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准則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准則

發布時間: 2021-12-24 11:04:16

❶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1)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新聞的黨性與人民性的統版一;(2)堅持權新聞的真實性,忠於事實,不搞虛假報道,以人民利益為准繩,宣傳黨的政策,反映群眾的心聲,克服新聞報道中的客觀主義傾向;(3)熱情謳歌正義與光明,無情揭露邪惡和黑暗,主持公道,堅持正義,不畏懼任何壓力,時刻同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4)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奉公,不利用工作之便謀私利,不拿版面做交易,吃苦耐勞,深入基層,有良好的新聞意識,遵守新聞紀律;(5)熱情為廣大讀者服務,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稿件,甘當無名英雄,同行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學習;(6)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加強職業修養,勇於獻身新聞事業。
許多年來,國外新聞工作者有很多種書面的職業規范。他們將追求的目標和理想融化在其中。他們嚴格遵循這些職業道德規范,保護了新聞職業的崇高性,加強了人民的信任和尊敬。這里就是其中一些典型的規范和聲明,值得每一個中國新聞工作者學習和參考。

❷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道德規范

協會(Associations)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
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Radio-Television News Directors Association
Society of American Business Editors and Writers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新聞機構(News organizations)
The Associated Press
Dow Jones
Gannett Co.
Hearst Newspapers
E.W. Scripps Co.
Knight Ridder
美國各州(Regional)
Arizona
The Arizona Republic, Phoenix
California
Los Angeles Time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San Jose Mercury News
Connecticut
The News-Times, Danbury
Delaware
The News Journal, Newcastle
District of Columbia
The Washington Post
Florida
Orlando Sentinel
The Tampa Tribune
Illinois
Chicago Tribune
The News-Gazette, Champaign
Indiana
The Herald-Times, Bloomington
The Journal Gazette, Fort Wayne
Iowa
The Gazette, Cedar Rapids
Missouri
The Kansas City Star
Nebraska
Lincoln Journal Star
New Jersey
The Record, Hackensack
Asbury Park Press, Neptune
New York
The New York Times Code of Ethics and Integrity Statement
The Journal News, White Plains
Oregon
Statesman Journal, Salem
Pennsylvania
The Tribune-Democrat, Johnstown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Pittsburgh Post-Gazette
York Daily Record
Texas
The Dallas Morning News
Houston Chronicle
San Antonio Express-News
Utah
Deseret News, Salt Lake City
Virginia
Daily Press, Newport News
The Virginian Pilot, Norfolk
Richmond Times-Dispatch
The Roanoke Times
Washington
The Seattle Times
Wisconsin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Madison

❸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的內容簡介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新聞工作的根本宗旨。
新聞工作者要在黨的領導下,發揮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紐帶作用,堅持對黨,對國家負責和對廣大群眾一致性。努力使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時,准確,廣泛地同群眾見面,為人民群眾提供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聞和信息,熱情宣傳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創造和奉獻精神,准確反映他們的願望,呼聲和正當要求。
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確思想和行為,勇於批評,揭露違背人民利益的錯誤言行和消極腐敗現象,積極,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滿腔熱情地做好群眾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重視群眾來稿,妥善處理群眾有關建議,批評,申訴和檢舉的來信,來訪,開展多種多樣為群眾服務的活動。
二.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新聞工作者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聞報道中,要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旋律,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投身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來。要堅持下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造成有利於推進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輿論,有利於鼓舞人們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社會進步而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輿論,有利於人們分清是非,堅持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輿論,,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心情舒暢,社會政治穩定的輿論。新聞不得宣揚色情,兇殺,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調低劣,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內容。
三.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新聞工作者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宣傳紀律。
堅定地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宣傳同中央決定相違背的內容。
維護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不揭人隱私,不誹謗他人,要通過合法和正當的手段獲取新聞,尊重被采訪者的聲明和正當要求。
維護司法尊嚴,對於司法部門審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決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發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
四.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加強調查研究,報實情,講真活,不得弄虛作假,不得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真實。為求全面地看問題,防止主觀性,片面性,努力做到從總體上,本質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
采寫和發表新聞要客觀公正,不得從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出發,利用自己輿論工具發泄私憤,或作不公正的報道。
五.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
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清正廉潔的作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堅決反對「有償新聞」等不正之風,樹立行業新風。
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訪報道對體外象的錢,物,有價證券,信用卡等,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禮金,不得在企事業單位兼職以獲取報酬,不允許個人擅自組團進行采訪報道活動,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新聞報道和經營活動要嚴格分開,新聞單位不得用新聞形式做廣告,不得向編采部門下達「創收」任務。記者編輯不得人事廣告或其他經營活動。
堅持廉潔自律,提倡勤儉作風,記者不得向被采訪地區或單位提出工作以外的人個生活的特殊要求,要自覺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嚴禁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
六.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一大優勢。新聞界同行之間應建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提倡互相學習,相互支持,開展正當的業務競爭。
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權,反對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
在同國外新聞界交往中,要維護祖國的尊嚴,維護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尊嚴。

