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的基本依據是

依法治國的基本依據是

發布時間: 2025-05-22 19:26:41

⑴ 治國理政的基本依據

治國理政的基本依據:憲法是治國理政的總章程,是人民權利的保證書。

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是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制定依據,其他法律不得與憲法想抵觸,否則無咐渣效。所以,實行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是憲法。

⑵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的...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依法治國,首先是以憲治國。憲法是實行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故此題的正確答案為D。
考點:本題考查「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

⑶ 為什麼說憲法宣誓是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草案)》,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應當公開向憲法宣誓。
簡短的65個宣誓誓詞,將國家工作人員入職的門檻提升到憲法的高度。國家工作人員將和中國共產黨員入黨時的情況一樣,將舉手宣誓。不同的是;黨員向黨旗宣誓,國家公職人員向憲法宣誓。相同的是;這種宣誓方法都將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這樣就意味著,這種宣誓方法是黨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一種基本依據。
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是黨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得出的歷史性結論。如果治國無法,就無法彰顯治國的力度;如果管黨不嚴,就無法體現管黨的戰略。從嚴治黨和依法治國始終相輔相成,居於一個理論體系之中。對人大、政府和相關政法系統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作出向憲法宣誓的制度規定,只說明一個道理,就是把憲法作為每一名公職人員的基本准繩來要求,體現出憲法至上的原則性,使憲法成為每一名公職人員恪守的道德尺度和法律准則,具化成每一個人的思想符號。
作為國家公職人員,向憲法宣誓就能從思想深處體現出其對憲法的認同度,也能從情感深處體現出其對憲法的忠誠度,還是一種宗旨意識的認同性。不管崗位如何變化,權力如何大,都必須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法律底線,也是其最起碼的思想意識。
作為國家公職人員,對憲法忠誠了,對憲法認同了,對憲法傾注了感情,才能樹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努力奮斗的自覺心。這一環節至關重要。作為國家公職人員,只能從思想上信仰憲法,才能忠於憲法、維護憲法權威。
向憲法宣誓,和向黨旗宣誓一樣,都是堅定理想信念的一種表現方法。所不同的是;向黨宣誓是共產黨員的理想選擇,向憲法宣誓是國家公職人員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表現方式。作為國家公職人員,只有向憲法宣誓,才能知道什麼是自己心中的底線,什麼是自己仰望星空時的坐標,才不迷失方向,才不貪戀權力,才能從根本上端正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
向憲法宣誓,並不是簡單的效仿西方的一種方式。不管是西方人或是其他國家的人,只要一個國家的概念存在,就會產生相應的法律形態,形成相關的以憲法做根本大綱的政治范疇。法是一切政治制度的催生力量,也是所有國家秩序的理性張揚,只有法的存在,才有制度的形成條件。向憲法宣誓,體現的就是依法治國的決心,彰顯的就是維護憲法權威的信念。
向憲法宣誓,是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新產物,也是依法治國從內容到形式方法上的一種深度拓展,其保障的是法在各種領域內形成普遍性的精神張力,成為每一名國家公職人員入職時的一種理想信念。
向憲法宣誓,不是入職時多出的一種程序,也不是一種表面文章,其將證明,你將忠於什麼選擇?又將以什麼做准繩?這二者是一種互為條件,只講述一種道理,就是如何在忠於憲法的態度中,選擇我們的理想,施展我們的抱負,成為有共產主義思想覺悟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人。向憲法宣誓,是「四個全面」在政策層面細化過程的具體表現,必將為我們從嚴治黨和依法治國產生新的理論依據,形成新的思想維度,成為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思想力量。

⑷ 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是什麼

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國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深度推進的基石。只有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法律成為全民信仰,才能最終建成法治社會。

也是立法、執法、司法三者的末端,前三者的「營養」或者「毒素」,都在全民守法這個層面上堆積與滋生,盛開「鮮花」或者「惡之花」。只有通過制度設計,建立順暢的糾錯機制,才能築牢法治社會之基。

依法治國的核心:

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⑸ 什麼是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

法律分析: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是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熱點內容
立法者槍 發布:2025-05-23 00:46:32 瀏覽:702
無法避免責任法律術語 發布:2025-05-23 00:35:27 瀏覽:379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 發布:2025-05-23 00:20:26 瀏覽:264
怎麼理解合同法403 發布:2025-05-23 00:11:45 瀏覽:383
冤假錯案法院最新規定 發布:2025-05-23 00:10:19 瀏覽:387
民商法專業詞彙 發布:2025-05-23 00:03:10 瀏覽:533
航空安全條例 發布:2025-05-22 23:47:21 瀏覽:672
薊縣律師 發布:2025-05-22 23:46:43 瀏覽:763
沛縣最出名的律師 發布:2025-05-22 23:32:04 瀏覽:280
幹部理想信念從政道德教育制度 發布:2025-05-22 23:31:17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