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

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

發布時間: 2021-12-18 03:33:42

Ⅰ 論述專業精神與職業精神的關系

專業精神包括職業精神,范圍比職業精神包括的內容廣泛。

專業精神是指對工作是否執著於專業的規范、要求、品質化程序等。

專業精神分為硬軟兩個方面:硬體是指在任何一個工作職位所必須履行的職業功能;軟體是包含了建立在前者基礎之上的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和奉獻精神。

其中專業精神硬體方麵包括職業精神,是指在任何一個工作職位所必須履行的職業功能,具有職業特徵的精神與操守,從事這種職業就該具有精神、能力和自覺。

(1)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在不同的領域,專業精神的表現形式不一樣:

比如營銷員,就是指以營銷為業,在工作中不思其它,能夠對公司分配的任務做到義無返顧,只要對公司的銷售有利,他都會全力以赴,即使在銷售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苦難和挫折,都能咬緊牙關,不斷自我激勵。

而研發人員,就是能夠一心撲在研發的崗位上,即使有時候廢寢忘食也不在乎,為解決一個技術上的難題而絞盡腦汁,同時還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主動充電,自行提高業務能力。

Ⅱ 1,職業精神有哪些2,職業道德內容包括什麼3,什麼樣的職場人受歡迎4,職場上玩

職業精神的定義: 職業精神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自身職業特徵的精神。社會主義職業精神是社會主義精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是為人民服務。 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由多種要素構成,它們相互配合,形成嚴謹的職業精神模式。
職業精神的實踐內涵體現在敬業、勤業、創業、立業四個方面。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征程中,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都應當大力弘揚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盡職盡責,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職業精神及其一般特徵 社會發展的進程表明,人類的職業生活是一個歷史范疇。一般來說,所謂職業,就是人們由於社會分工和生產內部的勞動分工,而長期從事的具有專門業務和特定職責,並以此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社會活動。
人們在一定的職業生活中能動地表現自己,就形成了一定的職業精神。 職業作為社會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對社會成員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傳統產生著重大影響。其一,職業分工及由此決定的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不同,影響著人們對生活目標的確立和對人生道路的選擇,以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
其二,人們的職業活動方式及其對職業利益和義務的認識,對職業精神的形成有著決定性作用。一個人一旦從事特定的職業,就直接承擔著一定的職業責任,並同他所從事的職業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對一定職業的整體利益的認識,促進其對於具體社會義務的文化自覺。
這種文化自覺,可以逐步形成職業道德,並進而升華為職業精神。其三,職業活動的環境、內容和方式,以及職業內部的相互作用,強烈影響著人們的情趣、愛好以及性格和作風。其中包含著特定的精神涵養和精神情操,反映著從業者在職業品質和境界上的特殊性。
可見,所謂職業精神,就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自身職業特徵的精神,反映出一個人的職業素質。 職業精神具有以下特徵。在內容方面,它總是鮮明地表達職業根本利益,以及職業責任、職業行為上的精神要求。
就是說,職業精神不是一般地反映社會精神的要求,而是著重反映一定職業的特殊利益和要求;不是在普遍的社會實踐中產生的,而是在特定的職業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它鮮明地表現為某一職業特有的精神傳統和從業者特定的心理和素質。
職業精神往往世代相傳。在表達形式方面,職業精神比較具體、靈活、多樣。各種不同職業對於從業者的精神要求總是從本職業的活動及其交往的內容和方式出發,適應於本職業活動的客觀環境和具體條件。因而,它不僅有原則性的要求,而且往往很具體、有可操作性。

Ⅲ 職業道德 職業精神區別是什麼

精神是主觀上的,是自己追求的東西
道德是客觀存在的,是要遵守的東西

Ⅳ 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之關系

職業精神應該是指在某一種職業中的專業精神,比如某一個職業做的很標准,版技術很優秀,主要是權指某一種職業的專業性方面的問題,而職業道德就是與職業相關的道德問題,是兩個方面的東西,我想這兩應該沒有什麼關系吧。

