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系列講座

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系列講座

發布時間: 2025-05-22 17:55:15

❶ 為什麼要提高黨員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提高黨員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十八屆四中全會不僅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能力建設的重要組織部分,還作為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我們黨在新時期對各級領導幹部如何治國理政、依法辦事提出的新標准、新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性、針對性和指導性。
深刻理解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科學內涵。法治思維指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運用法律精神、法律原則、法律邏輯和法律規范分析問題、進行決策的思維過程。法治方式則是指在法治思維的指導下,運用法治手段、法治方法、法治程序和法治規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依法執行法律規范、依法強化法治監督的實踐過程。法治思維是一種價值觀,強調思想的轉變,突出黨對法治的理念和態度,從思想層面上提出的明確要求。而法治方式這一方法論是法治思維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是一種行為准則,從執行層面提出的明確要求。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從思想和行為兩個方面,為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指明了具體的路徑,深化了黨對執政規律的認識。
充分認識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重大意義。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治國理政基本方式的確立,使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建設都已納入法治化的軌道,而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則成為貫徹落實法治原則的一個關鍵因素,通過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維護社會穩定。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新時期,特別是最近幾年來,隨著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們思想觀念也發生很大變化,各類糾紛和矛盾頻發,重大事件或惡性事件不斷,造成社會的不穩定,重視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必然要求領導幹部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促進矛盾的化解,保障社會的和諧。三是加強領導幹部自身建設的必然選擇。法治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權力與權利的沖突,所以法治的精髓就在於限制權力、保護權利。強調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有利於改變一些領導幹部頭腦中長期存在的重權力、輕權利,重治民、輕治官,重管理、輕服務的傳統觀念;改變根深蒂固的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思想;克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等背離法治精神和原則的不良行為,服務群眾,促進發展。
注重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基本途徑。首先,提升領導幹部的法治信仰。一方面要提高領導幹部的法律信仰,這是提高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前提條件和決定性因素,堅持憲法至上,帶頭樹立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自覺意識,言必合法、行必守法,使法律成為思想和行為的第一準則,影響和帶動全社會法治化水平的整體提升。另一方面養成辦事依、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習慣,使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成為領導幹部自發的一種心理需求和職業情操。其次,學習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包括通用的法律知識、相關的行政法法規、與行使職權相關的業務法律法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再次,重視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實踐。處理解決多種問題要符合法的原則、法的精神、法的價值,合理考量法治思維與戰略思維、全局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等相關因素,綜合考慮法治方式與經濟方式、道德方式、行政方式之間輕重緩急,做到合法合規、合情合理,提升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和水平。
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於改革發展的全過程,體現在各個方面。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不斷通過改革來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而不能倒過來,以不完善的法律法規來抵制改革;同時,通過法律來引導改革,為改革提供保障,不能為了一時一事的處理來損害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尤其不能妨礙改革的正常進行。要正確處理發展與法治的關系。法治應與「五位一體」的總布局一體謀劃,在保障公民權利的基礎上提高發展質量,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嚴格依法按政策辦事。對法律政策明確的問題要依法按政策抓緊解決;對一些解決不了的,做好說服教育工作,並積極創造條件,加以解決;對提出不合法、不合理訴求的要積極引導。不能突破憲法、法律、法規的底線,不能突破政策的底線,特別是不能引發新的攀比、新的矛盾和新的問題。要正確處理好封堵與疏導的關系。擺脫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的思維定勢,構建順暢的社會溝通機制,把群眾的利益訴求、矛盾糾紛納入到法治軌道,為改革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❷ 如何培養和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一)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維定勢。
1、領導幹部充分認識加強法治建設對於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大意義,全面理解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法治思維與權力行使、依法行政與依法治權的關系,不斷增強法治建設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2、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治理念。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公平正義,以人為本、以法為尊、保護人權、依法治權等法治理念,不斷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公開的法治價值,使領導幹部能自覺用法治理念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自覺而堅定地維護社會主義法治差搭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3、領導幹部要形成運用法治的思維定勢。法治思維定勢,就是思維主體在運用法治思維時的一種心理定勢和法律價值趨向。領導干滾慶頃部遇到問題和矛盾時,選擇運用法治思維,還是行政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解決問題,就是一個思維定勢的問題。領導幹部形成運用法治思維的定勢,就是讓選擇法治思維成為領導幹部自發的一種心理需求和思維選擇,養成依法履職、依規辦事的良好習慣。
(二)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教育,充實幹部隊伍法治思維知識儲備。
1、在領導幹部法律學習內容上,要注重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能力的提升,關鍵在於法律素養的提高和法律知識的儲備。從現實情況看,苛求領導幹部像法律工作者一樣,系統掌握法律體系,熟練使用法律條款,准確把握法律關系,是難以實現的。首先要認真學習憲法和憲法性法律,理解國家制度的基本內容、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和國家權力運行的規則,特別要重視對法律基本原則的學習。其次要熟練掌握業務工作中涉及的基本法律法規、各種法律關系及法律程序,成為熟悉業務工作的行家裡手,再次要加強法律基礎理論、法律邏輯、反腐倡廉、平安中國、綜治維穩等社會法治知識的學習和更新。
2、在在領導幹部法律學習方式上,要注重加強多元化和有效性。不斷創新法治教育培訓方法,完善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建立健全學法用法長效機制。要通過初任培訓、中心組學習、法治講座、專題交流、學習考試等多種形式,使法律知識、法治意識、法治精神融入身心,內化為領導幹部的自覺意識和精神修養,外化為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領導幹部要不斷提升法律思維運用能力,豐富法治思維實踐途徑。
養成法治思維不是簡單的學習法律知識,而是要注重優化領導幹部知識結構的同時,提高其依法思考、依法決策、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一是領導幹部在法治實踐中,要善於發揮法治的引導、規范、保障、懲戒作用,切實做到依法化解社會矛大陸盾、依法預防打擊犯罪、依法規范社會秩序、依法維護社會穩定、依法發展市場經濟。二是要運用法治思維引導人民群眾依法表達訴求,鼓勵人民群眾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等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實現定分止爭,維護法治機制、法治權威,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三是要把握多種法治思維方式的綜合運用和價值判斷,依法決策正確處理好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與法治思維的相互關系,使問題得到合情合理、合法合規的解決,實現決策科學化。

熱點內容
建行銀行業務專用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2 21:37:40 瀏覽:97
中級經濟法公司證券法如何記憶 發布:2025-05-22 21:36:40 瀏覽:946
骨乾性法規 發布:2025-05-22 21:27:12 瀏覽:317
擔保法與合同法 發布:2025-05-22 21:13:07 瀏覽:202
建築業合同法 發布:2025-05-22 21:12:54 瀏覽:417
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是 發布:2025-05-22 21:10:31 瀏覽:473
勞動法關於開除 發布:2025-05-22 20:55:49 瀏覽:682
從化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5-22 20:55:09 瀏覽:405
上海政法學院法碩分數線 發布:2025-05-22 20:55:03 瀏覽:803
司法考試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22 20:54:17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