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齊延平法學

齊延平法學

發布時間: 2021-12-02 16:56:16

㈠ 齊延平的教育背景

1987—1991年,就讀山東大學,1991年6月獲法學學士學位
1995—1998年,攻讀山東大學憲法學碩士學位,1998年6月獲碩士學位
2001—2004年,攻讀山東大學理論法學博士學位,2004年6月獲博士學位
2000年1月-5月,美國政府USIA項目訪問學者
2003年6月—2004年6月,英國牛津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㈡ 請問哪所大學的法律系,政治系最好

法律系
綜合實力前1-10排名大致為:人大、北大、中國政法、吉林大學、山東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政法大學。
法理:吉林大學(張文顯、黃文藝、姚建宗等)、北大(蘇力)、上海交通大學(季衛東、鄭成良)、武大(李龍、匡亞明)、山東大學(徐顯明、齊延平)
憲法與行政法:北大(姜明安、沈巋)、人大(韓大元)、武大(周葉中)、中國政法(馬懷德)
商法:人大(王利明、崔健遠)、中國政法(李永軍)、清華(馬俊駒)、武大(孟勤國)、廈門大學(徐國棟)
刑法:北京師范大學(趙秉志、宋英輝、盧建平)、北大(陳興良)、清華(張明楷)、中國政法
經濟法:北大、中國政法、人大
民事訴訟法:清華(張衛平、王亞新)、北大(潘劍鋒)、北京師范大學(劉榮軍)、中國政法、人大
刑事訴訟法:中國政法(陳光中)、北大(陳瑞華)、北京師范大學(宋英輝)
知識產權法:正南財經政法(吳漢東)、人大(劉春田)、北京師范大學(薛紅)、中國政法、北大
國際法:武大、中國政法、外交學院、北大
國際私法:武大、對外經貿大學、中國政法、人大
法制史:華東政法(何勤華)、人大(馬小紅、葉秋華)、北大(賀衛方)

政治系:
1.北京大學
2.中國人民大學
3.南京大學
4.吉林大學
5.南開大學
6.華中師范大學
7.清華大學
8.武漢大學
9.山東大學
10.華東師范大學

㈢ 齊延平的簡介

齊延平,男,1968年10月出生,山東昌邑市人,法學博士。
1991年8月,山東大學法學院畢業留校,歷任助教、講師。
1999年9月破格晉升副教授,任院長助理、山東大學法學研究所副所長。
2002年9月破格晉升教授。
2006年6月被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招生方向為憲政與人權。
2007年-2015年任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曾任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法律評論》主編、《人權研究》編輯,兼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秘書長。
2012年5月任「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㈣ 山東省的大學法學專業哪個好

1、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法律專業在全國排名前20%,山大法律興旺始於徐顯明任法學院院長,先後取得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法理學等碩士學位授予權。

徐顯明任山大副校長後,基於徐校長的個人人格魅力,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民商法專家梁慧星先生出任法學院院長,把山大的法律專業發展掀起一個高潮。齊延平教授出任法學院院長以來,學科建設取得一定進展。山大法學院搬到青島後,學科發展一般。

2、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法律專業也不錯,全國排名20-30%,2018年成立法學院,與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合作,開辦了全國首個經教育部授權的法學專業本科雙學位(LL.B. & B.A. in law)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中國海洋大學的國際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是優勢專業,海洋法方面研究也很有特色。但與山大法律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3、煙台大學

煙台大學的法律,源於北大法律系的援建;民商法專業在一段時期還是有影響力的;本與中國海洋大學屬於同一檔次,由於地理位置較偏,吸引不到優秀學者,再加上郭明瑞、房紹坤先生的年高,煙大的法律已被中國海洋大學超越,而且速度還在加快。

4、青島大學

青島大學截至2019年4月,學校設有36個學院和醫學部,101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理學、工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

青島大學法學院有政治學、法學、社會學、公安學四個一級學科,集教學、科研、教育合作、社會服務等於一體,學科綜合、師資強勢、學生優秀、秉承傳統、銳意改革,現已躋身於省內著名法學院之列。

5、山東政法學院

學校坐落於山東省濟南市,創建於1955年,前身是「山東省政法幹部學校」。1959年更名為「山東政法學院」。學校擁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法律;省級重點學科:刑法學、經濟法學。

㈤ 齊延平的介紹

齊延平,1968年10月出生,山東昌邑市人,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社科基金法學評審組成員。第七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

