史借鑒,於是在陰暗的獄中書寫出偉大的《史記》……
周國平曾說過: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還沒得到去積極創造;二是得到就盡情享受佛亦雲:人生如處在湍流中,不動則不痛追逐心中的艷陽,哪怕它就在那兒,為了得到更多的照耀,為了得到更多的溫暖,不要吝嗇自己的腳步,追逐吧,享受比守候更大的快樂。
【簡評】條理層次清晰,中心突出,語言表達流暢,但「父親把自己系在孤舟上」一段有點突然起碼要擺明出處。
(5)追趕之途,綻放鮮花(48分)
如若可以,我願背上勇氣,攜著堅持與樂觀上路,緊緊擁著奮斗的身軀,義無反顧大步前行,我在人生旅途,追趕太陽。
太陽每天從地平線探出腦袋,新的一天都落進它堅定的眼眸,它於東方升起,西邊落下,沒有人能永遠抓住它尾巴,守候還是追趕?請眺望,綻放鮮花之處便是追趕太陽之途永遠會有希望,生活的每個角落都在出現轉機追趕太陽,如偉人所說:「在有限的生命里創造無限的價值」太陽的起落,不正是時間的流逝嗎?唯有把握時間,拚命地追趕,最終才能目光如炬,照亮鮮花大道。
當你停滯不前時,你可想到呂蒙為成為優秀將才,日夜苦讀將書,他不願只成為草包的將領,他踏踏實實地追趕,追趕著太陽,他的每一天都充斥汗水的氣味;當你沮喪懊惱時,你可想到司馬遷是如何頂住屈辱的大石,一步又步追趕著太陽,那是他的尊嚴與希望,最終青史留芳的;當你虛度光陰時,你可想到那「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的詩人王貞白,那「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得時不怠,時不再來」的警句,一切都如響遏行雲的歌聲,在遠處閣樓上,回腸盪氣般地熏陶著你,只為等你行動起來,譜一麴生命之歌。
魯迅曾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肯擠,總會有的」魯迅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寫作上,他堅持不懈地追趕太陽,是為在那太陽落下前,為生命的鮮花灌溉,英年早逝的王勃雖然只活了27年,但他的生命之歌至今仍然奏響,他留下了太多抹不去的輝煌,我們至今還在他的《滕王閣序》中贊嘆與領悟。
太陽升起,李凱超騎著單車出發了,千里單騎到上海,這段經歷打破了無數的不可能,他用少年的朝氣與堅定書寫了人生新篇,追趕太陽不是不可能,只要心存信念,堅持不懈,把握時間,每一秒都能彰顯價值。
追趕之途,綻放鮮花,惜時之中,曙光重現!
【簡評】「追趕之途,綻放鮮花」題目就給人醒目之感,引證例證豐富深刻,首尾照應點題需要進一步加強條理順序。
(6)在追逐中守候(48分)
誇父為了追逐太陽,不料在半路渴死了;農民天天在樹樁旁等待兔子的出現,兔子沒有再出現,莊稼反而全枯萎了只會單方面的追趕或守候,結果都不盡人意,不如在追逐中守候,似靜卻動!
小水滴因為在追逐中守候,不屈服於只有在夏日才能降臨大地,於是它化作一縷雲霧,升到高空,守候冬風,把它吹到一個暖一點兒的地方,悄然降臨大地,滋潤那龜裂的土地
既然大自然都在追逐中守候,那麼我們人類也應該遵循規律,一面奔走,一面守候。
