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喜歡
⑴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
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別人的人,往往自身缺乏安全感,或者拿自己本身難以達到的道德標准來苛求別人做到。這在心理學上稱為一種防禦機制。
你不妨跟他深入探討一下他的「善良」標準是什麼?他如何形成的這些標准?他是否能做到?
他為何如此苛求別人做到?是否過去有什麼事件導致他形成這種認識?
當你們的信任建立起來,很多事實真相都會浮出水面
⑵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講道德,而西方人卻不喜歡講道德更喜歡講規則
規則的本質是程序正義,道德的本質是實質正義。
舉個例子,你的車上有一回位急救病人答,面前有一個紅燈,你是該遵守規則等綠燈(程序正義),還是該遵循救人的道德闖紅燈(實質正義)?如果你闖了紅燈,會不會有人效仿、即便沒有急救病人也拿出其它理由闖紅燈(正義失敗)?
實質正義的實現要難於程序正義,甚至於實質正義是否能夠真正實現,也是個長久的辯題。
西方人認為,既然實質正義難以實現,那麼應該做的是退而求其次,至少先保證程序正義。
他們理想中的秩序是理解並接受人性之惡,以程序正義加以約束。
而我們的老祖宗認為,實質正義才是真正應該追求的東西,為了程序正義犧牲掉追求實質正義的可能,是因小失大。
我們理想中的秩序是人人向善,最終實現實質正義。
孰高孰低,我無法評價。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⑶ 喜歡讀道德經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道德經是祖師老子留下的五千言,他作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寫給尹喜,尹喜是什麼人專?他是一個屬有德行的道者,他能看到紫氣東來,說明有一定道行。要看懂道德經至少要像尹喜這樣對道的追求。所以在現代喜歡道德經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道士,也就是抱道之士。這種人惟道是從,從道為士。
(2)宮觀里的道士,以道士為職業,不得不會道德經,還要跟人說喜歡道德經。
(3)居士,雖然對道德經是真心喜歡的,但沒有人指引,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意思。
(4)學士,以研究文化傳統為目的的學者。
(5)不士,跟風者,也稱裝逼者,道理一套一套的。其實啥也不懂。
以上是個人認為的幾種喜歡道德經的人士,純屬個人見意,請不要對號入座。
⑷ 道德科代表怎麼才能得到道德老師的喜歡
上課認真聽講,下課積極匯報問題,了解道法之事,就這幾點
⑸ 你覺得喜歡和道德哪個更重要為什麼
首先肯定是道德,缺德路上受人歧視,錢多少不是人生中最大的追求,有手有回腳沒技能答也可以做粗活攢取廉價工錢生活,人有想攢錢擴大能量是不錯的,但是攢沒有良心的離心離德,會封閉多條攢錢門路,所以有血性有良知道德的人攢錢的路長路擴,錢之路上受阻不能冒進,所以說投資有風險,這多的錢一擔投入沒有回歸,人要有知足感物質財富不是萬能,精神財富會讓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