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科學立法廈門

科學立法廈門

發布時間: 2021-12-19 20:00:32

⑴ 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與經濟學之間的聯系

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端正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萬二千億斤。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八千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顯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壓茬拓展改革廣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項改革舉措,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
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黨內民主更加廣泛,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全面展開,愛國統一戰線鞏固發展,民族宗教工作創新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取得實效,行政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建設有效實施。
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黨的理論創新全面推進,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鮮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文藝創作持續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互聯網建設管理運用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年均一千三百萬人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國家安全全面加強。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主體功能區制度逐步健全,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積極推進。全面節約資源有效推進,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進展順利,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面。著眼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制定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全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召開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恢復和發揚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人民軍隊政治生態得到有效治理。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人民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加強練兵備戰,有效遂行海上維權、反恐維穩、搶險救災、國際維和、亞丁灣護航、人道主義救援等重大任務,武器裝備加快發展,軍事斗爭准備取得重大進展。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進展。全面准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牢牢掌握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中央對香港、澳門全面管治權,深化內地和港澳地區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門繁榮穩定。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妥善應對台灣局勢變化,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有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為我國發展營造了良好外部條件。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亞信峰會。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推動全黨尊崇黨章,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層層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貫徹新時期好乾部標准,選人用人狀況和風氣明顯好轉。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不斷完善。把紀律挺在前面,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出台中央八項規定,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堅決反對特權。巡視利劍作用彰顯,實現中央和省級黨委巡視全覆蓋。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⑵ 宋方青的個人成就:

宋方青教授先後主持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歐盟立法制度研究」,省社科項目「授權立法研究」、「台灣涉外投資法研究」,司法部「立法與立法權的理論與實主研究」、立法與和諧社會-以人為本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化研究」、教育部「立法權的配置與運作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法的民主化與科學化新論等課題研究。獨著1部,主編教材1部,參與撰寫全國性高等法學教材及省級法學教材5部、合作著作4部,在《中國法學》、《現代法學》、《政法論壇》、《法學》、《政治與法律》、《立法研究》、《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等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

⑶ 廈門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各方面都可以說、

特區不特:廈門是最早開放的幾個特區之一.但是現在全國的趨勢,已經是全面開放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是全面開放的標志,所以針對以前的特區一些特別的政策也響應淡化,特別在限制方面,廈門就更少了,所以你可以放心的來.
(深圳現在也不要通關了啊,只要身份證就可以隨便出入了)
2.廈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如春,常年氣溫在21度左右(夏天比較熱,冬天不是很冷,但是一般都有比較大的風)廈門風景美麗,整個城市都很乾凈,市民整體素質比較高,居住環境不錯,綠化也相當好,是個風景美麗的海濱城市.特別適合養老,廈門很安全,治安是比較好的,相對於國內其他城市.
3.在國家級的幾個開發區中,廈門做的並不是很好,我個人覺得主要跟廈門的地理位置有關:1.與台灣金門隔海向望,戰略位置相當敏感.所以在外商投資,和國家開發方面都有所保留.2.廈門相對比較孤立,周邊只有"泉州""漳州"兩市,且離的比較遠,很難形成區域性產業集群,不象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那樣,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所以這邊的經濟發展屬於中等(當然比起內陸許多城市的話,還是好非常多的)
4.廈門主要以旅遊,機械,電子,化工為主的經理支柱:有美的鼓浪嶼,植物園,環島路,日光岩等等,風景特別好.以廈門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和金龍汽車為龍頭的機械行業發展勢頭良好;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內諸多電子廠,都是相當有實力的企業,以翔鷺石化為主的化工業也有很好的擴張實力.
廈門新一輪大開發正在進行,身處本地的人能感覺到,日新月異的變化,幾年後廈門將更美好,我確定.
5.廈門是個人文素質很高的城市,這邊的人大都比較好相處,比較融洽,比如尊老愛幼等風氣在廈門保持的相當好,基本上不用擔心,象上海那樣的歧視.當然也不排除,任何事都沒有絕對的,我自己感覺是不錯啦.
6.廈門是個比較溫和的城市,在閩南三角洲中,算是最沒出息的一群,廈門人很安逸,日子過得去就好,不想著干什麼大事業,社會節奏也相對緩和,不會有太大沖擊.創業氛圍很一般.
7.我有兩個同事都是女的,兩個都是黑龍江人,來這邊也還感覺不錯.

總得來說,廈門還是個不錯的地方.人好,環境好,經濟也比較好,前景也不錯.