Ⅳ 如何 看待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

敬業精神是人們基於對一件事情、一種職業的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會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道德要求。它的核心是無私奉獻意識。低層次的即功利目的的敬業,由外在壓力產生;高層次的即發自內心的敬業,把職業當作事業來對待。 敬業精神是一種基於摯愛基礎上的對工作對事業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其本質就是奉獻的精神。具體地說,敬業精神就是在職業活動領域,樹立主人翁責任感、事業心,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培養認真踏實、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力求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努力成為本行業的行家裡手;擺脫單純追求個人和小集團利益的狹隘眼界,具有積極向上的勞動態度和艱苦奮斗精神;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務實苦幹精神,把對社會的奉獻和付出看作無上光榮;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以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指導和調控職業行為。 1、職業理想:即人們對所從事的職業和要達到的成就的嚮往和追求,使成就事業的前提,能引導從業者高瞻遠矚,志向遠大。 2、立業意識:即確立職業和實現目標的願望。其意義在於利用職業理想目標的激勵導向作用,激發從業者的奮斗熱情並指引其成才方向。 3、職業信念:即對職業的敬重和熱愛之心,表示對事業的迷戀和執著的追求。 4、從業態度:即持恆穩定的工作態度。勤勉工作,篤行不倦,腳踏實地,任勞任怨。 5、職業情感:即人們對所從事職業的愉悅的情緒體驗,包括職業榮譽感和職業幸福感。 6、職業道德:人們在職業實踐中形成的行為規范

Ⅵ 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可否等同

職業道德是職業崗位的道德要求,職業精神是從事職業工作需要的精神狀態,二者不同,但有關聯。缺少職業精神談不到職業道德,也不會有較高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修為的內在基礎,職業精神是職業道德的原動力。職業精神需要培養強化,職業道德的培養靠養成磨礪。從本質上說,二者緊密相連,相互促進。

Ⅶ 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之關系

職業精神應該是指在某一種職業中的專業精神,比如某一個職業做版的很標准,技術很優權秀,主要是指某一種職業的專業性方面的問題,而職業道德就是與職業相關的道德問題,是兩個方面的東西,我想這兩應該沒有什麼關系吧。

Ⅷ 什麼是職業精神

職業精神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具有職業特徵的精神與操守,從事這種職業就該具有精神、能力和自覺。

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由多種要素構成,它們相互配合,形成嚴謹的職業精神模式。職業精神的實踐內涵體現在敬業、勤業、創業、立業四個方面。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征程中,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都應當大力弘揚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盡職盡責,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8)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敬業是職業精神的首要實踐內涵,即社會成員特別是從業者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職業特別是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尊敬和熱愛。敬業本質上是一種文化精神,是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是從業者希望通過自身的職業實踐,去實現自身的文化價值追求和職業倫理觀念。

敬業與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質、人的全面發展都有著直接的聯系,並共同構成職業精神的完整價值系統。從事職業活動,既是對社會承擔職責和義務,又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和完善。職業精神所要求的敬業,承載著強烈的主觀需求和明確的價值取向,這種主觀需求和價值取向構成從業者實踐活動的內在尺度,規定著職業實踐活動的價值目標。

馬克思在其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寫道「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沖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這樣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善。」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服務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任何沉重負擔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作出犧牲;那時我們得到的將不是可憐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快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億萬人,我們的事業雖然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發揮作用,當我們離開人世之後,高尚的人將在我們的骨灰上灑下熱淚。」馬克思在青年時期就樹立的為全人類服務的崇高敬業精神,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熱點內容
司法局福田 發布:2025-05-15 01:15:12 瀏覽:888
婚姻法一女兩夫2018 發布:2025-05-15 01:13:44 瀏覽:620
建設項目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5 01:04:22 瀏覽:926
民法通則第120條 發布:2025-05-15 01:03:35 瀏覽:430
戛灑鎮法院 發布:2025-05-15 00:53:06 瀏覽:798
無人機法院 發布:2025-05-15 00:34:29 瀏覽:851
程司法廳長 發布:2025-05-15 00:34:27 瀏覽:627
路易斯安那州的婚姻法 發布:2025-05-15 00:20:23 瀏覽:550
ji階級刑法 發布:2025-05-15 00:06:16 瀏覽:101
道德類尺度 發布:2025-05-15 00:00:37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