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地鐵吐痰立法

地鐵吐痰立法

發布時間: 2021-12-18 11:02:52

1. 中國何時能立法禁止隨地吐痰

我想如果能研製一種化痰的葯物效果才更明顯,畢竟疏導的作用要好於禁止。從源頭上把問題解決了,就不需要立法來強制執行了。
人上火了痰就多,清熱潤肺化痰,就沒聽說過嗎?

2. 地鐵吐痰罵人被打驅動性作文

在上海地鐵上,一男子因隨地吐痰遭到指責後,竟不停地用污言穢語和指責他的乘客對罵,一黑衣壯漢忍不住,撥開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腳,吐痰男頓時安靜下來,一語不發,此時,有出來勸架的乘客指責「黑衣男」:「打人是不對的。」更多的人則認可黑衣男的做法。這段視頻被上傳到網路後,引起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你就其中某一個或某一群人的表現,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標題自擬。

拓展閱讀
男子上海地鐵吐痰 三個問題需深思
此次事件的曝光是源於一名圍觀者上傳到網上的視頻,視頻中的男子囂張跋扈、蠻橫霸道、不知悔改,從頭到尾都以「口舌之快」肆意辱罵指責自己的那名女士,到最後甚至推搡指責自己的鄰座老人,看起來讓人氣憤不已,最後,一名「正義之士」實在無法忍受男子的囂張氣焰,通過暴力手段狠狠的教訓了這個男子一頓。縱觀整個事件的全過程,筆者認為有三個角度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一是吐痰男子的問題。在公共場合吐痰本來就是很不文明的一種行為,更不要說是地鐵上這種相對封閉且人員密集的交通工具上面,所以說受到周圍人指責應該抱有一種羞愧的態度,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存在的嚴重問題。但是,男子卻採取了辱罵周圍群眾、推搡指責他的老人的方式,可以說已經是典型的道德缺失了,也難怪最後有圍觀者實在無法忍受男子的態度而大打出手。
二是打人者的問題。對這名吐痰男子的行為,作為一名良好公民看不慣是很正常的,甚至說氣憤也不為過。但是動手解決問題並不是最佳的方法,這無異於「以暴制暴」,最終雖然制止了男子的行為,但是也對周圍人造成了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那就是解決這種問題就需要暴力手段從嚴處置,可以說,「以暴制暴」產生的不良影響一點也不亞於這名男子的所作所為產生的負面影響。
三是圍觀者的問題。為什麼這里要說圍觀者也存在問題呢,因為大部分圍觀者始終都在放縱男子的行為,不去指責也不去制止,才導致男子產生了一種「越囂張越沒人敢惹我」的心理。另外,對於男子最後被打的處理結果,大部分圍觀者是「強烈」支持的,甚至對勸架的一名男子集體指責,也從側面縱容了「以暴制暴」的行為。
筆者認為,這次男子地鐵吐痰事件看起來只是反映出了某些公民道德素質低下的問題,但是從更深的層面上看,也暴露出了很多方面存在的「隱性」問題,這些問題的影響也是很惡劣的。所以說,無論是政府、社會還是個人都要樹立一種正向的導向,就是公民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以一種規范、正當的手段來解決,為我們的生活營造一個和諧、友善的大環境。

3. 男子地鐵隨地吐痰將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

9月2日,一位微博網友爆料稱,今天在上海地鐵9號線上碰到一個穿黑衣的男子不斷朝地上吐痰,邊上大爺進行勸阻後,吐痰男子反而怒懟老大爺「你在上海有幾套房子?」。

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在地鐵上一位老大爺對吐痰男子進行勸阻,說,「你怎麼能這樣(吐痰)呢,再這樣我就報警了」。該吐痰男子聽後懟道,「你報呀」,然後變本加厲地又吐了一口痰,緊接著質問老大爺,「你在上海有幾套房子呀」,還口吐臟話。

對此,上海地鐵運營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強烈譴責視頻中吐痰的男子,按照條例,可對其處以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4. 地鐵里不能隨便吐痰,那控制不住了應該往哪吐

把痰吐在衛生紙里,拿到衛生間扔到垃圾桶里。或者,自己用一個塑料袋裝上你吐過痰的衛生紙,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扔掉。這樣就顯得你是個文明人,而絕對不會遭到人們的罵聲。如果有吐痰的習慣,出門以前就應該准備好塑料袋和衛生紙。

5. 地鐵吐痰議論文800作文素材

在上海地鐵上,一男子因隨地吐痰遭到指責後,竟不停地用污言穢語和指責他的乘客對罵,一黑衣壯漢忍不住,撥開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腳,吐痰男頓時安靜下來,一語不發,此時,有出來勸架的乘客指責「黑衣男」:「打人是不對的。」更多的人則認可黑衣男的做法。這段視頻被上傳到網路後,引起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你就其中某一個或某一群人的表現,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標題自擬。