⑷ 關於廈門這座城市的一些介紹資料

收集了一些常用的信息,供你參考:)

廈門市是福建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是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同時也是全國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並擁有地方立法權。位於福建東南部,西部與漳州毗鄰,北接泉州,東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著名景點有鼓浪嶼、集美歸來堂、萬石植物園、廈門大學、海滄大橋、同安影視城、集美園博苑、南普陀寺等。

廈門市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整個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海峽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來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廈門港擁有東渡、海滄、鷺江、杏林等7個港區、77個生產性泊位,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8個,集裝箱專用泊位7個,已躋身國內大型一類港、世界集裝箱大港20強之列,作為集裝箱運輸干線港,廈門港原有的航道規模已經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通航需求,廈門港主航道開始擴建,建成後廈門港的通航水平將躍居全國前三位。

經濟

2009年,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23.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03億元,增長1.1%;第二產業增加值785.95億元,增長3.5%;第三產業增加值816.23億元,增長14.3%。三次產業結構為 1.3:48.4:50.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64413元(摺合9429美元),比上年增長6.8%。總體看,廈門市經濟較早實現了企穩回升,GDP從一季度的-6.5%,到上半年的增長0.6個百分點,再到全年數據的8.0%,全年數字比一季度回升14.9個百分點。2010年一月份,廈門GDP比增26.35%,預計今年廈門市GDP總產值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

2009年以來,廈門市外貿出口持續好於中國內地和福建省水平,全年全市共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433.14 億美元,下降4.5%,降幅分別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9.4和1.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276.68億美元,下降5.9%;進口156.47億美元,下降2.1%;貿易順差120.21億美元,下降10.3%。

2009年交通運輸郵電倉儲業實現增加值123.60億元,比上年增長 11.4%。全年旅客運輸量11597.46萬人次,增長12.8%;旅客運輸周轉量 187.61億人公里,增長14.7%;貨物運輸量8371.05萬噸,增長10.1%;貨物周轉量663.67億噸公里,增長10.6%。至年底,廈門港現有生產性泊位97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48個;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11096.28萬噸,增長14.4%;港口集裝箱吞吐量468.04萬標箱,下降7.0%;廈金航線增加到每天32個航班,全年運載旅客119.5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2.5%。

廈門空港已開通城市航線172條,其中運營的140條,在廈門機場通航的外國(地區)航空公司43家,其中運營的43家,已開通41個國際城市以及香港、澳門、台北、高雄四個地區城市的航線。空港旅客吞吐量1132.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7%,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145.45萬人次,增長0.6%;空港貨郵吞吐量 19.60萬噸,增長0.3%。

2009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451.41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240.56億元,增長9.2%。在地方級收入中,稅收收入實現204.37億元,增長5.9%,佔地方級收入的85.0%,其中,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3.7%、9.7%、 14.0%、6.4%。

全年財政支出268.05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其中環境保護支出5.48億元,增長191.6%;交通運輸支出39.17億元,增長64.9%;農林水事務支出8.89億元,增長25.8%;醫療衛生支出12.52億元,增長16.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 20.79億元,增長14.1%。
政治

書 記: 於偉國

副書記: 劉賜貴 陳炳發 黃傑成

常 委: 劉賜貴 陳炳發 黃傑成 歐陽建 洪碧玲(女) 邵華 黃笑影(女) 丁國炎 徐模 鍾興國 詹滄洲 盧士鋼 凌希

秘書長: 徐模

市人大
主 任: 於偉國

副主任: 杜明聰 曾國玲(女) 蘇文金 何清秋 陳昭揚 楊金興 黃詩福

秘書長:鄭慶勛

市政府
市 長: 劉賜貴

副市長: 丁國炎 詹滄洲 潘世建 黃菱(女) 葉重耕 裴金佳

秘書長:許明耀

市政協
主 席: 陳修茂

副主席: 陳維欽 陳聯合 陳耀中 庄 威 鄭蘭蓀 江曙霞(女) 桂其明 翁雲雷

秘書長:朱偉革

市紀委
書 記:黃傑成

副書記:呂世華、黃家列、黃延強

常務委員:黃傑成、呂世華、黃家列、黃延強、鄭慧麗、李偉建、周進、燕蘇閩、鄭美雯

文化教育 2006年,教育事業穩步推進。廈門義務教育向「雙高普九」目標邁進。年末,全市擁有各級學校(含成人教育)1093所,全年招生15.04萬人,年末在校生共計55.88萬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13所,全年招生2.79萬人,年末在校生8.00萬人;普通中等學校125所,全年招生5.87萬人,年末在校生16.82萬人;小學322所,在校生16.17萬人;幼兒園504所,在園人數5.93萬人;成人學校126所,全年招生0.62萬人,年末在校生7.87萬人;各級特殊教育學校3所,在校學生557人。在各級各類學校中任職的專任教師達2.78萬人,平均每一教師負擔學生20人。

