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宇宙道德標准

宇宙道德標准

發布時間: 2021-12-22 05:17:37

1. 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麼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則嗎

呵呵
恭喜你,你在思考宇宙和人生的重要問題,如果想通這些問題,你會成為大智慧者!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大很大,可以說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那裡去】這個宇宙終極問題的另外一種說法。
由於人類的智慧現階段非常低,所以要解釋你的問題就特別難。我是這樣理解:
如果存在宇宙的共同的道德准則,那必須是所有的智慧生物都認同,最高的智慧生物更加認同,那隻能是:慈悲。
慈悲,來源於梵語karun!a。慈是指帶給他人利益與幸福;悲是指掃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與悲傷。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翻譯出來就是:「道,如果可以說出來,就不是那個道了」。就是說,人類的語言實在太狹義太貧瘠。慈悲的意思,我這樣用文字一寫出來,已經不是原本的那個意思了。
希望你繼續思考,如果能找到一位大師,跟他修行最好,你會成為大智慧者!

2. 宇宙中所有文明裡,是否也存在一個共同的道德准則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尚未發現地球之外的其他文明,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說,是否真的存在一個共同的道德准則也是不得而知的,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 ,宇宙文明層級越高,那麼所謂的道德准則也可能更高,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高級文明之中,可以也會存在一個共性的道德准則,但是是否真的存在也是要考慮文明的文化差異,總的來說,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思考問題。

3,宇宙中的文明演化道路可能並非完全一樣,也正是以為如此,差異性的文明可能也很難形成共同的道德准則。

其實最根本的是,宇宙中的其他文明如果真的存在,那麼文明的演化道路也可能並不是一樣的,也真是因為如此,所以差異化的文明,很可能也很難形成共同的道德准則,所以可能會出現文明沖突的現象。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宇宙之中是否在真的存在其他文明,所有文明之中是否真的存在共同的道德准則,都是不確定的,所以只有人類真的和其他文明交流之後,才能知道文明是否真的相容。

3. 宇宙有共同的道德准則嗎

恭喜你,你在思考宇宙和人生的重要問題,如果想通這些問題,你會成為大智慧者!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大很大,可以說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那裡去】這個宇宙終極問題的另外一種說法。
由於人類的智慧現階段非常低,所以要解釋你的問題就特別難。我是這樣理解:
如果存在宇宙的共同的道德准則,那必須是所有的智慧生物都認同,最高的智慧生物更加認同,那隻能是:慈悲。
慈悲,來源於梵語karun!a。慈是指帶給他人利益與幸福;悲是指掃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與悲傷。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翻譯出來就是:「道,如果可以說出來,就不是那個道了」。就是說,人類的語言實在太狹義太貧瘠。慈悲的意思,我這樣用文字一寫出來,已經不是原本的那個意思了。
希望你繼續思考,如果能找到一位大師,跟他修行最好,你會成為大智慧者!

4. 宇宙與人為什麼數次強調要提升道德水準

因為那是生命的標准,比如說蘋果有好有壞,那怎麼衡量呢?就是爛了就是壞的,對吧,其實生命也是,那衡量什麼好與壞的標准就是心的好壞,道德水平代表人心的狀態, 如果人心壞了,那麼人就會破壞這個自然環境,水,空氣,一切物質都會被污染,不在純潔。那這樣下去,生命就會失去生存的條件,自然就毀掉了。
那換個角度來看,那個蘋果爛掉了,你還會要嗎?是不是就扔了。那人類也是,人心爛掉了,就要扔,不能要了。這里也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人其實是被更高的生命看護的。人是被創造出來的。人是有標準的。宇宙一切都是有標準的。道德就是其一。