❹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是法律規定嗎

不屬於法律。屬於規范性文件的自律約定。

❺ 如何增強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的有效性

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新聞工作的根本宗旨。
新聞工作者要在黨的領導下,發揮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紐帶作用,堅持對黨,對國家負責和對廣大群眾一致性。努力使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時,准確,廣泛地同群眾見面,為人民群眾提供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聞和信息,熱情宣傳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創造和奉獻精神,准確反映他們的願望,呼聲和正當要求。
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確思想和行為,勇於批評,揭露違背人民利益的錯誤言行和消極腐敗現象,積極,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滿腔熱情地做好群眾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重視群眾來稿,妥善處理群眾有關建議,批評,申訴和檢舉的來信,來訪,開展多種多樣為群眾服務的活動。
二.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新聞工作者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聞報道中,要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旋律,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投身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來。要堅持下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造成有利於推進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輿論,有利於鼓舞人們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社會進步而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輿論,有利於人們分清是非,堅持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輿論,,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心情舒暢,社會政治穩定的輿論。新聞不得宣揚色情,兇殺,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調低劣,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內容。
三.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新聞工作者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宣傳紀律。
堅定地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宣傳同中央決定相違背的內容。
維護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不揭人隱私,不誹謗他人,要通過合法和正當的手段獲取新聞,尊重被采訪者的聲明和正當要求。
維護司法尊嚴,對於司法部門審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決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發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
四.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加強調查研究,報實情,講真活,不得弄虛作假,不得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真實。為求全面地看問題,防止主觀性,片面性,努力做到從總體上,本質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
采寫和發表新聞要客觀公正,不得從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出發,利用自己輿論工具發泄私憤,或作不公正的報道。
五.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
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清正廉潔的作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堅決反對「有償新聞」等不正之風,樹立行業新風。
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訪報道對體外象的錢,物,有價證券,信用卡等,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禮金,不得在企事業單位兼職以獲取報酬,不允許個人擅自組團進行采訪報道活動,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新聞報道和經營活動要嚴格分開,新聞單位不得用新聞形式做廣告,不得向編采部門下達「創收」任務。記者編輯不得人事廣告或其他經營活動。
堅持廉潔自律,提倡勤儉作風,記者不得向被采訪地區或單位提出工作以外的人個生活的特殊要求,要自覺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嚴禁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
六.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一大優勢。新聞界同行之間應建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提倡互相學習,相互支持,開展正當的業務競爭。
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權,反對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
在同國外新聞界交往中,要維護祖國的尊嚴,維護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尊嚴。

❻ 新聞傳播活動中,記者應該遵守哪些職業道德准則

❼ 《中華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內容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全文)

(本《准則》於一九九一年一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一九九七年一月第二次修訂。)

中國新聞事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者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努力學習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為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努力奮斗。