2006年,科技事業碩果累累。全年全市共登記科技成果127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上24項,達到國內領先69項,國內先進水平34項;新增2家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家國家重點軟體企業;獲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省科技進步獎24項,市科技進步獎56項;認定第一批廈門重點新產品13項。全年專利授權量約180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約130件,已通過了「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考核驗收;省科技廳在廈設立了「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廈門)產業化基地」,經科技部驗收,廈門已成為首批國家製造業信息化工程重點城市。廈門鎢業獲科技部首批「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廈門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製出攻克世界難題的國家一類新葯虎紋鎮痛肽,全省首個國家一類新葯—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恩經復)9000Au獲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准字型大小生產批文;廈門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孵化企業——藍德爾(廈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出全球第一個子宮頸癌快速自檢試劑盒;「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快速診斷試劑盒」中試產品獲得成功等一批科技研發取得了在國際、國內具有突破性的成果。

2006年,城市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年末,全市數字電視用戶突破10萬戶;城鎮和農村每百戶家庭分別擁有電腦79.5台和29台、行動電話219部和200部、電話103部和91部。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全國政府門戶網站評比中,廈門政府網站在地市網站中位居第九。廈門電子口岸平台已升格為福建電子口岸;GPS系統推廣應用成效顯著,全市公務及商用車輛GPS裝機498部,GPS平台共接入各種車輛、船舶6124輛(艘);完成工地監控和土方車監管信息系統試點,為利用信息技術減少城市粉塵和噪音污染、提高交通安全、創造良好人居環境積累了經驗。

鷺島·高等院校
廈門大學 、華僑大學 、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集美大學、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廈門理工學院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廈門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南洋學院、廈門軟體學院 、廈門演藝職業學院、 英華美(廈門)學院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 、廈門興才學院

鷺島·特色院校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廈門高級技師學院、廈門民間戲劇學校、廈門翔安區呂塘民間戲曲學校、廈門工商職業技術學校

宗教文化

佛教:南普陀,梵天寺,虎溪岩寺,萬石岩寺

基督教:三一堂(鼓浪嶼),福音堂(江頭),新街堂(中山路),竹樹禮拜堂(第八菜市場)

天主教:鼓浪嶼天主教堂

榮譽

(1)國家衛生城市 ——1996年

(2)國家園林城市 ——1997年

(3)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1997年

(4)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1998年

(5)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999年

(6)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1999年(2004年再次獲得)

(7)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1999年(2003年保留)

(8)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特別獎——2000年

(9)全國十佳人居城市——2001年

(10)國際花園城市 ——2002年

(11)「全國交通管理模範水平(一等)」城市——2003年

(12)中國人居環境獎——2003年

(13)全國雙擁模範城五連冠——2003年

(14)聯合國人居獎——2004年

(15)全國「兩基」教育先進城市

(16) 全國文明城市 ——2005年

(17)最受農民工歡迎十大城市——2007年

(18)全國宜居城市榜首——2007年

(19)中國青年喜愛的十大旅遊目的地(第一、二屆)——2006年、2007年

(20)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旅遊城市——2007年

(21)全國綠化模範城市——2007年

(22)全國文明城市 ——2008年(再度榮擁全國文明城市桂冠)

(23)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24)全國十大魅力會議城市——2010年

廈門二十景:鼓浪洞天、皓月雄風、菽庄藏海、胡里炮王、大輪梵天、五老凌霄、萬石涵翠、太平石笑、雲頂觀日、金山松石、虎溪夜月、金榜釣磯、鴻山織雨、篔簹月色、天界曉鍾、東渡飛虹、東環望海、青礁慈濟、鰲園春暉、北山龍潭

