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素質的作用
❶ 道德對人生發展的作用
了解良好道德的作用,理解良好道德在促進人生發展、推動社會和諧方面回的重要作用,答情感態度觀念目標;認同良好道德的重要作用,認同加強個人品德修養對人生與社會的重要意義。 自覺進行道德修養,推動個人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人的道德品質的好壞,往往決定一個人一生走什麼路、做什麼人的問題。良好的道德品質對於人的一生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於己於人都是有益的
1.良好個人品德的形成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目標要求.
2.良好個人平品德的形成是個體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全面發展的要求
3.良好個人品德的培養及時個人修養的目的,也是社會教育的任務.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形成良好的個人品德而努力.
❷ 道德對我們的成長有什麼作用
道德素質在人才成長中的作用 (一)可以幫助認識和把握社會現實任何一個人才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對於社會現實的了解、適應和把握,在人才成長中至關重要。道德素質以其特殊的認識功能,為人才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現實基礎(二)對人的內在本質的統率作用,人才成長的內在因素可以歸納為德、識、才、學、體五個方面。德居其首,德是統率、靈魂。「德」的范疇,包括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
三、道德素質在人才成長中的作用
(一)可以幫助認識和把握社會現實
任何一個人才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對於社會現實的了解、適應和把握,在人才成長中至關重要。道德素質以其特殊的認識功能,為人才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現實基礎。首先,它使作為道德認識主體的人才,自覺員行社會道德義務,符合社會的要求,獲得社會的認可。愛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觀》一文寫道:「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是依靠著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而獲得的,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經受的至今還在經受的東西。我強烈地嚮往著儉朴生活,並且時常為發覺自己佔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難以忍受。」愛因斯坦是個很儉朴的人,在日內瓦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土學位時,他是戴著一頂舊草帽去登台領取證書的。「戴草帽的榮譽博士」則成為科學界的一時美談。其次,它使作為道德認識主體的人才,善於從個人和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特別是個人對社會和他人利益的態度這一角度,揭示現實社會的生命力和歷史趨勢,從而找准個人成才的目標。例如,馬克思在中學時的一篇論文中寫道:「選擇為千萬人謀取利益的事業中完善自己。」馬克思的一生,的確以其光輝的理論思想照亮了世界無產階級前進的道路。又如周恩來小學時就立下了「為中華倔起而讀書」的宏願,他用才學和品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員獻。
(二)對人的內在本質的統率作用
人才成長的內在因素可以歸納為德、識、才、學、體五個方面。德居其首,德是統率、靈魂。「德」的范疇,包括政治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僅就道德家質對人才成長的意義看,可以說它對人才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決定作用。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即使有很高的智商也難以成才,難以對社會作出貢獻,相反,一個人具備良好的品德,就能夠在實踐中根據實際可能和需要去發展和開拓智能。但丁說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史學家司馬光曾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達爾文在回憶錄中寫道:「作為一個科學家,我的成功,不管它有多大,是取決於種種復雜的思想品德和條件的。」當然許多反面的事例也闡明了道德素質在人才形成發展中的統率作用。有許多智商很高的人,甚至已作出一定成就的人,因為道德素質很差,而斷送了美好的前程,他們往往不能正確處理物質生活、個人名利、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關系問題而在人生發展過程中迷失了方向,墮入了深淵。在科技史上,法國著名科學家拉瓦錫曾發現氧氣而推翻了「燃家源」,完成了化學領域里的一場革命。但他總想成為一個「大財主」,所以加入了包稅公司,搜刮民財,又擔任了火葯和硝石管理局局長,趁機撈了不少錢。由於貪欲的惡性膨脹,後因貪污罪被送上了斷頭台。所以說,優良的道德素質是人才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愛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中說:「在像屆里夫人這樣祟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
代的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耍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道德素質不僅對人才成長的內部各組合要素起協調促進作用,而且對人才成長的外部影響諸因素起認識協調選擇作用,以使人才盡早成熟和盡快成長,發揮最大的社會作用。
(三)對人際關系的協調作用
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生產社會化的程度越來越高,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表現為學科的高度分化、高度綜合,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每一項重大科研成果,都需要各類人才互相作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人才的交往范圍日益擴大,人才的交往能力也日顯重要,而優良的道德素質是協調人際關系的重要手段。馬克思曾說: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關系是一種合乎人的本
性的關系,那麼,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具有優良的道德素質,才能識大體、顧大局、謙虛熱忱、不計名利,才能處理好復雜的協作關系,成就偉大的事業。用優秀的品德來協調入際關系,是一種最持久、最有效的最真實的人際交往藝術。總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道德調節較之政治,法律、宗教等調節手段,使人能更好地把握個人對社會整體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關系和活動;能更好地按「非惡」、「小善」、「大善」、「至善」等不同層次的要求來使個人的行為不斷達到較高的水準;更好
地處理非對抗性矛盾,形成協調的人際關系,為人才成長構建良好的外部環境。
自我評價與自我完櫻作用
老於曾指出:「知人者智,白知者明,股人者力,自勝者強。」現代人才,應是強者,也應是明智之人。做到這點應依靠優良的道德宏質的力量。道德的自我評價,總是以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形成的道德原則和規范作為對照的標准,以與自己行為有關系的他人、社會的利益要求進行判斷,提醒自己哪些是應當做的,哪些是不應當做的,在不斷的自我評價中走向自我完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才在善惡選擇、境遇取捨方面,作出正確的判斷,才能使人才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健康順利地成長。
應當指出的是,道德素質對人才成長的作用並不是孤立的。道德素質是在同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覺悟、思想方法、生活作風以及傳統文化素質等方面的密切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中發揮作用。
❸ 良好的道德品質對人生有何好處
