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創建文明
A. 是關於創建文明城市的,主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創建文明城市,要求社會大眾遵守社會公德,依靠文明的行為來建設。
唐回 韓愈 《原道》:答「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道德是通過行為規范和倫理教化來調整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意識形態,是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社會相互關系的准則、標准和規范的總和。
社會中每個個體都應具備基本的道德修養,道德規范的調控作用幾乎體現於人們的所有活動領域,既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有組織的社會活動中。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線。道德的體現,使人們自尊自重自愛。道德雖不是生活必需品,可它對人的修養和身心健康不可替代。
因此,文明的城市是靠道德的建立來作保障的。
B. 文明城區創建倡導哪些社會道德風尚
1、遵守公共場所道德:公共場所無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草樹木、吵架、斗毆等不文明行 為;設有禁煙標志的公共場所無吸煙現象;影劇院、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會場等場所安 靜、文明、秩序良好,無大聲喧嘩、污言穢語、嬉戲吵鬧現象。
2、交通出行文明有序:(1)車輛行人各行其道;(2)車輛、行人無闖紅燈現象,行人不亂穿馬路、翻 越欄桿;(3)交通暢通,無人為造成的交通阻塞現象;(4)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5)公交車上為 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主動讓座。
3、自覺維護公共設施:公用電話、郵箱、報欄、座椅、窨井等公共設施得到精心保護,無人為弄 臟、損壞現象;公共設施功能完好,能正常使用。
4、愛心涌動人際互助: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主動讓座;友善對待外來人 員,耐心熱情回答陌生人的詢問;孤、老、殘、弱得到志願服務。
5、見義勇為、慈善捐助、志願服務、社會公益(骨髓捐贈等)、人際互助以及學習宣傳道德模範 等。
C. 創建文明城市,做有道德的人徵文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有道德的人」知識競賽學習材料
(揚子一中)
一、全國文明城市定義:
文明城市是指在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我國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
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意義:
全國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無形資產和戰略資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質上是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城市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推動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順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實事工程。
三、創建文明城市對市民的要求?
(1)市民言行要文明、人際關系要和諧。 (2)市民要廣泛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
(3)南京是我家,創建靠大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帶頭從自己做起,從細微處做起;做到七不: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說粗話、臟話,不亂扔垃圾,不損壞花草樹木,不損壞公共設施,不闖紅燈,爭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得分手」
四、「做有道德的人」知識競賽學習材料:
1、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努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2、市民應遵守「七不」道德規范:不隨地吐痰;不說粗話、臟話;不在公共場所抽煙;不亂扔垃圾;不損壞花草樹木;不損壞公共設施;不闖紅燈。
3、南京市城市精神(及市民精神):「開明開放,博愛博雅,誠朴誠信,創業創新」
4、南京市道德模範(部分):(要知道名字,了解簡要事跡)
⑴周光裕(南京一個普通的下崗職工,被稱為「平民英雄」。玄武湖邊勇斗歹徒,英勇犧牲。)
⑵李元龍(六合人,被稱為「農民的好支書」,身患癌症帶病工作,犧牲在工作 崗位上。)
⑶戴玉銀(首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江寧區體彩銷售員。誠實守信,將價值500萬元的彩票,依約送還。)
⑷楊瑞清(2007年市道德模範,浦口區行知小學校長、書記,全國十佳師德標兵,陶行知思想的踐行者。)
5、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6、人際互助——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主動讓座;友善對待外來人員,耐心熱情回答陌生人的問詢,並熱情地為其指路;對孤、老、殘、弱者提供志願服務。
7、公共場所道德——公共場所不亂扔雜物、不隨地吐痰、不損壞花草樹木、不吵架斗毆;影劇院、圖書館、會場等場所安靜文明,不大聲喧嘩、嬉鬧、無手機聲音;公共場所不吸煙。
8、公共設施維護——精心維護公用電話、郵箱、報欄、座椅、裝飾燈、窨井、垃圾箱等公共設施;無人為弄臟、損壞現象,無亂張貼、亂塗寫現象。愛綠護綠活動包括自己在家養護花草和在外不採摘、踩踏花草等行為。
9、市民交通文明——車輛、行人各行其道,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交通暢通,沒有人為造成的嚴重阻塞現象;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自覺有序停放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10、社會公德包括遵守「七不」規范、遵守文明交通等;職業道德包括安全生產、優質服務等;家庭美德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個人品德包括助人為樂、志願服務、向困難者伸出援手等。
親愛的廣州街坊們:
你們好!