最佳時間
廈門的日照時間長,太陽光充沛,所以一年四季花木繁盛。 除了8月份台風季節,因海邊的船隻全部停開而不能欣賞到優美的海景外,其他時間去廈門旅遊都很好。

推薦

9月,廈門的秋日顏色中。如果說廈門的四季如春,讓你無從選擇最佳旅遊時間的話,那麼,9月廈門的秋日顏色可供你參考。

9月的廈門,你可以在長長的環島路上徜徉,闖入這由海岸線、榕樹、古老建築編制的圖畫中,讓往事和雜亂都煙消雲散,心靈變得一塵不染。

⑸ 廈門大學法學院博導的資料

1、姓名: 蔡從燕 職稱: 教授、博導
主要講授課程 《國際經濟法》,碩士生學位課
《國際公法》,本科生主幹課
《國際公法》,碩士生學位課

2、姓名: 劉志雲 職稱: 教授、博導
劉志雲,江西瑞金人,1994年至1998年就讀於廈門大學歷史系旅遊管理專業,獲學士學位;1998年至2001年就讀於廈門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師從盧炯星教授,獲碩士學位;2001年至2004年就讀於廈門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專業,師從徐崇利教授,獲博士學位。
研究旨趣為國際關系理論與國際法學交叉研究、國際經濟法與涉外經濟法、投資法與金融法等領域。至今已在《中國社會科學》等雜志公開發表法學論文110餘篇;已出版個人專著3部;參與專著或教材撰寫若干。從2009年起主持「廈門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文庫」的出版。
2004年9月獲得博士學位後任教於廈門大學法學院經濟法教研室,同時為國際經濟法研究所與經濟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2005年被廈門大學研究生院正式遴選為碩士生導師。
2006年被廈門大學破格聘為副教授、任副教授期間被破格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7年入選「2007年度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8年被廈門大學破格聘為教授。
2008年入選「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10年入選「福建省法學會第二屆中青年優秀法學人才」;被評為「福建省第六屆青年優秀社會科學專家」。
2010年起擔任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編委。
2010年起擔任福州大學兼職教授。

2001年:廈門大學第一屆「十大學術新人」;
2003年:「廈門大學嘉庚獎學金」;
2003年:廈門大學第二屆「十大學術新人」;
2006年:廈門大學工商銀行科研獎。
2006年:「廈門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2007年:「福建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2007年:「廈門市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7年:「福建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8年:聯合主講的《金融法研究》評為福建省優質碩士學位課程;
2009年:「福建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10年:「廈門大學『中國銀行』科研獎」。
2010年: 中國國際法學會2004-2009年度「航天科技」國際法優秀科研成果獎;
2010年:福建省法學會第三屆優秀法學成果(著作類)二等獎。

3、 姓名: 張榕 職稱: 教授、博導
要講授課程 《民事訴訟法
《證據法》
《法律診所》
司法部2001年度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科研課題《仲裁製度研究與〈仲裁法〉的修改》的主要參加人。
廈門大學育題基金項目《中國證券市場的法律規制》項目負責人。
司法部2005年度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科研課題《司法能動性與司法解釋的規制》主持人。
福建省2007年社科基金項目《事實認定過程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權——以民事訴訟為中心》主持人。
福建省2009年社科基金項目《通過有限判例制度實現正義》主持人

4、 姓名: 曾華群 職稱: 教授、博導
主要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國際經濟法學」、「國際經濟法總論」、「國際投資法」、「香港法概論」、「WTO法專題」;
碩士生學位課程:「國際經濟法理論」、「香港經貿法專題」、「國際經貿條約專題」、「國際投資法專題」;
博士生學位課程:「國際經濟法理論」、「國際法專題研究」
主要學術觀點 國際經濟秩序的新舊更替和國際經濟法的破舊立新是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和對立中產生和發展的,是由發展中國家率先發動,發達國家消極應付的。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如同逆水行舟,每一個進步,都需要艱辛的斗爭和努力,稍有懈怠,已取得的成果可能得而復失或名存實亡。對於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和國際經濟法新規范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發展中國家應有戰略的眼光和充分的准備。
中國屬於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國際經濟法的研究服務於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這決定了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界在吸收西方國家有關研究成果的同時,應有符合本國國情和目標的研究方法。從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發展的經驗看,今後應繼續堅持和發展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立足本國實際的方法;歷史和現實結合的方法;綜合研究的方法;比較研究的方法;法律與經濟相結合的方法。

研究理念和特點 國際經濟法學是世界性的,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是世界性國際經濟法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的發展和繁榮在一定程度上有賴於世界性國際經濟法學的發展和繁榮,世界性國際經濟法學的發展和繁榮也不能缺少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的參與和奉獻。
中國國際經濟法學者應繼續借鑒和吸收外國的相關研究成果,積極主動地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在國際學術論壇上,對國際經濟法學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中國學者的見解,表明中國的立場,為世界性國際經濟法學的發展和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同時,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學者,應從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目標出發,具有破舊立新的歷史責任感、決心和勇氣,既不能對西方法律觀念亦步亦趨,更不能對少數發達國家在處理國際事務中踐踏民主的霸權行徑熟視無睹、束手無策,而應當擺脫阻礙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西方法律觀念的羈絆,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創建和發展新的法律概念、觀念和理論。

