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理想國

道德理想國

發布時間: 2021-12-28 13:13:56

⑴ 簡析儒家的道德理想主義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⑵ 道德理想是什麼意思


理想來人格
和理想的
社會道德
狀況。是個人源和社會道德的
最高境界
。它一方面體現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另方面這種理想的社會道德又通過一定
社會

階級
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
道德品質
體現出來,是兩者的統一。
道德意識的內容之一。指
人們
基於對一定社會或階級基本道德要求的認識而自覺追求和嚮往的某種理想人格和
理想社會
中的
道德關系

⑶ 道德品質,和道德理想有什麼區別

道德品質;也稱「德性」,簡稱「品德」。個人在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回較穩定的、一貫的答特點和傾向。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理想;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是個人和社會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體現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另方面這種理想的社會道德又通過一定社會或階級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質體現出來,是兩者的統一。 道德意識的內容之一。指人們基於對一定社會或階級基本道德要求的認識而自覺追求和嚮往的某種理想人格和理想社會中的道德關系。
希望能幫助到你

⑷ 柏拉圖道德是什麼

美德即知識是柏拉圖思想中一個核心的內容。

在Protagoras 中,柏拉圖提出了一個享樂主義式的對人類心理的描述。他提倡一種一元主義式的對快感/利益的解讀,聲稱人的行為都是出於趨利避害的考量,世界上所有的快感和痛苦,利好與不利,都可以在同一個標尺下衡量。當人面臨多種選擇時,他會計算他以為的每個選擇背後的「總和利好」,最後選擇那個他以為的對他最有利的那一個。

如果一個人真正的具有對「好」的知識(knowledge of the good),那麼他必然會選擇「好」的行為。不同於尼采這種聲稱每個人本質的利益都不同的視角主義者,柏拉圖認為有一個客觀的、對所有人適用的「好」(good),並且這種「好」是在形式的世界裡實際存在的,就像太陽存在一樣。在《理想國》等對話中,柏拉圖論證了正義比不義要「好」: 對人類而言,「好」——即最大的、最本質的利好——是靈魂的完整、同一,是靈魂中理智、精神、慾望三部分各安其位,而這等同於正義/美德的狀態。如果一個人真正具有對「好」的知識,那麼他出於自利的目的,必然會做一個正義的人,即使是面臨肉體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脅,也不會去行不義,因為他知道正義對他是最有利的。就好像是,如果我擁有數學知識,知道1+1=2, 那麼哪怕有人嚴刑拷打、威逼利誘,我也不可能真的相信1+1=3,盡管我或許會謊稱我相信1+1=3 以逃避折磨。

問題在於,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對「好」的知識。我們覺得對我們好的東西(apparent good),不一定等同於真正的好(good). 於是我們就會錯誤地衡量不同選擇背後的「總和利好」,選擇實際上並非對我們最有利的行為。這便是「作惡」。因此,「作惡」的本質是無知,是因為缺乏對「好」的知識;而一旦我們獲得了這種知識,我們趨利避害的本性會令我們必然地去追尋美德與正義。

柏拉圖否定了Akrasia (weakness of the will)的現象,即明明「知道」什麼是對我有利的,卻沒有這么做。這也是亞里士多德(自認為)與柏拉圖的一大分歧。柏拉圖認為,根本不存在我「明明知道」去健身房鍛煉才是更有利的,卻還懶在床上貓被窩里刷知乎這種事。這種情況中,我實際是不知道/不相信去健身房是更好的,我內心深處還是相信躺在床上對我更有利。

從這里可以看出,柏拉圖所說的對「好」的「知識」,不只是一個知性理解(understanding /comprehension)層面的概念,還包括長期對慾望、精神的訓練與控制。 我閱讀了理想國,理解了他每一步的論證,信服了「正義比不義更好」這個觀點,但即使這樣,我也並不是真正地知道(know)正義比不義更好。這就是理想國里那個「人」、「獅子」、「多頭怪物」的比喻的含義。一個人若想真正的獲得對美德的知識,他必須從小過一種道德的、節制的生活,不能有絲毫偏離。他需要警惕地控制靈魂中的「多頭怪物」,不能滿足它喂養它,讓它過於強大。而一旦他年輕時放縱慾望,削弱「人」(理性)的力量而增強「多頭怪物」(慾望)的力量,長大後怪物就會強大到虛弱的理性完全無法控制的地步。對於這種人,僅僅有理性論證(rational argument),不足以讓他獲得對「好」的知識,變成一個正義的人。柏拉圖這種對幼年時的habituation 的強調,在亞里士多德的教育理論中得以延續。他強調人必須從幼年起,就被訓練著過道德的、節制的生活,以正確的方式去「模仿」美德的行為,並且學會享受美德的行為本身。 小時候沒有這種長期的、嚴格的、一絲不苟的habituation, 長大後讀《理想國》或《尼各馬可倫理學》一點用也沒有。

