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權道德

法權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1-01 05:16:20

『壹』 法律權利和道德權利的區別

這兩個概念是不同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法律權利是法律賦予的有國家強制力的保證
而道德權利沒有

『貳』 什麼是法律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一般認為法律是調整人們社會關系的規范,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社會關系都屬於法律調整的范圍。法律的淵源主要包括成文法,判例法等等。

法律與道德都屬於社會規范,但是二者也存在明顯的區別:

  1. 法律關注人的行為,不單獨調人的思想活動。比如,想殺人的行為並不受法律調整,只有在實施行為的時候才考慮人的思想因素。而道德則同時調整人的思想與行為。

  2. 實施方式不同。法律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依靠人們的自覺遵守。

  3. 調整范圍不同。法律的調整范圍比道德小,不如法律不調整戀愛關系但是卻受道德的調整。

  4. 表現形式不同。法律包括成文法與判例法都是以文字形式表現出來的,而道德往往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一種傳統。

  5. 內容不同。法律規定的內容是人們的權利義務關系,但是道德則不突出權利,注重義務。

    有理論認為法律是最低標準的道德,但是現代法理學有很多觀點也認為二者其實沒有這樣一種包含關系,法律是最低程度的道德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叄』 論述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

一、聯系:

1、相互制約

法律是通過立法、實施並強制執行的, 以此來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而道德則是通過科學、正確的評價, 推動法律的廢除、修改以及實施等。制約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行為, 都不會超越社會基本秩序的許可范圍。

2、在內容上相互滲透, 相互重疊

在法律規章制度中, 會存在一些道德條款, 同樣的, 在道德規范中, 也會有一些具有法律性質的條款。

法律中的很多規章制度都是通過道德規范演變而來的, 其中蘊含著道德精神;同樣的, 在道德規范中, 也存在著很多具有法律性質的條款。尤其是在價值層面上, 兩者之間更是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由此可知, 兩者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重疊的。

3、在地位上相互轉化, 相互吸收

法律和道德兩者之間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 都是保障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具體來說, 道德是法律的基礎, 道德規范中所規定的, 在法律中也會有所體現, 這也就體現了道德法律化的結果, 可見, 兩者是相互吸收的。

4、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作用

法律和道德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是相互作用的。在社會的發展中, 法律和道德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法律應是以道德為基礎的, 切不可認為法律是萬能的。因此, 只有將法律和道德兩者進行有機的融合, 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二、區別:

1、產生的時間不同

據史料記載, 法律最早產生於奴隸社會, 在當時, 人類經過不斷地發展, 逐漸進入到了私有制經濟時期, 統治階級為了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利益, 就產生了不成熟的法律體系。道德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人類的產生, 可以說有了人類就有了道德, 例如:最初的宗教等等。

2、表現形式不同

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強制制定、實施並執行的, 具有嚴格的程序性, 從而就使得法律具有強烈的穩定性和權威性。而道德則是社會在潛移默化的發展過程中悄然形成的, 道德並沒有具體的表現, 它是通過一個人的內心來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規范的。

3、調整范圍不盡相同

法律是對人的行為規范進行調整、規定, 並不涉及人的思想限制。而道德則更加全面, 對人的行為規范、思想等方面均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調整, 在這其中, 更加註重對人的思想方面進行調整, 進而調整人的行為。

4、作用機制不同

法律是通過國家強制實施的, 若人違法犯罪, 就會依法受到處罰。而道德則是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來譴責的。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怎麼樣, 和法律並不相關。

5、內容不同

法律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 兩者是相等的, 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更沒有無義務的權利。而道德則不同, 道德更注重對義務的強調, 對於權利的涉及少之又少,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兩者之間的內容是存在一定區別的。

(3)法權道德擴展閱讀:

法律的門類

1、法律最初指國內法,只在一國主權范圍內適用。隨著國家間交流的頻繁,國際法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國際法和國內法常常發生沖突,也隨著沖突逐漸彼此協調。

2、雖然所有的法律體系處理的議題通常都是很類似甚至是一樣的,不同的國家對於各種法律的分類和命名上通常都會不同。

3、最一般的區分為與國家密切相關的「公法」(包括憲法、行政法刑法)和規范私人間權利義務關系的「私法」(包括合同、侵權行為和物權法)。

4、在大陸法系中,合同法和侵權行為法屬於債法的一部分,信託法則在法令制度或國際公約下運作的。國際法、憲法、行政法、刑法、合同法、侵權行為法、物權法與信託法被視為「傳統核心課題」,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更為重要的課題。

『肆』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法與道德在本質上有一定聯系,內容上存在相互滲透的聯系,法與道德在內版容上有相互權重合的地方.道德對社會的調整不具有強制性,而法律具有普遍性,程序性和強制性.二者區別在於生成方式的建構性與非建構性.發在生成上由有權威主體經程序主動制定認可,具有建構性.道德是社會生產生活中自然演進的;發有明確的行為模式,道德有相當大的彈性.法有可訴性強制性,道德的約束多靠輿論和自身.

『伍』 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是什麼

在法律的范疇內,來講到底源是不合適的,在道德底線錢講法律也是扯淡的,但是我覺得這兩個東西還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在我看來法律基本上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我記得在法律中有一個規定就是在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公利益的同時要維護良好的道德風尚,這是法律的一條基本原則。

總結:

從這個案子可以看到,就算是法律有時候也不是萬能的,更多意義上來講,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那個法律的規定,只是給法律的一個圓場說法而已。

『陸』 法與道德的區別是什麼

法與道德的區別

1、產生時間。法律是隨著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沒有國家就沒有法律,法產生於階級社會;道德是社會生活自發演變而形成的,在原始社會就存在相應的道德,例如上古時期的禪讓制。因此法律的產生時間晚於道德。

2、結構不同。法律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體系性,具體表現為法律制度、法律條文、法律部門等等;而道德比較零散,沒有完整的體系。

3、內容不同。法律的內容強調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沒有權利就沒有義務,兩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道德的內容往往只強調義務。如道德要求拾金不昧、救死扶傷、尊老愛幼等等都是給人設定的義務。

4、保障手段不同。法律的保障力量主要依靠國家強制力,是一種外在的強制手段;道德的保障主要靠人們內心的遵守和社會輿論的評價,是一種內心的約束。因此法律的保障手段強於道德。

5、調整范圍不同。道德的調整范圍遠遠大於法律。道德要求人們內心善良、與人為善,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這樣的要求,而法律只是對人最低限度的要求。

熱點內容
2018勞動法購買社保標准 發布:2025-05-05 14:27:14 瀏覽:585
勞動法春節上班 發布:2025-05-05 14:15:33 瀏覽:512
吉林省政府法律顧問制度 發布:2025-05-05 14:13:16 瀏覽:900
水利安全生產法規 發布:2025-05-05 14:11:54 瀏覽:119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遴選 發布:2025-05-05 14:11:46 瀏覽:563
江西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 發布:2025-05-05 14:05:18 瀏覽:767
醫院常用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5-05-05 14:05:16 瀏覽:421
今天上午社會與法播的電視 發布:2025-05-05 14:04:01 瀏覽:577
穩定社會法治與德治 發布:2025-05-05 14:00:22 瀏覽:848
食碘條例 發布:2025-05-05 13:59:37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