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立法
㈠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施行,個人購買住房契稅稅率是怎麼樣的
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正式實施。網上有傳言說,個人購房契稅將會提高。實際情況是怎樣的?9月1日,在濟南市經啟路濟南市房地產交易租賃服務中心的納稅窗口了解到,在出售和轉讓個人住房時,購房人需要繳納的稅即契稅沒有提高,優惠政策仍在實施。
契稅法還明確規定,夫妻婚姻關系中發生土地、房屋所有權變更的,免徵契稅。離婚時因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而改變土地或房屋所有權的,實行優惠政策,免徵契稅。法定繼承人繼承土地,通過繼承取得房屋所有權,免徵契稅。自9月1日起,免徵契稅的情況還包括,城鎮職工按照《購房契稅法》的規定,自9月1日起,上海個人購買家庭僅限住房契稅的優惠政策尚未取消,免徵契稅;在補繳土地出讓價款後,購買的公共房屋成為具有完整產權的房屋的,免徵契稅;外資銀行分支機構按照規定改制為外商獨資銀行(或其分支機構)的,改制後繼承原外資銀行分支機構房屋所有權的,免徵契稅。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正式施行,契稅法如何影響買房成本
契稅法其實會進一步降低普通購房者的買房成本。
在契稅法出台之前,很多人會覺得契稅法會進一步增加大家的購房成本,並且導致很多人買不起房。但是是正好相反,契稅法對普通購房者非常寬容,同時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福利措施,普通購房者更可以在買房的時候直接享受到相關減免優惠,買房的成本也會大大降低。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我會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釋。
一、契稅法會有很多免稅措施。
在這些措施里,我重點提一下關於普通人的免稅措施。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市民來說,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夫妻過戶和子女繼承的問題。在新的契稅法里,夫妻過戶和子女繼承都將享受免稅措施,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節省1%~3%的稅率成本。
㈢ 中國契稅法9月1日起施行
中國契稅法9月1日起施行,地方授權事項已經完成。國家稅務總局介紹,征管准備工作就緒。
契稅法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3%至5%的范圍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可以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對因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收、徵用,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等情形進行減免優惠。地方授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目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按照契稅法規定,完成地方授權事項工作,明確了契稅具體適用稅率等。國家稅務總局近期陸續發布公告,明確了契稅納稅服務與徵收管理等事項。
其中,對契稅適用稅率,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為稅法規定的最低水平,即3%;湖南省確定為4%;河北、遼寧、河南確定了3%和4%兩檔稅率,其中河北和遼寧對個人購買普通住房、河南對住房權屬轉移適用3%稅率。
國家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副司長劉宜表示,總體來看,與現行契稅稅率相比,全國多數地區在稅法施行後保持稅率平移,黑龍江、河南、湖北等8個省略有下調。各地確定稅率與現行稅率保持一致,體現了稅負水平總體不變的立法原則;降低現行稅率,減輕了納稅人負擔,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據測算,湖北省將契稅稅率由4%下調至3%,預計可為全省市場主體每年釋放政策紅利近40億元人民幣。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30日對外發布公告,明確了契稅法實施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公告自2021年9月1日起執行。
夫妻因離婚分割共同財產發生土地、房屋權屬變更的,免徵契稅。
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契稅。公有制單位為解決職工住房而採取集資建房方式建成的普通住房或由單位購買的普通商品住房,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改部門批准、按照國家房改政策出售給本單位職工的,如屬職工首次購買住房,比照公有住房免徵契稅。已購公有住房經補繳土地出讓價款成為完全產權住房的,免徵契稅。
外國銀行分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改制為外商獨資銀行(或其分行),改制後的外商獨資銀行(或其分行)承受原外國銀行分行的房屋權屬的,免徵契稅。
9月1日後,繼續執行的契稅優惠政策包括:
一,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員范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徵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徵收契稅。
二,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徵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徵收契稅。
三,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暫不實施第二項契稅優惠政策。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全文發布!契稅稅率為3%至5%,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於2020年8月11日通過,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以下為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契稅。
第二條 本法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互換;
(三)房屋買賣、贈與、互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轉移。
以作價投資(入股)、償還債務、劃轉、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徵收契稅。
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稅的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的程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第四條 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成交價格,包括應交付的貨幣以及實物、其他經濟利益對應的價款;
(二)土地使用權互換、房屋互換,為所互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
(三)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以及其他沒有價格的轉移土地、房屋權屬行為,為稅務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依法核定的價格。
納稅人申報的成交價格、互換價格差額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核定。
第五條 契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計稅依據乘以具體適用稅率計算。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軍事設施;
(二)非營利性的學校、醫療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養老、救助;
(三)承受荒山、荒地、荒灘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
(四)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之間變更土地、房屋權屬;
(五)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六)依照法律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災後重建等情形可以規定免徵或者減征契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決定對下列情形免徵或者減征契稅:
(一)因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收、徵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二)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重新承受住房權屬。
前款規定的免徵或者減征契稅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第八條 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屬於本法第六條規定的免徵、減征契稅情形的,應當繳納已經免徵、減征的稅款。
第九條 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第十條 納稅人應當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手續前申報繳納契稅。
第十一條 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稅務機關應當開具契稅完稅憑證。納稅人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查驗契稅完稅、減免稅憑證或者有關信息。未按照規定繳納契稅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
第十二條 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前,權屬轉移合同、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的,納稅人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已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應當依法辦理。
第十三條 稅務機關應當與相關部門建立契稅涉稅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機制。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民政、公安等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向稅務機關提供與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有關的信息,協助稅務機關加強契稅徵收管理。
