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處處學
❶ 關於學生法治的名言
1、做一個正直守法的公民是我畢生之追求。
2、做人道理無數條,遵紀守法要記牢。
3、做法律宣傳的小天使,當遵紀守法的小公民。
4、遵紀守法當合格公民 明禮誠信做文明學子。
5、遵紀守法,守護生命;以身試法,後悔一生。
6、自由不等於無序,有序才能自由。
7、仔仔細細學法,明明白白知法;切切實實守法,時時刻刻用法。
8、知識讓人生輝煌,法律為生命護航。
9、知法與守法齊飛,幸福共和諧一色。
10、知法守法,頂天立地;違法犯法,害人害已。
11、知法是福,守法是寶,以法為友,人生不愁。
12、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生存法則也。
13、知法,讓心靈無暇;守法,讓世界美好。
14、正義與善良之花,必將盛開於法律的澆灌之下。
15、與法同行,與人為善,法律的力量永遠是懲善揚惡。
16、與法牽手,到老不愁。
17、愉快從遵紀而生,幸福從守法而來。
18、有一種愛叫法律,有一種溫暖叫遵守。
19、因為法,到處是希望與正義;因為法,到處是歡樂與旋律;因為法,到處是和諧與誠信。這株包涵了所有美好的花,也需要你我共同澆灌與呵護。
20、以身試法者,愚;以誠守法者,智。
21、以法育人,以法律己;法治社會,唯法先行。
22、以德育人,人更美;以法治人,人更正。
23、以德修身,以法束行。
24、以誠待人人人友睦,依法治國國國安寧。
25、一點一滴人情事,一毫一厘法理中。
26、學習一點法律,遵循一些規律。
27、學法最快樂,守法最光榮。
28、學法能辨別是非,知法能名榮辱,用法能解紛爭。
29、學法明是非,懂法知榮辱,用法保幸福。
30、學法懂法做祖國好少年,守法用法做祖國好公民。
31、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用法。
32、行事違法人生窄,心中有法天地寬。
33、行法治之道,奔光明之路。
34、心中築法牆,生活有保障。
35、推進法制,建設平安家園;倡導誠信,書寫和諧港城。
36、思國思法思社稷,強兵強民強法治。
37、守法走遍天下,違法寸步難行。
38、手挽手共築法治長城,心連心共建和諧社會。
39、失誤可以有多個借口,犯法卻沒有任何推脫。
40、生命如花,法律如葉,葉守護花,給花美麗的綻放。
❷ 法治的對聯
1、罔違抄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欺無怍
不容情,不受賄,招搖撞騙,法所必嚴
2、聽訟當審事實,觀色偽,則自然曲直分明
斷案須采言詞,察心理,庶不致是非顛倒
❸ 法制學習感想或體會600字
法制教育心得體會600字篇3
想要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必須在實際生活中抓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行為的自動化,不需要特別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別人的監控,在什麼情況下,就按什麼規則去行動,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
其次,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是重要的。對於行為習慣這個問題,第一,我們要提高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來自於對行為的正確認識。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作為自己行為的准則。第二,我們要對自己提出明確的要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事無巨細,都要對自己提出明確具體而又嚴格的要求,並且認真依照去做,時間長了,自然就成為習慣了。第三,要培養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形成好的行為習慣要靠持之以恆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控制能力差的人很難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個人小節的不文明是一種恥辱。個人,無論在國門內外都是國家重要的形象窗口。國人理當從此時此刻開始多一點自律,多一點禮讓,多一點知識,多一點理想,共同塑造優雅文明的社會環境,從而成為和諧大氣的中國形象的堅固基石。
團隊精神是一種團結一致,互幫互助,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堅毅奮斗到底的精神。目前在青少年甚至成人中都存在一意孤行,缺乏團隊精神的現象,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平常教育中缺乏對團隊精神的培養。
再次,樹立良好的競爭意識,在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對青少年教育中適當讓之樹立爭第一的意識,使每個青少年用教高標准但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在爭第一中,要用正當的手段,要有正確的心態,各種教育活動對青少年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相信未來的時代是一個需要團隊精神的時代,因此,我們培養青少年的團隊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用約束來強化自己。讓良好的生活習慣規范我們的生活。
'1''
❹ 關於法治的名句
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3、法不阿貴,繩不繞曲。——韓非子
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
5、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列寧
7、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林肯
8、我們成為法律的奴隸,是為了能夠保有自由。 ——西塞羅
9、你所說的話不一定正確,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11、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2、人無信不立, 國無法不安。
13、普法是國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為人處事的根本。
14、誠信塑造美麗人生 法治鑄就平安中國。
15、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16、好的習慣比好的法律更有價值。
17、任何權力都不得位於法律之上。
18、保護惡就是侵害善。
19、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 好人因為愛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壞人因為恐懼刑罰而憎恨犯罪。
21、以身試法者愚 ,以法維權者智。
22、絆人的樁不在高,違法的事不在小。
2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25、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幣,一面寫著平等,一面寫著自由,這枚金幣叫人權。——盧梭
26、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27、與其責罵罪惡,不如伸張正義。——英國作家丁尼生
28、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罪責)。
29、法律決非一成不變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風浪而起變化一樣,法律也因情況和
時運而變化。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7頁
30、有損害即有賠償。
31、天平的一邊放上自由,另一邊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32、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33、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
