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出現

道德經出現

發布時間: 2025-07-22 00:39:23

① <<道德經>>成書於何時

道德經版本問題可以說是道德經獨有的現象,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此楚簡本《老子道德經》,當為最原始、最淳樸之版本。目前,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
歷史上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漢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其他重要的版本還有西漢嚴遵注本、唐代傅奕所校古本、唐代所刻《道德經》石幢等。你所指的通行本應該就是王弼本了,至於珍本應該沒人見過。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書籍,版本之間差別很大;甚至章節順序也不一樣。其中,台灣陳鼓應教授《老子今注今譯》選用的校訂版本還是相當客觀的,參考了歷代版本和注家,偏重於哲學研究;蕭天石先生的《道德經聖解》偏重於道教修煉,被譽為近代第一注家;馮海濤先生的《道德經智慧日用貫通》一書,則著眼於人們的尋常日用,經文前後文印證,以老解老,擺脫了歷史上以庄解老、以儒解老、以佛解老、以西方哲學解老、以易解老之窠臼。值得一讀。

② 出自《道德經》的成語有哪些

老子的《道德經》全文出現成語53個,其中出自原文的39個,出自其他文章的14個.詳情如下:
【玄之又玄】

原文

《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功成不居】

原文

《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和光同塵】

原文

《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塵.」
【天長地久】

原文

《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功成身退】

原文

《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金玉滿堂】

原文

《老子》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目迷五色】

原文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寵辱若驚】

原文

《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聽而不聞】

原文

《老子》第十四章:「聽之不聞名曰希.」
【虛懷若谷】

原文

《老子》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芸芸眾生】

原文

《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餘食贅行】

原文

《老子》第二十四章:「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
【知雄守雌】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奚.」
【知榮守辱】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知白守黑】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天道好還】

原文

《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自知之明】

原文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欲取姑予】

原文

《老子》第三十六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無中生有】

原文

《老子》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大器晚成】

原文

《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若存若亡】

原文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知止不殆】

原文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足不辱】

原文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大辯若訥】

原文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大巧若拙】

原文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出生入死】

原文

《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福禍相依】

原文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長生久視】

原文

《老子》第五十九章:「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祗,長生久視之道.」
【深根固柢】

原文

《老子》第五十九章:「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輕諾寡信】

原文

《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原文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慎終如始】

原文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儉故能廣】

原文

《老子》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哀兵必勝】

原文

《老子》第六十九章:「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寸進尺退】

原文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進寸而退尺.」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寸進尺退,卒無所成.」
【被褐懷玉】

原文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原文

《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想往來】

原文

《老子》第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小國寡民】

原文

《老子》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無為而治】

引用

《老子》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
【視而不見】

引用

《老子》第十四章:「視而不見名曰夷.」
【少思寡慾】

引用

《老子》第十九章:「見素抱朴,少思寡慾.」
【委曲求全】

引用

《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
【不得已而為之】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一章:「兵者,不詳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以而用之,恬淡為止.」
【富在知足】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雖死猶生】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淡而無味】

引用

《老子》第三十四章:「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物極必反】

引用

《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欲益反損】

引用

《老子》第四十二章:「故物或益之而損,或損之而益.」
【損之又損】

引用

《老子》第四十八章:「為學而益,為道而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赤子之心】

引用

《老子》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取長補短】

引用

《老子》第七十七章:「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結繩而治】

引用

《老子》第八十章:「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③ 《老子》被稱為《道德經》是什麼時期

第一部注老作品是西漢時的河上公,他的作品叫老子道德經章句

④ 老子為什麼寫《道德經》

因為老子要通過函谷關,被售守關的長官逼迫,才寫了道德經。相傳,老子離開東周到秦國去,必定要經過函谷關。守關的長官關令尹是個學術、修養非常高的人,見到老子到來,非讓他留下一點文字才讓過關,老子沒辦法才寫下了這部天下奇書。

《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老子第一個用「道」說明宇宙萬物的生成和演變,五千言《道德經》「道」字出現74次。

道德經其他情況簡介。

《道德經》分《道》和《德》上下兩部分,原來《德》在前《道》在後,後來才逐漸形成今天的結構。《道德經》全文不過五千餘字,但是其文簡其意遠,遠到可以影響中國的過去現在乃至將來。

《道德經》中提到的「道法自然」、「知其黑守其白」、「兵者不祥之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等一系列重要的哲學思想一直在作用於我們的生活。

熱點內容
2020婚姻法女方提出離婚 發布:2025-07-22 05:40:18 瀏覽:128
法院工作論文 發布:2025-07-22 05:40:12 瀏覽:112
陽邏律師在線 發布:2025-07-22 05:34:29 瀏覽:199
河南周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22 05:30:24 瀏覽:640
50年婚姻法不離婚 發布:2025-07-22 05:27:12 瀏覽:564
道德經通臨 發布:2025-07-22 05:25:08 瀏覽:294
法律責任中的知無責任 發布:2025-07-22 05:21:36 瀏覽:336
保安隊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22 05:20:57 瀏覽:846
行政法涉及時間 發布:2025-07-22 05:10:11 瀏覽:591
養老保險立法 發布:2025-07-22 05:08:45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