斯坦利是一名內心對沙漠探險非常狂熱的瑞士醫生年輕時,他曾試圖穿越非洲的漠哈拉大沙漠在進入沙漠腹地的當天,一場鋪天蓋地的風暴讓他變得一無所有,導向不見了,滿載著水和食物的駝群也消失了,就連那瓶開好用來替自己慶祝生日的香檳也灑得一干二凈頓時,死亡的恐懼從四面八方地向他涌來絕望之際,斯坦利摸向自己的口袋,卻意外地發現口袋裡還有一隻蘋果,就是這只蘋果讓他感覺到自己還有希望,他緊攥著蘋果,在沙漠中尋找生的希望,他沒有沿著同一個方向不停地走,而是走走停停,因為他發現附近有人生活的痕跡幾天後,奄奄一息的他被土著人發現了,他被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現在的年輕人,做事情總是太極端,要不徑直奔走,要不呆坐守候,這樣的結果大概只有浪費了光陰,傷害了有心人罷了。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在追逐中守候,在守候中追逐的過程你不去追逐,何以得到你想得到的東西,你不去守候,東西怎麼會到來,追逐和守候是同時的,不可分割的。
作為學生的我們都有一個大學夢,現在成績上的追追逐逐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守候的過程,不追逐和守候,上大學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爭奪中追逐守候,最後一舉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們的大學夢概也如此。
在人生的旅途上走走停停,你才能細心觀賞到動人的風景,在追逐中守候,其實也是在不停地前進。
【簡評】本文開頭寫的好,類比引題,中心明確,語言干練,中間以「斯坦利」醫生的故事生動形象,但有些多餘敘述,結尾「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爭奪中追逐守候」太匆匆,還沒有闡述清楚。
(7)追趕太陽(38分)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邊落下,周而復始,而我們可做的便是追趕太陽,享受陽光沐浴,就算只有過程沒有結果,但這能比守候它好所以我們應該主動地追趕太陽,享受過程中的喜悅
與其守株待兔地守候太陽,還不如主動追趕太陽,盡管我們跟不上,但我們也都曾經擁有過,嘗試其中的趣味。
卓別林主動改變,把缺點轉化為優點,成為無聲時代的開拓者;哈蘭山德士主動改變,把困境轉化為順境,建立肯德基取得成功他們追趕太陽靠的是主動,靠的是毅力,他們化被動為主動,所以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在困境中他們沒有放棄,沒有困挫折而逃避,而是主動面對,最終他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他們享受著,但他們沒有因此而止步,而是更加努力,因為他們明白到太陽只有不斷追趕才能擁有更多,而止步卻只能擁有短暫的陽光。
李書福沒有因當前的成功而止步,而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吉利汽車中,使吉利汽車得到更多突破創新;同鴻沒有因當前的成功而止步,而是吸收更多的意見,開拓創新,使奇虎不斷得到完善;在得到陽光的沐浴後,他們沒有因此而滿足,因此而停滯不前,他們就像樹苗一樣,不斷吸收陽光,使光合作用加強,讓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
「礦工拳王」熊朝忠,「籃球新秀」林書豪,他們在取得成功後,都沒有停止對夢想的追求,他們的成長就像追趕太陽一樣是永無止境的過程,他們享受過程,所以他們不斷追趕太陽,為自己的夢想而不斷努力。
像學習一樣,每天的知識都需要自己主動去淌,需要自己主動去記憶,老師在學習過程中不是充當一個在大海中指路的燈塔,老師給我們的作用只不過是輔助,如果要依靠老師或別人幫忙學習,那和守候太陽每天升落沒有多大區別所以學習是要靠自己的,像追趕太陽一樣,不要被短暫的光所迷惑讓你停滯不前,而應該奮勇向前,無所顧忌。

