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公民道德建設
Ⅰ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 中違反社會公德是指什麼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已於日前公布並實施。存在這些行為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將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暫行規定列舉了6種需要進行處分的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包括利用專業技術或者技能實施違法違紀行為;有抄襲、剽竊、侵吞他人學術成果,偽造、篡改數據文獻,或者捏造事實等學術不端行為;利用職業身份進行利誘、威脅或者誤導,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利用權威、地位或者掌控的資源,壓制不同觀點,限制學術自由,造成重大損失或者不良影響;在申報崗位、項目、榮譽等過程中弄虛作假;工作態度惡劣,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存在這些行為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將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暫行規定明確,對於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嚴重違反公共秩序、社會公德的行為也要進行處分,包括製造、傳播違法違禁物品及信息;組織、參與賣淫、嫖娼等色情活動;吸食毒品或者組織、參與賭博活動;違反規定超計劃生育;包養情人;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或者拒不承擔贍養、撫養、扶養義務等。
暫行規定還明確了對違反政治紀律、違反工作紀律失職瀆職、違反廉潔從業紀律、違反財經紀律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處理辦法。
Ⅱ 事業單位公共知識考的是什麼啊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結合事業單位的工作特點,主要考察應試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版礎知識、應用文寫作基礎權知識、科技基礎知識、公民道德建設和時事政治方面的知識。《公共基礎知識》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題型為單向選擇題、多向選擇題、是非判斷題等客觀性試題。試題中法律、應用文寫作、科技基礎、公民道德建設、時事政治各部分所佔比例約為30%、25%、25%、10%、10%。
《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比較有效的復習方法是看書+做真題結合,書一定要看熟,記得住內容,特別是應用文那部分,考的幾率較大而且容易混淆。買真題,保證把真題做完,找到題感,能背的題和答案更好。最後就是時事的分,建議你考前一個月內每天看新聞聯播,對領導人會見以及國內重要事件記清楚。
Ⅲ 四川省情省策、事業單位政策、法律知識,公民道德建設word文檔下載地址,急用
網路一下吧
Ⅳ 泉州南安事業單位考試公基部分請問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什麼
道德建設的核心,即道德建設的靈魂,它決定並體現著社會道德專建設的根本性質和發展屬方向,規定並制約著道德領域中的種種道德現象。
道德建設的核心問題實質上是「為什麼人服務」的問題,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最高表現和核心所在。
Ⅳ 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
事業單位考試主要內容為行測、申論和綜合應用能力考試。
綜合管理類、社會科學專技類、自然科學專技類、中小學教師類和醫療衛生類五個類別筆試的公共科目均為《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
前面我們對事業單位考什麼科目給予了詳細的介紹,那事業單位考試內容具體包括哪些呢?下面針對事業單位考什麼內容做一個概括性的闡述。
(1)公共基礎知識(綜合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的考試內容一般包括政治、經濟、法律、時事、科技人文、行政管理、公文等。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考試綜合知識就是公共基礎知識,要根據具體的考試而看,例如福建與四川的綜合知識考試內容既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又包括職業能力測試。
(2)職業能力測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職業能力測試考試內容一般包括:判斷推理、數量關系、資料分析、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需要注意的是除河北、天津、上海、湖北等省市考試內容與公務員考試有區別外,其他省份考試內容題型及題量上與公務員考試是有差別的,例如河北事業單位職業能力測驗的考試是不考常識判斷部分的。
(3)申論
申論的考察與公務員考察形式相近
事業單位考試內容特點
有省直統一考試的省份,各地考試內容與省直考試內容相近,無省直統一考試的省份一般公布一個考試大綱,基本就是本省事業單位的考試命題基準。
事業單位考試內容針對招聘崗位不同也有差異,具體以招聘公告上說明為准。
Ⅵ 事業單位考試職業道德考什麼
一、事業單位概述
(一) 事業單位的性質和宗旨
1.性質
(1)服務性。這是事業單位最基本、最鮮明的特徵。
(2)公益性。公益性是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和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決定的。
2.宗旨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二)事業單位的特點
(1)依法設立
(2)不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力,不具有行政職能。
(3)通常以社會公益為主要發展取向,具有社會和經濟雙重屬性,需兼顧社會和經濟雙重效益。
二、事業單位人員考核
考核的原則:考核要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公開、注重實績的原則。
考核的范圍:包括各級國家行政機關所屬事業單位的各級各類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
考核的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重點考核工作實績。
考核的等次: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
考核的方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考核,實行領導與群眾相結合,平時與定期和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三、公民道德建設
(一)道德概述
1.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
道德的主要功能
(1)認識功能;(2)調節功能;(3)教育功能;(4)評價功能;(5)平衡功能。
2.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1)道德是對自我行為的約束,是自發自律的行為;
