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學知識框架
❶ 法學學科框架的傳統構成包括哪幾板塊
法學系的分支是根據法學體系的劃分來的。法學體系是由法學分支學科構成的具有內在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法學體系是一個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聯系的分支學科構成的知識系統。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多種多樣的,因而研究社會的各種法律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法學所研究的范圍也就十分廣泛,從而形成若干分支學科。這些分支學科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知識系統就是法學體系。
由於社會關系的紛繁復雜,不斷形成不同的部門法予以調整,相應地也就出現了相應的法學分支學科對其進行研究。
法學作為一門系統的專門的學問,不僅要研究各個部門法,還要以不同的角度、不同方法進行綜合的研究,為各個部門法學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相關條件。於是也就出現了諸如法理學、立法學、法社會學、比較法學、法律思想史學、法律制度史學等等具有一般理論(綜合)特質的法學分支學科。
詳細分類如下:
①理論法學,又稱基礎法學。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中國法律院系為這個學科開設的課程稱為法學基礎理論(簡稱法理學)。
②法律史學。可分為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史。
③國內法學。指一國各部門法學,包括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勞動法學、環境法學、刑法學、訴訟程序法學以及軍事法學等。憲法是一國的根本法,因此,在國內法學體系中,憲法學佔有主導地位。
④國際法學。包括國際公法學、國際私法學和國際經濟法學等。
⑤立法學。研究立法原則、規劃、立法體制、立法風格、立法程序、立法技術以及法律匯編、立法評價等問題。
⑥法律解釋學。對法律條文的內容和文字進行闡釋,相當於中外歷史上所稱的注釋法學。
⑦法社會學。通常指通過社會現實問題研究法律的社會功能、實行和效果等問題。
⑧比較法學和外國法學。比較法學是對不同國家(或特定地區)法律(包括本國法和外國法之間,外國法之間)的比較研究。因此,比較法學和外國法學密切聯系。
⑨法學和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或其他社會科學之間的一些邊緣學科 。如科技法學 、 法醫學 、司法鑒定學、司法精神病學、法律統計學等。
❷ 《民法學(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十二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民法學(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十二章的知識點包含模塊導引、相鄰關系概述、相鄰關系制度的基本原則。
❸ 民法知識點
概念: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及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
調整對象:1、人身關系,是就人格、人格權和身份、身份權發生的社會關系;
2、財產關系,以財產,服務和知識產品為媒介的,具有相互的社會關系;
3,平等主體,強調私法主體的平等性
民法的淵源就是民法的表現形式
我國民法的淵源包括1、法律:憲法中關於民法的規范、民法典、民事單行法、國務院發布的各種法規或制定的條例、地方性法規、規章部門;2、習慣3、判例4、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5、國家政策6、司法解釋7、學理
民法的適用范圍:1、對人的范圍:指民法適用於哪些人a、我國民適用於我國境內的一切人,包括我國公民,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b、適用於我國境內的本國法人和外國法人
2、對空間的適用范圍:指民法在什麼地域內適用。a、我國民法的適用范圍以屬地法為原則,凡在我國境內實施的民事行為,原則上都適用我國民法;b、但是在行為能力問題上,外國人可適用他們的屬人法
3、對時間的適用范圍:指民法從生效到失效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民法持續地保持法律效力;另外,民法原則上沒有溯及力
民法的解釋方法1、在法條的可能文義范圍內可解決的問題的方法:包括文義解釋,體系解釋,法意解釋,反面解釋,類推解釋,擴張解釋和目的性擴張,限縮解釋和目的性限縮,當然解釋,目的解釋,和憲性解釋,比較法解釋和社會性解釋
2、在法條的可能文義范圍內不能解決問題時的方法:包括漏洞補充和價值補充兩種方法
太多了,難的打!如果你是要參加公務員考試,建議你去買書看,網上東西太散!
❹ 《民法學(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十一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民法學(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十一章的知識點包含模塊導引、共有的概念和特徵、共同共有、按份共有。
❺ 法理學中權利和義務的知識框架
1法律權利。1)權利存在的4種狀態。2)權利的概念與特徵。3)權利與權力。3)權利結構。2法律義務。1)義務的特徵與概念。2)義務的兩個種類。3權利與義務的關系、1)對等關系。2)互動關系。3)價值關系中權利本位關系。
❻ 民法知識
B 根本違約無需催告直接解除合同,還可以告他違約,依據是合同法94條之四
❼ 誰能簡單的總結一下民法總論的知識框架結構阿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法律分立中的私法
第二節 我國民法的制度語源
第三節 民法概念及調整對象
第四節 民法的法律淵源
第五節 民法法條
第二章 法律關系和權利
第六節 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七節 民法體系和體例
第八節 民法的效力及其范圍
第九節 民法的適用
第三章 權利主體
第一節 法律關系
第二節 權利主體
第三節 自然人概述
第四節 自然人的行為能力
第五節 監護制度及其改革
第六節 自然人的人格權
第七節 自然的其他法律屬性
第八節 法人概述
第九節 法人的權利能力
第十節 法人機關
第十一節 法人的行為能力責任能力
第十二節 法人的成立及其管理
第十三節 法人的其他屬性
第十四節 法人人格的否認
第十五節 法人終止和清算中的法人
第十六節 無權利能力社團
第十七節 合夥
第四章 法律行為
第一節 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理念
第二節 法律行為的分類
第三節 法律行為的成立
第四節 法律行為的生效
第五節 意思表示瑕疵
第六節 不符合生效要件的法律行為
第七節 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第八節 法律行為的交易基礎瑕疵學說
第九節 法律行為的解釋
第十節 物權行為的理論和應用
第十一節 代理
第五章 民法上的時間
第一節 時間的民法意義及其規范屬性
第二節 期日和期間
第三節 時效
第四節 除斥期間
❽ 《民法學》課程講什麼內容
學習《民法學》旨在通過系統、全面地介紹民法學的基本原理,闡內述民事法律制度容的基本內容,使學生能夠掌握民法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理解民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強民法意識和權利意識,學會運用民法的基本技能,提高利用民法知識和理論,獨立分析和解決現實社會生活中民事法律問題的能力。整個課程分為總論和分論兩個部分,共計19章。總論部分講授民法理論的普遍性、規律性原理,主要包括民法基本原則和調整對象、民事主體、民事法律行為、代理和時效等內容;分論部分則分別講授物權、債權、人身權和民事責任制度的基本知識。
❾ 民法基礎知識
1、(1)甲乙雙方買賣摩托車的行為是效力待定合同
原因: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甲初中畢業後生活可以自理,因此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但乙仍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
此條是關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的效力的規定。一般認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所謂效力待定合同,就是指合同成立之後,是否已經發生效力尚不能確定,有待於其他行為或事實使之確定的合同。如果要使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有效必須滿足如下條件:即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者在徵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後實施。所謂同意,即事先允許。
(2)處理的方式便是: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糧油公司於保管員屬委託代理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因此,由於保管員的失誤給公司造成的損失應由保管員承擔。而對於乙公司而言,屬於不當得利,保管員有權利向其追償
❿ 求民法學的一些知識點
這些資料比較多。最好找個要司法考試的同學(報培訓班的最好)復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