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講道德
Ⅰ 關於李敖講的一個故事
宋朝的邵雍 【字堯夫,謚號康節,生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死於神宗熙寧10年(1011-1077)】 的故事
李敖說,宋朝著名算命師邵堯夫到京城,很多人來找他問個人禍福當如何,其中只有個年輕人詢問他國家的命運。他覺得此人不與常人同,便讓其第二天單獨洽談。隔日,邵堯夫給了年輕人一本書,著他去看便能領悟。年輕人至家中打開來看,是《五代史·晉書》中的末段,亡國。所以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個人的命運在歷史洪流中不足道焉。只有生在平安歲月里,才能安享太平。如不然,小人物或離奇或悲慘的境遇是我們都無從想像的。無可奈何,無能為力,種種詞句盡在眼前翻轉。
=====
宋朝有一個很有名的人,後來這個人被中國的算命先生們奉為大師,就是說,他的一言一行可以對國家跟個人的命運做很好的預言,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邵雍。就是他,邵雍就是大名鼎鼎的邵堯夫,他在宋朝就很有名,他到了宋朝的京城裡面,被人家包圍,大家就問我的命怎麼樣?我的前途怎麼樣?每個人都向他問個人的前途,可是他碰到一個人,這個人不向他問個人的命,而問國家的命,宋朝天下的前途,他跟這個人說,今天我不告訴你,第二天你單獨來找我,我有東西給你看。到了第二天,那個請他算命的先生又來了,他就拿出一部書來,給這個向他求教的人,說你回去看就有答案。回去看什麼書呢?是中國二十四史裡面的五代史的晉朝的這一部分,中國的五代叫做梁唐晉漢周。 就是亡國。
你的明白?
Ⅱ 李敖怎麼講佛教
首先李敖應該是一個無神論者,無神論者看佛教應該是把佛教看成一種哲學,一種助人解脫的哲學。他曾在書人這樣說過(大概意思):「中國佛教給人大體的感覺就是把女人變成男人,讓男人厭惡女人,沒有什麼更高明了。」是一本研究中國有關性的書,書名忘了。這是書中的一句話,拿出來單看有斷章取義的味道。
Ⅲ 李敖的政治觀點
《自由中國》結束,到六零年代再起來的,是《文星》雜志。它是五七年創刊的,到六五年停刊。它前面一半的生命沒有引起注意,後來到胡適去世的前後,李敖在上面寫文章,有幾篇非常膾炙人口,造成全台灣轟動,文化界轟動。胡適去世時,《文星》雜志紀念胡適的專號賣了三版,從那時起,《文星》就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文化刊物。 當時,李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強調的是反傳統和西化,李敖的《傳統下的獨白》等,在學生圈裡震動很大,好像眼睛一下子睜開了,那時的李敖是文化英雄!對那一代人,包括比那一代大一些的人,形成很大的沖擊。不過,李敖基本上是批評中國傳統的文化與社會。早年他是一個文化批評者,比較不談當代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議題。他對中國文化的批判,基本上是站在現代化、西化的角度,當然這個現代化裡面有不少自由主義成份。就政治議題而言,《文星》對台灣自由主義的貢獻,沒有脫出《自由中國》的大架構,只是重復其中的一個局部。這份雜志的意義,在文化領域。政治批評的部分,則大量出現在李敖後來的《李敖千秋評論》當中。 2005年李敖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表示希望中國大陸逐步走向「成熟」的、自由和民主的現代社會。他一方面勸在中國大陸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能夠更加自信的擴大言論自由和接受輿論監督,另一方面他也勸導中國大陸的民眾在處理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矛盾時採取「溫和」及「非對抗性」的博弈方式。李敖的這種政治主張,大部份中國大陸人士認為這是他一貫堅持的自由主義思想以及追求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體現。 對於文化大革命,他指稱:「那麼長的一段時間,中國陷入艱苦的狀態;救死,這是第一優先的,所以花了這么多年時間來處理這個問題。當然共產黨因為在摸索,也犯了錯誤。這個錯誤,鄧小平評估過。我們在《鄧小平文選》裡面看得很清楚,鄧小平說:『我們從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犯了十幾年的錯誤。』」李敖另外,在2007年當中正紀念堂發生更名台灣民主紀念館爭議時,李敖即直言「乾脆炸掉」。
Ⅳ 關於李敖演講~
他在各個學校的演講內容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個人感覺刪減的可能性不大,想下載可以上www.gougou.com上看看 也可以在www.verycd.com上看看
Ⅳ 李敖錘煉自己的原則是什麼
李敖錘煉自己的原則是什麼?我很晚才看到這個消息,盡管很晚很後,但還是不請自來,忍不住想說幾句。談不上評價,我也沒有資格去評價他,就是個人感受吧。
首先,李敖是個有及其有原則的人,且能將自己的原則保持到墳墓里去。嬉笑怒罵也好,浪盪不羈也罷,他能享佳人美酒,也能為民族尊嚴捐款。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在他身上有著充分地展現。
這么一個人,你可以厭惡他,拒絕他,但你卻很難說出他有哪些真正的不是!
