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講堂的故事
⑴ 您好,能幫我寫一份關於道德講堂的點評嗎對別人先進事跡的評價
我告訴你寫法吧 因為先進事跡的人物不同 所體現的精神不同 所以具體內問題應該具體分析的寫。 一般容這種先進事跡的評價, 你首先要對先進事跡體現的精神和價值不同 ,你要確定別人先進事跡的精神是什麼, 也就是你寫作的主題 , 這樣子你從這個主題出發 。文章分為以下幾個板塊:首先,總領自己在讀過別人先進事跡之後的一個感受,大體上寫寫就行。其次,簡述他的先進事跡,從他的先進事跡中得到的感悟(也就是他的事跡所體現的精神)。然後,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你對他的精神進行評價和思考,在當今時代中,這種精神存在的必要性,這種精神的意義和影響。最後,這個人先進事跡的將對我們工作生活產生什麼啟示,對我們積極的意義。
真誠的求分,謝謝!!!
⑵ 求道德講堂相關資料
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大力宣講道德先進人物優秀事跡和崇高品質,努力形成「好人好報」的社會共識,推動「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營造「崇德尚善」的濃厚氛圍,
「道德講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四德」為主線。社會公德建設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以「禮儀」為核心;職業道德建設主要包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以「誠信」為核心;家庭美德建設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長輩、關愛孩子、鄰里團結、勤儉持家,以「和睦」為核心;個人品德建設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以「友善」為核心。其主要任務是:要充分發揮「道德講堂」導向、平台、輻射作用,在建設工作中要做到「四化」:布局標准化、流程規范化、對象分眾化、形式多樣化。
(一)布局標准化。「道德講堂」的室內要有統一的背景和標識,要利用桌椅樣式選擇、場地布置以及文字、圖片、背景音樂等形式營造出濃厚的道德建設氛圍。
(二)流程規范化。「5+X」模式。「5」是規定動作,即唱一首道德歌曲(開講前,組織群眾唱一首「道德講堂」主題歌曲)、看一部道德短片(圍繞主題,組織觀看一部道德建設先進人物事跡短片)、講一則道德故事(講述一個發生在身邊的體現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典型事例)、誦一段經典(組織幹部職工朗誦一段中華傳統經典語錄)、作一番點評「X」是自選動作,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課適當添加部分環節,從而豐富「道德講堂」的教育內容和形式。比如演一個道德舞台劇或小品、朗誦一段道德詩歌、舉辦一次道德知識競賽、開展一次道德美文欣賞。
(三)對象分眾化。要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和需求,分類施教,建設好「道德講堂」。同時,要綜合利用各種手段大膽創新,以網路為平台的「網路道德講堂」等。
(四)形式多樣化。以「我唱、我看、我聽、我誦、我講、我議、我選、我行」為主要模式,充分尊重幹部職工意願,設計多樣化的宣講形式,使群眾易於參與、樂於參與。
「道德講堂」要以倡導勤政廉潔、忠誠負責、知禮守禮等為主要內容,將參與「道德講堂」納入幹部職工教育培訓體系,引導廣大幹部職工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意識,改進作風、提升效率、搞好服務,爭做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表率。
⑶ 善心模範故事道德講堂
每個人都要遵守基礎的公共道德,形成內心意識。這要通過不斷的閱讀去完成。
⑷ 道德講堂文明乘車的故事 資料
文明乘車樂人悅己 乘火車出行,很是新鮮。窗外風景宜人,車內人聲鼎沸。 尤其鄰座幾位年輕人,一邊打撲克,一邊大呼小叫,興致勃勃,一路乘車,一路高「歌」,使整個車廂更加熱鬧非凡。 可惜,列車正在進站,他們將要下車,一把撲克竟撒向窗外。 我亦下車,沿鐵道邊回家。透過鐵欄桿,卻見幾位鐵路職工正頂著艷陽,冒著酷暑,手提垃圾袋,撿拾那一片白花花的撲克。 我感慨,旅客丟棄的一把撲克,扔入列車垃圾桶,或放在茶幾,待服務人員收拾,都可隨手而為,並不費吹灰之力。可為什麼非要拋向窗外,給人家製造額外的麻煩呢? 由此想到,鐵路部門是否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宣傳教育,廣而告之,讓廣大旅客明白其害處。同時,我們旅客是否更應該做到文明乘車,自覺維護車廂和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不亂扔雜物呢? 孔子說「莫為善小而不為」。 我想,無須舉手之勞,只須稍加註意的好事,人人都能做到。 讓我們爭當文明乘客,增強文明意識,共同維護好我們身邊的環境衛生吧!