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34、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35、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
36、法,治國安邦之利器。
❺ 如何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1、樹立法治觀念,當好模範尊法的表率。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2、強化法治思維,當好自覺學法的表率。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要努力學習法律知識,真正讓法治精神深植於腦、內化於心。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領會依法法國的基本內涵,認真學習憲法以及行政、經濟、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強化法治思維,提升法律素養,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3、嚴格約束言行,當好認真守法的表率。
要時刻嚴格約束自身言行,在守法上更加嚴格自律,時時處處以憲法法律為准繩,帶頭厲行法治,牢固樹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從內心深處把堅持依法辦事作為政治責任、施政習慣、自覺追求,做到在誘惑面前把握住自我,不窮奢極欲、以身試法。
4、堅持依法辦事,當好善於用法的表率。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要在用法上更加積極主動,堅持用法治理念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養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帶動全社會樹立對法治的信仰,匯聚起建設法治中國的強大力量。
5、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精神。
著力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堅定性,始終保持高度自信和堅強定力;著力增強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自覺性堅定性,把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貫穿法治建設全過程。
(5)法治處處學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由人民而立,並保護人民的利益。這是社會主義社會法律的基本精神。法律的基本精神既體現了國家性質,也反映了社會矛盾。
法律是最高的社會規則,掌控了法律就等於掌握了人類的命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由人民來制定,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被人民所掌握。如此才可確保國家性質的純粹性,調和社會矛盾的有效性。
法律條文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是為了規范活著的人而不是死去的人。法律工具主義者把法律當成了僵化的工具、不變的教條。它違反了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是人類社會創造的客體,也是人類解放自身的工具,它反過來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
❻ 如何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1、樹立法治觀念,當好模範尊法的表率。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2、強化法治思維,當好自覺學法的表率。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要努力學習法律知識,真正讓法治精神深植於腦、內化於心。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領會依法法國的基本內涵,認真學習憲法以及行政、經濟、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強化法治思維,提升法律素養,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3、嚴格約束言行,當好認真守法的表率。
要時刻嚴格約束自身言行,在守法上更加嚴格自律,時時處處以憲法法律為准繩,帶頭厲行法治,牢固樹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從內心深處把堅持依法辦事作為政治責任、施政習慣、自覺追求,做到在誘惑面前把握住自我,不窮奢極欲、以身試法。
4、堅持依法辦事,當好善於用法的表率。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要在用法上更加積極主動,堅持用法治理念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養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帶動全社會樹立對法治的信仰,匯聚起建設法治中國的強大力量。
5、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精神。
著力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堅定性,始終保持高度自信和堅強定力;著力增強在黨的領導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自覺性堅定性,把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貫穿法治建設全過程。
❼ 如何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人民網
在學法上來,應當更加全自面深入,做到先學一步、高出一籌;在尊法上,應當更加堅定自覺,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守法上,應當更加嚴格自律,時時處處以憲法法律為准繩;在用法上,應當更加積極主動,養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帶動全社會樹立對法治的信仰,匯聚起建設法治中國的強大力量.
❽ 求一篇400字左右的的法制教育讀後感。不要很多
2008-03-27 21:10今天,我們上閱讀課的時候,在閱覽室里看了一些有關法律的書,我深有感觸。
現代社會是法制社會,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應的規定。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規則去做。
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目的是為了公民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權利與自由,同時也對破壞和妨礙他人權利與自由的人也起懲治作用。
在法制社會里,每個人時時處處都離不開法律。作為一個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遵守法紀。
如果我們不小心違反觸犯了法律,應該勇於承擔責任按照規定進行補救,千萬不要耍小聰明,結果反而會害了自己。
我們不但要遵守有明文規定的法紀,做一個合格的小公民,還要警惕那些有可能導致違法的不良誘惑。
21世紀是網路時代,電腦、多媒體、光纖通訊,信息高速公路發展迅速。上網,也要遵守網路的法紀。青少年使用互聯網是為了學習,提高學習成績,掌握網路技術。互聯網有很多功能可培養少年兒童,不能沉溺於網上游戲與聊天。如果毫無節制,染上了癮,過量過度,就會適得其反,給身心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危害。在各種不良的書刊和網路侵蝕面前,我們一定要明辨是非,抵制誘惑。這里有幾句贈言送給大家: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利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
所以,我們要用法維權!!!