㈥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法學和山東大學法學類的有什麼區別

這么說吧,你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問總校和分校的關系。分校不是校區,相對獨立,是一批,211和985。至於你問的問題,分校的學生畢業證和學位證與總校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山大法學法理較強,總校如此,分校也是如此,從導師上就可以看出來。
本科上,總校和分校還是有區別的,因為學籍管理單位不一樣,但是研究生階段,總校分校是統一管理的,因為學籍都是山大研究生院管理,分校只分設研究生處管理分校的研究生工作,總的來說,研究生階段除了導師不一樣,總校分校研究生是一樣的。
當然,不知道樓主問的是本科還是研究生階段的教育,所以只能籠統回答。這么說吧,如果想混文憑,總校分校確實沒多大區別,因為證都是一樣的;如果想混名聲,說出去響亮,那你考總校;濟南相比威海城市大,見識和將來就業方面的機會可能會好些,當然,只是可能,所以這也是個考慮的因素;如果是上研究生,那你還是先相中哪個導師再做決定吧,不過跟你說,山大近年走的導師不少,法學有點落寞,顯明回來了,目前也未見什麼大成效(除了把自己的徒弟齊延平搞成了山大法學院院長);另外,如果是考研的話,總校和分校的從出題,參考書目,閱卷,以及劃線都是統一的,由總校操辦,唯一不同的是復試和導師的選擇了,其他的除了上學的地域名稱不同,都一樣(當然,兩證肯定是一樣的,這是廢話了)。

㈦ 麻煩介紹一下山大和煙大的法學院情況

山東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著名學府之一,其前身為1901年創建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我國最早設立的國立大學。在百年山大的歷史上,法科曾是一門顯要的學科,1906年清政府在濟南皇華館設法政學堂,翌年再設法律學堂,時稱第一、第二法政學堂。1913年,兩所學堂合並為山東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是為1910年代山東大學六所專門學校之一。然而,隨著其後國運之不濟及山大之分合輾轉,法科逐漸消弭。
山東大學法科教育復辦自上世紀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1983年,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法律系的初創和發展立下功勞。1994年,法律系轉制為法學院,著名法學家徐顯明先生、梁慧星先生曾先後擔任法學院院長,他們鑄就了山大法學學術的聲譽。現任院長為優秀青年法學家齊延平教授。
學院現有全職教師75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8人,海外專家4人,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3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3人。學院現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為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學院編輯出版的CSSCI集刊《人權研究》、《山東大學法律評論》等學術刊物贏得海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目前在校生170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法學和法律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本科生近700人,並有部分來自世界各國及港澳台地區的留學生。學院通過學術研究、專業實踐以及學生活動塑造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學院設有多種海外留學獎學金,每年選派數十名優秀學生到國外大學學習。學院著力使其培養的人才在全球意識、世界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獲得進步。
學院強調學術研究和教學的國際化視野,與美國、歐盟各國、澳大利亞、日本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數十所大學與研究機構保持著經常性的學術交流,學院90%以上的教師具備海外學習和研究的經歷。以交流促發展,建設一所國際化的法學院,是我們一貫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
學院現擁有獨立的法學教學樓和法學科研樓。法學教學樓建築面積10000平米,設有360座學術報告廳、國際視頻教室、模擬法庭、網路教室等先進教學設施。法律圖書館佔地近2000平米,現有藏書8萬余冊,訂有國內外知名專業雜志和報刊200餘種,共有閱讀坐席300個,設有典藏室、五十嵐清日文閱覽室、80座席的數字閱覽室等設施,購有Westlaw、HeinOnline、北大法寶、北大法意等專業資料庫。法學科研樓建築面積2000平米,每位教師均擁有獨立的研究室,另設有實驗中心、多功能會議室等。良好的硬體設施為法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山東大學在美麗的威海校區還設有一所法學院,全職教師40餘人,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1000餘人。備受關注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已進入施工攻堅階段,為支撐青島校區學科建設,延攬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為國家培養急需的國際法、海洋法高端人才,我們擬於青島校區設立山東大學國際法學院。
法學教育關涉一國法律制度之品質、法律職業人格之塑造以及法治文化之養成。沐浴百年山大山魂海韻的法學院,奉行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以制度為保障的辦學理念。她努力使每一個學子倍感自豪,每一個教師有足夠尊嚴,每一項制度彰顯公正。與百年山大相比,法學院是年輕的,但她充滿青春朝氣,富有創新精神。我們將一如既往,承擔責任,勵精圖治,建設一所受人尊重的法學院!

