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法治教育與傳播研究專業
㈠ 河北大學傳播學怎樣細分的研究方向是要選一個去學嗎下面的編輯出版方向是學什麼的
編輯出版學專業的就業前景和對策
前言: 國內出版業自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版社之間的壟斷出書少了,競爭加強了,特別是今後,中國出版業走向國際化,在這種大趨勢下,人才的競爭將是出版社發展的決定因素。因而,出版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不斷加大。而出版專業人才的競爭包括選題策劃、出版運作、營銷策略、品牌意識等幾個方面,其中選題策劃是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而選題的成功與否則完全取決於編輯的戰略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編輯是出版社的靈魂,這是所有出版人的共識。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編輯在文化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顯示出特有的重要性。尤其是近百年來,世界性的文化傳播與文化交流,催生出大量的編輯從業者,創造著大量的書刊、報紙、影視和網頁。20世紀20年代末,我國報紙與期刊分出不同的形態。30年代以後,報紙更加突出其新聞特性,期刊則大多已向專業化發展,只有部分繼續保留深度新聞報道和新聞評述內容。於是,報紙成為新聞記者與編輯共同創造的專門傳播新聞的大眾文化媒介,得以長足發展。到了90年代後期,隨著國際互聯網的興起,出版業開始強調如何進一步以高科技武裝自己,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一、專業概述
1、專業介紹: 編輯出版學是研究國內外出版業運行規律並指導出版實踐發展的一門應用學科。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編輯出版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書刊出版發行主管機關、出版單位、新聞宣傳圖書外貿部門、音像公司、電子出版機構及編輯出版科研和文化教育部門從事編輯、出版、發行的業務與管理工作以及教學與科研的編輯出版學高級專門人才。
2、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編輯出版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書刊出版、新聞宣傳和文化教育部門從事編輯、出版、發行的業務與管理工作以及教學科研的編輯出版學高級專門人才。
3、專業主要課程: 編輯學概論、傳播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基礎寫作、出版發行學基礎、中國編輯出版史、圖書學、出版美學(含裝幀設計)、書業法律基礎、報刊編輯學、出版現代技術、網路出版發行、知識產權法、廣告信息學、市場調查與分析、世界書業概論、選題策劃與編輯實務、出版經營管理、出版經濟學等。
二、就業現狀及就業前景
1、就業現狀: 目前,中國的新聞出版業隨著市場經濟進行了改革,目的就是要建立新的出版方針,讓出版走向市場化,當今的世界,奮斗和競爭漸成主流,出版要發展要繁榮,就必須如此,在這樣一個大的前提下,各個出版社進行了機構改革,把人才提到了主導的地位,因而本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的就業現狀的機遇很多,但競爭也十分激烈。
2、就業前景:
(1)就業方向:編輯出版工作是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以選擇和加工為特徵的社會文化活動。本專業多為培養出版社、雜志社、報社的記者、編輯、編務、策劃、發行等專業人才,也有的到一些出版公司或網路公司做網路編輯,領域十分廣泛。
(2)就業方向職業的崗位職責: 畢業生可以到出版部門從事編輯出版、書刊發行工作,也可以選擇到文化宣傳部門進行文化傳播與創作,或是到黨政機關從事文秘、宣傳等工作,也可從事各類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工作。 畢業後到出版、新聞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編輯工作。 編輯分為很多種,工作內容差別很大,如書刊編輯、電台編輯、影視編輯等。同是編輯,你可以去:
出版社——做圖書編輯;
雜志社——做刊物編輯;
報社——做專欄或版面編輯,也可能兼作記者;
文化、廣告公司、網站——做內容編輯。
(3)就業方向職業的能力素質要求(任職資格):
①掌握編輯與出版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②掌握市場分析、選題策劃、文字加工、宣傳促銷的知識與方法;
③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文字表達能力和初步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④了解我國有關編輯與出版市場營銷的方針、政策、法規;
⑤了解有關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管理科學、自然科學與技術科學基本知識。