5. 道德標準是什麼標准

《老子》介紹

《老子》相傳是春秋末期楚國李耳騎青牛隱西關去,經函谷關緣尹喜求賜所留的珍典。
李耳,據司馬遷《史記》載,姓李,名耳,子聃,是楚國苦縣(現河南鹿邑縣)人,曾從任周王室藏書官。因其相傳天孕八十一載,生來就是白發的老者,並有先天地生之說,故名老子。他「介然有知」,超時空演義著道,開天為三皇的天師,黃帝問道時名伊成子,春秋末稱李耳,始終不離中國這塊沃土,是中國道文化的創造人,是人類啟今為止能揭示宇宙萬物本體的唯一至尊聖哲,冠人類文化的聖頂。
《老子》全經五千字,寓五千運,分上下兩部,上部重在道境道律之體,下部重在德理德法之用。凡經,特別是本體之經,絕不是著識於字,而是全存字里行間不可言名至及的境和義。 沒有吃過「辣椒」,把這兩個字讀一千遍、悟一萬年,也無法說吃的真滋味。水字很好寫,但渴了不能喝、旱了不澆田,是字並非水,都是非常名。錢學森超三維,愛因斯坦證十維寫廣義,用我們欲執境界中的三維思維看老子,好比我們地球人並不會感覺到地在轉在動中。老子處全維的本體心,自徹時空始末,萬物動變,是絕對真理的知者,而我們處在慾障的小小千里,外有無盡所不見,內有無盡所不知,故必難知難解無內無外的老太上。有障之心不了無障之義,這是捧經的理性和必知,用唯心唯物的我卡之尺①判量老子,如若說太陽一米高的時候。事實中太陽永遠沒有一米高的時候,那麼到底是太陽錯了,還是說者錯了?這叫位置比量不同的自量說。所以學經首先要開放自己,要善能既學既習的認識老子,是解經義。不解老子不入經義,不入經義不解老子,老子處時空零動狀態,這是本參讀使用《老子》書名的所在,亦在提出一個可能太需思索和禪解的命題,或許大有益。
《老子》經境義身不二,為萬物蒼生說,為直觀天下域中四居其一說,為德政道在天下說,是絕對本體真理說,是德普天下真知宇宙規律說,是徹一切知的無有能比瞭然說。天地間老子開道,釋迦證道,墨子欲效道,孔子在禮中欲用道,大千多元識生在找道,道生一、二、三,太極三有生易經,演證萬物天道左旋的動變七律欲執輪回。釋迦承道直虛了性,中國道教丹術隱傳,都在歸行中顯證了道用的起人之智和大德品行;黃帝內經為世表道逝復合二十五友的生運之理,其治未病不治已病的深湛理法,亦為政治經濟普用通行通效的無為之法;孫子是不得已兵道客處惡逆之法,亦為抗事的奇用通則。總之道用無限量,背逆取自亡,大千萬物無一不在共同演說如是法。
人類四大古代文明僅存中國道,使命責任決定舍道無根棄道無性,中華民族的全部價值就在運載傳承了必將承救造福整個人類以及所有蒼生的道。注有太上血統的中國人,正是憑借擁有了這一無上的生存財富,才大律決定了東方中國的世界性必然崛起。
《老子》全經,無論名道言德,無論明智言用,都無不集中在「有無」二字的轉變之中。從無生有知因生,由有還無歸恆常。故經者常證,知律達理還到無,不可惑;德者常無,處能生不生之中,不可違;道者常常,能生之本不可失。是中,道者不德,德者不經,經者不義,義者不佛。只有德處無中自不欲、自虛下、自清靜,自不自以為而能無以為。生活中很多文化藝術科技發明創作恰恰都是無以為的自然崩生。所以學經的要義就在無以為的虛靜之中,就在無時不處的無以為定定之中。何其名解?此也;何其名德?此也。去彼取此為道動之反,不離虛中為道用之柔。此虛中自知常,此虛中自谷納,此虛中剛亦柔為亦無,萬物千川百流用力自然並作歸之為。此乃彼之所不能及,此乃彼之所求不得,故天下生生的所求萬信只一道,萬法只一德,萬難皆因欲,萬壽獨虛中。特別在身處大律極反中,智者皆應當下學中處中承中傳中,否則就將國非國中經、經非經中義,誰知極所惡,悲佛非非②望。
《老子》是人類社會科學、社會政治、社會哲學、社會經濟、社會文化的至尊讀本、生根之本。此本無論學不學知不知,誰都無法抗拒、無法超越,規律的節拍已經自然的道動極反,人類已經在期盼著東歸的大潮,道動道用已經到了天時地利人和重振道明的時候了。所以,中國人並不是僅在為自己,而是要為全人類「善貸」而「且成」,要首先完成社會科學讀《老子》、社會政治讀《老子》、社會哲學讀《老子》、社會經濟讀《老子》、社會文化氛圍建設、自然科學讀《老子》的中國道德覺行潮。以自覺覺他、覺社會、覺宇宙不可抗拒的大規律,以道引領人類的歸。
老子自正處上不重、處前不害、取信天下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原則;中不偏極有無陰陽七律的哲學法體;天道損有餘補不足的法則和知足食、服、居、俗的經濟終極模式取向;權不自以生為不誘欲不生禍的「弗為而已」人文環境。其哪一個領域不具絕對的指導歸正價值,其哪一個能在規律和實踐被否認和推翻!中國化是最理智、最具有中國性的提法,只是這個能化的本體應當是能以不變應萬變的道及其化,而決不能是某種自見、自以為是。自以為是非道,不能引領人類規律必然的大歸之潮。
中國文化,也既人類文化,是以道為本體核心,以道釋儒還有墨為主體,包容多元的實體文化系。其小無內、其大無外只有道和一的狀態可言。出玄牝的一,過眾妙之門的二,就進入了有界的三,就內外逐之成障,這是不可混淆的界別。此外,老子從未立教,無從名為道教的創始人,但道教尊聖信願封為宗祖,這是中華民族的本所應當。再借「佛法東移」中,我們應當感悟到這是道佛的引歸。這種道釋儒馬列基督伊斯蘭的多元欲歸之象當知當可見當從中以明而合抱之共。於是大勢之中,中國人首先需要弄明白中國文化的本體、主體是什麼,實體中包容的多元和濁低是什麼;首先需要知道中國文化的道處在人類全部文化的什麼位置上。以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看清瞭然老子、看清瞭然中國、看清瞭然所有的文化現象和層次分布,從中重立中國人,敬信中國尊,慈納多元心,和諧天下人。且不可還敏敏察察封建外迷連中國文化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封鎖、虐待、歧視自己的祖宗人類的太上寒牢久禁不得其明。這種名燦燦不容光奉瀚瀚不許動的歷史性斷承悲劇之恥,願在復興中華《老子》的捧讀之中能立地而止,使中國《老子》的瑞光還徹普照宇宙時空的天地間。
以此為禮,願諸校正共參。.