相信大家都知道廣州要創建國家文明城市,那麼你們有沒有用自己的行動來支持廣州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呢?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影響到我們廣州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的。要做一個文明的人身份十分不容易,比如,你的指甲不剪干凈、頭發亂糟糟的不打理、衣服沾滿灰塵又不清洗、全身臟兮兮的、說話又滿口臟話、出行不遵守交通規則••••••如果你平時會這些事情,還算是一個文明人嗎?
連市民都不是文明人,廣州還是一個文明城市嗎?
創文明城市,我們都應該做到這十點:
(1)「早安」「謝謝」「對不起」,用語文明知禮儀;
(2)敬老扶弱助病殘,公交車船讓座位;
(3)自覺投幣坐「公交」,前上後下秩序好;
(4)熱心公益濟貧困,回報社會獻愛心;
(5)家居生活講衛生,垃圾入袋重環保;
(6)與人為善講互助,鄰里和睦好相處;
(7)見義勇為不膽怯,掃除歪風樹正氣;
(8)排隊等候有耐心,先來後到不擁擠;
(9)友善對待外來人,熱心指路答問詢;
(10)勤儉節約風氣好,剩餘食物愛「打包」。
其實我們廣州創建文明城市並不是做給檢查的領導看的,而是我們應該做的。就算我們不創造文明城市,我們都要文明。讓我們一起創建文明城市吧!為廣州出一份力!
***
D. 介紹道德文明的意思和資料
文明禮貌是我們生活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個回到人際關系的行為准則,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文明禮貌是打開心扉的鑰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溝通感情的橋梁,它反映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今天,倡導講文明、懂禮貌、守禮儀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高人們道德素質的迫切需要,是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新型人際關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樹立中國人良好國際形象的迫切需要。
正因為道德文明如此重要,與我們在公共生活中的實踐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實踐證明,只有廣泛倡導個遵守文明道德規范,才能逐步形成相互理解、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互相接納的和諧人際關系;才能在人與自然相處中保護生存環境,保持生態文明;才能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與科學素養,對宣傳與維護社會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應當在實踐中不斷的增強社會公德意識,努力做社會公德規范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我們還應該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培養道德意識與文明規范,我們既可以參加社會公德的宣傳活動普及社會公德規范、傳播文明新風,也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公益組織。我們要身體力行,知道什麼是符合社會公德規范的言行,什麼是不符合文明規范的言行,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公德素養,並影響著別的人。
我們要從小做起,從小節改起,帶踐行硬社會公德文明。社會公德所規范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這些細節極容易被人們忽略,而它一旦被人們忽略,就有可能形成不良風氣。古人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見到老師長輩要講文明禮儀,在公車上要主動為老幼病殘讓座,在銀行等公共場所排隊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這樣,我們社會公德境界就會在舉手投足中升華,從而讓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
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
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
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
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道德一詞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
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後,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
之間的關系處理得當。從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始,千百年來.