拓展閱讀
男子上海地鐵吐痰 三個問題需深思
此次事件的曝光是源於一名圍觀者上傳到網上的視頻,視頻中的男子囂張跋扈、蠻橫霸道、不知悔改,從頭到尾都以「口舌之快」肆意辱罵指責自己的那名女士,到最後甚至推搡指責自己的鄰座老人,看起來讓人氣憤不已,最後,一名「正義之士」實在無法忍受男子的囂張氣焰,通過暴力手段狠狠的教訓了這個男子一頓。縱觀整個事件的全過程,筆者認為有三個角度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一是吐痰男子的問題。在公共場合吐痰本來就是很不文明的一種行為,更不要說是地鐵上這種相對封閉且人員密集的交通工具上面,所以說受到周圍人指責應該抱有一種羞愧的態度,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存在的嚴重問題。但是,男子卻採取了辱罵周圍群眾、推搡指責他的老人的方式,可以說已經是典型的道德缺失了,也難怪最後有圍觀者實在無法忍受男子的態度而大打出手。
二是打人者的問題。對這名吐痰男子的行為,作為一名良好公民看不慣是很正常的,甚至說氣憤也不為過。但是動手解決問題並不是最佳的方法,這無異於「以暴制暴」,最終雖然制止了男子的行為,但是也對周圍人造成了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那就是解決這種問題就需要暴力手段從嚴處置,可以說,「以暴制暴」產生的不良影響一點也不亞於這名男子的所作所為產生的負面影響。
三是圍觀者的問題。為什麼這里要說圍觀者也存在問題呢,因為大部分圍觀者始終都在放縱男子的行為,不去指責也不去制止,才導致男子產生了一種「越囂張越沒人敢惹我」的心理。另外,對於男子最後被打的處理結果,大部分圍觀者是「強烈」支持的,甚至對勸架的一名男子集體指責,也從側面縱容了「以暴制暴」的行為。
筆者認為,這次男子地鐵吐痰事件看起來只是反映出了某些公民道德素質低下的問題,但是從更深的層面上看,也暴露出了很多方面存在的「隱性」問題,這些問題的影響也是很惡劣的。所以說,無論是政府、社會還是個人都要樹立一種正向的導向,就是公民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以一種規范、正當的手段來解決,為我們的生活營造一個和諧、友善的大環境。

正義之人必堅守規則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時,總是希望有大俠來主持正義,殊不知在法治社會任何個人都不具備執法能力的,他也是要堅守規則的。
其實所謂的正義之士就是遵守制度和規則的人,我們呼喚正義之士,其實就是呼喚規則。無論你是誰,只要你能堅守規則就是正義之人。
用規矩約束著內心的沖動,才能成為正義之士。我們總是羨慕小說中的大俠,可以手起刀落,快意恩仇,可是這樣做的結果是個人代替了法律,可是大俠的執法就完全正確嗎?不走法律程序,不經過量刑分析就隨意地判一個人死刑,是讓人們逞個人英雄,忽視法律的存在。所以黑衣壯漢踢了那個隨地吐痰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一個真正正義感極強的人更是不能為所欲為的,我們心中的大俠展昭也會一不小心就殺死尚未定罪的歹徒。雖然這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可是這樣的做法也讓人覺得有太大的隨意性。如果自視為大俠的人都可以手起刀落,這個社會豈不重新陷入混論的局面。每個人都是有私心的,即使是大俠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秉持公正,只有在嚴格遵照法律的前提下,經過量刑審理才能得到公正的判決,正如同林清玄所說「大人物與小人物的不同,從宏觀的角度看來,只是一厘米和一毫米的差別罷了。」正義與邪惡之間其實也只是轉念之間的事情,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正義之士也不能完全能夠秉持著這個度的。
中國古代有許多的正義之人,他們為民請命,為民除害,他們的本心是好的,他們也確實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可是在法治社會里,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司法,規則與法律如同一條韁繩,將我們心中肆意奔跑的野馬勒住。防止我們跌入不測的深淵。才能讓我們回歸正常的軌道。法律明確規定了防衛過當也是要付出代價的。任何人在社會中行走都要堅守法律,規矩如同一支在遠方豎起的標桿,為我們指出正確的行走方向。堅守規則,社會才能擁有正義。
大河不斷奔騰,掀起驚濤駭浪,然而它一直在堤壩的約束之下。人也是一樣,讓你我高揚規矩的大旗,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必將換來和諧的家園。

6. 地鐵上,一男隨地吐痰遭到指責後

公共場地隨地吐痰是不文明的現象,大家應該互相監督,讓城市、讓車廂環境清潔舒適

7. 全國首部規范隨地吐痰地方性法規共有幾條

全國首部規范隨地吐痰地方性法規共有條。

山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法規不分章節,共18條,主要明確了立法目的、適用范圍、治理原則、部門職責,公共場所管理單位、自治組織、公民的義務,共建共治共享機制,法律責任等。