煙台大學法學院始創建於1984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學法律系直接援建的煙台大學法律系。1999年由系改院。法學院現有教職員工6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2人。
法學院設統一的法學本科專業,自198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增設知識產權本科專業,2013年中美合作辦學法學本科專業(區域犯罪信息分析方向)開始招生。煙台大學法學院於1998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法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開始招收在職法律碩士。

㈧ 第六屆中青年法學家評選出來了嗎,哪些人

按得票順序是
人大民法 王軼、法大刑法 於志剛、西政法理 付子堂、武大國際私法 肖永平、深圳大學經濟法 應飛虎、清華憲法 王振民、北大行政法 王錫鋅、東南大學行政法 周佑勇、社科院刑訴熊秋紅、華政法史 李秀清

體現了學科和學校的平衡。一般一個學校和一個二級學科只能有一人入選。龍衛球和周光權感覺沒入選挺可惜的

提名獎(按得票數排序)
羅培新: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國際金融法律學院院長。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中英文論文兩百餘篇。

王健: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主持和參加了8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和教改項目,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主要著作有《中國近代的法律教育》、《溝通兩個世界的法律意義》等。

王先林: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法研究所所長、副院長。主要著作有《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知識產權濫用的反壟斷問題研究》、《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論聯合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制》等。

黎宏: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擔任掛職副檢察長、北京市監獄局人民監督員。主要著作有《刑法總論問題思考》、《刑法總論》等。

齊延平: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自由大憲章研究》、《人權與法治》、《人權法原理》等。

虞政平: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副庭長,高級法官。2009年榮獲首屆「全國審判業務專家」稱號,主要著作有《英國公司法規匯編》、《股東有限責任現代公司之法律基石》、《中國公司企業法規全書》等。

左海聰: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國際經濟法的理論與實踐》、《國際貿易法》,主編、參編著作18部,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46篇。

宋功德: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兼任北大法學院憲法行政法專業博士生導師組成員,北大法學院軟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出版法學專著14部,發表文章一百二十多篇。

邱本: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吉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自由競爭與秩序調控》、《經濟法原論》、《市場法治論》等。

傅鬱林: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論著有《農村基層法律服務研究》、《審級制度的建構原理》等。

張萬明:中央台辦法規局副局長。主要著作有《涉台法律問題總論》、《台灣事務政策法律全書》、《台商大陸投資貿易最新政策法律解說》、《台商投資優惠政策匯編》等。

樑上上: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論股東表決權以公司控制權爭奪為中心展開》,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馮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主要著作有《行政處罰法新論》、《國家賠償法釋論》、《版權保護法制的完善與發展》、《WTO與中國行政法制改革》等。

周光權: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8年3月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出版《法治視野中的刑法客觀主義》等專著9部;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等刊物發表論文一百一十餘篇。

鄭少華: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生態主義法哲學》、《從對峙走向和諧:循環型社會法的形成》等,在《中國法學》、《中外法學》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六十餘篇學術論文。

龍衛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民法總論》、《民法基礎與超越》等。

劉仁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過失危險犯研究》、《嚴格責任論》、《環境資源保護與環境資源犯罪》,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餘篇。

王萬華: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國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中國行政程序法典試擬稿及立法理由》等。

鄧思清: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學術部主任,研究員。主要著作有《檢察權研究》和《偵查程序訴訟化研究》,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法律期刊上發表66篇學術論文。

劉燕: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開設的《公司財務與法律專題研究》課程是國內法學院唯一的,與國際一流大學的同類課程相比也是各有千秋。

張冠梓: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理事長、研究員,主要著作有《論法的成長來自中國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詮釋》、《法人類學的理論、方法及其流變》、《多元與一體:文化背景下的中國法律》、《中國珍稀法律典籍續編》等。來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㈨ 山東大學研究生法學院導師聯系個方式

姓名
職稱
講授科目與研究領域
博/碩導
武樹臣
教授
法理學、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
博導/碩導
楊海坤
教授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博導/碩導
徐顯明
教授
人權與法治
博導/碩導
齊延平
教授
法哲學 憲法學 人權法學
博導/碩導
馮殿美
教授
刑法學、國際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
博導/碩導
柳硯濤
教授
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博導/碩導
王德志
教授
憲法學原理、中國憲法史
博導/碩導
王麗萍
教授
民法總論、債法、親屬法
博導/碩導
肖金明
教授
憲政制度、法治政府理論
博導/碩導
於改之
教授
比較刑法、中國刑法、金融刑法、犯罪學
博導/碩導
周長軍
教授
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司法制度
博導/碩導
傅禮白
教授
憲法學、中國法制史
碩導
黃世席
教授
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體育法
碩導
姜作利
教授
國際經濟法、羅馬法
碩導
李 霞
教授
民法總論、債法、親屬法與繼承法
碩導
李道剛
教授
比較人權與憲政理論、國際法學,法文化學
碩導
李道軍
教授
法理學、法史學、人權法學、憲政理論
碩導
林明
教授
中國法律制度史、中國法律思想史
碩導
柳忠衛
教授
刑法學、刑事政策學、刑事執行法學
碩導
毛映紅
教授
知識產權法,專利實務
碩導
秦 偉
教授
民法總論、物權法、債權法、繼承法、民事訴訟法
碩導
桑本謙
教授
法理學
碩導
申政武
教授
日本法、物權法、人格權法、信託法
碩導
遲德強
副教授
國際經濟法、公司法、證券法、國際人權法
碩導
崔立紅
副教授
知識產權法
碩導
丁傑
副教授
證據學、偵查學
碩導
董翠香
副教授
民商法,物權法
碩導
葛明珍
副教授
法學理論、人權原理、國際人權法、司法學、法律史
碩導
胡常龍
副教授
刑事訴訟法學
碩導
黃士元
副教授
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
碩導
江照信
副教授
法制史

