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治胃寒
⑴ 誰有治胃寒的偏方,麻煩告知,謝謝
每天早晨喝紅糖姜棗茶,現在鋪天蓋地都有賣的,也可以自己買原料煮。
艾灸中脘穴、神闕、足三里穴,艾條也很容易買的。
我們老家有一種小茴香,干炒一下之後可以泡茶喝,老一輩的人說暖胃的效果特別好,但是在外地我沒怎麼見過(不是平常中葯里說的那種小茴香,只有比小米大一點兒)。我們那裡種的據說都在出口。
注意飲食禁忌,就是不要吃涼性的水果,不要喝冷飲。飲食要清淡。
給你一組數字,可以默念070,或者650.380.720 專注地念,點點那裡稍微停頓一下,你可以試試有沒有效果。
或者可以試試附子理中丸,自己不懂可以咨詢一下葯師。
⑵ 胃寒要怎麼保護
你可以吃附子理中丸的,嘿嘿,
如果對證的話,你可能會有反應的,會拉出很多泡末樣的大便的
或者長期用白術來煮粥喝也可以,最好是用土炒白術用白術來煮粥喝也可以,最好是用土炒白術
你可以吃附子理中丸的,嘿嘿,你一次吃12個,也就是正常量的1.5倍,這個效果是比較好的,也不是很貴.
⑶ 治療胃寒的方法有什麼
胃寒以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等為主要的症狀,治療是溫補脾胃等來治療。治療葯物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有一定的療效,
⑷ 胃寒怎麼辦
如果是單純的胃寒溫補一下就可以了,同時要注意飲食。我的觀點是還需要 針對不同的個體辯證用葯為宜。
⑸ 胃寒用什麼方法治療最好
胃寒是中醫上的說法,中醫以五行定性,寒與熱都是偏離正常狀態的症狀表現。寒熱本身並不能相調,相對應的,需要寒以溫補,熱以涼調。胃寒的症狀是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
身邊經常會聽見有人說胃不舒服,聽症狀以胃寒者居多,偶爾也有胃熱而不適的。偶的胃寒似乎是天生的,生活再規律都沒法改變。這次春節放假在家,某夜不慎受寒,就折騰了好幾天。最終還是老媽用了一個偏方才搞定:老薑洗凈,切兩三片剁成碎末放在碗里,加入紅砂糖或者土糖,沖入滾水,趁熱喝下。如果體質很寒不怕上火的,可以連薑末一起喝進去。效果很好,喝了二次就好了,其中一次還吃掉了薑末,很香,呵呵。
之後一時興起,去網上找了若干治療胃寒的偏方,發現原理大同小異,都是用性溫的食物去暖胃。其中胡椒根燉雞的方子當時去海面旅遊時那個導游也講過,豬肚裡裝東西煮的方子也有同學告訴過我。在這些方子里似乎沒有看見羊肉,其實羊肉暖胃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羊肚,對我很有效。
這么多方子,心下竊以為,換著做換著吃不容易吃膩掉,還可以看心情挑著做,呵呵
1、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吃,直至好為止。
2、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幹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輕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料。
3、吃蘋果可緩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或半個大蘋果,胃很快舒服了
4、大號的生豬肚一隻
砂仁 30克
小茴香 30克
炙首烏 30克[/b]
[1]. 把三種葯材洗凈放入豬肚中,針線縫好,放入一鍋水中煮至豬肚可輕易用筷子戳穿。
[2]. 撈出豬肚拆線,扔掉葯渣,洗凈切小塊放回原湯中煮沸即可。
[3]. 加鹽連湯帶豬肚食用。每天一次,每次吃一半,一個豬肚分兩天吃完。
5、到超市買糙米,大概2塊5一斤,將糙米放到鍋內炒,一直炒到金黃色,什麼調料也不放,就起鍋,然後沖熱水來喝,多喝一段時間,根據自己胃寒的程度來定
6、高良姜90克香附120克。共研成細末。每次3克,早晚各1次,溫開水沖服。
7、鯽魚一隻(約250克),去鱗、鰓、內臟洗凈,生薑30克洗凈切片,桔皮10,胡椒3克.生薑桔皮胡椒包紮在紗布內填入魚肚中,加水適量文火煨熟,加鹽少許,空腹喝湯吃魚.
