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勞動法加班規定的
『壹』 《勞動法》關於加班補償標準的規定
根據《勞動法》,工作時間的加班費用不應低於員工工資的150%;
若在休息日加班而未能安排補休,則應支付不低於員工工資的200%的加班費用;
至於在法定節假日加班,其加班費用則是員工工資的300%。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貳』 勞動法關於加班規定有哪些
勞動法關於加班規定的主要內容有:
一、加班的定義及限制
加班是指勞動者超出正常工作時間的工作。勞動法對加班進行了明確的限制,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防止用人單位過度壓榨勞動者。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但不得超過法定上限。
二、加班時間的限制
1. 一般情況: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
2. 特殊原因: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如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每日工作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也必須經過勞動者同意。
3. 月度工作時間:勞動者每月加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法定規定的標准,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益。
三、加班費的規定
對於超過正常工作時間的工作,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加班費。加班費的標准通常根據勞動者的正常工作工資及加班時間進行計算。此外,對於一些特殊的崗位和行業,如夜班工作等,可能還有額外的補償規定。
四、違法行為的處理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的規定,強制勞動者加班或者超時加班的,勞動者有權拒絕並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總的來說,勞動法的加班規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平衡工作與休息的關系。勞動者在面臨加班問題時,應當了解自己的權益並依法維權。
『叄』 2015勞動法規定的加班小時工資怎麼算
加班小時工資應當按以下方式計算:
工作日加班:小時加班工資標准 =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准÷(月計薪天數21.75×8小時)×150%;
休息日加班不能安排補休的:小時加班工資標准 = 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准(月計薪天數21.75×8小時)×200%;
法定休假日;小時加班工資標准 = 勞動合同規定的月工資標准(月計薪天數21.75×8小時)×300%.
勞動部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 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8]3號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於加班的規定
勞動法關於加班的嚴格要求如下:
第一,企業因生產需求必須延長工作時間,需事先經過協議,正常情況每天不允許超出一小時;
如有特殊原因,每日最長可延長至三小時,但每月總時長不得超過36小時。
第二,企業不得擅自延長員工工作時間。
第三,工資分配應遵守按勞分配原則,同工同酬。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伍』 公司安排員工加班如何計算工資
公司安排員工加班的工資計算方式如下:
一、延長工作時間加班
-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若公司安排員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之外延長工作時間進行加班,應支付不低於員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這意味著,員工加班期間的工資為其正常工資的1.5倍。
二、休息日加班
-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項規定,若公司在休息日(如周六、周日)安排員工工作,且不能安排補休,則應支付不低於員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即,員工在休息日加班且未獲得補休時,其加班工資為正常工資的2倍。
三、法定節假日加班
-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項規定,若公司在法定節假日(如春節、國慶等)安排員工工作,應支付不低於員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這意味著,員工在法定節假日加班時,其加班工資為正常工資的3倍。
綜上所述,公司安排員工加班的工資計算方式主要取決於加班的具體時間,包括延長工作時間、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公司應嚴格按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支付員工加班工資,以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
『陸』 深圳2015年底薪2030 ,加班費是多少一小時,按勞動法的
加班工資是以勞動者正常勞動時間工資收入為基數進行計算,不是按底薪。
如果勞動者月正常勞動時間工資收入為2030元,小時工資為月工資收入2030元÷(月計薪天數21.75天×8小時) = 11.67元。
勞動者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每小時工資報酬為11.67元X150% = 17.50元;
勞動者休息日被安排工作不能補休的工資報酬為11.67元X200% =23.30元;
勞動者法定假日被安排工作工資報酬為11.67元X300% = 35.00元。
附:勞動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8]3號】
日工資和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柒』 勞動法關於加班規定有哪些
勞動法關於加班的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加班需協商同意:
《勞動法》第41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需要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必須經過與工會和勞動者本人的協商,在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後方可實施。
加班時間限制:
一般每日加班時間不得超過一小時:在正常情況下,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每日的加班時間應當控制在不超過一小時的范圍內。
特殊原因下的加班時間限制:若因特殊原因(如緊急訂單、突發事件等)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必須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進行,且每日加班時間不得超過三小時,每月累計加班時間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尊重勞動者休息權:
勞動者的休息權是法定的權利,加班本質上是對勞動者休息時間的佔用。因此,加班必須在勞動者自願的基礎上進行,用人單位不得強迫勞動者加班。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後果:
如果用人單位以勞動者不加班為由辭退勞動者,將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緊急情況下的加班例外:
在出現緊急事件,如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危害公共安全和公眾利益的情況下,法律允許用人單位在保障勞動者安全的前提下,適當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以應對緊急情況。
綜上所述,勞動法關於加班的規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確保勞動者在合理的工作時間內獲得應有的報酬和休息。用人單位在安排加班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尊重勞動者的意願和權益。
『捌』 2015新勞動法規定加班和值班的區別
加班是法律術語,而值班則不是。值班是指單位根據輪班制度安排,員工按照事先安排的計劃工作。這意味著,在沒有制定值班制度的情況下,延長工作時間的行為不應被視為值班。通常,值班是為了應對突發狀況,確保能夠及時處理。例如,門衛值班或某些單位的應急維修人員等。
值班可能同時包含加班,也可能不包含加班。比如,採用綜合工時制的員工在某天工作12小時後,選擇在法定節假日出勤。這種情況下,該日的出勤既被視為值班,又被視為加班。這是因為員工在法定節假日出勤,超過了標准工作時間。
對於標准工時制而言,不論是普通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休息日上班或是法定節假日上班,都應被視為加班。無論是否涉及值班,只要超出標准工作時間,就屬於加班。
值得注意的是,加班和值班的區別在於:加班是為了完成額外工作任務,通常是在正常工作時間外進行;而值班則是在特定崗位上待命,以應對突發狀況,不一定涉及額外工作量。
綜上所述,加班和值班雖然有重疊之處,但在法律定義和實際操作中存在區別。理解這些區別有助於正確處理員工的加班和值班情況,從而更好地維護勞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