❾ 如何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1、樹立法治觀念,當好模範尊法的表率。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2、強化法治思維,當好自覺學法的表率。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要努力學習法律知識,真正讓法治精神深植於腦、內化於心。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領會依法法國的基本內涵,認真學習憲法以及行政、經濟、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強化法治思維,提升法律素養,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3、嚴格約束言行,當好認真守法的表率。
要時刻嚴格約束自身言行,在守法上更加嚴格自律,時時處處以憲法法律為准繩,帶頭厲行法治,牢固樹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從內心深處把堅持依法辦事作為政治責任、施政習慣、自覺追求,做到在誘惑面前把握住自我,不窮奢極欲、以身試法。
(9)法治處處學擴展閱讀:
要帶頭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著力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堅定性,始終保持高度自信和堅強定力。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這是領導幹部法制准則,任何時候不得違反。領導幹部要不斷增強堅持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覺性堅定性,牢記法律紅線不可觸、法律底線不可越。
尊法是法律意識的核心和根基,首先須對法律的至高無上的權威性從內心裡而不是在口頭上予以承認和尊重,懂得一切公民和團體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活動,否則就要受到追究和懲處這一基本的道理,才談得到認真去學法,從而做到懂得法,自覺遵守法、應用法
❿ 求一篇800字的法制教育的議論文
大學生對法政治教育的看法
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學生良好的法律品質、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的有效途徑,而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識和學法、知法、守法、依法辦事的自覺性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任何法律的制定、遵守、執行都離不開一定社會的法律意識的指導和支配。高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後備幹部和各級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法、知法,使他們形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進而做到守法、用法、護法,對於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然而,我國高校目前普遍存在法律素質教育得不到認真、全面、深入的實施的不爭事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素質教育遠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近年來頻頻涌現的大學生犯罪現象和日益攀升的大學生犯罪數據足以說明:現行的高校「法制教育」課,既沒有讓學生真正懂法,更沒有達到對學生予以「觀念改造」的效果。也警醒我們:「高校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發揮,需要構建一個屬於法制教育本身的體系完整且地位獨立的法制教育安排。」面對當代大學生,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應該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不足:
其一、法制教育觀念陳舊,定位不準。把學校「法制教育」視同為「觀念教育」的認識及定位是不大合理的,「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來開展法制教育課,不僅難以達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由此還將至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沒。
其二、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單一。法制教育是一項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仍局限於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偏重於法律理論知識的傳授,缺少有針對性的以案說法的內容,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
其三、法制教學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各高校評價法制教育效果好壞的惟一辦法是閱卷考試,考核的內容主要集中於法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識,惟一的標準是考試成績,學生追求的僅僅是該課程的分數,考完後就將法律知識放在一邊了,並未真正的培養自己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其四,從大學生自我法制意識方面看,普遍存在法制觀念淡薄,權利意識不強等現象,認為只要不違法、不犯罪,法律跟自己就沒關系。接觸法制教育活動少、渠道單一,很多學生在權利與義務、紀律與自由、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問題上的認識仍是模模糊糊,雖然學法、知法,但守法、用法意識差的現象普遍存在,大學生年齡普遍較低,心理和生理都很不成熟,對復雜的社會環境缺乏深刻的認識,極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響而偏離正確的思想軌道。甚至有些大學生會因為物理環境、人際環境、文化環境等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強大的心理和情緒沖擊導致知法犯法、違法犯罪的發生。
對大學生法制教育應當時時處處進行,注意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等結合起來,全方位、全過程地對大學生進行教育。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高校法制教育進行改革完善:
第一、加強課程的實效性,真正發揮法制課堂作用
只有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才能滿足大學生守法的需要,實現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根本目的。學校應加強對法制教育課的檢查和評估工作。在選擇法律教學案例時,應選擇那些既有利於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義的案例。其次,要注重法制教育內容的相關性,圍繞怎樣預防大學生犯罪,結合大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相關教學,深入了解大學生關注的法律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法制教育,既要考慮到全國的統一要求,又要照顧到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具體情況。如針對經濟類專業學生,可開設預防經濟犯罪專題講座。再次,改革法制教育方式和方法,
第二、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和教育氛圍
高校是人才最集中、思想最活躍的地方,我們要充分利用這種優勢,努力創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營造健康向上的法治氛圍,引導學生認識到法律必須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首先,必須順應法治社會的要求,依法治校,使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讓學生明白自己該做什麼和該怎麼做。其次,要嚴明校風校紀,有法必依,令行禁止,讓學生明確若不遵守紀律,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再次,積極開展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法制教育和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鼓舞學生志氣,激勵學生向上精神,為學生的身心健康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法制教育實踐活動。
法制教育實踐能夠鍛煉學生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識。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不能局限於校園,而應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走向社會,去了解法律的社會影響力,了解法制建設,從而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如,走出校園,旁聽庭審、參觀監獄和勞教所、等,從而了解社會、服務社會。
第四、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鞏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現在,我國社會處於轉型期,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念和思想倫理觀念急劇變化。大學生進入大學後,學習環境、學習方式、人際交往、自我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此,高校要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狀況,最大程度上預防和避免因心理問題引發的違法行為,從而 鞏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成效。
總之,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是一個艱巨復雜的系統教育工程,是一個非常重要而迫切的現實課題,需要引起大學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社會上的司法行政部門與法制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更需要各方的相互協作,共同努力,使大學生對法律有科學的認識、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使得他們不僅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更能理解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增強自身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