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維護新聞工作的嚴肅性和聲譽,對於發揮新聞輿論的引導作用,對於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隊伍,保證新聞事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遵守新聞職業道德,應該是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操守和富於敬業精神的新聞工作者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一、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新聞工作的根本宗旨。

新聞工作者要在黨的領導下,發揮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紐帶作用,堅持對黨、對國家負責和對廣大群眾負責的一致性。努力使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時、准確、廣泛地同群眾見面,為人民群眾提供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聞和信息,熱情宣傳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創造和奉獻精神,准確反映他們的願望、呼聲和正當要求。

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確思想和行為,勇於批評、揭露違背人民利益的錯誤言行和消極腐敗現象,積極、正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滿腔熱情地做好群眾工作,密切聯系群眾,重視群眾來稿,妥善處理群眾有關建議、批評、申訴和檢舉的來信、來訪,開展多種多樣為群眾服務的活動。

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新聞工作者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聞報道中,要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投身到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來。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造成有利於推進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輿論,有利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的輿論,有利於鼓舞和激勵人們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社會進步而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輿論,有利於人們分清是非、堅持真善美、抵制假惡丑的輿論,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心情舒暢、社會政治穩定的輿論。新聞報道不得宣揚色情、兇殺、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調低劣、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內容。

三、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

新聞工作者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宣傳紀律。

堅定地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宣傳同中央決定相違背的內容。

維護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不揭人隱私,不誹謗他人,要通過合法和正當的手段獲取新聞,尊重被采訪者的聲明和正當要求。

維護司法尊嚴。對於司法部門審理的案件不得在法庭判決之前作定性、定罪和案情的報道;公開審理案件的報道,應符合司法程序。

嚴格遵守和正確宣傳國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堅決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

四、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實事求是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報實情、講真話,不得弄虛作假,不得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事實。

力求全面地看問題,防止主觀性、片面性、努力做到從總體上、本質上把握事物的真實性。

采寫和發表新聞要客觀公正。不得從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出了發,利用自己掌握的輿論工具發泄私憤,或作不公正的報道。

工作要認真負責,避免報道失實。如有失實,應主動承擔責任,及時更正。

五、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

新聞工作者要堅持發揚清正廉潔的作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的侵蝕,堅決反對「有償新聞」等不正之風,樹立行業新風。

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訪報道對象的錢、物、有價證券、信用卡等;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禮金;不得在企事業單位兼職以獲取報酬;不允許個人擅自組團進行采訪報道活動;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新聞報道和經營活動要嚴格分開。新聞單位不得用新聞形式做廣告;不得向編采部門下達「創收」任務。記者編輯不得從事廣告或其他經營活動。

堅持廉潔自律,提倡勤儉作風,記者不得向被采訪地區或單位提出工作以外的個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要自覺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嚴禁講排場、比闊氣、揮霍公款。

六、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一大優勢。新聞界同行之間應建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關系。提倡互相學習、相互支持,開展正當的業務競爭。

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權,反對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

