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法治建設現狀
A. 法治貴州建設的目標是什麼
建設「法治貴州」是一個漸進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一項長期任務。
力爭用五年至七年時專間,推進依法治國屬基本方略深入落實,地方立法更加完備,公共權力運行更加規范,各類社會主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公民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普遍提高,經濟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努力實現涉農地方法規規章制度更加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更加完善,鄉村執法質量明顯提高,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更加精準有效,幹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明顯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
到2035年,鄉村法治可信賴、權利有保障、義務必履行、道德應遵守,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社會和諧穩定開創新局面,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法治鄉村基本建成。
健全完善與貴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涉農法規體系,根據《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情況,加快推進我省土地管理方面法規制度的研究工作。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重點就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鄉村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等立法研究。
依法開展涉農規章的立法後評估工作,提高農業農村領域立法科學性,促進相關規章有效實施。
B. 法治的基本原則
(1)法治基本原則可分實體原則(或價值原則)和形式原則(或程序原則)。
(版2)從實體原則上看權,社會主義法治的實體基本原則和資本主義國家法治的實體原則雖然有共同點,但也有不同的理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實體原則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引。具體地看。這些原則包括生存、安全、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義、共同福利、正義、和平、發展等目標。
(3)從形式基本原則上看。法治在形式方面的基本原則是本國法律發展經驗的總結。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可以從《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三大訴訟法中得到說明。包括:①法院和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②進行訴訟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③審判公開舉行;④實行迴避制;⑤實行兩審終審制;⑥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⑦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等;⑧適用法律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