⑸ 道德講堂六個主題是什麼
1、一批企業道德講堂。
強調「誠、敬、強」,側重倡導誠實守信、敬業愛崗、自立自強,以培育企業共同價值觀為主題,努力打造「人文化」道德講堂,為企業發展提供道德支持。
2、一批學校道德講堂。
強調「德、勤、贏」,側重倡導有有德勤奮、文明有禮、分享共贏等內容,推進學校道德講堂建設,加強師生道德建設。
3、一批社區道德講堂。
強調「惠、孝、善」,側重倡導便民惠民、百孝為先、善良樂施等內容,推進社區道德講堂建設,打造首善之城。
4、一批村居道德講堂。
強調「潔、綠、美」,側重倡導潔化、綠化、美化家園等內容,推進生態主題道德講堂建設,建設美麗鄉村。
5、一批新居民道德講堂。
強調「融、福、獻」,側重加快融入、有幸福感、獻力瑞安建設等內容,推進新居民道德講堂建設,服務新居民及其子女,加快起融入本地社會,為本地建設獻力獻策。
6、一批機關道德講堂。
強調「勤、廉、禮」,側重倡導勤政廉潔、忠誠負責、知禮守禮等內容,推進機關道德講堂建設,教育引導廣大機關公務員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意識,改進作風、提升效率、搞好服務,爭做道德建設的表率。
不同行業主題不同
2020年8月3日下午,泰興市中醫院舉行2020年第二期道德講堂活動,醫院領導及近百名醫務人員參加了活動。
本期道德講堂的主題是「愛黨愛國、敬業友善、誠實守信、友善互助」,活動共分六個環節:作一番自省、看一部短片、講一個故事、誦一片真情、唱一首歌曲、作一番點評。每個環節環環相扣,與會人員通過聆聽感人故事,細品人性之善,共沐道德之風。
講故事環節中,主講人聲情並茂地講述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中,護理部幹事封文南、八病區醫生陳燕、五病區護士張璐,她們主動請戰、逆風前行,用生命守護生命,築起一道「鋼鐵防線」。現場,全院職工倍受感動,現場氣氛進入高潮。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江蘇網- 共沐道德之風!泰興市中醫院道德講堂精彩開講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文明網-瑞安市「分類建設」重點突出六大主題道德講堂建設
⑹ 道德講堂小故事 必給好評
道義
山間公路上三民歹徒居然盯上漂亮的女司機,強迫中巴停下,要帶女司機下去「玩玩」,女司機緊急呼救,全車乘客噤若寒蟬。
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應聲奮起,卻被打傷在地。男子氣極,奮起大呼全車人制止暴行,卻無人響應,任憑女司機被拖至山林草叢。半個時辰後,三名歹徒與衣衫不整的女司機歸來。車又將行,女司機要被打傷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車。男子不肯,僵持起來。「喂,你下車吧,我的車不拉你!」中年男子急了,說:「你這人怎麼不講道理,我想救你有錯嗎?」「你救我?你救我什麼了?」女司機矢口否認,引得幾個乘客竊笑。中年男子氣極,恨自己身無大俠致之力!救人未救成,可也不該得此般被驅逐下車的結果呀,他堅決不下。「再說我買票了,我有權坐車!」女司機揚起臉無情地說:「不下車我就不開。」沒想到的是,滿車剛才還對暴行熟視無覩的乘客卻如剛剛睡醒般,齊心協力地勸那位男子下車:「你快下去吧,我們還有事呢,耽擱不起!」有幾位力氣大的乘客甚至想上前拖這位中年男子下車,不禁使人想起莫泊桑筆下《羊脂球》里的情節。三名歹徒咧著嘴,得意地笑了。那男子的行李被從車窗扔出,他隨後被推搡而下。汽車又平穩地行駛在山路上,女司機掠了一下頭發,按響了錄音機。車快到山頂,拐過彎去就要下山了,車左側是劈開的山路,右側是百丈懸崖。汽車悄悄的加速了,女司機臉上十分平靜,雙手緊握方向盤,眼睛裡流淌出晶瑩的淚花。一名歹徒似乎察覺到了什麼,說:「慢點開,慢點開,你他媽的想干什麼?」女司機並不說話,車速越來越快。歹徒企圖撲上去搶方向盤,汽車卻像離弦之箭的向懸崖沖去……
第二天,當地報紙報道:伏虎山區昨日發生慘禍,一中巴摔下山崖,車上司機和十三名乘客無一生還。半路被敢下車的中年人看到報紙哭了。誰也不知道他哭什麼,為什麼哭。
⑺ 什麼是道德講堂
顧名思義,道德講堂就是一個引導人們講道德,讓人長好心的地方。崇德向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精神追求。一個人,只有長好心,才能當好人;只有當好人,才能有好報。古人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好人自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我們來到這里,就是要用道德的力量來激勵自己,用道德的陽光來溫暖心靈,立於德,踐於行,從而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中國人。
道德講堂主題為「弘揚社會主義道德文化,爭當新時期『四德』居民」。具體要突出「四個圍繞」,即圍繞「禮儀」主題,推進社會公德建設;圍繞「誠信」主題,推進職業道德建設;圍繞「和睦」主題,推進家庭美德建設;圍繞「友善」主題,推進個人品德建設,開展四個方面的道德教育:
(一)社會公德教育。以「禮儀」為核心開展居民道德知識普及,積極提倡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等,引導本社區居民親身參與道德實踐,創建崇德尚善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二)職業道德教育。以「誠信」為核心開展居民職業道德知識普及,崇尚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的高尚品質。
(三)家庭美德教育。以「和睦」為核心開展居民家庭美德知識普及,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庭文化活動,引導社區居民講述身邊的感人故事,身體力行,自覺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四)個人品德教育。以「友善」為核心開展居民個人品德知識普及,提倡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的高貴品質,倡導和樹立關愛、善待、寬厚和包容的理念。
⑻ 作文:聽《道德講堂(關於孝)》有感300字
今天,我和抄媽媽一起去文化襲宮的大成殿聽道德講堂。在那裡,我們唱了一首《公民道德歌》,聽了一個好人(愛管「閑」事的宣臘春)的故事。誦讀了一段道德經典(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聽了道德講堂,我感到,不管是管「閑」事,還是做好事,都是奉獻出一份愛心。我們都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
⑼ 文明禮儀道德講堂演講稿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
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
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它的主要作用,
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
一是維護公眾利益、
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
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
樓。
那女工一看是列寧,
就要退回去給讓路。
列寧阻止她說:
「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
先過去吧!
」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
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
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
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
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
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
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實用演講稿大全
演講稿書寫格式演講稿書寫技巧競聘演講稿愛國主義教育演...英語演講稿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
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
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
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
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
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
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
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
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
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
「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
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
」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
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
後天不斷完善的。
要完善個人修養,
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
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
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
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
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
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
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
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
體會。
大的不說,
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
只要亮起紅燈,
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
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
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教授,您人
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
,
「在幼兒園。
在那裡,
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
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
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
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
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
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
瓶,
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
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
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
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
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
未知。
。
」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
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
!
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
就要從這
「知行合一」
上下功夫、
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
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
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
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
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
「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
文明」
,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
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
讓「文明與我同行」
!
謝謝大家
⑽ 道德講堂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 現在的人物事例
戰勝殘疾的巴雷尼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