Ⅱ 誰有《人身上最寶貴的三樣東西》周國平著的全文!!!急需

人身上最寶貴的三樣東西

周國平

我講的題目是人文精神。為什麼要講這個問題呢?你們知道,中國正在搞現代化,實際上這個現代化的進程在清末民初就開始了。那個時候,我們的前輩對現代化問題的認識經歷了三個階段。一開始,當時的官員和知識分子都認為,中國落後就落後在經濟和軍事實力太弱,所以現代化就是要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和武器裝備,就是所謂堅船利炮。接著發現,其實問題出在我們的制度上,所以一定要改變制度,於是大搞君主立憲之類。最後,在甲午戰敗後,大家如夢方醒,強大的艦隊也建立了,君主立憲也在搞了,還是敗在了小日本手裡,真正的問題出在我們的國民素質上。國民素質這么差,如果不提高,武器再先進也照樣挨打,制度怎麼變也只是換湯不換葯。從此以後,許多人就開始對這個問題進行反省。那麼,關於我們的國民素質,當時中國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家,最早系統引進西方哲學的一個人,就是嚴復,他指出了中國國民素質有三大弱點。哪三大弱點呢?一個是民力,國民的體力太差,生命力太差,實際上就是生命素質太差。第二個是民智,國民的智力太差,智力素質太差。第三個是民德,國民的道德素質太差。回過頭去看,我覺得嚴復是說得很準的。看看現在的情況,他指出的這三個問題仍然存在,而且還非常嚴重。現在我們搞市場經濟,官員腐敗、誠信缺失這些現象使大家很憤慨,有些人甚至因此對中國現代化的前景失去信心,其實這些現象都證明了我們的國民素質仍然太差。我覺得,國民素質差就差在缺乏人文精神,所以可以說人文精神要解決的正是國民素質的問題。
當然,我這樣來看人文精神只是一個角度,前些年「人文精神」這個詞挺時髦,人們談得很多,用它來表達很不同的意思,我說的只是一家之言。我理解的人文精神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講的一句話——以人為本,也就是要尊重人的價值,做什麼事情都要把人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那麼,在我看來,人文精神應該有一個核心概念,這個概念就是人的尊嚴。人的尊嚴這個概念我們現在很少提了,其實講人文精神最應該強調的就是人的尊嚴。用我們的日常語言來說,就是要把人當人來看待和對待,一方面要把自己當人,尊重自己,活得有尊嚴,另一方面要把別人當人,尊重別人,不可損害別人的尊嚴。
那麼怎麼才算是尊重人的價值呢?人身上的什麼東西是最值得尊重的呢?我認為人身上有三樣東西是最寶貴的、最有價值的、最應該得到尊重的。哪三樣呢?就是生命、頭腦和靈魂。所以,展開來說,人文精神就表現為三個尊重,就是尊重生命的價值,尊重頭腦的價值,尊重靈魂的價值。你們可以看出,這三個方面與嚴復說的民力、民智、民德是一致的。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說法,尊重生命是人道主義精神,尊重頭腦是科學精神,尊重靈魂是廣義的宗教精神,人文精神展開來實際上是這三種精神。
首先是尊重生命的價值。我想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因為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生命是最基本的價值,是其他所有價值的一個前提和基礎。沒有了生命,別的一切價值從何談起?你對一個人的生命不尊重,可以隨意剝奪,你還說什麼尊重他作為人的價值?所以,尊重人的價值第一條就是要尊重生命的價值,人的尊嚴第一條就是生命的尊嚴。可是,這個道理雖然很簡單,我們在這方面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你們翻開報紙看看,就可以看到,每天有許多人死於非命,包括醫療事故、交通事故、煤礦安全事故、假葯和偽劣食品事件,也包括兇殺和自殺,真讓人感到人的命是很不值錢的。這種情況已經引起高度重視了,一個社會最起碼的要求是要讓人們有基本的安全感。要徹底改變現狀。怎麼做到這一點呢?這個說起來話就長了,重要一點,就是要建設一個法治社會。實際上,法治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就是保護人的生命權利,為此要建立起一種秩序,在這種秩序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行使他的生命權利,去追求他的利益和幸福,同時又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權利,不得損害別人的利益和幸福,如果侵犯和損害了,他就一定會受到懲罰。什麼時候我們在這個社會里普遍有安全感了,就可以說法治社會基本建成了。
