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材料三中,朱熹對道德規范做出了怎樣的見解
(1)據材料一概括孔子關於道德規范的核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則的出發點及根本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朱熹對道德規范提出了什麼新的見解?分析其產生的歷史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據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內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綜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仁;克己復禮。
(2)出發點:規勸統治者實行仁政。根本目的:維護封建統治。
(3)見解: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是三綱五常;道德規范是天理,即萬物的本原。歷史影響: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有利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有利於協調人際關系,穩定社會秩序,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
(4)內涵:要有是非之心,關心民眾疾苦。方法:努力加強道德修養,恢復良知本性。
(5)傳統倫理道德存在為政治服務的一面;傳統倫理道德不斷傳承發展;要善於吸收傳統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
㈡ 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新道德標准」包含哪些內容
材料一: 吾國今日道德之根本問題,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舊道德之觀念,內而建設今日因時制宜容新道德之標准。就目前之情勢觀之,應規定者約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義以平等博愛諸德實行之;(二)發達個人之利已心。„„則發達利己之心,實為完成人道主義之根本。人道主義其鵠的,利己主義其經程也;(三)主張極端之自由思想。——吳康《論吾國今日道德之根本問題》。
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新道德標准」包含哪些內容?
答:包含:人道主義,追求自由、平等、博愛。
㈢ (12分)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其為人處世的道德標准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閱讀下列
(1)待人寬容;推己及人(幫助別人)。(2分)(2)主張:材料二:人人都要遵守各自的等級名回分。材料三:答良知是人心中固有的善性(致良知)。(2分)依據:二程:萬物只是一個天理,天理存在於萬物之中。王陽明:心外無理,理在心中。(2分)(3)評論:認為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是有價值的;但是在現代卻成了社會進化的最大障礙。(2分)合理性:提升個人道德修養,有利和諧人際關系,提升中華民族的道德水準;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2分)宣揚封建綱常倫理,壓制人的自由發展,維護專制統治,不利於近代民主科學思想的傳播。(2分)
㈣ 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是什麼
一,社會公德的定義。 可以從不同方面加以界定,其內涵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指社會公共生活准則。這些公共生活准則是需要人們在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守的基本規則。二是指與私德規范相對應的公德規范。私德是人們在私人生活和交往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公德則是人們在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三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有著廣泛的適用性的制度、守則等。社會公德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循的道德准則。 二,社會公德基本特徵 繼承性。千百年來,人類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形成了共同 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則。這些准則凝結著人類的道德智慧,是社會公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在人際交往中尊重他人、信守諾言,在公共場合注重禮貌、相互謙讓等,無論在什麼社會條件下,都是人們在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基本准則。 基礎性。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是每個社會成員都應遵 守的最起碼的道德准則,是社會作為維護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當具備社會公德素養。 廣泛性。社會公德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具有最廣泛 的群眾基礎和適用范圍。任何一個社會成員,無論具有何種身份、職業和地位,都必須在公共生活遵守社會公德。 簡明性。社會公德大多是生活經驗的積累和風俗習慣的提煉,往往不需 要作更多的說明就能被人們理解,如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等就是基本的生活共識,「不隨地吐痰」、「不亂穿馬路」等公德規范,更是簡捷明了。 三,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包括大學生在內的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遵守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
㈤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材料分析題)
1.愛國守法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貫徹國家教育回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答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 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 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 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 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㈥ 材料中,孟子認為大丈夫應具有怎樣的道德規范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大師,是繼孔子後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被稱為亞聖。孟子專的思想最閃光屬點是人性善,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影響最深遠的是他的王道理想和仁政學說。同時,孟子所推崇的大丈夫人格,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最大,激勵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保持獨立的人格尊嚴,為為了民族和國家而奮斗而獻身!孟子對大丈夫的定義是三個不: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居住在天下最廣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廣闊的道路上,能實現志向就與百姓一起去實現,不能實現志向時就獨自施行這一個原則,富貴不能使他折腰,貧賤不能使他改變,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這就是大丈夫。 
這段話,集中反映了大丈夫所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首先,大丈夫應該行天下之正義,走天下之大道。要把老百姓放在心裡,不管是發達還是貧賤,都要把身心奉獻給國家和百姓,即使是在不得意的時候,也不能亂來,而是要保持人格上的獨立。具體來說,就是能夠忍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在武力威逼面前不變色不變節!