(4)前景分析(包括節薪水、職業發展空間、競爭狀況、專業人才的供求關系等):輿論新聞是宣傳我們國家基本政策和法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文化部很注重編輯出版專業的發展,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中明確要求加快高校的出版教育,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很重視該方面教育的發展,編輯出版學專業已初步形成了工科與文科結合,技術與藝術融合,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不斷提高。並明確表示本專業的就業政策是雙項選擇,單位在選擇大學生的同時,大學生也在選擇單位。這種就業政策的優點是擺脫了傳統的硬性分配方式,讓大學生自主擇業,目的是真正發揮人才的主觀能動性及內在潛質。
由於編輯出版學是一個嶄新的學科,成立的較晚,短期內很難有知名人物,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得很好。目前國內已經有十多所大學設立了編輯出版學專業,建立了從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教育培養體系,面向全國招生。隨著我國出版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編輯出版人才的培養和隊伍建設日益顯示其重要性和緊迫性。
到目前為止,對這種專業高級人才的需求仍是「求大於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傳統的出版方式將被打破,出版業將走向市場。在當今信息急劇變化,知識高折舊率的狀況下,對專業編輯人才的需求也將越來越迫切。
三、與就業方向職業目標的差距
編輯出版學專業於我而言是跨專業學科,在專業不對口的情況下,我對該專業的學習程度也不夠深入。再加上編輯出版學本身也是新興學科,發展還不成熟,所涉及的面廣,而且沒有專業權威。再加上沒有形成成熟的學科,信息相對閉塞,很難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國內外的新情況, 要求從業人員需注意專業的對口性和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出版行業也有很嚴格的細分工,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和對專業知識的深入了解。
而且我又是以一個理科生的身份考入偏文科性質的大學,對文字的分析和見解也相對與科班專業的學生還一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對編輯與排版類工作模式的概念還不夠透徹,也沒有形成自己對編輯出版學的學習定式。光從興趣和愛好的角度出發來選擇自己將來的就業方向,是具有一定的冒險指數的,因此我距理想職位還有很大差距。但我始終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堅持自己所堅持的,就會逐漸縮短夢想與現實的差距。
四、我的對策
(1)學好本科專業的知識。我現在所學的專業雖然與編輯出版學有一定的偏差,但每個專業之間也或多或少的有相關聯的方面。所以既然當初選擇了現在所學的專業,那麼就在現有基礎上強化自身的文化素質,與此同時,通過旁聽編輯出版學的課程,加深對該專業的認知程度;並結合自學和調查,全面透徹認識編輯出版學。
(2)加強自身的文字專業性。我作為一個理科生,更應該從日常的寫作中豐富和完善自身對文字的敏感度。因為編輯往往本身既是編輯,又是記者,能編稿也能采寫。而隨著傳媒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僅僅能編能采已經不能滿足形勢對現代編輯出版的要求了,要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進而存活得好一些,就要求現代編輯出版人員能在整個編輯出版流程中的各個崗位上勝任,做一個「多面手」。
(3)提高自身對資訊的敏感度。編輯素質分為三大件:「信息觸覺,資訊技術,媒體姿態」。其中信息觸覺依賴先天的資質更多,資訊技術和媒體姿態則更依賴開始編輯工作後的職業素質培養。所以提高對咨詢的敏感度是十分有必要的。事實上,大部分優質信息都處於化石一般的埋藏狀態,只露出蛛絲馬跡讓你去嗅探。編輯得去像考古工作者一樣發掘它們,或者像生物工作者一樣小心翼翼地培育它們,甚至拿出百米沖刺的速度飛奔跟進。因此,增強對資訊價值的敏銳細膩的判斷和對信息抱有十足的好奇心,也是我所要進一步培養和充實的素質。
(4)在網路社交中保持活躍。目前來說,網站的競爭逐步演化為資源的競爭。掌握資源不僅僅依靠網站的品牌優勢,歷史積累,同樣也需要編輯的交際手腕。交際能力強悍的編輯更容易掌握額外的資源,也就能搶先得到更多的第一手內容。而信息資源作為編輯出版的材料,如何獲取資源則成為我所要學習的一大課程,而我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而言,通過提高網路社交中的活躍程度,就可以時刻與資訊保持一致步調,從而能夠及時准時獲取資源。
(5)在總體上提升自身各類能力。想像力、邏輯理解能力、客觀精神、誠實守信、責任感,條理性等都是編輯出版人員應該具有的能力,我也應該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鍛造自己,通過潛移默化的改進自己,使自身得到全方位的素質提升。多看多讀相關專業的書籍和材料,豐富專業知識的同時開闊自己的視野。
五、結語
通過對自己未來就業方向的展望與期待,我覺得要踏入編輯出版這一行業對於我來說,目前還是有很大困難的,但我始終堅信「有志者事竟成」這一句話,堅持自己所堅持的,再困難的事也會得以攻克的。有方向和目標的人,是不知疲倦的。因此,我要保持孜孜不倦的求學態度,以積極進取的心態去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挑戰自己的人生高峰,充實自己的人生價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相信我自己定能在興趣這一良師的指引與激勵下,踏上理想的階梯,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與奮斗,最終可以將夢想照進現實!