除了生命之外,人身上另外兩樣最寶貴的東西是頭腦和靈魂。人是有頭腦的,能夠進行理性思考的,人又是有靈魂的,也就是有精神追求的,這兩樣東西都是人的精神屬性,或者說是人的高級屬性。正是因為有這兩樣東西,人才成為了區別於動物的精神性存在,所以它們是人之為人的價值之所在。關於這一點,中西哲學家是有相當一致的看法的,都認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精神,包括頭腦和靈魂。在中國哲學家中,我可以舉出孟子和荀子。孟子說,人性中有四端,也就是四種精神性品質的萌芽,第一個是「仁」,就是「惻隱之心」,實際上就是同情心,第二個是「義」,就是「羞惡之心」,實際上是指道德情感,第三個是「禮」,又叫「恭敬之心」,就是懂禮貌、守秩序,第四個是「智」,又叫「是非之心」,實際上就是理性。那麼,在這裡面,「智」就是頭腦,「仁」和「義」可以看作靈魂,「禮」是一個社會性的東西,我覺得歸入精神性品質有些勉強。孟子強調說,這些品質才使人和禽獸有了區別,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就是說,這些品質雖然是人天生就有的,但非常微弱,必須在後天「擴而充之」,加以發展。荀子的說法是:「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他說的「知」是指知覺,還不是理性或頭腦,「義」是道德,也可以認為是指靈魂。在他看來,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靈魂。在西方哲學家中,許多人都認為人是理性動物,也就是把頭腦看作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叔本華則說,人是形而上學動物,他把靈魂或者說人的形而上學追求、人的超越性看作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康德說過一句名言,他說世上最讓人敬畏的兩樣東西,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律。我們可以說,頭腦和靈魂正是對應於這兩樣東西的,人的頭腦因為能夠思考星空所以偉大,人的靈魂因為有道德律所以偉大。總之,頭腦和靈魂是人身上最偉大的兩樣東西。所以,尊重人的價值的更重要方面是尊重人作為精神性存在的價值,尊重頭腦和靈魂的價值。
從尊重頭腦的價值來說,我在這里只想強調一點,就是我們決不可僅僅從實用的角度去看頭腦的價值,把頭腦的價值歸結為功利性價值。當然,人有理性思維的能力,可以運用這個能力去認識外部環境,改變外部環境,為自己的生存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這也是頭腦的一個價值。但是,這個價值還是比較低級的,比較初步的,不是頭腦的最大價值。如果頭腦只有這一個價值,只是人的生存的工具,其實人離動物還不算遠。我剛才說了,頭腦是人的一個高級屬性,人因為有頭腦,有理性思維,就對世界萬物有好奇心,要探究世界的秘密,要用自己的頭腦來尋求答案。人在這樣做的時候,會感到極大的愉快,這種愉快是任何物質性的收獲不能比的,這一點在那些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身上表現得最明顯。事實上,我們每個人也應該這樣,要能夠從智力的運用、好奇心的滿足中獲得高層次的快樂。心智的運用本身是人的高級屬性的滿足,本身就具有價值,為什麼一定要和低級屬性的滿足即所謂有用來衡量呢?所以,我認為,就個人來說,你尊重頭腦的價值,就是要用它,要讓它享受思考的快樂。一個人的頭腦對世界保持活潑的好奇心,並且堅持獨立思考,這樣的人就擁有了一種內在的自由。從社會來說,尊重頭腦的價值就是要鼓勵人們獨立思考,保護思想和議論的自由,也就是提供一種外在的自由。
最後說一說尊重靈魂的價值。我認為,靈魂是人的精神屬性的更高層次,是人與動物的更高區別。我說的靈魂,實際上是指精神追求,就是人不但要活,而且要活得有意義,而這種對超出生存以上意義的尋求和體驗就構成了人的靈魂生活。可能在不同的人那裡,靈魂生活所佔據的位置很不相同。如果你對人生意義的問題非常認真,靈魂生活在你那裡的地位就很重要,對意義問題越認真就越重要。當然,總有一些人很不認真,無所謂,那麼,他們基本上是沒有靈魂生活的。所以,由一個人對意義是否認真,基本上可以鑒別出他有沒有靈魂生活,甚至不妨說有沒有靈魂。不過,我想實際上每個人都是有靈魂的,缺乏靈魂生活的人也是有靈魂的,正因為如此,他有時候會感到空虛。假如他的物質生活已經很奢侈了,肉體已經很滿足了,那麼是什麼在感到空虛呢?當然是他的靈魂,空虛就是模糊地感覺到了自己精神上的匱乏。當然,這樣的人對自己的靈魂還是太不尊重,不肯花力氣把它充實起來,讓它得到滿足。還有些人的靈魂處於更糟糕的狀態,不但是空虛,而且是卑鄙,什麼壞事都敢做,完全沒有做人的道德底線。所以,怎麼才是尊重自己靈魂的價值,我提兩條標准。一個是豐富,靈魂應該是豐富的,要有充實的內在生活,要具備從精神事物獲得人生最大快樂的能力。另一個是高貴,靈魂又應該是高貴的,要意識到並且在行為中體現出做人的尊嚴,要有做人的原則。我想靈魂的豐富是幸福的源泉,靈魂的高貴是道德的基礎,一個人有豐富而高貴的靈魂,就能夠活得幸福而有尊嚴,也就是真正像人那樣活著。
總結一下,我所理解的人文精神,對於個人來說,就是要活得真正像人,把自己身上那些寶貴的價值實現出來,擁有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潑、自由的頭腦,豐富、高貴的靈魂。對於社會來說,就是要把人真正當人,尊重和保護全體成員的生命的權利、思想的權利和信仰的權利,為人們實現自己身上那些最寶貴的價值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Ⅲ 5篇510字讀後感