5、 姓名: 徐崇利 職稱: 教授、博導
主要講授課程 專科生:《關貿總協定法律制度》
本科生:《國際經濟法總論》《國際經濟法概論》《國際貨幣金融法》《國際投資法》《國際私法》
碩士生:《國際經濟條約研究》《國際投資法研究》《國際私法研究》《國際關系理論與國際法》
博士生:《國際法理論研究》《國際法專題研究》

6、姓名: 齊樹潔 職稱: 教授、博導
主要講授課程 本科生:《民事訴訟法》、《民事司法改革》、《律師制度與實務》。
研究生:《民事訴訟法》、《證據法》、《外國民商法》、《程序法基本原理》、《訴訟法文獻選讀》。
主要學術觀點 1.司法資源是有限的。訴訟並不是最好的糾紛解決方式。司法改革的推進不應僅限於訴訟領域,還應包括相關的制度。為實現司法的公正和效率,除了改革和完善訴訟制度外,還必須建立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包括協商、調解、行政處理、仲裁等各種ADR方式,並且賦予當事人解決糾紛的程序選擇權。
2.司法改革不但應當是全局性的,而且應當是合法有序的。當務之急是由全國人大設立司法改革委員會,並取得法律的授權,統一領導、規劃、協調全國的司法改革。
3.司法改革應當立足於本土資源,在移植外國制度時,必須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進行充分的論證。司法改革還應當重視借鑒域外經驗,如果僅僅局限於對本國現行制度的考察,我國的司法改革將很難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承擔項目 1.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國兩制與廈門涉台立法》(1996),任課題組長。
2.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涉台法律問題研究項目:《維護大陸居民在台灣的正當權益》(1998),任課題組長。
3.中歐高等教育合作項目:《英國、德國民事司法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借鑒》
(1999),獨立承擔。
4.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仲裁製度研究與仲裁法的修改》(2001),任課題組長。
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英國民事司法改革研究》(2001),任課題組長。
6.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研究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公證制度研究與破產制度的完善》(2003),任課題組長。
7.廈門大學人文社科橫向課題:《環境糾紛解決機制研究》(2004),任課題組長。
8.廈門大學人文社科橫向課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立法研究》(2004),任課題組長。
9.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和諧社會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構建》(2005),任課題組長。
10.廈門大學人文社科橫向課題:《公證制度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2006),任課題組長。
11.廈門大學人文社科橫向課題:《權利保護法律與實務研究》(2007),任課題組長。
1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與和諧社會的構建》(2007),任課題組長。
13.福建省法學會法學研究重點課題:《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機制改革問題研究》(2007),任課題組長。
14.廈門大學人文社科橫向課題:《權利保護與糾紛解決機制研究》(2008),任課題組長。
15.廈門大學人文社科橫向課題:《涉及公證的訴訟案例分析》(2008),任課題組長。
16.廈門大學人文社科橫向課題:《運用多元化糾紛解決方式,為東莞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司法保障》(2008),任課題組長。
17.廈門大學人文社科橫向課題:《優化法制環境,促進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的司法統計分析》(2009),任課題組長。
18.廈門大學人文社科橫向課題:《香港民事訴訟制度研究》(2010),任課題組長。
19.廈門大學人文社科橫向課題:《繁簡分流與快速處理機制研究》(2010),任課題組長。