[韓]金永完
副教授
憲法與行政法學

李長勇
副教授
人權、憲政、社會法
碩導
李洪武
副教授
經濟法、合同法、侵權行為法
碩導
李衛華
副教授
公法權利、行政法學、憲政制度
碩導
李忠夏
副教授
憲法與行政法學

劉明利
副教授
行政法、立法學
碩導
劉善華
副教授
民商法
碩導
羅文波
副教授
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憲政史
碩導
馬建紅
副教授
外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人權與憲政
碩導
牟憲魁
副教授
違憲審查、民商法、日本法
碩導
孫玉芝
副教授
經濟法,保險法
碩導
田雷
副教授
憲法、中國政治

田荔枝
副教授
刑事訴訟法、法律語言
碩導
王笑冰
副教授
知識產權法
碩導
魏治勛
副教授
法哲學、法社會學
碩導
徐偉敏
副教授
經濟法學、環境法學
碩導
許慶坤
副教授
國際私法、美國法
碩導
張式軍
副教授
中國環境法、自然資源保護法、國際環境法
碩導
張晏瑲
副教授
國際法、國際海洋法、國際環境法、海洋政策
碩導
周 靜
副教授
中國刑法學、犯罪心理學
碩導
馮威
講師
憲法學、行政法學
碩導
姜峰
講師
憲法學、外國憲法
碩導
劉宏渭
講師
民商法總論、物權法、債權法、破產法、親屬繼承法
碩導
劉加良
講師
民事訴訟法、仲裁法、證據法、法學教育

吳建中
講師
經濟法,公司法
碩導
徐婉利
講師
國際法
碩導
張海燕
講師
民法、民事訴訟法、強制執行法和破產法
碩導
柴瑞娟
講師
金融法、公司法、證券法,經濟法

侯艷芳
講師
中國刑法、外國刑法、犯罪學

康娜
講師
民商法

李潔
講師
民商法、國際私法

馬得華
講師
憲政、權利理論

馬一
講師
民商法

滿洪傑
講師
民法、醫事法

張帆
講師
現代英美法律哲學、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

向力
講師
國際經濟法、國際商法

於永寧
講師
公司法、證券法、金融法

鄭智航
講師
法理學、人權法學、行政法學

最後這個網址有詳細的資料

㈩ 齊延平的獲獎情況

1、《論法治:理念、制度、運作》,中國法理學年會優秀論文獎。
2、《人權與法治》,個人專著,獲2005年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3、《法學的入徑與法律意義的創生——論哲學詮釋學對中國法學與法治的可能貢獻》,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4、《國家與社會:一種法學思維模式的重新解讀》, 2000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5、《論司法權中立的內容構成》, 2000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山東省法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2001年中國法學會訴訟與司法制度論文評比三等獎,全國第四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6、《論法治的基礎》,獲山東大學社科成果三等獎。
7、《試析法學研究中的價值消解行為》,1998年獲山東省法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8、《法的公平與效率價值論》,獲山東大學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9、《打破陳舊僵化模式,發展我國法學理論》,1992年獲山東大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10、《法律解釋:法律生命化與法官職業化的過程》,獲山東省第十四次法學優秀成果評選二等獎。
11、《論孔子法律思想研究的立場與方法》,山東省第十三次法學優秀成果評獎三等獎。
12、《論正義化的法運作》,獲山東大學社科三等獎
13、2010年度「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熱點內容
協警考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22 08:33:55 瀏覽:894
河南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22 08:29:10 瀏覽:134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目錄 發布:2025-05-22 08:27:43 瀏覽:980
經濟法中的懲罰性措施 發布:2025-05-22 08:26:43 瀏覽:354
夜色鎮執法官厲害 發布:2025-05-22 08:21:45 瀏覽:301
合同法沒有支付對價 發布:2025-05-22 08:18:44 瀏覽:263
民法本質是什麼 發布:2025-05-22 08:17:33 瀏覽:963
昆明五華法院官網 發布:2025-05-22 08:11:34 瀏覽:884
2020江西勞動法底薪 發布:2025-05-22 08:11:18 瀏覽:730
行政法概論單選題 發布:2025-05-22 08:11:14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