在同國外新聞界交往中,要維護祖國的尊嚴,維護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尊嚴。

❽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准則

約瑟夫.普利策(1907年4月10日)
l我相信我的退休對於本報的基本准則不會帶來影響,本報仍將永遠為發展和改革而奮斗。
l從不利稅於任何黨派,永遠反對特權階級和公共利益的竊取者;
l從不對窮苦人缺乏同情心,永遠忠實於公眾利益;從不滿足於已經發表的新聞,永遠最大程度獨立;
l從不畏懼攻擊錯誤言行,不管這些錯誤言行是來自劫掠性的財閥們還是來自於劫掠性的貧窮者。
《馬里恩(印第安納)星報》編輯部信條
沃倫G.哈定
u記住,每個問題都有兩個方面,要將這兩個方面都反映出來。
u 要可信。
u要挖掘事實。錯誤必不可免,但是要努力做到准確。我寧願有一篇非常准確的報道,而不願有一百篇有一半錯誤的報道。
u 要正派、公正、寬容。
u要支持人——而不是打擊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好的一面,將這好的一面引發出來,永遠不要無謂地傷害別人的感情。
u報道政治聚會時,要搜集事實,並如實地報道,而不要按你自己希望的那樣去報道。
u對所有黨派一視同仁。如果有什麼黨派需要評論,我們會在社論欄目進行評論。
u對待所有宗教事務都要尊敬。
u 如有可能,永遠不要忽視一個無辜的婦女或孩子對自己親屬的錯誤或不幸的傾訴。不要等被要求才去這樣做,而要主動去做。
u 而且, 最重要的,要干凈。永遠不要讓一個臟詞或未被確證的報道付印。
u我希望這張報紙能這樣做,這樣它才能走入千家萬戶,而不傷害任何一個孩子的天真無邪。

❾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的新修版本

新修訂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2009年11月9日已經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該條例包括7條,新華社2009年11月27日受權播發了這一條例。
條例指出,新聞工作者要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把堅持正面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統一起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要把人民群眾作為報道主體和服務對象,多宣傳基層群眾先進典型,多挖掘群眾身邊的具體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運用群眾的生動語言,使新聞報道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
條例指出,新聞工作者要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著眼於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采訪報道突發事件要堅持導向正確、及時准確、公開透明,推動事件的妥善處理。
條例強調,新聞工作者要通過合法途徑和方式獲取新聞素材,新聞采訪要出示有效的新聞記者證,認真核實新聞信息來源,確保新聞要素及情節准確;報道新聞不誇大不縮小不歪曲事實,不擺布采訪報道對象,禁止虛構或製造新聞;刊播新聞報道要署作者的真名;摘轉其他媒體的報道要把好事實關,不刊播違反科學和生活常識的內容;刊播了失實報道要勇於承擔責任,及時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響。
條例強調,新聞工作者要嚴格執行新聞報道與經營活動分開的規定,不以新聞報道形式做任何廣告性質的宣傳,編輯記者不得從事創收等經營性活動;堅決反對和抵制各種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行為,不利用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利用新聞報道發泄私憤,不以任何名義索取、接受采訪報道對象或利害關系人的財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訪報道對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維護采訪報道對象的合法權益,尊重采訪報道對象的正當要求,不揭個人隱私,不誹謗他人。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2009年11月9日修訂)
中國新聞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者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新聞實踐,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恪守新聞職業道德,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敬業奉獻、誠實公正、清正廉潔、團結協作、嚴守法紀,做到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
第一條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把堅持正面宣傳為主與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統一起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1、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及時傳播國內外各領域的信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新聞信息需求,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2、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把人民群眾作為報道主體和服務對象,多宣傳基層群眾的先進典型,多挖掘群眾身邊的具體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運用群眾的生動語言,使新聞報道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
3、積極反映人民群眾的正確意見和呼聲,批評侵害人民利益的現象和行為,依法保護人民群眾的正當權益。
第二條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唱響主旋律,不斷鞏固和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輿論。
1、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服從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不動搖,著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2、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增強社會責任感,堅決抵制格調低俗、有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內容;
3、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著眼於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堅持准確監督、科學監督、依法監督、建設性監督;
4、采訪報道突發事件要堅持導向正確、及時准確、公開透明,全面客觀報道事件動態及處置進程,推動事件的妥善處理,維護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
第三條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要把真實作為新聞的生命,堅持深入調查研究,報道做到真實、准確、全面、客觀。
1、要通過合法途徑和方式獲取新聞素材,新聞采訪要出示有效的新聞記者證。認真核實新聞信息來源,確保新聞要素及情節准確;
2、報道新聞不誇大不縮小不歪曲事實,不擺布采訪報道對象,禁止虛構或製造新聞。刊播新聞報道要署作者的真名;
3、摘轉其他媒體的報道要把好事實關,不刊播違反科學和生活常識的內容;
4、刊播了失實報道要勇於承擔責任,及時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響。
第四條發揚優良作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品德修養,提高綜合素質,抵制不良風氣,接受社會監督。
1、強化學習意識,養成學習習慣,不斷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努力成為專家型新聞工作者;
2、深入基層、貼近群眾、體驗生活,在深入中了解社情民意,增進與群眾的感情;
3、堅決反對和抵制各種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行為,不利用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利用新聞報道發泄私憤,不以任何名義索取、接受采訪報道對象或利害關系人的財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訪報道對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
4、尊重新聞同行,反對不正當競爭。尊重他人的著作權益,引用他人的作品要註明出處,反對抄襲和剽竊行為;
5、嚴格執行新聞報道與經營活動分開的規定,不以新聞報道形式做任何廣告性質的宣傳,編輯記者不得從事創收等經營性活動
第五條堅持改革創新。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創新觀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法、創新手段,做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1、深入研究不同傳播對象的接受習慣和信息需求,主動設置議題,善於因勢利導,不斷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和傳播能力;
2、認真研究傳播藝術,利用現代傳播手段,採用受眾聽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3、善於利用新載體、新技術收集信息、發布新聞,提高時效性,擴大覆蓋面。
第六條遵紀守法。要增強法治觀念,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遵守黨的新聞工作紀律,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保守國家秘密。
1、嚴格遵守和正確宣傳國家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和社會穩定;
2、維護采訪報道對象的合法權益,尊重采訪報道對象的正當要求,不揭個人隱私,不誹謗他人;
3、維護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權益,注意保護其身心健康;
4、維護司法尊嚴,依法做好案件報道,不幹預依法進行的司法審判活動,在法庭判決前不做定性、定罪的報道和評論;
5、涉外報道要遵守我國涉外法律、對外政策和我國加入的國際條約。
第七條促進國際新聞同行的交流與合作。要努力培養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積極搭建中國與世界交流溝通的橋梁。
1、在國際交往中維護祖國尊嚴和國家利益,維護中國新聞工作者的形象;
2、積極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3、尊重各國主權、民族傳統、宗教信仰和文化多樣性,報道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優秀民族文化;
4、積極參加有組織開展的與各國媒體和國際(區域)新聞組織的交流合作,增進了解、加深友誼,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多做工作。
附則:對本《准則》,中國記協各級會員單位要結合實際制定相應實施細則,認真組織落實;全國新聞工作者要自覺執行;各級各專業記協要積極宣傳和推動,歡迎社會各界監督。

