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國1集
❶ 央視7部專題片都有哪些
1、《將改革進行到底》
《將改革進行到底》是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指導,中央電視台承擔製作的十集政論專題片,於2017年7月17日起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2、《法治中國》
《法治中國》是為全面總結展示全面依法治國的歷史性變革和輝煌成就,中央組織拍攝了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該片自2017年8月18日起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並在融媒體平台同步推出。
3、《大國外交》
《大國外交》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新華通訊社、中央電視台推出的,由何紹偉、朱波共同執導的六集政論專題片。該片於2017年8月28日至9月2日每日20: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4、《輝煌中國》
《輝煌中國》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全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脈絡,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於2017年9月19日至24日每晚8點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5、《強軍》
《強軍》是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的八集大型紀錄片。 全片共八集,分別為《逐夢》《鑄魂》《制勝》《重塑》《浴火》《跨越》《鐵律》《偉力》。從2017年9月29日起,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晚8點播出,每天播出兩集,部分省級衛視次日重播,融媒體平台同步推出。
6、《為了公平正義》
《為了公平正義》,司法體制改革六集政論專題片。於2017年9月25日起每天晚上20:00在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首播,並在融媒體平台同步推出。
7、《巡視利劍》
《巡視利劍》,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巡視辦、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的4集電視專題片。該片於2017年9月7日至11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每晚8點首播。
❷ 法治中國第一集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個就是我國的國家性質。
❸ 法治中國哪個台播
央視CCTV-新聞頻道播法治中國。
詳細解釋如下:
法治中國是一個重要的電視節目,旨在宣傳法治理念,介紹中國法治建設的最新進展和成果。該節目在央視CCTV-新聞頻道播出。
央視是中國的主要新聞機構,其新聞頻道涵蓋國內外各類新聞,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法治中國作為介紹中國法治建設的重要節目,自然也在央視的新聞頻道中播出。
該節目通過專家解讀、案例剖析、實地采訪等多種形式,深入解讀法治中國建設的最新動態和成果。觀眾可以通過收看這個節目,了解中國的法治建設情況,增強法治意識,促進社會的法治化進程。
總之,央視CCTV-新聞頻道播出的法治中國節目,對於宣傳法治理念、推動法治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❹ 法治中國是什麼樣的
法治中國是一個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人民權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護的現代化國家治理狀態。
一、依法治國
法治中國的最核心特徵是依法治國。這意味著國家的治理和決策必須基於法律,任何人都必須遵守法律的規定,包括政府及其官員。法治意味著法律的普遍性和公正性,不受到個人或集團的干擾。
二、依法執政與依法行政
法治中國要求所有公共權力的行使都必須以法律為基礎。政黨依法執政,政府依法行政,確保政策制定和執行都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不受侵犯。
三、公正司法
在法治中國,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法治要求司法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確保每個公民在司法面前平等。司法程序的公開透明,保證公民對司法的信任和監督。
四、人民權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護的現代化國家治理狀態
法治的最終目的是保護人民的權益。法治中國致力於構建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確保人民的權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護。通過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執行,人民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得到維護。
總之,法治中國是一個以法律為基礎,保障公民權利,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現代化國家治理狀態。這種狀態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共同維護法治的權威和尊嚴,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公正、和諧的社會。
❺ 為何《法治中國》專題片引起熱議了
近日:以法治求長治久安——《法治中國》政論專題片引起熱議
關注法治中國的未來:「法治人才的培養在法治建設中承擔著重大使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他看來,法學教育應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出既有精深專業水平,又兼備高尚思想道德的學生,站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高度培養人才,讓法治領域人才輩出,為法治中國建設不斷地貢獻力量。
❻ 《法治中國》第一集《奉法者強》心得體會
8月18日晚,中央電視台播出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第一集《奉法者強》,整理了相關觀後感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法治中國》第一集《奉法者強》心得體會
法律不僅是國家治理的工具和名義,而且也是對國家權力執掌者的約束和警醒。執政黨宣示法治理想,對國家治理而言是難得的一次轉捩機遇期。
8月18日,六集政論片《法治中國》播出第一集《奉法者強》,該片以建設法治中國為主題,以中共十八大以來關於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和重大成就為主線,內容涵蓋法治建設的主要方面。從片子布局可知,「法治中國」輻射立法、行政、司法和守法各領域,其中「公正司法」更有兩集的體量充分展開。
以法治為主題統領和表述新一屆執政團隊幾年來的施政心得與治理經驗,「法治中國」作為國家夢想的意義在此次高規格的政論片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法治不是新鮮詞,對全面依法治國進行深入詮釋和實踐可視為近年來執政黨的政治宣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此為標志,深入理解和探索法治的真諦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一個難得的共識。對於法治國家的闡述和理解,哪怕是在學術界也同樣存在「法治與法制」的涵義區分,作為國家理想的法治,人們的理解究竟是如何從法律制度本身的制定過渡到了「法律的治理」的?其中經歷的認識變遷何止在人心與觀念。更何況,「依法治國」與「以法治國」的一字之差所涵蓋的法治觀念劇變更直接指向整個國家治理現代化轉型的來路與去向。
法治是現代政治的治理理念,其對治理團隊與國家權力的運行機制的考驗,關鍵在於如何正確理解和認識法律本身。不難看出,中共十八大以來,在國家治理和運行的各個領域,都在厲行對治理方式的法治化改造,不僅包括在司法領域推進的新一輪改革已經初見成效的訴訟機制之變和法律機關的職業化、員額制。法律之治,首先是對司法機關回歸法律屬性的撥亂反正,以及對法律從業者的專業化和職業化保障。法治不僅是法律從業者的事,更不是局限於某個專業領域的話題,法治是眾人的事,庇護眾人的利益,也約束著眾人的行為。
法律為執業者所尊奉,也要為民眾所信仰,更要為權力者所敬畏,這是國家法治之變之所以能夠實現的根本。此次政論片首秀,以「奉法者強」為主題,意在闡釋和凝聚全社會對待法律之治的諸種共識。奉者,形象的場景是一種捧著的姿態,則意味著對待法律的態度應持敬畏心,這是對國家整體架構和運行中,權力執掌者所提出的要求。法治首先在治權而非治民,法律對民眾的初衷和本意在於庇佑和保障。政府法治化的實施在於依法行政的貫徹,法律之治對待被約束對象不是一個永遠舒適的狀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講的也是個羈束價值,權力的運行和執掌註定需要走出制度的舒適區,這對於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轉型而言是條必由路,且無捷徑可循。「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共識也許不是一次曼妙的描述,而是對權力必須受到監督和約束的一種點醒。約束權力、監督權力,是現代政治治理的要義所在,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實現,一定是國家與社會之福。
法律不僅是國家治理的工具和名義,而且也是對國家權力執掌者的約束和警醒。執政黨宣示法治理想,對國家治理而言是難得的一次轉捩機遇期,「一個現代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將國家治理與法律之治建立如此必然的聯系和邏輯,可見全社會在這一關鍵問題上的可貴共識和理性。在實現和朝著整個國家的法治理想的過程中,法律的意義和終極價值便非常有必要進行進一步明確和重申,那就是對人的尊嚴、幸福和權益的制度保障。「奉法者強則國強」,國家強盛的意義與法治理想的目標在此處應當而且必然殊途同歸,那就是實現對人的關懷和庇護。
相關閱讀:
我精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