(2)法律是從外部對人的行為約束,是外發外律的行為。
(3)道德是法律的外延,法律是道德的底線。
(二)公民道德建設
1.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原則
指導思想:
(1)提出「一個根本和目標」,即「重在建設,以人為本」,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2)提出「一個牢固樹立」,即,「在全民族牢固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提出「一個大力提倡」,即「在全社會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
公民道德建設的方針原則:
(1)堅持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
(2)堅持繼承優良傳統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3)堅持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一;
(4)堅持注重效率與維護社會公平相協調;
(5)堅持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
(6)堅持道德教育與社會管理相配合。
2、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1)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
(2)為人民服務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它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
(3)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4)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5)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
(6)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
四、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規范
(一)社會公德主要規范
內容: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二) 職業道德的主要規范
內容: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三) 家庭美德的主要規范
內容: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1.夫妻和睦是家庭關系中最根本的關系,是家庭關系的核心。
2.鄰里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新型道德關系的一個重要標志。
對於上面總結的這些內容希望大家認真掌握住,很多情況下上面這些內容是必考的
Ⅶ 2018年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考什麼
《公共基礎知識》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鍾,全部為客觀性試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是非判斷題三種。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法律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用文寫作、經濟與管理、公民道德建設、科技基礎知識、時事政治等。
Ⅷ 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都有什麼呢
公共基礎知識是事業單位招考中出現的對考生綜合知識進行考察的一門科目,其主要是測試應試者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考察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從范圍上看,考察知識面較廣;從深度上看,考察難度不大。從區域角度上看,各省市考試內容略有不同,但政治和法律所佔比重相對較大。
《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建議
要想獲得《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的高分,必須從復習階段開始就打下很好的基礎,到了考場上,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答題戰術上,各方面都做得好才會取得好的成績。下面就從各個應當注意的方面來談獲取高分的對策。
1.講求答題方法,避免被動
《公共基礎知識》每種題型都有它的答題方法,這是考生想要獲取高分必須掌握的。
2.日常積累,滴水穿石
許多領域內的名人最終獲得成功都是付出艱辛的努力和全面准備的結果,任何一個有高超技藝的人都是經過長期磨煉造就而成的,一心希望投機取巧和走捷徑的人並不能總是獲益。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的道路更是如此,指望臨時沖刺和走走停停的人要想取得高分是不可能的。簡言之,要想獲得《公共基礎知識》的高分,必須付出長期的努力,只有練就扎實的基本功,在考場上才會如魚得水,成為真正的強者。
3.良好的心態,勝算的基石
從大量的實踐案例來看,考生要想成功通過這一考試,必須有一個能夠確保自身所儲備的知識技能在考場中得以充分發揮的基本心理保證,根據多年的考試經驗,我們知道,考試時保持適度的緊張是有一定幫助的,可以讓考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態度更加積極。然而過度緊張或者焦慮毫無疑問會導致考試的失敗。考生對於考試這個問題應當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心理暗示,那就是:大家都走一條路,我走不好,別人也不一定能走好,不如放鬆心情,以積極、冷靜的心態去面對,不給自己設定任何遙不可及的目標,自加壓力。
總之,良好的心態可以幫助考生最終通向成功,能夠正常甚至超常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反過來,如果考生在功課上做了充足的准備,但是心理應變能力脆弱或者忽視了對心態的調適,最初所做的努力也會付之流水。
4.細微之處見真經
在掌握了以上三大方面內容之後,考生如果在一些細節問題上能夠有更好的把握,也能為獲取高分帶來很大幫助。
(1)考前認真研讀考試公告
在每一年的考試開始之前都會頒布一些考試公告,這是關於考試信息描述的更新或補充,應試者應時刻關注,以免錯過一些重要信息。
(2)答題原則——先易後難
根據多年的經驗和《公共基礎知識》的特點來看,做題堅持先易後難的原則可以保證成功率。如果一定要堅持把一道難題做出來而耽誤大量時間,在考試中是非常不可取的,這樣做往往會導致剩下的大部分試題無法做完;反過來,如果先將容易的題做完,在有剩餘時間的情況下再回頭做較難的題,反而會大大提高分數。
另外,考生應當在這一點上保持頭腦清醒,即答題重的是質量而非數量。無論做哪一題,都首先要保證該題的正確率,而不是急於將題做完,這才是明智之舉。
(3)注意考場要求,把握考試時間
考場中有嚴格的程序安排和規則要求,考生一定要在考前了解相關要求,並在考試中嚴格照辦,否則會影響考試成績。
考試時間是考生要在考試前進行統籌安排的問題,如果絲毫沒有計劃和安排,在考試中產生因時間緊、答不完題心慌意亂的情緒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