《規定》指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權勸阻公共場所隨地吐痰行為,並可以通過撥打舉報電話、向舉報平台發送照片、視頻等方式進行舉報。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應當設立舉報電話,建立舉報平台,受理舉報。查實舉報情況的,可以給予舉報人一定的獎勵,並保護其身份信息安全。

(7)地鐵吐痰立法擴展閱讀

《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中規定:

第十五條 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或者其依法委託的單位責令清除痰漬,並可以予以警告;拒不清除的,可以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在室外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處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

(二)在室內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處二百元以上三百元以下的罰款;

(三)在公共交通工具、電梯轎廂等公共密閉空間內隨地吐痰的,處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規定的其他行為,法律、行政法規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8. 地鐵吐痰議論文800

在我們周圍,隨地吐痰的現象無所不在,尤其在一些公共場合.如:醫院、車站、公共廁所等地方,更是不堪入眼.看來,還有人沒有意識到吐痰是一種即破壞環境,又不衛生,更是一種不良的行為.那麼,隨地的危害在哪兒呢?
痰是由人的氣管和支氣管內表面的黏膜分泌出的黏液組成的.他通過黏膜表面的纖毛不斷地在喉部作波浪狀態的運動,從兒逐步推向口腔.痰平時不多,在支氣管發生病變時,痰的含量就會明顯增多.痰里含有許多的細菌,在病患者的痰里,除了細菌,還有大量的病毒,如:結核病毒等等.
吐在地上的痰就象顆化學炸彈,嚴重影響了周圍的空氣與環境.隨著痰的乾燥,細菌和病毒會隨著塵埃,漂浮在空氣中,很容易讓人吸入體內.健康的人群吸入了帶有細菌和病毒的空氣,這些細菌和病毒將會在他們體內大量的衍變和繁殖,引發疾病,甚至死亡.
有人認為,吐痰後用腳踩一下,就可以防止細菌的傳播了!錯誤!這種認為和看法是極端錯誤的.用去踩一下,反而會使細菌和病毒與空氣的接觸面增大,加快傳播的速度,擴大傳播范圍,那樣危害更大.
我們應該認識到,隨地吐痰是一種極不衛生的行為,也是一種素質低下的不文明的行為.據史料記載:一次,清朝的李鴻章出使外國,他隨地吐了一口痰,便引起了外國記者的大肆炒作.他吐掉的不僅是一口痰,還連中國人的顏面也吐掉了.一家企業與外資企業洽談業務,當外資企業老闆走進工廠時,發現地上有痰痕,便立即停止了業務交往,這痰的「價值」可真大呀!可見,隨地吐痰對我們的形象、工作都會帶來影響的.
我們杜絕隨地吐痰的不良行為,就是在保護人類賴以生成的環境,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因此,對於這個問題,人人的都必須來關心保護、盡心盡責!

9. 男子吐痰爆粗口遭打地鐵上吐痰違法嗎

不屬於違法,屬於道德低下

10. 上海地鐵驚現「吐痰男」引網友吐槽了嗎

地鐵是城市的第二空間。日前有網友發布視頻爆料稱,在上海地鐵9號線上有一名男子多次朝地上吐痰,經邊一位大爺勸阻後不僅置若罔聞,反而叫囂「你在上海有幾套房子」,引發眾怒。地鐵文明問題,引起眾多人關注。

根據《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五項,在軌道交通設施范圍內禁止吸煙,隨地吐痰、便溺,亂吐口香糖渣,亂扔紙屑等雜物。上海地鐵運營方負責人表示,根據軌交條例,違者由軌道交通企業責令改正,處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另外,遇到此類情況,乘客還可以撥打地鐵熱線或在到站後聯系站務員處理。

熱點內容
法規教育科 發布:2025-05-15 01:59:55 瀏覽:158
瑞達民法真題幾年 發布:2025-05-15 01:58:28 瀏覽:696
下載cctv12社會與法一線 發布:2025-05-15 01:58:27 瀏覽:698
民事訴訟法解釋57條 發布:2025-05-15 01:48:31 瀏覽:748
法院擦邊球 發布:2025-05-15 01:44:13 瀏覽:95
1992年婚姻法年齡 發布:2025-05-15 01:35:03 瀏覽:267
民法典解讀2 發布:2025-05-15 01:30:00 瀏覽:323
婚姻法的法律意義 發布:2025-05-15 01:28:17 瀏覽:638
法律援助結案報告怎麼寫 發布:2025-05-15 01:27:30 瀏覽:297
四川司法體制改革 發布:2025-05-15 01:27:27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