都知道從台島「建國」起,李敖就是是台島天字型大小刺頭,牢房都蹲過不止一次。什麼話都敢說,似乎還什麼事都敢做,偏偏還是勢單力孤的一個破書生。按道理這么一個人應該早被當螞蟻消滅才是。可實際呢,這傢伙好端端地,風生水起自在逍遙地活到老死。
我從不相信一個如此猖狂地,且極有影響力的「異類」能在任何統治下正常生存。
但李敖能!任他狂風暴雨,亦或是暗流洶涌,這個人都好好地活著。其於世事人情的智慧,可見一斑!他雖率性自大般做事,卻從不是一個愣頭青。
都說李敖自戀,甚至自大。也沒錯!可是這個人無論是寫書做節目,還是平日里的嬉笑怒罵,皆是有理有據,讓人辯駁不得。
他狂言,但說的都是真話,都是事實發生的;他妄語,但他寫的文字從無憑空捏造,字句皆有根據考究。猶記得某個S主持的節目中,李敖於一個angel的地名,就能信手舉例世界各國有近十個之多!
所以很多人挨了罵卻還不了口,很多人不服,但大都只能拿他性格做文章。
其於事之真,於學問之謹慎博學,令人欽佩感嘆,不服不行!
但就這么一個認真博學的人,卻將才華盡付於自在人間。所以沒能留下傳世之作,實在可惜!!!
發布於 2018-03-19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贊同
Ⅵ 如何評價李敖
說起李敖,是個偏執型的神經病把。我覺得李敖就是台灣著名文人。但他有著執拗的脾氣,傲人才氣和磊落的豪氣。我本人是非常欽佩能真正做到這么極致的奇人。
李敖的語言簡練、另類、幽默、鋒利、智慧…,他罵人的話也卓爾不群,他的情感至真至情,我是非常的佩服啊,五體投地。
人生在世,有誰會不被罵呢?像被這么靜心准備、這么有專業素質、這么一絲不苟、這么精益求精,這么有道德水準地罵,我覺得不但不要生氣反而應該覺得這是一面好鏡子。對於他罵得是對是否,就留給時間去做判斷吧。
所以,我對李敖是非常敬佩的。
Ⅶ 李敖很有思想嗎
這個要看你自己怎麼想了。
你有看過他的視頻嗎?有聽過他的演講嗎?
我不覺得他很有思想
我覺得他的觀點很獨特,而且很有說服力。
思維方式也不同常人,和一般人的思考的角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差別。
我個人是很喜歡他的,很希望和他聊一聊。哈哈
至少我覺得他是一個很好的朋友,給你一種堅持的力量。讓你走到幸福的彼岸。
衷心的希望你了解了解他
Ⅷ 李敖的說
樓主啊,你的這些話:「假如,用手去摸冷熱的水。這就是感覺,那他說可以製造出來?就說我摸的冷的時候可以自己製造出來感覺到熱?反之,感覺冷?」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是有問題,你沒發現過嗎,當你手摸過冰,並且習慣它的溫度後,再浸到冷水就覺得是熱的,反之,亦可。事實上,人的冷熱感是相對釋放或吸收熱量的快慢而產生的。
對於你的話,我個人覺得你可能比較不喜歡李。我還是比較同意「愛上可愛的人」的那個觀點。不過有一點,我認為「唯心」並不是說在臆想,杜撰根本不存在的事情,然後來獲得什麼。只是價值觀不同。例如:唯物主義的人說,如果蘋果沒有價值,我就不會想去吃。唯心的說,如果我不想吃,蘋果就沒有價值。
不同點就在於先有物質還是想法。
明白??