㈡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新聞和傳播法專業方向有什麼特色
不會考,不過基本的法律素養肯定還是要有的。法大的新聞學優勢就在法治新聞這塊,人脈和實習單位什麼的都比較好,所以如果你想走法治新聞方向的話,可以考慮一下。
㈢ 考研 華東政法 社會主義法制教育與傳播
您好,(轉) 考研非法學要有360,法學350吧,這樣子成功的概率才比較大。祝你成功。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㈣ 社科類包括哪些專業
社會科學包括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 藝術類 、歷史學類、管理學類、政治學類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新聞傳播學類、社會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等多個學科的所有專業。
一、歷史學類
歷史學類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 博檔案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中國語言文學類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中國語言文學,顧名思義,包括語言和文學兩個大的專業。按照教育部對學科門類的劃分。
它主要包括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對外漢語、文藝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二級學科。
三、外國語言文學類
外國語言文學,是文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名稱,設有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印度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1個二級學科專業。
四、政治學類
政治學以國家及其活動為主要研究對象,范圍涉及政治理論、政治制度、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和國際政治等領域國內高校的法學院一般都設有政治學系或政治學和行政管理學系。
五、新聞傳播學類
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是一個培養具備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能在新聞、出版與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學高級專門人才的專業。
㈤ 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的專業介紹
2016年擬招收碩士研究生約1300名(含推薦免試生)。其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約710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約590名。
法律(非法學)、法律(法學)、公共管理、金融、社會工作、翻譯等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他為學術型碩士。 院系所研究方向就讀校區001法律學院 長寧校區 030101法學理論 01法學理論 02法律語言學 03法律方法論030102法律史 01中國法制史 02中國法律文化03外國法制史04西方經濟法制史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01中國憲法02行政法學03立法學04教育法學030104刑法學 030105民商法學 030106訴訟法學 01刑事訴訟法02民事訴訟法03法律邏輯04司法學002經濟法學院 030107經濟法學 01經濟法02商法03金融法03010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003國際金融法律學院 ★0301J1法律與金融 004國際法學院 030109國際法學 01國際公法02國際私法03國際經濟法030110軍事法學 005國際航運法律學院 030109國際法學 04國際航運法006刑事司法學院 ★0301Z5公安法學 01犯罪學02偵查學03治安學★0301Z1司法鑒定 01法醫02物證技術03司法會計04計算機與聲
像資料鑒定 007知識產權學院 ★0301Z3知識產權 008商學院 松江校區020202區域經濟學 020204金融學 020205產業經濟學 020206國際貿易學 025100金融專業學位 009馬克思主義學院 0305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03050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305Z1社會主義法制教育與傳播研究 012人文學院 ★1204J1文化產業管理 ★0301Z7傳媒法制 013社會發展學院 ★0301Z4社會法學 ★1204Z1社會管理 035200社會工作專業學位 014外語學院 055100翻譯專業學位 010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含政治學研究院) 030201政治學理論 0302Z1比較政治 120401行政管理 120403教育經濟與管理 120404社會保障 ★1204Z2公共安全管理 125200公共管理專業學位 長寧校區011研究生教育院(法碩教育中心) 035101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 035102法律(法學)專業學位 招收各類博士研究生70名左右(含本校碩-博連讀生和公開招考人數)。 專業代碼和名稱 專業招生計劃
(其中定向生
招生限額) 導師 導師研究方向代碼
和名稱 030101法學理論 4(1) 馬長山 01法治理論 蘇曉宏 02法律方法 李桂林 03法哲學 何明升 04法社會學 030101法學理論
(法律方法論) 2(1) 陳金釗 05法律解釋學 郝鐵川 06法學方法論 劉風景 07法律修辭學 030102法律史 10(4) 何勤華 01外國法律史 李秀清 04比較法律史 王立民 02中國法律史 徐永康 03法律文化 龔汝富 02中國法律史 沈國明 03法律文化 蘇彥新 01外國法律史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
學(憲法學) 3(1) 童之偉 01憲法學 劉松山 01憲法學 朱應平
王月明 01憲法學 030103憲法學與行政法
學(行政法學) 3(1) 章志遠 02行政法學 沈福俊 03行政訴訟法學 魏瓊
江利紅 04經濟行政法學
