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法治
⑴ 如何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依法治軍的核心和根本要求。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著眼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創新發展依法治軍理論和實踐,構建完善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積極穩妥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化軍隊領導指揮體制、力量結構、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加快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健全適應現代軍隊建設和作戰要求的軍事法規制度體系,嚴格規范軍事法規制度的制定許可權和程序,將所有軍事規范性文件納入審查范圍,完善審查制度,增強軍事法規制度科學性、針對性、適用性。
堅持從嚴治軍鐵律,加大軍事法規執行力度,明確執法責任,完善執法制度,健全執法監督機制,嚴格責任追究,推動依法治軍落到實處。
健全軍事法制工作體制,建立完善領導機關法制工作機構。改革軍事司法體制機制,完善統一領導的軍事審判、檢察制度,維護國防利益,保障軍人合法權益,防範打擊違法犯罪。建立軍事法律顧問制度,在各級領導機關設立軍事法律顧問,完善重大決策和軍事行動法律咨詢保障制度。改革軍隊紀檢監察體制。
強化官兵法治理念和法治素養,把法律知識學習納入軍隊院校教育體系、幹部理論學習和部隊教育訓練體系,列為軍隊院校學員必修課和部隊官兵必學必訓內容。完善軍事法律人才培養機制。加強軍事法治理論研究。
⑵ 強軍使命內容是回答什麼問題
一,強軍使命:明確強國必須強軍,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
二,強軍目標: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必須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三,強軍之魂:明確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建軍之本,強軍之魂,必須全面貫徹黨領導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四,強軍之要:明確軍隊是要准備打仗的,必須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創新發展軍事戰略指導,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化作戰體系,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准備,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
五,強軍之基:明確作風優良是我軍鮮明特色和政治優勢,必須加強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懲惡,大力弘揚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
六,強軍布局:明確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建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更加註重聚焦實戰,更加註重創新驅動,更加註重體系建設,更加註重集約高效,更加註重軍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水平。
七,強軍關鍵:明確改革是強軍的必由之路,必須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八,強軍動力:明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統籌推進軍事理論,技術,組織,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創新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
九,強軍保障:明確現代化軍隊必須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推動軍事方式根本性轉變,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十,強軍路徑:明確軍民融合發展是興國之舉,強軍之策,必須堅持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的能力。
⑶ 軍代表如何落實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的要求
依法來辦事,以章辦事。
軍代表源就是部隊在地方上的全權代表人員。主要負責代表軍方,在駐地的軍工廠內監控、協調產品質量、生產工藝、保密工作、產品交期等工作。
軍代表一般由裝備部、後勤部的個下屬部門派出專業代表,駐在各軍工生產地區,在省區內設立軍代局,在市(縣)區內設立軍代處。
⑷ 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八項決定
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依法治軍的核心和根本要求。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著眼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創新發展依法治軍理論和實踐,構建完善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積極穩妥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化軍隊領導指揮體制、力量結構、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加快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健全適應現代軍隊建設和作戰要求的軍事法規制度體系,嚴格規范軍事法規制度的制定許可權和程序,將所有軍事規范性文件納入審查范圍,完善審查制度,增強軍事法規制度科學性、針對性、適用性。
堅持從嚴治軍鐵律,加大軍事法規執行力度,明確執法責任,完善執法制度,健全執法監督機制,嚴格責任追究,推動依法治軍落到實處。
健全軍事法制工作體制,建立完善領導機關法制工作機構。改革軍事司法體制機制,完善統一領導的軍事審判、檢察制度,維護國防利益,保障軍人合法權益,防範打擊違法犯罪。建立軍事法律顧問制度,在各級領導機關設立軍事法律顧問,完善重大決策和軍事行動法律咨詢保障制度。改革軍隊紀檢監察體制。
強化官兵法治理念和法治素養,把法律知識學習納入軍隊院校教育體系、幹部理論學習和部隊教育訓練體系,列為軍隊院校學員必修課和部隊官兵必學必訓內容。完善軍事法律人才培養機制。加強軍事法治理論研究。
出自:中 共 中 央 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⑸ 如何在強軍實踐中貫穿依法治軍從嚴治軍
首要目的是鑄牢軍魂。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與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具有內在的一致性。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的根本原則和根本制度,是我軍制勝密碼最本質的東西,也是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核心要求。我軍建軍治軍一系列法規制度的本質,就是把黨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使黨指揮槍的原則更具穩定性、權威性和規范性。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首要目的就是從法規制度上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異常尖銳復雜,廣大官兵在政治信念、軍魂意識上經受的考驗十分嚴峻,更需要不斷加大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力度,認真落實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法規制度,真正從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控部隊,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根本目標是提高戰鬥力。戰鬥力標準是軍隊建設的唯一的根本的標准。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就必須堅定地執行、維護和看齊這個標准,切實為能打仗、打勝仗蓄內功、打基礎。隨著我軍現代化進程加快,戰爭形態發生深刻變化,戰鬥力建設對治軍要求越來越高。搞信息化建設,強調網聚能力,沒有一體化、標准化管理就不可能實現;搞實戰化訓練,強調戰訓一致,沒有良好的訓風演風考風就不可能實現;搞聯合作戰,強調各作戰要素緊密協同,沒有嚴明的法紀來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
⑹ 為什麼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
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軍隊是一個國家走向強國,提高國際地位的代表。必須依法治軍,從嚴強軍
⑺ 新時代強軍思想「四個堅持」是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
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內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容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⑻ 如何夯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這個強軍之基
法規貴在執行、難在執行。軍隊人大代表在討論時認為,當前,具有我軍特色專的軍事法屬規體系已基本形成,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經形成,關鍵要嚴字當頭,提高法規制度的執行力,堅決樹立和維護法規的權威和尊嚴。
軍隊人大代表、沈陽軍區聯勤部部長李文剛說,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者負有貫徹實施法規制度的重要職責,要堅持帶頭嚴格執法。
軍隊人大代表、第二炮兵某旅副營長劉國龍來自基層,長年與戰士一起摸爬滾打,他說:「今天的士兵,法律法規意識普遍增強,這是一大優勢。增強法規制度的執行力,對基層幹部來說,就是要堅持依法帶兵,要製作下發便攜易查的簡明法規手冊,加強常態化的普法教育,依法依規解決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宜。」
治軍之道,得之於嚴,失之於寬。軍隊人大代表們呼籲,各級領導要像改作風那樣以上率下,帶頭落實法規制度。同時,還要把機關對部隊的檢查指導與執法監督結合起來,實現執法檢查的經常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