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稅收徵收管理過程中知悉的納稅人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十四條 契稅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徵收管理。
第十五條 納稅人、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 本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什麼時候開始實施主要規定了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主要規定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契稅。繳納稅務是中國公民應盡的義務。
祖國的偉大成就令世界矚目,讓我們倍感自豪。
㈥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全文發布!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契稅。
第二條本法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互換;
(三)房屋買賣、贈與、互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的轉移。
以作價投資(入股)、償還債務、劃轉、獎勵等方式轉移土地、房屋權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徵收契稅。
第三條契稅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契稅的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的程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第四條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出售,房屋買賣,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成交價格,包括應交付的貨幣以及實物、其他經濟利益對應的價款;
(二)土地使用權互換、房屋互換,為所互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價格的差額;
(三)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以及其他沒有價格的轉移土地、房屋權屬行為,為稅務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依法核定的價格。
納稅人申報的成交價格、互換價格差額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由稅務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核定。
第五條契稅的應納稅額按照計稅依據乘以具體適用稅率計算。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契稅: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軍事設施;
(二)非營利性的學校、醫療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養老、救助;
(三)承受荒山、荒地、荒灘土地使用權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
(四)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之間變更土地、房屋權屬;
(五)法定繼承人通過繼承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六)依照法律規定應當予以免稅的外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機構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災後重建等情形可以規定免徵或者減征契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七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決定對下列情形免徵或者減征契稅:
(一)因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收、徵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
(二)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重新承受住房權屬。
前款規定的免徵或者減征契稅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第八條納稅人改變有關土地、房屋的用途,或者有其他不再屬於本法第六條規定的免徵、減征契稅情形的,應當繳納已經免徵、減征的稅款。
第九條契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簽訂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的當日,或者納稅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的當日。
第十條納稅人應當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手續前申報繳納契稅。
第十一條納稅人辦理納稅事宜後,稅務機關應當開具契稅完稅憑證。納稅人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查驗契稅完稅、減免稅憑證或者有關信息。未按照規定繳納契稅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
第十二條在依法辦理土地、房屋權屬登記前,權屬轉移合同、權屬轉移合同性質憑證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被解除的,納稅人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已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應當依法辦理。
第十三條稅務機關應當與相關部門建立契稅涉稅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機制。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民政、公安等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向稅務機關提供與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有關的信息,協助稅務機關加強契稅徵收管理。
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稅收徵收管理過程中知悉的納稅人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十四條契稅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徵收管理。
第十五條納稅人、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本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9月1日起實施,具體都改變了哪些政策
具體改變的內容主要是關於征稅的范圍,同時也關乎優惠的對象。
至於大家非常關心的稅率的變更問題,新的契稅中的稅率並沒有任何變化,有些省份出現了輕微下調。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我會從以下幾個角度講出大的部分,具體的部分需要你去自主閱讀相關的契稅細節:
一、征稅的范圍作出了適當調整。
這個調整主要是關乎房屋買賣和房屋轉讓的問題,在新的契稅法中,土地的使用權的轉讓和出售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新增了實物和其他經濟利益共同體的相應價款。與此同時,房屋的轉讓問題也新增了婚姻關系和法定繼承人的選項,同時也新增了非營利性機構和相應領館的房屋所有權的歸屬問題。
以上三個部分是契稅的調整比較大的地方,具體的細節需要你進一步查閱原件。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對房產的影響是什麼
暫時還不會有明顯的影響。
新契稅法,契稅稅率漲到3~5%,其實這和97年的版本是一樣的,各個城市首套二套都有自己的地方規則,比如北京現在房產交易契稅1.5%是優惠稅率,不是規定稅率,稅率一直都是3%-5%,這次只是將1997年7月份《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升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
之前的1-3%是優惠稅率,現在沒有說要取消優惠稅率,所以不用過度解讀。大概率各地執行稅率不會和現在有明顯變化。 當然如果按照大家這個熱度去發展,也許國家會把5%稅率坐實。
(8)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立法擴展閱讀:
契稅法並沒有涉及稅率優惠調整。契稅的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的程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通過研究契稅法,地方政府可以根據住房類型的不同確定差別稅率。契稅法明確了現行特殊方式轉移權屬的規定和契稅免稅政策,並適當拓展了公益事業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明確了退稅規定。也就是如果房屋買賣合同中途撤銷終止,納稅人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已繳納的稅款。同時,簡化了納稅申報要求,明確了納稅人可在辦理不動產權證書前申報繳納契稅。
㈨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9月1日起實施,這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這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影響,最直觀的就是關於房價,因為契稅的增加,所以房子變得越來越不好賣。因為國家想要的是房子只住不炒,所以才提高這種契稅。所以對於那種想要靠著炒房子致富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壞的消息,不過對於一些只想要自己住房子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是一個利民的消息,這代表房價有可能會有下降的態勢。
不管怎麼樣,還是希望能夠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住得起房子,也希望他們能夠居有所屋。這樣人們才能夠安居樂業,才能夠在各行各業中,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努力的工作,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