8、紅棗1000克,黑豆1000克,姜500克(切片),洗凈後加涼水煮,熟後盛在容器內備用。每頓飯用碟盛五六個棗、姜數片、黑豆一撮,放在鍋內熱上,吃飯時吃下,連吃數月即愈。
9、姜棗桂圓湯:乾薑10克切薄片,紅棗30克,桂圓30克,紅糖20克,加水500毫升後煎煮15分鍾,早晚服用。連續吃一段時間,有溫胃調補之功,適用於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者等。
10、胡椒根燉雞
材料:嫩雞1隻(約500克),胡椒根30克,黨參30克,紅棗5個。
做法
(1)選嫩雞項,劏凈,切去尾及油,切塊。
(2)胡椒根、黨參、紅棗(去核)洗凈,與雞肉一齊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開水,燉盅加蓋,文火
隔開水燉3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溫中補虛,散寒止痛。胃寒疼痛,症見胃痛暴作,常喜熱飲,得溫則痛減,遇寒加劇,口和不渴,時
泛清涎,亦可用於風寒濕痹之關節疼痛。
說明
飲食不節,恣好生冷,或胃脘受寒,內客於胃,每致胃寒疼痛,治以溫胃散寒為主,輔以補氣健脾。
湯中胡椒根辛熱溫散,功專溫胃散寒、止痛,又具有溫通經絡、法除風濕之功。黨參補益脾胃、扶正祛邪
,又防寒邪傷及胃氣,且其味甘又有制約胡椒根的辛燥。紅棗助黨參補中,又增強其甘緩之性。雞肉營養
豐富,功能健脾補中、益氣養血,與上諸葯同用,補而不膩滯,使脾胃功能健旺,有利於祛散寒邪,溫暖
胃氣。合而為湯,共奏補虛、溫胃、止痛主功。
⑹ 治療胃寒有什麼簡單實用的好方法
"要想胃好,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飲食
小米粥就饅頭(不是包子),可以養胃;
2.每頓七八分飽
飢一頓飽一頓,面對不喜歡的食物寧願餓著,而見到愛吃的就一下吃到撐。長此以往,腸胃就要「罷工」了。哪怕是愛吃的東西也不要「一次吃個夠」,每頓最好都只吃七八分飽。
3.在人小腿上,位於膝關節下脛骨前緣外側4橫指處,有一個叫「足三里」的穴位,按壓該穴對因受寒或飲食所傷引起的胃痛可起到緩解的效果。
4.其實胃寒最適合的調理方法就是艾灸,因為艾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是溫補陽氣、散除寒濕:胃寒就是冰,而艾灸就是火,火融化冰,
艾灸克制胃寒!如果放著艾灸這么直接的方法不用,其實就是在繞遠路!艾條燃燒的熱力具有超強滲透力,可深入胃部祛除寒濕之氣
。
可以用一款胡大爺黑土溫灸器套裝做艾灸,網上都可以淘到的,具體效果可以看案例:央視我艾我健康,故事中的胡大媽辛辛苦苦撫養大4個孩子,可自己卻積 勞 成 疾,就在胡大爺為腿疼發愁的時候,她的胃也到了最難受的時 候,想吐,一犯病了就是喝水,胡大爺看著妻子受罪,情急之下,他拿起了醫書,希望能找到辦法,減輕自己和妻子 的病痛,而就在翻閱醫書的過程中,他無意中看到「灸」這個字.....
