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從教育法制到教育法治

從教育法制到教育法治

發布時間: 2021-01-08 10:14:15

⑴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有什麼重要意義

實施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加強中小學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教師的法定責任;是「法律進學校」的工作重點;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基礎工作;是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培養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合格公民的重要舉措。

⑵ 從法制教育中我們學到了什麼150字

未成年人的復生理、心理發育制還不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形成,可塑性很大,抵禦社會上不良風氣侵襲、誘惑的能力還較弱,容易受到各種違紀、違法、犯罪行為的侵害。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而一些青少年由於法律教育的缺失,法律意識薄弱,而身陷囹圄。在這一時期如果能夠不斷地進行法律素質、法制觀念培養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而且可以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對青少年開展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當前法制社會建設的需要。
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其法制觀念,做到讓學生知法、懂法、守
法,並善於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⑶ 怎麼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一、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我們可以從小學階段教育目標來講,小學教育的目標主要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法制觀念也越來越強,知法、懂法以及用法已經成為了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小學生處在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開展法制教育的關鍵時期。只有幫助他們樹立法制意識,讓他們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識,同時能夠靈活的運用法律知識,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小學階段我們應當將法制教育工作當成是一項重要教學任務來落實,努力增強小學生的法律素養,讓他們明白知法守法懂法是一個人基本素質的體現。
另一方面,開展法制教育工作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徑。任何不良習慣的產生基本上都是由長期的經歷而形成的。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語文課程教學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不但要讓他們學習基本的語文知識,同時還必須要讓學生學會做人的道理,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同時利用一些教學手段來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規,培養他們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為他們未來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1]。
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法治教育的對策
(一)藉助實踐活動滲透法制教育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我們必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夠確保法制教育的實效性,所以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利用實踐活動的方式來滲透法制教育,一般我們選擇開展的實踐活動包括下面幾種:第一是組織學生動手製作班級黑板報,在黑板報中設置法律專欄,要求學生們自己去收集和整理與他們實際生活相關的法律常識,讓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學會這些法律知識,潛移默化的接受法制教育;第二是組織進行演講比賽,選擇那些與學生生活和法律都相關的主題,比如說《誠實和誠信》,從他們身邊的故事講起,讓他們自行收集素材,教育他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也可以選擇《遠離網吧》等主題的演講;第三是學生參與表演,我們結合小學生好動愛玩的天性,在語文課堂中將生活中的一些素材用話劇的形式讓學生表演出來,或者讓學生自己表演生活中所看到的好人好事或者不良現象,讓他們在游戲中收到法制教育。
(二)習作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作文教學的思想是教作文與教做人的統一。筆者在作文課堂教學中融合法律案例,將與法律相關的社會問題放到寫作課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不僅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還提升了他們的法制觀念。比如說小學三年級的看圖作文,我們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幅圖片:小豬讓小狗不要在旅遊景區的文物上亂寫亂畫,這一副寫作素材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愛護公共財產,保護名勝古跡,同時高速他們損壞文物是違法行為。又比如可以選擇日記法,培養學生每天堅持寫日記的習慣,在日記中能夠記錄自己真實的心情,能夠將自己的錯誤寫在上面並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第三是課堂討論法,在作文課中我們可以提出一個觀點或者講一些最近國內外發生的大事,讓學生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也可以讓他們就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人或事發表意見。比如說就假冒偽劣產品闡述自己的觀點等,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學生對相關法律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2]。
(三)結合教材內容滲透法制教育
對一名語文教師來說,必須要確保語文課堂教學育人功能的充分發揮,我們可以從語文課本之中選擇出一些和法制教育有關的素材,以此為基礎來開展法制教育。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其實很多課文都是可以滲透法制教育的,這便需要我們更加深入的研究教材。比如說筆者在教學《景陽岡》這篇課文時,就可以滲透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讓學生思考,假如武松在現代,他打死老虎的行為還會受到人們歡迎嗎?另外,我們還可以藉助於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一些捕殺野生動物的新聞案例,讓學生展開思考,進而幫助學生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把法律意識內化為他們主動守法的行為。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他們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同時還可以讓他們了解到相關的法律知識,可謂一箭雙雕。
三、結語
總而言之,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能夠有效的增強小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他們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對我們一線語文教師來說,必須要真正意識到小學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和整合法制教育資源,進一步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各種課堂時間活動來融入法制教育,讓法制教育在語文課堂中綻放!