我個人覺得柏拉圖說的挺make sense 的。來美國後我發現不少美國同學午飯就吃所謂的「花生醬三明治」,就是兩片麵包里夾上花生醬果醬黃油乳酪,這都能吃得特開心,說是從小到大上學的午餐就是這個。要讓我天天中午吃這玩意不到一周我就得退學。大概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不太好,喂給了多頭怪獸太多的餃子餛飩湯圓米粉烤鴨雞湯排骨鳳爪水煮魚麻辣燙小籠包大閘蟹,現在就是跟我說要節制些,不能過度追求口腹之慾,我即使理智上能理解甚至認同這個argument, 實際上也無法真正地相信節制飲食比找好吃的對我更有利。

⑸ 儒家的道德理想是什麼

「內聖外王」說是盂子人治思想「聖人治世」和「賢能政治」的理論基礎,用現代的概念來表述,孟子的社會發展史觀是天才史觀,或曰英雄史觀。

孔孟都贊揚聖人治世。「聖人」這個概念,春秋以前指有高尚道德修養和聰明智慧的人。孔子把「聖人」理想化了,稱聖人是具有天賦的「不學而知,不慮而成」的智慧,又有極高道德的天才人物。在孔子言論中被稱許為「仁人」的已經很少,所謂「仁人」是能夠「博施濟眾仁民」的人,而聖人又比仁人高一格;他稱許的聖人只有堯、舜、禹、湯、文王、周公這幾位治世的政治領袖,稱頌他們一生自奉儉朴而全心全意致力於天下太平、萬民安樂。孔子慨嘆自己未見聖人,只能在夢中得見周公。他謙稱「若聖與仁,則我豈敢」?聖人,實際上是孔子思想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他把聖人神化了;用天生的非凡品德和智慧來理政,就是聖人治世。

孟子發展了孔子的「聖人治世」論。但他把「聖人」從神座上拉下來,說「人人可為堯舜」,也就是人人可以學堯舜,成為聖人。

「內聖外王」實際上是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政治思想,也是儒家信奉的價值觀。在中國長期封建社會中,它一方面以修身為本,引導人們提高自身的品德智慧去施行開明政治,一方面又在道義上起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君權的作用。

⑹ 大學生的道德理想是什麼

我們都應該堅持自己的夢想,這不僅僅因為大學是實現自己夢想的地方,更是版因為這是我們人生權價值的體現,有人說人生價值就是給社會創造了多少財富,創造了多少價值,可你是否想過,哪怕你在你的職位上給世界創造再多的財富價值,你對你所在的職位毫無興趣,那難道也算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了嗎!由此看來,世界上很多的人根本就沒有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所謂的人生價值也只是虛榮心的掩飾,而他們的內心是空虛的。
堅持自己的夢想。也許我們到死都無法實現,但如果我們連想連追求都不敢,更不要說去做那部分少數人了,認定了自己的夢想,就要牢牢抓住,不要放手,堅持夢想為他奮斗。