我打的累死了……
Ⅸ 李敖《好人的壞處》讀書筆記
在很早以前就看到了李敖在《好人壞在哪裏》一文中關於好人之壞的論述,看後甚是佩服他老人家的觀點。今日再看此文,終究還是佩服二字,現在將其經典的和自己的一點看法寫於此,以饗各位朋友。
在李敖《好人壞在哪裏》一文中,他首先說了好人的第一壞——不敢與壞人爭。他的原文中是這樣說的,「好人的第一壞處是,他們怕壞人,因為怕,所以不敢與壞人爭。」「天下壞事的造成,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壞人做壞事;另外一個是好人容忍、坐視、甚至默許壞人做壞事。結果呢?有能力或可能有能力的好人,在有機會或可能有機會的時候,放棄了打擊壞人。阻止壞人作惡的行動。於是天下的壞事,也就一件一件地蔓延起來了。」「所以,不客氣他說,壞事不全是壞人做出來的,其實好人也有份,容忍、坐視、甚至默許壞人做壞事,乃是使壞事功德圓滿的最後一道手續,好人之罪,豈能免哉?」 以上就是李敖關於好人的第一壞的論說,看後想必各位也是有說欲言的。就是這世界上有那麽多的不敢與人爭,怕與人爭,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縱容壞人的壞,讓壞人之懷得以「成就」了壞事。最終也出現了如南開大學的校長張伯苓所說的,「這個年頭兒,就是因為『壞人都在台上唱戲,好人蹲在屋裏嘆氣』,」這樣的結局的出現,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好人之好所造成的,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為什麽會出現好人不敢說壞人,揭露壞人的情況呢?我認為這是由於一個社會一個政府的法律制度的缺失所造成的。法律的缺失讓壞人敢為所欲為,好人只能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所以才縱容了壞人的壞。如果有相應的法律來保護好人敢說的話,壞人再怎麽壞,也就會怕了好人的好,怕了那些被法律所保護的好人。
李敖說好人的第二壞是——以為「獨善其身」便是好人。李敖他老人家是怎麽樣說的呢?「好人最大的毛病,乃在消極有餘,積極不足;嘆氣很多,悍氣太少。結果他們所能做的,充其量只是『獨善其身』而已,絕不是『普渡眾生』的好漢,但是最後,壞人並不因為好人消極嘆氣就饒了他們,壞人們還是要欺負好人,強奸好人,使他們連最起碼的『獨善其身』也善不好,連佛教中最低級的『自了漢』也做不成。最後只得與壞人委蛇,相當程度地出賣靈魂,幫著壞人『張其惡』或『扶同為惡』。」 「好人所以『獨善其身』,其實是一種相當成分的自欺。這種自欺,原因在好人以為『獨善其身』便是好人人格的完成,其實,這一完成,還差得遠哪!」「為什麽?因為好的完成,必須是向外性的,而不是向內性的,顧炎武說他不敢領教置四海窮困而不吭氣,反倒終日講道德教條;林肯說他無法認同一半是奴隸一半是自由人的長久存在,都在說明了道德上的向外性。老羅斯福打擊『財閥』,推動反托拉斯政策,堅信如果不能使個個都過得好,單獨哪個也過不好。就是這種向外性的偉大實證。」 「以『獨善其身』自欺的好人,他們自欺到以為,『獨善其身』便是好人 ,其實是大錯特錯的,因為壞人是向外性的。好壞關系是一種此長彼消的互斥關系,自以為『獨善其身』便是好人了的,就好像踩在糞坑裡面高叫自己不臭一樣,是不可能的。」李敖將那些自以為獨善其身的好人也臭罵了一通,那怎麽樣才能不讓好人不「獨善其身」呢?讓好人去關心那些需要被關心和幫助那些別壞人欺負的人們呢?在這點上李敖做出了表率。聯系他的身世和遭遇,我們不難看出,如果李敖他老人家想獨善其身的話,他也不會被關了兩次,書也不用寫到那些有看著很「涼爽 」的封面的書籍上去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想獨善其身的人也被壞人欺負,你李敖沒有獨善其身也不是一樣地被欺負了嗎?其實不然!李敖不學那些獨善其身的人,是因為他不想被壞人永遠欺負,而那些想以獨善其身來求得壞人同情的人們,雖然可能借那獨善其身得以暫時的安全、不被壞人欺負,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壞人的壞是無法說無法預測的,有一部分壞人或許真的是良心未滅,看到你的獨善其身也就放過你了,但那些不吃獨善其身這一套的壞人呢?