注釋:①我卡之尺:卡尺,為機加工測量工具。我卡:我執自見。②非非:釋迦金剛經描述如是的哲學用語,引意為佛願眾生得非非心而自解脫。

6. 宇宙正義原則是什麼

一個存在為了自己存在的安全可以向任何一個已知存在進行毀滅性打擊,即高瞻遠矚後弱肉強食

7. 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麼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則嗎

不同的文明,產生的文化是不一樣的,行為判定標准也是不同,除非有強大的外力推動共同的道德准則,不然按照自然發展,共同的道德准則是不存在,也不用說太遠,目前地球上的文化差異性,也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道德准則。

8. 宇宙文明等級劃分!

宇宙文明等級分七級。

1、初級文明

非常遺憾的是,人類科技水平就是處於這個階段,也叫行星文明,能夠突破自己星球的引力束縛進入太空,初步進行恆星系內行星探索殖民,醫療技術能治癒人類已知疾病,基本掌握宇宙物理定律和本星系內化學元素,對能源的開發初步實現核聚合能力。

2、第二級文明

影視作品中能想像到的科技水平就到這個級別,也稱為恆星文明,會利用恆星能作為太空探索能量來源,曲速引擎的出現能進行恆星系外探索到達其他恆星系,開始實現人體內植入智能晶元強化本體,開始與其他同文明等級外星文明接觸並嘗試探索四維空間。

3、第三級文明

發展到這級科技水平已經達到維度巔峰,稱為星系文明,能開啟時空穿梭進行星際旅行,能理解黑洞和掌握多維空間,與其他星系更高等文明接觸,成為星系文明聯盟成員,能開發和修改DNA信息強化本體,同時對稀缺元素資源的需求大幅上升,會因此與其他敵對文明發生沖突。

4、第四級文明

當發展到這類文明,已經超越普通智能文明的范圍,稱為超星系文明,能進行多維度空間穿梭,也不再受制於生命本體的限制,但對資源的需求而進行的星際戰爭會造成其他文明的毀滅,開始掌握降維打擊能威脅同等級敵對文明 。

5、第五級文明

能生存在多維空間中,能利用不同維度空間製造自己所需的資源,因此不再進行星際戰爭反而成為宇宙空間的維護者,被稱為多維空間文明 ,通常是普通智能文明敬仰的高維文明,會幫助低等文明進步和不被外界危險毀滅,可能人類敬仰的天神就是這類高等文明。

6、六級文明

這種文明可以實現宇宙與其他宇宙之間的旅行,稱為宇宙文明,不再受限宇宙規則,脫離實體形態成為宇宙秩序和規則的維護者,可以適應多元宇宙的環境。

7、最終級文明

這類神級文明已經不再稱為文明,任何文明程度都不能發展到這個階段,因為是宇宙的創造者,宇宙規則的締造者,掌管第六級文明的神。

(8)宇宙道德標准擴展閱讀:

提出過程

在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Nikolai Kardashev)設想了外星文明的等級,通過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術進行文明等級的劃分。能控制所在行星系統中的恆星能量的宇宙文明被劃分為第二類文明類型,這樣的文明可控制超過我們100億倍的能量,獲得一顆恆星的全部能量輸出。

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就提出了一個「球形能量源」的概念,即可以在一顆恆星周圍建立起球形結構,獲得最大化的恆星能量。

這個超級能量殼體就是所謂的「戴森球」,雖然這是一個傳奇式的構想,但天文學家們通過一些紅外空間望遠鏡也發現了類似特徵的天體,問題是處於塵埃團籠罩的恆星看起來很像一個「戴森球」。

9. 宇宙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由於紅移正比於距離

10. 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麼宇宙中是否有共同的道德准則

這個不好說,我們知道希特勒的納粹 他們也一樣有先進科技,教育,一個獨裁要不蟲族一樣一個母後。這個根本無法判定,用黑森林法則那謝都不是善類,但我覺得只要武力差不多 思想高度差不多人類和外星人之間是可以聯系的。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宣告失蹤 發布:2025-05-10 07:53:43 瀏覽:149
法官同意退還訴訟費 發布:2025-05-10 07:29:15 瀏覽:561
交通法規扣分處理 發布:2025-05-10 07:17:50 瀏覽:6
道德大道理 發布:2025-05-10 07:17:48 瀏覽:174
如果要上婚姻法 發布:2025-05-10 07:14:06 瀏覽:984
劉春霞律師 發布:2025-05-10 07:09:11 瀏覽:232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存在的基礎 發布:2025-05-10 07:08:31 瀏覽:147
法碩法學貼吧 發布:2025-05-10 07:06:18 瀏覽:979
在河道中傾倒淤泥的相關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0 06:53:42 瀏覽:828
虛偽表示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0 06:33:22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