⑺ 材料中國與道德理想色彩過於消極分別指的是哪一思想學派

我認為這個不是說哪一個思想學派恩,是本身他就是所有的想法都是各個代表著各個的派系。

⑻ 道德觀的各國狀況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道德觀主要是指以儒家為正統的傳統道德。其精華和糟粕並存,天下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則,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仍閃爍著禮儀之幫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輝。儒家要求人們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謂之中、平平常常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規范迄今為止仍然是中國人的為人處世的准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任能,各得其所,各盡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現其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徑。
儒家注重人格氣節,提倡仁義禮智的人格價值,認為人格氣節關系著國家民族的興衰存亡,把仁義道德、禮儀廉恥看得比生命還重要,要求人們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恕之道的人際和諧思想是傳統道德中人際關系的心理和行為原則。仁者愛人,和為貴,忠恕之道千百年來為統治者和老百姓所推崇。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別人之道,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人與人也要和諧相處。
儒家自省、自訟、內省等道德修養方法要求人們嚴於律己,防微杜漸。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養,除實施有目的的道德教育外,還鼓勵人們通過自覺的道德修養來完成。儒家認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一切都要從修養個人的品德做起。儒家道德修養的方法很多,其理想人格塑造和培養的主要方式是「內聖外王之道」。
「內聖」就是通過自省、自訟、內省等修養方法,達到聖人所具有或應有的品格。「外王」既是一種經世原則和政治理想,也是一種應世原則和人生理想。「自省」就是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即看見賢德的人應向他看齊,看見不賢德的人要反省自己,不重蹈覆轍。訟是責備,「自訟」是自己責備自己,即自我批評。「內省」是向內反問,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對的地方。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指的就是「內省」。孔子強調「內省」,孟子進而強調向內用功夫,要求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以恢復、保持和擴充自己先天的善性。他認為只要人們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誠心誠意的自我修養,就可以產生一種「至大至剛」的「浩然正氣」。 應該說,只要是人類,就有某些共同的物質是應該人類共同遵循呵護的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和心理寄託。美國人最基本的道德價值之一是誠實。喬治·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即將此道德教導地極為清楚。小喬治在試他新斧頭時砍倒了爸爸最心愛的櫻桃樹。當爸爸問他的時候,喬治說,我不能說謊,我用我的斧頭砍了它。小喬治非但未被懲罰,反而因為誠實而被贊賞。有時候美國人仍然相信「誠實是最上策」。
另外一個為美國人所尊崇的美德為堅忍。
同情心,是美國的道德之最。聖經中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描述一個流露同情心的人。在這個撒瑪利亞人出發去某城市的途中,看到一個可憐的旅客躺在路旁。這旅客被鞭打、搶劫,這位仁慈的撒瑪利亞人非但沒有視而不見,反而停下來幫助這位有需要的人。同情心還可以變成一個正面循環,在一九九二年的秋天,愛荷華州的居民將好幾輛卡車的水送到受颶風侵襲的佛羅里達州;而就在第二年夏天,當中西部鬧水災的時候,佛州人便投挑報李。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用較不醒目的方式回報人們向他們表達的善意。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精闢概括,是對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總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導方針。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八榮八恥」為內涵,把握其歷史性與時代性、民族性與世界性、思想性與實踐性的特徵,體現新世紀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內容和標准。
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提出「五愛」公德和20字公民道德基本規范。社會主義榮辱觀,吸納了「五愛」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又作出了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新闡發。從「五愛」公德和「五愛」進憲法,到20字公民道德基本規范,再到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國社會主義道德觀認識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八榮」的第一條是國家觀,強調必須熱愛祖國;第二條是人民觀,強調必須服務人民;第三條是科學觀,強調必須崇尚科學;第四條是勞動觀,強調必須辛勤勞動。「八榮」前四條包含了「五愛」公德中「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的內容。「八榮」的後四條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相一致。「八榮」後四條第一條是人際觀,強調必須團結互助;第二條是義利觀,強調必須誠實守信;第三條是法紀觀,強調必須遵紀守法;第四條是生活觀,強調必須艱苦奮斗。「八榮」後四條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中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的內容。「團結友善」,在人際觀上就要以團結互助為榮;「明禮誠信」,在義利觀上就要以誠實守信為榮;「愛國守法」,在法紀觀上就要以遵紀守法為榮;「勤儉自強」,在生活觀上就要以艱苦奮斗為榮。
榮辱是人們自我評價時產生的自尊或自愧的心理體驗,是社會對人們思想行為褒獎或貶斥的評價。「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借鑒和弘揚了民族道德與世界道德的優良傳統,把褒與貶、倡導與抵制有機結合在一起,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褒獎性與貶斥性的統一。
道德作為調節公民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規范,具有行為准則的功能。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榮辱觀,從中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實際出發,明確了當代中國社會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實踐性,是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的統一。

⑼ 道德理想

理想:
理想不是空談,要能屈,而後才能伸。單是不肯遷就現實,而只是一味空想,不但不能成功,而且終究會消磨了你當初的壯志,向凡庸平淡的生活低頭妥協。
道德:
我們不能希望人能百分之百的消除私念;但應該在牽涉到別人利益的時候,能退讓一步,不損害別人。
——[台]羅蘭

⑽ 道德和理想之間有什麼聯系

道德品質;也稱「德性」,簡稱「品德」。個人在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特點和傾向。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構成。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最高尚的、最能體現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利益的是共產主義道德品質。
道德理想;指理想人格和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是個人和社會道德的最高境界。它一方面體現理想的社會道德狀況,另方面這種理想的社會道德又通過一定社會或階級的理想人物及其高尚的道德品質體現出來,是兩者的統一。 道德意識的內容之一。指人們基於對一定社會或階級基本道德要求的認識而自覺追求和嚮往的某種理想人格和理想社會中的道德關系。

熱點內容
合同法五十九條 發布:2025-05-06 20:17:47 瀏覽:890
山陰法院起訴 發布:2025-05-06 20:17:37 瀏覽:578
經濟法增值電信 發布:2025-05-06 20:14:15 瀏覽:787
非訟律師 發布:2025-05-06 20:08:18 瀏覽:383
勞動法3638條規定 發布:2025-05-06 19:51:10 瀏覽:550
建設法律責任按性質可分為 發布:2025-05-06 19:49:50 瀏覽:696
陽朔法院網 發布:2025-05-06 19:35:13 瀏覽:333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分析 發布:2025-05-06 19:33:13 瀏覽:264
新法律法規婚姻法不用禮金 發布:2025-05-06 19:28:58 瀏覽:75
武漢疫情刑法 發布:2025-05-06 19:12:58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