好人的第三壞是什麽呢?在李敖看來,好人之壞不僅有「不敢與壞人爭」,「以為獨善其身便是好人」這兩種壞以外,好人還有第三壞——以為「心存善念」便是好人。李敖他老人家又是怎樣來論述的呢?「當『獨善其身』大行其道以後,倫理學上的「動機派」便成了好人的護身符。『動機派』的走火人魔,判斷一件事,不看事的本身,反倒追蹤虛無縹緲的動機,用動機來決定一切。認為動機就是事實,一切要看你存心如何;存心好,哪怕是為了惡,也『雖惡不罰』;存心不好,即使是為了善,也『雖善不賞』,這樣不看後果,全憑究其心跡的測量術,一發而不可收拾,就會變得舍不該舍之末,而逐不該逐之本,以為人在這種本上下工夫,就可得到正果。這真是胡扯!善絕非一顆善心,便可了事。善必須實踐,必須把錢掏出來,把血輸出來,把弱小扶起,把壞蛋打在地上,才叫善;反過來說,想『掏錢』、准備『輸血』、『計劃』抑強扶弱,都不叫做善。你動機好,沒用,動機是最自欺欺人的借口,'世紀的西方哲人就看出這點,所以他們點破——『善意鋪成了到地獄之路』。這就是說,有善意而無善行,照樣下地獄,閻王老爺可不承認光說不練。」在這好人的第三壞裏,李敖他老人家又將那些僅以心是否存善念而不看結果,僅是嘴裡和心裡「想著善」而「不行善」的人也數落了一頓。但事實也確實是這樣的,別老是找什麽「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借口來搪塞不行善的原由。心存善念誰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況且是不是真的也沒有人知道,而最好的證明就是去踐行你的善念,用行動來說明!我們的鄧小平同志也說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麽一句話,你心存的是否是善念一樣還得到實踐中去檢驗。
以上就是李敖關於好人之壞的三點論說,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很多人,或者是我們自身,恐怕我們也不是什麽好人了,至少我現在還不是真正的好人,我也只是心存善念而很少有什麽善行。當然這是我自身的條件所限,而李敖他所數落的這三種好人之壞,我想也是條件所限而造成的。一個政府一個社會如果讓好人能夠敢說了,我看壞人也就不多了,至少是其壞的程度會得到有所控制。如果我想說或者揭發某個壞人的壞,而給我帶來的卻是壞人沒被受到相應的處罰,我自己卻受到了壞人相應的報復的話,那很多想做好人的人也不敢做了。況且你李敖不怕死並不是每個人都不怕死,你李敖有後台啊,我們這些小百姓誰給你幫助啊!你說了你踐行了你的善念,那是你有能力有條件,我們這些小百姓連工作都解決不了,飯都吃不飽了,你叫我餓著肚子去做什麽真正的好人啊!這好人的三壞確實是存在於我們的身邊的,而這好人的三壞也不是每個人自己想這樣的,也沒有哪個人真的不想去幫助別人,不想幫助壞人變為好人,一切都只是自己的能力有限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