《駱駝祥子》讀後感
老舍先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小說家和劇作家,我們經常接觸到他的作品。這個暑假,我品味了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這部小說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慘命運。

祥子一貫要強和奮斗,他所夢想的不過是以自己的勞動求得一種獨立自主的生活。像他這樣善良、正直的人,可就是得不到上天的疼愛……好不容易買來的新車被搶、委曲求全地娶了自己並不愛的虎妞、賣車安葬難產而死的虎妞、自己喜歡的小福子被賣到白房子後又自殺……這些事,給了祥子一重重的打擊,他本想用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但經過這些打擊,他喪失了對於生活信心,自甘墮落,變得懶惰狡猾、極端自私,最後禁不住夏太太的誘惑,得了一身臟病,成為一堆行屍走肉。

對於祥子的悲劇,我感到萬分同情。他本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卻落得如此下場。其實他一開始也在努力地與生活斗爭,只是他沒有堅持,如果他堅持了,那麼事情就不會是這樣。

其實,祥子之所以會有如此下場,很重要的原因是當時舊社會的黑暗和不合理。書中說:「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空了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可見當時的社會真能把人變成鬼!

如果祥子生活在我們這個年代,也許他就不會變成這樣的「刺兒頭」了。以他那樣的奮斗、那樣的善良、那樣的正直,必能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也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法治社會,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環境,好好地學習,不要辜負黨和人民的教導,將來為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Ⅳ 不同的年齡對事物的看法不一樣嗎

《人生不較勁》周國平著讀完了,書中的精彩思想摘錄如下:權力是人品的試金石,權力的使用最能檢驗出掌權者的人品。政府的根本責任是遵守法治社會規則,一是保護公民自由,二是約束自己權力。人與人真正的差別在於靈魂而非職業。信仰是對偉大精神價值的信奉和堅守。一切信仰的共同點把靈魂看得比肉體重要活著有方向。哲學無非做兩件事,一是思考頭上的星空,世界的本相,二是思考心中的道德律,做人的道理。

作者談到了人不要和自己,他人,老天較勁。『『人生許多痛苦的原因在於盲目的較勁。所以,你要具備不較勁的智慧,這包括三個方面:第一,不和自己較勁,對自己要隨性。你要認清自己的稟賦和性情,在人世間找到最合適自己的位置,不和別人攀比。第二,不和他人較勁,對他人要隨緣。你要明白人與人之間有沒有緣和緣的深淺是基本確定了的,在每個具體情景中做到大致心中有數,不對任何人強求。第三,不和老天較勁,對老天要隨命。你要記住人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但可支配自己對命運的態度,平靜地承受落在自己頭上的必不可少的遭遇。』』這一段話跟我的三觀高度一致,所以反復看了幾遍,細細品味其中的哲理。

人生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風景。年幼的時候,我們沉浸在風景里,和風景是一體,自己還不會觀賞,觀賞者是父母和他人。長大以後,我們或多或少會觀賞自己的年齡風景了,看自己青春的浪漫和寂寞,看自己壯年的成熟和努力。然後,老年來臨了, 好吧,讓我們站在軀殼之外,笑看自己滿頭華發,滿臉皺紋,腳步蹣跚,心情平和,恬然觀賞自己人生的最後一道風景……

熱點內容
員工代打卡觸犯勞動法么 發布:2025-05-22 14:21:26 瀏覽:425
購房法律法規哪些書 發布:2025-05-22 13:58:09 瀏覽:682
最新交通安全法規大全 發布:2025-05-22 13:53:08 瀏覽:279
法院佟 發布:2025-05-22 13:51:24 瀏覽:35
常德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5-22 13:51:22 瀏覽:99
法院整改報告 發布:2025-05-22 13:48:05 瀏覽:572
地方法規的規范性 發布:2025-05-22 13:36:40 瀏覽:290
公安分局法律顧問述職 發布:2025-05-22 13:36:34 瀏覽:714
簡訊或微信記錄能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2 13:35:06 瀏覽:526
中國勞動法最新版文件編號 發布:2025-05-22 13:10:29 瀏覽: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