⑷ 如何把法制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

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我們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在學完課文《我家門前的小河》後,學生都對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愛,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再聯系現實,看看現在周邊的河流沒有一條是清澈的,和二十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裡的魚鮮美能吃,婦女在河裡洗衣服,現在河裡的魚已不能吃,就連河的顏色有時泛黑,發出怪味,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分析、通過討論、通過比較就會發出感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啊!」此時再適時介紹《環境保護法》,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樣聯系實際滲透法制知識,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如: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畫《我是小小執法員》時,先把美術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法庭,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有關法制的繪畫、工藝、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後牆上方,貼上一些標語,創設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教學時先讓學生觀摩模擬法庭庭審錄像,再放有關法律知識的小動畫,使學生產生小小執法員公正無私的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激發了繪畫慾望,從而筆下畫出的線條,色塊再也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表達真摯情感的符號,達到情與畫完美結合。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如在教學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學生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學生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學生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邊表演邊學習句型Red
light. Stop ! Yellow light .Wait! Green
light.Go!在熟練掌握這些句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教師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然後讓學生邊游戲邊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 cross! Turn left! Turn
right!等,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如在教學思品課《維護公共秩序》這一課時,便可以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的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說:「便宜東西幹嘛不買?!」有的說:「偷來的東西不能買,買了就是幫助小偷銷贓。」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教師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他們說:「《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因為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行為,直接幫助了犯罪分子逃脫罪責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擾了司法機關查處贓物,給社會帶來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么一說,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紛紛表示不能貪圖便宜購買贓物,而且表示如果發現別人有銷贓的行為要舉報到有關部門。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法律知識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5、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滲透。當今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學的手段也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數學學科統計初步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較一個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貴州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後讓學生製成一張張統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計表的方法,又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如五年級教學「折線統計圖」,教師可以設計「城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測結果統計情況」的題型,進行環境保護法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後適時講到本市城區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欲嘔,長江水越來越混濁、快要變成第二條黃河等,並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由於人們破壞環境所造成的,使學生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由此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和法制教學有機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了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⑸ 法制教育是什麼有什麼內容

法制教育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艱巨的任務。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法治教育,越來越顯示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的重要位置。

首先從穩定局勢看,需要深入普法,進行法治教育。

當前,我們全國各地政治形勢、經濟形勢是穩定的,社會治安也是基本穩定的,這是主流,是必須充分肯定的。

法制教育的主要內容:

①教育學生懂得什麼是社會主義民主,怎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權利。

②教育學生懂得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據,是保證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強大武器,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又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人人都要養成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觀念和習慣,同違反和破壞憲法的行為進行斗爭。

③要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的辯證統一關系。懂得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而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障,目的在於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要教育學生正確使用民主權利,運用社會主義法制這一武器,保護人民的民主權利,打擊反革命分子和各種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壞活動,維護社會秩序。

④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的教育,使學生懂得什麼是法,法的階級本質和作用,以及有關的政策法令。引導學生自覺遵守法律,並勇於同一切違法現象作斗爭。

其內容包括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基本方針和政治,民主意識,法律基本知識,革命紀律的教育等等。

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教育,首先應幫助全體人民增強當家作主的政治責任感,正確運用民主權利。

教育人們懂得社會主義民主,是在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下的民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時又必須遵守社會主義紀律和法制,不允許以任何借口搞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中心的各個法規,成績顯著,但各有關部門的法規,與經濟發展的進程相比,還需進一步健全、完善和實施,如計劃法、財政立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等。

我們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律、法規的教育,引導和幫助人們懂得什麼是守法,什麼是違法,明確是非界限,在全社會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使人們懂得堅決同無政府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資產階級自由化等非民主現象作斗爭是必須履行的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總之,通過民主與法制教育,使整個社會形成一個全民學法、知法、懂法、執法、遵紀守法的新局面。

拓展資料:

未成年人應當做到的行為:

1、尊敬國旗、國徽,維護祖國尊嚴;

2、遵守交通規則,服從交通管理;