主要著作 1.主編:《律師訴訟案例》,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2.副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要論》(譚兵主編),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參編:《訴訟法大辭典》(錢國耀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4.副主編:《台灣民法研究》(胡大展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5.參編:《民事訴訟法新論》(章武生主編),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6.副主編:《中國民法》(柳經緯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7.參編:《中國審判實務大辭典》(馬原等主編),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8.參編:《海峽兩岸法律制度比較·訴訟法》(薛景元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9.主編:《商法概論》,廈門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0.參編:《海峽兩岸交往中的法律問題研究》(陳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1.參編:《台灣法律大全》(陳安主編),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8年版。
12.主編:《民事程序法》,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3.主編:《給個說法:老百姓法律顧問叢書》(第1-6輯),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4.主編:《給個說法:老百姓法律顧問叢書》(第7-12輯),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5.參編:《民事訴訟法》(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6.主編:《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7.副主編:《仲裁法新論》(張斌生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8.主編:《英國證據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9.總主編:《民事證據法專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0.總主編:《ADR原理與實務》,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1.參編:《比較民事訴訟法》(常怡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2.參編:《民事訴訟法》(田平安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23.參編:《民事訴訟法》(第2版,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4.主編:《民事司法改革研究》(修訂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5.副主編:《仲裁法新論》(修訂版,張斌生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6.主編:《破產法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7.總主編:《強制執行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8.主編:《證據法案例精解》,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9.主編:《英國民事司法改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0.專著:《程序正義與司法改革》,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1.主編:《破產法研究》(修訂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2.參編:《民事訴訟法·訴訟程序篇》(廖中洪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3.總主編:《公證制度新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4.主編:《環境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5.參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原理與實務》(沈恆斌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5.主編:《英國司法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6.總主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7.主編:《民事司法改革研究》(第3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8.主編:《民事程序法》(第4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9.專著:《民事上訴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0.總主編:《公證制度新論》(第2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1.主編:《美國司法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2.主編:《民事程序法》(第5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3.主編:《民事程序法》(第6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4.主編:《英國司法制度》(第2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5.主編:《司法改革論評》(第5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6.專著:《民事程序法研究》,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47.主編:《民事訴訟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8.主編:《破產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9.主編:《民事訴訟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50.參編:《外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湯維建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51.參編:《民事訴訟法》(第3版,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2.主編:《司法改革論評》(第6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53.主編:《民事程序法》(第7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4.主編:《民事訴訟法》(第2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5.副主編:《仲裁法新論》(第3版,張斌生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6.主編:《民事訴訟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7.主編:《司法改革論評》(第7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8.參編:《民事訴訟法學》(常怡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59.主編:《司法改革論評》(第8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60.總主編:《公證制度新論》(第3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61.總主編:《調解銜接機制理論與實踐》,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63.主編:《東南司法評論》(2008年卷),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4.主編:《民事訴訟法備考與拓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5.主編:《民事訴訟法》(第3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6.主編:《東南司法評論》(2009年卷),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7.總主編:《調解銜接機制理論與實踐》(第2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8.主編:《司法改革論評》(第9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9.主編:《民事審前程序》,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70.主編:《民事訴訟法》(第4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71.主編:《司法改革論評》(第10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72.主編:《台港澳民事訴訟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73.主編:《糾紛解決與和諧社會》,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74.副主編:《仲裁法新論》(第4版,張斌生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75.主編:《美國司法制度》(第2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76.總主編:《法官視野中的司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77.主編:《民事訴訟法》(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78.總主編:《德國司法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79.專著:《程序正義與司法改革》(第2版),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80.主編:《東南司法評論》(2010年卷),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更詳細信息請參照網站:http://law.xmu.e.cn/ 祝好運!