❿ 新聞記者的職業操守是什麼

新中國第一個新聞職業道德規范是1981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央各新聞單位共同制定版的《記者守則權(試行草案)》。1991年,全國記協又制定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該《准則》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先後於1994年4月和1997年1月進行過兩次修訂。修訂後的《准則》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宣傳紀律,維護新聞的真實性 ,發揮團結協作精神 等五項內容,作為我國新聞職業道德規范守則,其中特別將「有償新聞」現象分列五個方面加以禁止,從而形成了我國較為完備的新聞職業道德規約。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和法學碩士報考公務員 發布:2025-05-09 00:13:26 瀏覽:514
土法治療腳氣 發布:2025-05-09 00:11:46 瀏覽:527
新刑事訴訟法頒布的意義 發布:2025-05-09 00:11:43 瀏覽:816
承包人與掛靠人連帶責任法律依據 發布:2025-05-09 00:00:48 瀏覽:835
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 發布:2025-05-08 23:57:50 瀏覽:319
內部管理制度文件有法律效力么 發布:2025-05-08 23:50:41 瀏覽:561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5-08 23:47:06 瀏覽:423
成人教育經濟法基礎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5-08 23:47:05 瀏覽:120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第五條 發布:2025-05-08 23:46:17 瀏覽:642
刑事訴訟法上訴不加刑 發布:2025-05-08 23:46:17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