人們就一直重視道德問題。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使收獲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
一個人只要活的誠實,守信用,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
我對這篇課文里的「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 」這句話的感受很深。眾所周知,誠實是人和人之間交往的一把鑰匙。你誠實的對待別人,別人也將會對你多一分信任,也將誠實的對待你;而你對別人說了謊言,別人也不會輕易的相信你,你也就難能得到別人的幫助。《狼來了》這個故事我相信誰都聽過,文中放羊的小男孩不就是因為失去了誠信才讓狼把他的羊吃掉了嗎?如果放羊的小男孩不愚弄別人,他的羊也絕對不會被狼吃掉。
讓我們下定決心從現在起,用誠實去待人。
一個人要誠實,守信用,不貪圖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人生最重要的是誠實,講信用,這是比物質財富更加珍貴的財富。
所以,我們要在生活中誠實、守信,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E. 「創建文明城市,做有道德的人」童謠怎麼寫
街邊的樹
每一枝綠蔭
都為路人
默默伸展
天邊的雲
在炎熱的天氣
送來及時雨
勸慰孩子入睡
卡車司機
送貨到千家萬戶
不曾休息
笑著一張帶滿灰塵的臉
清潔工
把垃圾一片一片收集
城市的小區
才有花兒綻放的美麗
我時常也問自己
與其發呆充愣
不如拿起筆
寫點有意義的字句
沒有千秋的文字
不必留千秋的罵名
修身利己
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學生少玩游戲機,上課認真聽好課;
公交車上懂禮貌,要給長輩讓個座;
孝順父母要做到,捶捶背來洗洗碗;
社交禮儀要記牢,交通安全心中掛;
節約使用塑料袋,誠信善良做好事;
橫平豎直寫漢字,刻苦學習門門優;
不踩草坪不摘花,保護環境愛我家;
切莫不亂扔垃圾,發現紙屑拾起它
做好城市守護者,世界將會更美好
F. 創建文明城市爭做道德少年400字作文
我們抄的祖國是一個偉大的襲祖國,也是一個講文明的溫馨大家園。每一個中國人都為此感到
十分驕傲自豪!同時,也應該努力維護她的環境。我們——新世紀的少年,更應該時刻注意自
己的言行,爭做一名文明好少年。
在家裡,我們要孝敬父母長輩,對大人說話要客氣、有禮貌,幫助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
務,如:掃地、拖地、洗碗……還要節約用水用電。
在學校,我們要尊敬老師,與同學友好相處。發生矛盾時,不能打架動粗,要以理服人。
積極打掃教室衛生,看見垃圾彎彎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在公共場所,我們要文明用語。「您好!、謝謝!、對不起!」這樣的話應該常掛嘴邊。
不講臟話,不亂扔垃圾。坐公交車排隊讓座應禮讓三分。
當我們能切實做到以上這些,不但會擁有良好的品質,還會擁有更美好文明的環境。這不
是一舉兩得嗎?真好!爭做文明好少年,從我做起!
G. 在創建文明城市中的道德故事
創建文明城市
警察滿大街的抓乞丐
好多天不讓小販做生意
忙著在路邊種畫畫草草
等等~~
是在創建文明城市 還是在應付檢查
H.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公共場所道德的要求是什麼
1、公共場所無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草樹木、吵架、斗毆等不文明行為內;
2、所有室內公共場容所和工作場所全面禁煙,並有明顯的禁煙標識;
3、影劇院、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會場等場所安靜、文明,無大聲喧嘩、污言穢語、嬉鬧現象。
(8)道德創建文明擴展閱讀
全國文明城市實地考察方法具體有三種:
一是實景(情)模擬驗證,如:撥打法律服務熱線,撥打維權舉報電話等;
二是實地調查,即進入現場查證被考察對象是否符合測評標准,如:到社區查看相關工作記錄等;
三是實地觀察,即根據實地觀察要求,在實地考察點、在一定時間內,對被考察對象進行實地觀察。
I. 道德文明禮儀規范有哪些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一、個人禮儀
(一)儀表
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系
1、衛生: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
2、服飾: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范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並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二)言談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
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託人辦事為"拜託"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
(三)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裡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並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鍾"。若堅持這一點,那麼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J. 「當文明得以建立的道德因素。」這句話怎麼理解是文明依賴道德因素得以建立還是道德因素依賴文明建立。
道德因素佔主導,其主要參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