⑹ 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的專業介紹

研究方向 1--勞動力供給與需求 內容、特色、意義 主要研究內容:
勞動力供給, 勞動力需求,勞動力市場均衡,教育與人力資本,勞動力遷徙,工作搜尋,工作匹配和員工流轉。
特色與意義:
注重訓練學生對數理模型的掌握,使學生了解基本假設與模型結果之間的聯系,運用最先進的計量學方法(尤其是微觀計量經濟學),訓練學生理論論證和實證分析的思維邏輯,培養學生獨立研究的能力。在勞動力供給和需求行為與決定因素的研究領域,大部分已發表的研究成果涉及的是美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的勞動力市場,現代勞動經濟學理論和實證方法在中國勞動力市場中的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嚴謹科學的研究中國勞動力市場不僅在學術范圍內深具意義,研究成果也可用於對經濟政策的建議,幫助我們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進步與局限性。比如,本方向對教育的研究可以在中國現行教育體制背景下,將現代經濟增長理論與微觀教育選擇模型相結合,探究如何優化教育投資結構、改善區域教育不平衡現狀。另外,在中國經濟背景下,探討計劃生育政策和城鄉分割下的勞動力遷徙如何影響勞動力市場也頗具意義。 導師 蔡宗武*、洪永淼*、賴小瓊*、孟磊、歐振中、沈凱玲、蕭政*
標*為博士生導師 2--薪資構成與結構 內容、特色、意義 主要研究內容:
補償性工資差異,勞動力市場歧視,勞動契約,勞動力市場分割,信息不對稱,風險分擔與激勵機制,工會, 集體議價以及議價理論,工資差距,收入不平等, 技術進步,全球化與收入不平等, 失業。
特色與意義:
著重學生對競爭工資理論的局限性的理解,使學生掌握數理模型對不完全信息,不確定性,風險等因素的處理,並熟悉各類理論預測的經驗證據,帶領學生了解國際有關研究的前沿, 並能運用嚴謹的計量學方法,進行獨立研究。在中國經濟背景下,現代勞動經濟學和現代計量經濟學提供的研究工具可以用來探討2008年勞動法對職工議價能力以及公司的聘佣與解僱決定的影響。中國城鄉分割的歷史和現狀也提供了一個研究勞動力市場歧視和隔離的土壤。此外,對中國當前收入不平等原因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研究,不僅在學術范圍內深具意義,研究成果也可用於對相關經濟政策提供建議。 導師 蔡宗武*、洪永淼*、賴小瓊*、孟磊、歐振中、沈凱玲、蕭政*
標*為博士生導師 3--制度與勞動力市場政策學 內容、特色、意義 主要研究內容:
勞動力市場政策,體制與勞動力市場表現, 最低工資,就業保護, 失業保險,稅收。
特色與意義:
通過對學生進行嚴謹的理論與實證方法訓練,使其熟練掌握相關數理模型,對公共政策,體制,與勞動力市場表現之間的聯系以及各類政府對勞動力市場的干預政策進行分析。鼓勵學生挑戰本研究領域中的既成觀念,培養學生獨立研究的能力。隨著中國對最低工資制度,就業保障,失業保險等方面日益明晰的立法執法進程, 這方面的研究在闡明各種體制間的依存關系如何相互作用,以至指向最有利於就業的條件上,尤其具有價值。 導師 蔡宗武*、洪永淼*、賴小瓊*、孟磊、歐振中、沈凱玲、蕭政*
標*為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1-時間序列分析 內容、特色、意義 主要研究內容:
時間序列分析的方法、理論與應用。
特色與意義:
針對經濟、金融數據的特點,引入半參數和非參數的方法,對非平穩和非線性時間序列分析的前沿課題進行研究。 導師 蔡宗武*、程立新*、方穎、洪永淼*、林明、林光平*、劉繼春、任宇、王海濱、蕭政*、鄭挺國
標*為博士生導師 2--非參數統計 內容、特色、意義 主要研究內容:
非參數估計與檢驗的方法、理論與應用。
特色與意義:
將非參數的方法擴展到一些前沿領域,比如非平穩數據的非參數估計和分位數的非參數估計方法。 導師 蔡宗武*、程立新*、方穎、洪永淼*、林明、林光平*、劉繼春、任宇、王海濱、蕭政*、鄭挺國
標*為博士生導師 3--統計計算 內容、特色、意義 主要研究內容:
通過隨機模擬的方法有效的求解各類計算問題。
特色與意義:
以統計理論為基礎,利用計算機模擬解決傳統數值方法難以處理的高維計算問題,如高維積分和優化問題。能夠對經濟、金融模型的分析提供有效的手段。 導師 蔡宗武*、程立新*、方穎、洪永淼*、林明、林光平*、劉繼春、任宇、王海濱、蕭政*、鄭挺國
標*為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1-宏觀經濟學 內容、特色、意義 This course provides a mix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macroeconomics. Topics range from the classical economics, Keynesian economics and other neo-classical models such as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s, dynamic optimization,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 inter-temporal open economy models and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Various theories will be illustrated using examples drawn from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issues, as appropriate. 導師 齊豪(助理教授碩博導師)
胡學勤(副教授碩博導師)
賴小瓊(教授碩博導師)
沈凱玲(助理教授碩博導師)
王洛林(教授碩博導師)
王瑞芳(教授碩博導師)
吳碧英(教授碩博導師)