05比較行政法學 030104刑法學 9(4) 劉憲權 01經濟刑法 鄭偉 02比較刑法 楊興培 03刑法史 盧勤忠 04刑事政策 林蔭茂 01經濟刑法 何萍 02比較刑法 孫萬懷 04刑事政策 於改之 01經濟刑法 030105民商法學 5(0) 高富平 01財產法 金可可 03民法基礎理論 張馳 02民法債權 楊代雄 01財產法 李霞 04婚姻家庭法 030106訴訟法學 3(1) 葉青 01刑事訴訟法學 陳剛 02民事訴訟法學 崔永東 03司法學 030107經濟法學 12(4) 顧功耘 01經濟法03公司治理 吳弘 02金融法 羅培新 02金融法03公司治理 唐波 02金融法 陳少英 05財稅法 肖國興 06能源法 張忠軍 04金融監管 沈貴明 07企業法 楊忠孝 07企業法08破產法 李偉群 02金融法 陳婉玲 01經濟法09產業法 030109國際法學 12(4) 林燕萍 02國際私法05國際競爭法 丁偉 02國際私法07國際投資法 劉曉紅 02國際私法04國際商事仲裁 王虎華 03國際公法06國際刑法 賀小勇 09國際金融法08世貿組織法 劉寧元 01國際經濟法02國際私法 周漢民 01國際經濟法08世貿組織法 於世成 10國際海商法 管建強 03國際公法 趙勁松 10國際海商法 李偉芳 03國際公法11國際環境法 杜濤 02國際私法 0301Z1司法鑒定 2(1) 杜志淳 01司法鑒定製度與管理
02法醫學司法鑒定
03物證技術司法鑒定 0301Z2法政治學 2(1) 蔣德海 02法治與國家 林凌 03法政治傳播學 姚尚建 04法治與政府 0301Z3知識產權 5(2) 黃武雙 01知識產權法 何敏 01知識產權法 王遷 01知識產權法 王蓮峰 01知識產權法 孔祥俊 01知識產權法 0301Z4社會法學 1(1) 董保華
田思路 01社會法基礎理論
02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0301Z5公安法學 1(1) 邱格屏
王永全 01犯罪學
㈥ 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專業都有哪些
產業經濟學、政治學理論、國際關系、外交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
廣告學、傳媒經濟學、編輯出版學、國際新聞學、輿論學、傳媒教育、語言傳播、藝術史論、傳媒藝術學、音樂學、戲劇戲曲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播音主持藝術學、美術學、設計藝術學、動畫藝術學、數字媒體藝術、互動藝術與技術、藝術與科學、計算數學、應用數學、物理電子學;
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軟體工程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行政管理、文化產業、新媒體、新媒體、互聯網信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藝術碩士 電影領域、藝術碩士 廣播電視領域、新聞與傳播碩士、出版碩士、工程碩士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工程碩士 集成電路工程領域;
工程碩士 計算機技術領域、工商管理碩士(MBA) 、英語筆譯、日語口譯、法律(法學) 。
(6)社會主義法治教育與傳播研究專業擴展閱讀:
中國傳媒大學,位於首都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語言藝術類行業特色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入選高校,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發起單位。
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學校有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0個專業碩士類別;2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傳播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
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動畫學
博士後流動站: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中國語言文學、信息與通信工程 。
㈦ 傳播學考研有哪些方向就業前景如何
播學專業考研方向1:新聞學
專業介紹
新聞學是新聞傳播學專業下設的一個二級學科,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和新聞工作規律的科學。它主要研究新聞事業與社會的關系,各種新聞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運用,新聞事業的歷史、現狀及其發展規律,新聞事業的管理等。
研究方向
1.新媒體研究;
2.應用傳播學;
3.電視與新媒介敘事研究;
4.電視新聞節目研究;
5.電視專題新聞研究。
就業方向
因為新聞傳播學既具有理論的成分,又很實務,因此就業的前景也非常廣闊,其屬新興學科正處於迅速發展之中,極缺高校教師,因此研究生畢業後即可進入高校教書,或者科研咨訊機構進行理論研究。
傳播學專業考研方向2:新聞與傳播
培養要求
新聞與傳播專業是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特徵的新聞傳播專門人才的專業,使其具有從事新聞媒體、輿論宣傳、出版發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門工作的能力和素質。
培養目標
新聞與傳播專業培養具備一定的網路新聞傳播理論知識與技能,遵守網路新聞傳播的基本道德與法規,能從事網站建設,信息採集、編輯和傳播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啟道教育建議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各類報刊、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網站、圖片社以及廣告、公關、出版發行等部門從事新聞文字、聲像、圖片的采寫、編輯工作和經營管理工作,也可在國家機關、文化團體、企事業單位和教育科研等部門從事文化傳播、管理和教學科研等工作。
傳播學專業考研方向3:傳播學
專業介紹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有寬厚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掌握傳播專業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國際交流和使用現代傳媒技術能力,富於創新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就業方向