良好的道德品質對人生好處:有利於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保持;有利於本人的身心健康;有利於成就有益的事業、高尚的事業;有利於其他個人;有利於社會。
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對身邊的人充滿善意,對社會有所貢獻。
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3)道德素質的作用擴展閱讀:
辨析:
歷史上各種倫理學說都根據其所代表的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提出相應的道德品質的范疇體系。 如中國古代的儒家,提出了以 「仁」為核心的,包括「智、仁、勇」,「恭、寬、信、敏、惠」和「溫、良、恭、儉、讓」等道德品質的范疇體系。
同人的其他品質或品性相比,道德品質的一般特徵是綜合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高度凝結著個人自覺的意志和信念,並因此表現為道德行為總體的穩定傾向。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現實社會關系狀況是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的客觀基礎;
參加社會實踐是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的根本途徑,個人的主觀努力和自我修養是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的內在條件。對於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的形成來說,更應注重於參加革命實踐、接受共產主義教育和自我道德修養。
❹ 道德修養在人生中的作用
古人重修身養性,尤其是道德修養,其實是很有道理的,這里的道德修養是你養成自身品格和對社會認知的一種思維.
❺ 職業道德素質的作用
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會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體表現在: 1、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職能。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另一方面,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
2、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一個行業的信譽,也就是它們的形象、信用和聲譽,是指行業及其產品與服務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程度,提高行業的信譽主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若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很難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 3、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發展有賴於高的經濟效益,而高的經濟效益源於高的員工素質。員工素質主要包含知識、能力、責任心三個方面,其中責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其責任心是極強的,因此,職業道德能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主要內容。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是一個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發展的成熟階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另一方面,職業道德也是一個職業集體,甚至一個行業全體人員的行為表現,如果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集體都具備優良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❻ 道德素質的重要性
人而無德,生而何益。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都在更換主人。
民族的復興需要加強道德建設,不可否認,我們中有不少人帶有嚴重的劣根性。所表現出來的見利忘義,金錢至上,只顧個人發財,不管別人死活的行徑就是劣根性的表現。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大。不僅表現在經濟國防科技這些硬實力上,還體現在國民的道德文化等綜合實力上。
道德是人性本能的東西,更是後天養成的合乎行為規范和准則的東西,它是社會生活環境中的意識形態之一,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線。如果沒有道德或失去道德,那麼我們人類就很難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個動物世界人們也就無理性無智慧而言。
道德與善惡。為評價形形式。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用以調節人際關系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行為活動的總和。
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利用前人傳授的知識,造福人類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憑借人類已有的知識謀取私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科學知識,從而推動社會進步,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愚昧無知,既損人又害己。
❼ 道德素質的關鍵作用
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道德的規范和引導是不可缺少的。道德的強大精神力量對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具有極強的促進作用。「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要實現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離不開人的道德素質力量所迸發的巨大精神動力,換言之,人的道德素質在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的道德素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因素之一 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讓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道德的因素在其中起著重要而關鍵的作用。 中國古代就十分重視人的道德素質的社會作用。提出「德者,國家之基也」,「有才無德,其行不遠」。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內容之一。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准」。所有這一切都表明道德素質在人的整體素質中的關鍵地位,以及對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性。社會發展需要人們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遠大的理想抱負,這是調節個人的行為、處理個人與他人和社會關系的必需,沒有人的道德素質,就沒有社會和諧,也就沒有全面小康社會;沒有人的道德素質的提升就沒有社會的進步。 良好的道德素質能夠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和諧社會必須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協調的社會,一定是社會經濟秩序運轉良好並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任何一種經濟形式的生成或建立,都離不開一定的道德觀念或符合某種道德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也不能例外。道德素質的提升是市場經濟資源合理配置、速度與效率並重,可持續高速運行,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諾斯教授曾說過,自由市場制度本身並不能保證效率,一個有效率的自由市場制度除了需要一個有效的產權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還需要在誠實、正直、合作、公平、正義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這個市場。