庄宗明(教授碩博導師) 2--微觀經濟學 內容、特色、意義 The core material deals with labor supply decisions made by rational households, labor demand decisions made by profit-maximizing firms, and the equilibrium wage differentials and employment pattern implied by these decisions when markets are competitive. Applications include the analysis of instry wage differentials (why wages in different instries vary), life-cycle age-earning profile, and returns to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s. The last part of the course considers various ways in which labor markets may differ from the competitive ideal. Topics may include efficiency wages and other incentive schemes, discrimination, bargaining between workers and employers to divide monopoly rents, and unemployment. 導師 齊豪(助理教授碩博導師)
胡學勤(副教授碩博導師)
賴小瓊(教授碩博導師)
沈凱玲(助理教授碩博導師)
王洛林(教授碩博導師)
王瑞芳(教授碩博導師)
吳碧英(教授碩博導師)
庄宗明(教授碩博導師) 研究方向 1-公司金融 內容、特色、意義 主要研究內容:資本結構、股利政策、首次公開募股、兼並收購和風險管理。
特色與意義:研究中國轉型期公司理財的特殊問題,有助於中國市場化改革的進展和新理論的出現 導師 蔡宗武(教授、碩博導師)
陳國進(教授、碩博導師)
陳蓉(副教授碩士導師)
洪永淼(教授、碩博導師)
江曙霞(教授、碩博導師)
林海(講師碩博導師)
陸懋祖(教授、碩博導師)
馬成虎(教授、碩博導師)
潘越(講師碩士導師)
吳俊吉(教授、碩博導師)
吳世農(教授、碩博導師)
鄭鳴(教授、碩博導師)
鄭振龍(教授、碩博導師) 2-金融計量經濟學 內容、特色、意義 主要研究內容:金融學與計量經濟學的結合。
特色與意義:用計量經濟學研究金融問題,在國內還是一個較新的領域,有助於金融學的國際接軌 導師 蔡宗武(教授、碩博導師)
陳國進(教授、碩博導師)
陳蓉(講師碩士導師)
洪永淼(教授、碩博導師)
江曙霞(教授、碩博導師)
林海(副教授碩博導師)
陸懋祖(教授、碩博導師)
馬成虎(教授、碩博導師)
潘越(講師碩士導師)
吳俊吉(教授、碩博導師)
吳世農(教授、碩博導師)
鄭鳴(教授、碩博導師)
鄭振龍(教授、碩博導師) 3-投資學 內容、特色、意義 主要研究內容:資本市場、資產組合選擇和資產定價
特色與意義:研究中國轉型期資本市場的特殊問題,有助於中國市場化改革的進展和新理論的出現 導師 蔡宗武(教授、碩博導師)
陳國進(教授、碩博導師)
陳蓉(講師碩士導師)
洪永淼(教授、碩博導師)
江曙霞(教授、碩博導師)
林海(副教授碩博導師)
陸懋祖(教授、碩博導師)
馬成虎(教授、碩博導師)
潘越(講師碩士導師)
吳俊吉(教授、碩博導師)
吳世農(教授、碩博導師)
鄭鳴(教授、碩博導師)
鄭振龍(教授、碩博導師) 研究方向 1-計量經濟學 內容、特色、意義 This course is an introction to basic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al theory. Topics covered in the course include random variable, conditional expectation, modes of convergence, weak law of large numbers, central limit theorems, hypothesis testing and maximum likelihood theory.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or both M.A. and PhD students whose research area is econometrics or applied econometrics. Calculus and linear algebra are prerequisites. Textbooks include Hong, Y. (2006) Lecture Notes for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Bierens, H. (2004) Introction to the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Foundations of Econometrics, and Gallant, A.R. (1997) An Introction to Econometric Theory. 導師 蔡宗武(教授碩博導師)
方穎(助理教授碩博導師)
洪永淼(教授碩博導師)
蕭政(教授碩博導師)
管中閔(教授碩博導師)
冼芻蕘(教授碩博導師 2-數理經濟學 內容、特色、意義 使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掌握進行現代經濟學研究必備的分析工具,能夠基本無困難的閱讀國際頂尖期刊(比如AER,QJE等)上發表的文章;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學會使用現代經濟研究的常用方法,能夠將這些數學方法和工具應用到自己的經濟研究中去。 導師 蔡宗武(教授碩博導師)
方穎(助理教授碩博導師0
洪永淼(教授碩博導師)
蕭政(教授碩博導師)
管中閔(教授碩博導師)
冼芻蕘(教授碩博導師)

熱點內容
公平法治議論文 發布:2025-05-11 08:50:10 瀏覽:671
經濟法調整社會經濟活動中的所有經濟關系 發布:2025-05-11 08:42:22 瀏覽:68
道德與法治之願者上鉤 發布:2025-05-11 08:42:16 瀏覽:691
法律援助拒絕回答問題 發布:2025-05-11 08:41:31 瀏覽:851
禽流感立法 發布:2025-05-11 08:40:53 瀏覽:380
小學法律知識的體會 發布:2025-05-11 08:32:11 瀏覽:262
法學電子書下載 發布:2025-05-11 08:30:40 瀏覽:3
法社會學在當代實踐的意義 發布:2025-05-11 08:29:05 瀏覽:972
數字經濟法規建設 發布:2025-05-11 08:20:37 瀏覽:995
援助律師工資 發布:2025-05-11 08:14:42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