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工人罰款標准2015

勞動法工人罰款標准2015

發布時間: 2025-08-15 07:28:35

A. 新勞動法關於員工罰款是怎麼規定的

在新《勞動法》中並沒有關於員工罰款的任何規定,但是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中,明確規定因勞動者本人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公司可以扣除職工當月工資,用來彌補給公司造成的損失,但每月扣除的限額不能超過當月工資的20%。

一、新勞動法關於員工罰款是怎麼規定的?

新《勞動法》中沒有企業罰款的規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中,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從工資中扣除應當賠償部分,每月扣除額度不超過當月工資的20%。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二、被公司以罰款名義扣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被公司以罰款名義扣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三、《勞動法》中關於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有哪些?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事實上,勞動關系中因個人過錯被公司罰款是很常見的,雖然用人單位跟勞動者在法律層面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可是在勞動關系中公司是管理者,勞動者是被管理者,公司制定的勞動紀律,員工是應該遵守的。

B. 勞動法對工人罰款是怎麼規定的,不能超過工資的多少

用人單位無權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無論金額多少。
只有勞動者因為重大過失或主觀故意給用人單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部分或全部損失。每月扣除的工資數額不得超過勞動者本人工資的20%,並且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用人單位直接以勞動者違反其規章制度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的行為,屬於剋扣工資行為,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剋扣的工資。
拓展資料: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C. 勞動法罰款處罰的標準是什麼

一、勞動法罰款處罰的標準是什麼
1、勞動法罰款標准如下:
(1)用人單位違反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產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
(2)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規定處罰;
(3)單位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
【扣押勞動者身份等證件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二、勞動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1、警告、通報批評。警告、通報批評,是國家勞動行政監察機關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及國家勞動政策,不履行法定義務的勞動關系主體作出譴責和警誡的一種勞動行政處罰;
2、罰款。罰款,是勞動行政監察機關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及國家勞動政策,不履行法定勞動義務的勞動關系主體,予以剝奪一定金錢的經濟制裁的一種勞動行政處罰;
3、吊銷勞動行政許可證。吊銷勞動行政許可證,是指勞動行政機關或其他機關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及國家勞動政策的勞動關系主體,依法採取剝奪其曾依法取得的從事某種工作或職業權利的許可證的一種勞動行政處罰;
4、責令停產停業。責令停產停業,是勞動行政監察機關責令嚴重違反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政策的勞動關系主體停止生產或營業的一種勞動行政處罰;
5、徵收滯納金。徵收滯納金,是勞動行政監督機關對不按規定期限繳納勞動社會保險金的單位,就其拖欠的社會保險金數額按月加收一定比例的社會保險金的一種勞動行政處罰。

D. 新勞動法關於對員工罰款有規定嗎

新勞動法(即《勞動合同法》)關於對員工罰款的規定如下

一、不得隨意罰款

  • 無明確處罰條款,不得處罰:《勞動合同法》對於做錯事的員工,如果沒有明確約定的處罰條款,用人單位是不得對員工進行處罰的。這意味著,除非勞動合同或公司規章制度中有明確的罰款規定,並且這些規定不違反法律法規,否則用人單位不能隨意對員工進行罰款。

二、損失賠償規定

  • 造成損失可要求賠償:雖然用人單位不能直接對員工進行罰款,但如果員工因個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員工進行賠償。
  • 賠償限額: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用人單位可以從勞動者的工資中扣除應當賠償的部分,但每月扣除的額度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如果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應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三、重點強調

  • 法律依據:上述規定是基於《勞動合同法》及《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相關條款,用人單位在處理員工賠償事宜時,應嚴格遵守這些法律法規。
  • 合規操作:為了避免法律風險,用人單位應在勞動合同或公司規章制度中明確賠償的相關規定,並確保這些規定合法、合理且公平。同時,在處理員工賠償事宜時,應遵循法定程序,確保員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E. 勞動法規定員工犯錯最多能罰款多少錢

1. 企業的規章制度規定,如果職工犯錯,企業有權對其進行罰款,但罰款金額不得超過員工月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且罰款後剩餘金額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2. 職工對企業的處罰有申辯權,還有向勞動仲裁部門提起勞動仲裁的權利。法律分析指出,罰款屬於行政處罰手段之一,但企業並非行政機關,因此不能對員工進行罰款。
3. 如果公司想要對員工進行處罰,需要在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員工未完成勞動定額或承包任務的處罰方式,並在員工手冊、規章制度中明確違紀處罰規定,且需經員工同意。
4.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單位通常會在勞動合同中寫明懲處制度,這意味著當用人單位和員工簽訂合同時,合同中應該清楚地標明獎懲制度。企業單位的人事部門也會在員工入職前向員工說明獎懲制度。
5. 如果員工在工作中出現失誤,公司企業有權對員工進行懲處。懲處方式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公司的權利。
6. 如果公司對員工進行任意罰款,即未按規定的形式、未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罰款,或者制定的員工手冊、公司規章不合法,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處理。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熱點內容
河北省司法廳冀東分局 發布:2025-08-15 08:44:03 瀏覽:35
體現民事訴訟法的案例 發布:2025-08-15 08:43:11 瀏覽:341
在職法律碩士騙子 發布:2025-08-15 08:41:46 瀏覽:757
法律援助精準扶貧會議信息 發布:2025-08-15 08:41:36 瀏覽:960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知識測試問卷 發布:2025-08-15 08:36:36 瀏覽:691
雲南省高速公路條例 發布:2025-08-15 08:34:57 瀏覽:166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99條 發布:2025-08-15 08:24:23 瀏覽:328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 發布:2025-08-15 08:10:08 瀏覽:866
在經濟法的定義中 發布:2025-08-15 07:58:58 瀏覽:145
合同法第5258條 發布:2025-08-15 07:58:56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