㈦ 民族團結靠的是法律約束還是道德規范這是一個辯論賽,我的觀點是道德規范,哪位大神有相關的材料發給我
查查法律有沒有禁止民族分裂的呀?沒有。有沒有民族團結的呀?也沒有。關於回民族、宗教等在憲法上答規定的平等權,是基於對人格平等的確認,而不是民族團結的法律規定。受到法律約束,即意味著有法律強制力,也就是說違反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也是法律與道德的區別。
㈧ 閱讀下列關於「道德」的一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1)世上最奇妙的是我頭上燦爛星空和內心的道德准則。(康
撐起道德的天空 李漢榮在散文《今夜的淚水》中說:「當在萬籟俱寂的山林仰望這片天空,發覺今夜的天空缺少了幾顆道德的星星,縱使依然浩瀚無垠,卻遺失了從前的美麗。」 尼采曾指著大街上車水馬龍說:「世界是道德的世界,人卻非道德之人。」 他們二人的語言闡述這同一個信息,這個世界之轍之前行,時代巨輪之運轉,皆需道德的支點。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撐起一片道德的天空,攜手創造一個巨輪勁轉的大時代。 生活中,人們應以道德作為良知的標尺,作為行動的准則。每次觀看《感動中國》,為何我們都淚流滿面?是因為我們看到一個個光風霽月的人物,他們的心胸如潮瀚的大海,容納世界道德之水。也正因為這道德,歸國的錢學森的火箭才更加高昂,寬容謙遜的季羨林的文筆才更加感人,慷慨投身慈善事業的成龍的功夫電影才會更加扣人心弦。由此看出,道德不僅為世界帶去點點陽光與滴滴甘露,更讓擁有道德的人矗立於造極登峰的思想高度。錢鍾書也說:「一個作家首先要以德服人,只有這樣,他的作品才有資格被擺放在高高的書架上。」所以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用道德撐起一片瓦藍天宇,一片不落的燦爛。 對於一個人尚且如此,那麼對於一個國家,需要這片道德的天空嗎? 答案是肯定的。中原三國鼎立,孫權有謀,曹操有才,劉備有德。然而在青史竹帛中,最為人稱道,流芳百世的,也正因為這個「德」字。因為德,五虎大將甘於以死獻命,蜀國百姓也甘於與之出生入死。看看現代,去看看二戰後的德國。這個國家有如此高尚的道德,讓他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二戰的罪惡。當德國總理在世人面前的驚天一跪,我們看到一個經濟騰飛的德國。道德讓一個國家站得高昂,不僅在經濟,更在於立足世界的底氣。 然而,我只嘆,在今天的天空下,確乎缺少了從前的閃耀。前年的周老虎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似乎成為了揭露社會道德缺失的傷疤。再後來,三鹿的毒奶粉,杭州70碼車案,大學校長的假論文……我不禁質問,物慾面前,道德真的那麼不值一提嗎? 當然不是!道德常駐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勿失心中的良知,撐起道德的天空,還是一碧萬里! 評語:53分 評語:本文切合題意,中心突出——標題即中心,主體部分從「個人」到「國家」兩個不同角度論述了「撐起道德的天空」的作用。適量的引用、大量的事實列舉,使文章內容充實。論據兼古今中外,可見,考生知識面廣。結構完整,過渡句簡要恰當。語言流暢,有些文采。 但是,第三段的「攜手……大時代」宜刪去——它沖淡了中心(主題);第六段中「德國總理當眾認罪」為什麼是「道德」——宜稍加闡述。
熱點內容
行政法上的原則
發布:2025-05-06 15:21:27
瀏覽:561
交通法規逆向
發布:2025-05-06 15:16:17
瀏覽:944
泌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6 15:13:43
瀏覽:961
供電職業道德
發布:2025-05-06 15:00:11
瀏覽:4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