傳播學專業可在新聞媒體機構、出版機構、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廣告公司、教育部門、農業技術推廣等部門從事編導、記者、主持、製作、廣告與文化經濟活動策劃、計算機網路課件開發製作等工作。
㈧ 傳播學專業分哪些研究方向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
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傳播學研究傳播過程,即傳者、媒介、受者、傳播內容、傳播效果。傳播學研究的重點是人與人之間信息傳播過程、手段、媒介;傳遞速度與效度,目的與控制,也包括如何憑借傳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關系。
主要包括:內向傳播、人際傳播、公眾傳播、大眾傳播和組織傳播。而其中又以大眾傳播為主。
研究傳播學其實就是研究人:研究人與人,人與其它的團體、組織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研究人怎樣受影響,怎樣互相受影響;研究人怎樣報告消息,怎樣接受新聞與數據,怎樣受教於人,怎樣消遣與娛人。首先了解人與人怎樣建立關系。
傳播學研究體系的構建可以首先從它與其他相關學科的關繫上找到依據和坐標。因為,它的構建,同眾多相關學科對它的哺育和催動是分不開的。
傳播學與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語義學等眾多學科都有交叉,研究范圍非常廣泛。傳播學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在培養的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兩個方面的培養。學生不僅要學習具備傳播學、新聞學等學科的理論知識,還強調其他社會學科知識的教育。
㈨ 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的各專業報考、錄取比例
2015年我校報考人數為5130人,錄取1300人,錄取比例為3.95:1。各專業報考人數錄取比例依次為:區域經濟學0.8:1,金融學1.73:1,產業經濟學0.92:1,國際貿易學2.6:1,法學理論3.12:1,法律史4.26:1,憲法學與行政法學5.28:1,刑法學6.28:1,民商法學7.67:1,訴訟法學5.44:1,經濟法學5.84:1,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4.08:1,國際法學4.98:1,軍事法學3.17:1,法律與金融3.42:1,司法鑒定2.17:1,知識產權4.6:1,社會法學3:1,公安法學3.9:1,政治學理論1.8:1,中外政治制度1.1:1,思想政治教育1.14: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1: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1.75:1,社會主義法治教育與傳播研究1.57:1,行政管理3.16:1,教育經濟與管理1.75:1,社會保障1.67:1,文化產業管理2.8:1,社會管理0.75:1,公共安全管理1.43:1,法律碩士(非法學)5.21:1,法律碩士(法學)3.08:1,公共管理碩士2.88:1,金融碩士0.31:1,翻譯碩士0.57:1,社會工作碩士0.1:1。
㈩ 公務員考試 新聞傳播學類包括哪些專業
廣告學、網路與新媒體、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國際新聞、數字出版等專業。
1、傳播學
傳播學專業具有鮮明特色,特別是在農業科教影視領域具有獨到的優勢。為了適應21世紀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要求,本專業還設置了影視傳播和傳播理論與實務兩個專業方向,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興趣選擇相關專業方向深入學習。
本專業培養有寬厚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掌握傳播專業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國際交流和使用現代傳媒技術能力,富於創新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2、廣播電視學
廣播電視學專業培養具有廣播電視新聞學基本理論和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能在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部門,從事編輯、采訪、節目主持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傳播學高級專門人才。
3、編輯出版學
編輯出版學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編輯出版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書刊出版、新聞宣傳和文化教育部門從事編輯、出版、發行的業務與管理工作以及教學科研的編輯出版學高級專門人才。
4、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是與新聞學共生的新聞學分支,自產生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個蔚為大觀的龐大系統。
本專業方向的研究范圍鎖定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流新聞媒體的研究;國際新聞流動和走向的研究;
以及國際新聞報道研究,研究國際新聞的報道方式,報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體的優勢和特點,並密切關注國際新聞的最新發展的動態和趨勢。
5、數字出版
數字出版專業是建立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型應用性學科,也是當今媒體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媒體融合是平面、影像、網路等在數碼技術平台上融合到一起,形成多元化互動式的新媒體傳播形式。
該專業培養具有系統的現代編輯出版理論知識與技能、較為寬厚的人文與社會知識及科學知識,熟悉我國編輯出版的法規與政策,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能在網路傳播、出版、宣傳以及企事業單位、軍隊等行業與部門,從事書刊策劃、編輯、發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聞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