"
⑺ 患了胃炎,可以用哪些土方法,一個月幫你治癒老胃病
不少胃病患者都是在吃西葯中度過的吧,特別是急性腸胃炎或者吃辣喝冰胃病發作的時候,習慣性的用西葯抑制掩蓋過去,但是西葯總歸是治標不治本,因此胃病的患者們反反復復總是不能「斷根」。
3.炸生薑,治胃痛、胃寒、噯氣
生薑洗干凈,切片沾上白糖,熱好油,炸至兩面稍變色,每次2片趁熱飯前食用,一般是10天左右會感到胃裡暖暖的,對改善胃寒、胃痛的症狀有很好的效果。
中醫建議:胃病屬於慢性疾病,需要長期調理,不可圖快。食療都是輔助作用,如果是胃病嚴重的話,最好是去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平時也可以喝長白山葯谷丁香茶來養胃。
⑻ 誰知道治療脾胃虛寒 最快的方法 秘方 跪求大神解答
我也脾胃虛 從小到大都是這樣。
吃了無數種中葯,通常都是吃的時候管用,不吃停了就不行了。秘方我感覺不頂用
關鍵還是要靠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習慣及堅持鍛煉。
⑼ 治療胃寒的土方法
胃寒是中醫上的說法,中醫以五行定性,寒與熱都是偏離正常狀態的症狀表現。寒熱本身並不能相調,相對應的,需要寒以溫補,熱以涼調。胃寒的症狀是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
身邊經常會聽見有人說胃不舒服,聽症狀以胃寒者居多,偶爾也有胃熱而不適的。偶的胃寒似乎是天生的,生活再規律都沒法改變。這次春節放假在家,某夜不慎受寒,就折騰了好幾天。最終還是老媽用了一個偏方才搞定:老薑洗凈,切兩三片剁成碎末放在碗里,加入紅砂糖或者土糖,沖入滾水,趁熱喝下。如果體質很寒不怕上火的,可以連薑末一起喝進去。效果很好,喝了二次就好了,其中一次還吃掉了薑末,很香,呵呵。
之後一時興起,去網上找了若干治療胃寒的偏方,發現原理大同小異,都是用性溫的食物去暖胃。其中胡椒根燉雞的方子當時去海面旅遊時那個導游也講過,豬肚裡裝東西煮的方子也有同學告訴過我。在這些方子里似乎沒有看見羊肉,其實羊肉暖胃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羊肚,對我很有效。
這么多方子,心下竊以為,換著做換著吃不容易吃膩掉,還可以看心情挑著做,呵呵
1、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吃,直至好為止。
2、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幹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輕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料。
3、吃蘋果可緩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或半個大蘋果,胃很快舒服了
4、大號的生豬肚一隻
砂仁 30克
小茴香 30克
炙首烏 30克[/b]
[1]. 把三種葯材洗凈放入豬肚中,針線縫好,放入一鍋水中煮至豬肚可輕易用筷子戳穿。
[2]. 撈出豬肚拆線,扔掉葯渣,洗凈切小塊放回原湯中煮沸即可。
[3]. 加鹽連湯帶豬肚食用。每天一次,每次吃一半,一個豬肚分兩天吃完。
5、到超市買糙米,大概2塊5一斤,將糙米放到鍋內炒,一直炒到金黃色,什麼調料也不放,就起鍋,然後沖熱水來喝,多喝一段時間,根據自己胃寒的程度來定
6、高良姜90克香附120克。共研成細末。每次3克,早晚各1次,溫開水沖服。
7、鯽魚一隻(約250克),去鱗、鰓、內臟洗凈,生薑30克洗凈切片,桔皮10,胡椒3克.生薑桔皮胡椒包紮在紗布內填入魚肚中,加水適量文火煨熟,加鹽少許,空腹喝湯吃魚.
8、紅棗1000克,黑豆1000克,姜500克(切片),洗凈後加涼水煮,熟後盛在容器內備用。每頓飯用碟盛五六個棗、姜數片、黑豆一撮,放在鍋內熱上,吃飯時吃下,連吃數月即愈。
9、姜棗桂圓湯:乾薑10克切薄片,紅棗30克,桂圓30克,紅糖20克,加水500毫升後煎煮15分鍾,早晚服用。連續吃一段時間,有溫胃調補之功,適用於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者等。
10、胡椒根燉雞
材料:嫩雞1隻(約500克),胡椒根30克,黨參30克,紅棗5個。
做法
(1)選嫩雞項,劏凈,切去尾及油,切塊。
(2)胡椒根、黨參、紅棗(去核)洗凈,與雞肉一齊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開水,燉盅加蓋,文火
隔開水燉3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溫中補虛,散寒止痛。胃寒疼痛,症見胃痛暴作,常喜熱飲,得溫則痛減,遇寒加劇,口和不渴,時
泛清涎,亦可用於風寒濕痹之關節疼痛。
說明
飲食不節,恣好生冷,或胃脘受寒,內客於胃,每致胃寒疼痛,治以溫胃散寒為主,輔以補氣健脾。
湯中胡椒根辛熱溫散,功專溫胃散寒、止痛,又具有溫通經絡、法除風濕之功。黨參補益脾胃、扶正祛邪
,又防寒邪傷及胃氣,且其味甘又有制約胡椒根的辛燥。紅棗助黨參補中,又增強其甘緩之性。雞肉營養
豐富,功能健脾補中、益氣養血,與上諸葯同用,補而不膩滯,使脾胃功能健旺,有利於祛散寒邪,溫暖
胃氣。合而為湯,共奏補虛、溫胃、止痛主功。
注意
(1)胡椒根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根,多產於海南島等地,如治胃痛,無胡椒根時,亦可用胡椒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