如果在市場經濟中人們普遍自私,既不信任對方,又不真誠合作,互相欺騙,這種條件下的經濟形式很難發育良好。因此對市場經濟主體,誠信、合作、恪守道德比相互欺詐更有利於自我發展。 良好的道德素質有利於保持社會和諧團結穩定,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鄧小平曾多次闡明社會主義道德對現代化建設、對改革開放的導向、動力和保障作用。他指出:「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麼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偷盜、賄賂橫行的世界。」市場經濟是靠人來建設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如何,直接關繫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途、命運和發展。沒有良好道德素質的人和規范的社會經濟秩序,就不會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完善和發展。 道德素質的提高將增強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 世界范圍內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賽,不僅僅是經濟、科技和軍事力量的競爭,同時也是國家之間精神力量的較量,民族精神的較量,歸根結底是人的素質和道德風貌的競爭。20世紀後期,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思想文化領域的競爭。一些學者提出了「文化戰爭」概念。物質資料的生產,在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中是有形的,是硬體,而精神資料的生產狀況則是無形的,是軟體,但起主導作用,處於支配地位。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崇高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實現人與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都可以轉化為生產力,成為增強綜合國力的巨大動力。 回望人類歷史,道德的光輝伴隨社會前進的每一個腳步。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社會每個分子的參與,公民道德進步能夠促進社會進步。作為「社會人」,我們對自身道德素質的追求應該是永無止境的,國家也應該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力度,只有這樣,社會才能不斷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才能早日實現 。
❽ 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有何重要作用
⑴、有助於當代大抄學生認識立志、樹德和做人的道理,選擇正確的成才之路。
⑵、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掌握豐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識,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養打下知識基礎。
⑶、有助於梁當代大學生擺正德與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備、全面發展。
❾ 加強道德修養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努力學習道德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修養首先要學習先進的道德理論,提高修養的道德認知水平,分清正確的價值觀和錯誤的價值觀,這樣才能幫助人們進行正確的道德修養。在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了20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它既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也包含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又借鑒了世界各國道德建設中的成功經驗,有著鮮明的特色,既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又適用於不同的社會群體。它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是每個公民講德、修業、立身之本,當然它也同樣適用於我們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真正理解這些道德規范的深刻含義,使之真正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落實到具體的道德行為上來。在認真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進行文化素質的修養,在人的素質中,文化素質是一種基礎性的素質,文明、理智、高尚總是同知識,文化相聯系的;不明事理、粗俗、野蠻總是和愚昧、無知,不學無術相聯的。學習道德知識和文化知識,並引起自己內心的思想反省,才會培養起自己的高尚品質和道德情操。第二,重視修養中的「內省」功夫。內省即對自己的內心的省視,修養者要經常在內心省察自己的言行,對照道德標准,堅持正確的,及時改正錯誤的。如果只學習而不內省,學習的道德知識便會束之高閣,難以產生品德上的提高;只有內省而不學習,便如井底之蛙,不可能獲得新的道德認識,也難以達到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在學習的同時,更應重視內省,我們要聯系自己的社會實踐,學思結合,對照道德標准,勇於解剖自己,省察自我弱點和錯誤,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求得新的進步。第三,重視立足當前,循序漸進。優良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漸積累的結果。道德修養要不惜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日積月累,持之以恆,才能養成大德。在道德修養中,只有不棄小善,「勿以善小而不為」才能積成大善。這就是古人荀子講的「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加強道德修養,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小事做起」,精心地培育自己心中開始萌發的社會主義道德幼芽,使之長成精神文明的參天大樹。小善的積累,可以強化人們從善的觀念和意志,可以形成人的美好的道德感情和行為習慣。第四,要把「慎獨」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慎獨」是指人們在獨自一人、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要謹慎從事,嚴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它強調了道德影響內心信念的作用,體現了嚴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自律的精神,指出了一個人自覺實踐道德行為的意義。因為,當一個人獨處之時,沒有任何外在力量的監督,最容易放鬆道德規范的約束,最容易放縱自我言行;而此時此刻,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念頭,最細微的舉行和最隱蔽不為人知的行為,也是最能顯示出一個人靈魂狀況。作為一個大學生,作為一個主體意識日益增強的現代青年,應經過長期的艱苦的鍛煉,努力做到「慎獨」。為此,就不僅要「慎思」,而且要「慎言」、「慎行」;就不僅要從「隱處」下功夫,而且要從「微處」下功夫,使道德修養真正成為自我的內在要求。總之,加強道德修養,對我們每位大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記得有位詩人這樣說過:「每天照一照鏡子,看看鏡框中的那個人,如果你感到害怕,那麼你一定有愧在心;如果你感到自豪,那麼你就做了一天真正高尚的你。」對啊,每天照一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道德修煉得如何,或許,成功就在那塊鏡子的背後!
❿ 道德的重要性
1、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利用前人傳授的知識造福人類;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憑借人類已有的知識牟取私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科學知識,從而推動社會進步;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愚昧無知、既損人又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