3、講究公共衛生,保持市容整潔;

4、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公共安全;

5、愛護公共財產,保護公民合法財產;

6、愛護名勝古跡和珍貴文物;

7、愛護動物,保護樹木莊稼;

8、開展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不看壞書和壞錄像片、不賭博;

9、尊重隱私自由,不私拆、撕毀別人的信件和揭取郵票;

10、相信科學,不參加迷信活動;

11、建立同學間的正常友誼,敢於與壞人壞事作斗爭;

從小學法守法,做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⑹ 簡述「如何在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百度文庫

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在學完課文《我家門前的小河》後,學生都對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愛,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再聯系現實,看看現在周邊的河流沒有一條是清澈的,和二十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裡的魚鮮美能吃,婦女在河裡洗衣服,現在河裡的魚已不能吃,就連河的顏色有時泛黑,發出怪味,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分析、通過討論、通過比較就會發出感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啊!」此時再適時介紹《環境保護法》,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樣聯系實際滲透法制知識,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如: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畫《我是小小執法員》時,先把美術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法庭,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有關法制的繪畫、工藝、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後牆上方,貼上一些標語,創設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教學時先讓學生觀摩模擬法庭庭審錄像,再放有關法律知識的小動畫,使學生產生小小執法員公正無私的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激發了繪畫慾望,從而筆下畫出的線條,色塊再也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表達真摯情感的符號,達到情與畫完美結合。

3、在游戲中滲透。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如在教學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學生看到紅綠燈會說幾句簡單的命令,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首先讓學生動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每人准備紅、綠、黃三種指示燈,然後讓學生做游戲,請三人分別扮演指示燈、警察、行人,表演過馬路的情景,邊表演邊學習句型Red light. Stop ! Yellow light .Wait! Greenlight.Go!在熟練掌握這些句型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練習。教師將一些簡單的禁令標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轉、右轉、禁止停車等標志,讓小小的教室變成公園、馬路、停車場,然後讓學生邊游戲邊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 cross! Turnleft! Turn right!等,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了解了許多交通法規,增強了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的觀念。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如在教學思品課《維護公共秩序》這一課時,便可以採用實例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討論後再得出結論。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偷了一輛自行車想要低價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輛自行車,你是買還是不買?教師的話音剛落就有同學說:「便宜東西幹嘛不買?!」有的說:「偷來的東西不能買,買了就是幫助小偷銷贓。」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教師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出示相關的法律條文對他們說:「《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因為明知是贓物而購買的行為,直接幫助了犯罪分子逃脫罪責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擾了司法機關查處贓物,給社會帶來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么一說,同學們都明白了購買贓物是違法行為,紛紛表示不能貪圖便宜購買贓物,而且表示如果發現別人有銷贓的行為要舉報到有關部門。就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法律知識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裡,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5、在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中滲透。當今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學的手段也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數學學科統計初步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較一個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貴州省人口出生率等,然後讓學生製成一張張統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計表的方法,又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如五年級教學「折線統計圖」,教師可以設計「城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測結果統計情況」的題型,進行環境保護法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後適時講到本市城區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欲嘔,長江水越來越混濁、快要變成第二條黃河等,並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由於人們破壞環境所造成的,使學生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由此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和法制教學有機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了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⑺ 把法制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設立什麼課程

法治教育進課堂 將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熊旭
實習生胡內少雄)昨日下午,由中共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辦的「12.4」國家憲法日主題教育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三里河三小、國際關系學院等學校的學生,通過童謠、微視頻等方式展示了今年北京市各級學校的法制教育情況。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黃興勝表示,要鼓勵教師積極講法,學生們自覺學法,積極構建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校園氛圍。憲法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從青少年抓起,從學校抓起,讓2億多中小學生普遍知曉憲法,牢記憲法的基本原則和核心內容,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憲法的理解,增強並鞏固憲法意識奠定基礎。

據悉,教育部正在抓緊研究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設置法治知識課程的實施方案;抓緊研究在高等學校加強法學基礎理論研究,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具體舉措。將從教材編寫、課程安排、教學評價、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抓緊完善憲法和法治教育的保障機制;抓緊研究將憲法及基本法律內容納入升學考試的辦法,進一步突出憲法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