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社會經濟的關系

道德與社會經濟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4-09-27 07:09:37

㈠ 怎樣理解社會道德和社會經濟之間的內在關系

本質: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式,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和引導、規范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
其產生的條件:
1.社會關系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
2.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
3.生產實踐是道德產生所需要的主客觀統一的社會條件;
4.社會分工是道德從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條件。
以上供參考。

㈡ 怎樣解釋道德與社會經濟的關系

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上層建築由經濟基礎決定,並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只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才能夠鞏固經濟基礎。

㈢ 道德反映社會的什麼經濟關系

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是以能動的方式進行的。

道德是一種特殊社會意識的形態,是由經濟基礎來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社會經濟關系和性質決定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著各種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范。

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經濟關系表現為階級關系,所以道德帶有階級性。道德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不是消極和被動的,而是以能動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引導和規范人們社會實踐的活動。

(3)道德與社會經濟的關系擴展閱讀: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

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熱點內容
法律意見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23:05:18 瀏覽:169
勞動法修訂時間 發布:2025-05-10 23:04:21 瀏覽:198
大學生道德觀現狀 發布:2025-05-10 23:04:16 瀏覽:984
最新勞動法哪條明確2175 發布:2025-05-10 23:02:12 瀏覽:571
2016交通法律法規知識 發布:2025-05-10 22:56:37 瀏覽:837
政策法規英語 發布:2025-05-10 22:56:36 瀏覽:935
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5-10 22:53:17 瀏覽:651
勞動法適用建築單位嗎 發布:2025-05-10 22:46:09 瀏覽:171
怎樣才能下載國家勞動法 發布:2025-05-10 22:36:13 瀏覽:526
北京第二人民法院淘寶 發布:2025-05-10 22:21:17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