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養的目標
『壹』 公民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公民道德基本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公民道德規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公德規范、職業道德規范、家庭美德規范構成。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規范。
一、「愛國守法」是公民對國家的最首要的道德義務。
公民應當熱愛國家、建設國家、保衛國家,維護國家的尊嚴,保守國家的機密,敢於同一切危害國家利益和安全的行為作斗爭,把對國家的一切義務和責任看成是自己的天職。「守法」是公民道德的最低層次的要求。
公民應當維護法律確定的最基本的政治秩序和社會秩序,盡法律所規定的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同時,「愛國主義」體現了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公民通過愛國守法去實踐集體主義的道德要求。
二、「明禮誠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規范。
在我國,無論在何種場合,無論從事什麼樣的活動,公民彼此都應該講文明、講禮貌、講誠實、講信用。我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之後,國際交往日益增多,公民能否明禮,關繫到世界對我們國家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的評價,
因此,「明禮」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誠信」是人與人之間交往關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它是公民道德人格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經濟活動中要誠信,杜絕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信守諾言,忠誠待人。
三、「團結友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應當如何相處的基本規范。
每一個公民,不論民族、年齡、職業,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公民之間應該彼此團結,相互友愛,建立起一種和睦親愛的關系。現實中,對他人友善的人也必然會得到他人的友善。團結是力量的源泉。
團結、友善,關繫到一個人的前途和幸福,也關繫到民族的興旺、國家的興衰。要做到團結友善,就必須懷著友好的願望,抱著彼此平等的心理相互對待,就必須對已嚴、對人寬,就必須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然,團結友善必須是在正義原則之下的團結友善。
四、「勤儉自強」是公民對待生活、對待自身的道德規范。
作為一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勞動的義務,應當懂得沒有勤奮就不會有社會財富的道理,推崇勤勞,反對懶惰和游手好閑。公民還應該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和享樂主義的生活方式。
在現實生活中,公民應當自強不息,不斷進取,保持一種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凡事盡量依靠自己而不依賴他人。
五、「敬業奉獻」是公民對待職業活動的道德規范。每一個公民都要從事一定的職業,職業是公民與社會聯系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對待職業或事業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做出有益的貢獻。
(1)道德修養的目標擴展閱讀:
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一、堅持科學的態度,正確認識傳統美德與公民道德的關系。
公民道德建設是目標,繼承傳統美德是途徑。繼承傳統美德,根本上是服務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這一目標的。在對待傳統道德問題上,全盤否定的文化虛無主義和全盤肯定的復古主義都是不科學的。
公民道德建設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傳統美德進行現代詮釋,將傳統美德中積極有益的東西轉化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使其成為現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源。
二、確立科學的方法,尊重公民道德建設與傳統美德繼承的規律。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應立足新時代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科技發展的現實,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既繼往又開來。
「繼往」意味著我們必須維護傳統美德中的精華要素;「開來」則要求我們實現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三、探索科學的途徑,將弘揚傳統美德與法治建設、社會管理相結合。
公民道德建設要注重從傳統美德中吸取養分,同時也要看到,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不僅依靠理論創新,廣泛的宣傳和教育,而且深度依賴於社會結構的轉型、法律政策的支持。
因此,應探索將傳統美德、公民道德與法律政策的深度融合,寓公民道德建設於法治建設、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提供之中,從而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撐。
『貳』 簡述道德修養的方法
。一是學思結合。抄黨員干襲部要學習和掌握各種道德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對各種所學的道德知識和人生哲理深入思考後,才能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培養趨善避惡的道德意向和情感,從而擇善而為。二是慎獨。「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黨員幹部要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始終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按道德要求行事,不要因為無人監督而肆意妄行。三是省察克治。黨員幹部要反復檢查來發現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頭和行為上的不良習慣,然後克服和整治。四是積善成德。黨員幹部要從善行和善德的幼芽,不斷積累壯大,從一時的善行變成長久穩固的善德,由小善變成大善,由小德變成大德。這樣才能養成高尚的德性。如果平時不檢點,不積善,遇到危急時刻,緊要關頭,就不可能以義為上,挺身而出的。五是身體力行。要使道德修養達到目標,「功夫全在行上。」
『叄』 職業道德修養目的是什麼
修養是一個合成詞,修,原意指學習、鍛煉、陶冶和提高;「養」原意是指培養、養育和熏陶。所謂修養是指一個人為了在理論、知識、思想、道德品質等方面達到一定的水平,所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活動過程。修養是人們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道德品質必不可少的手段。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不斷提高的過程,因而也是一個不斷修養的過程。所謂職業道德修養,是指從事各種職業活動的人員,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活動中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達到一定的職業道德境界。
職業道德修養是一種自律行為,關鍵在於「自我鍛煉」和「自我改造」。任何一個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素質的提高,一方面靠他律,即社會的培養和組織的教育;另一方面就取決於自己的主觀努力,即自我修養。兩個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而且後者更加重要。
職業道德修養實質上就是兩種對立的道德意識之間的斗爭,是善和惡 、正和邪、是和非之間的斗爭,對於從業者來說,要取得職業道德品質上的進步,就必須自覺地進行兩種道德觀的斗爭。職業道德修養上的兩種道德觀的斗爭,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是一個從業者頭腦中進行的兩種不同思想的斗爭。盡管這兩種不同思想反映著復雜的道德關系,但它卻是在一個人的頭腦中進行的。對於職業道德修養,用形象一點的話來說,就是自己同自己「打官司」,即「內省」。
正是由於這種特點,必須隨時隨地認真培養自己的道德情感,充分發揮思想道德上正確方面的主導作用,促使「為他」的職業道德觀念去戰勝「為己」的職業道德觀念,認真檢查自己的一切言論和行動,改正一切不符合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東西,才能達到不斷提高自己職業道德的水平。
八個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包括:1.文明禮貌。2.愛崗敬業。3.誠實守信。4.辦事公道。5.勤勞節儉。6.遵紀守法。7.團結互助。8.開拓創新。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多種多樣,除按八個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進行行為養成外,還有以下幾種:(1)學習職業道德規范、掌握職業道德知識。(2)努力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文化素養。(3)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增強自律性。(4)提高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慎獨」。
「慎獨」一詞出於《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說,道德原則是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的,時時刻刻檢查自己的行動,一個有道德的人在獨自一人,無人監督時,也是小心謹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在提倡「慎獨」的同時,提倡「積善成德」。就是精心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斷積累和壯大。意思是說,道德原則是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的,時時刻刻檢查自己的行動,一個有道德的人在獨自一人,無人監督時,也是小心謹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我們現在依然提倡「慎獨」,是重在自律 ,即在道德上自我約束。
在提倡「慎獨」的同時,提倡「積善成德。」。就是精心保持自己的善行,精心地培養自己心中開始出現的共產主義道德觀念和品質的幼芽,使其不斷積累和壯大。我國戰國時哲學家荀況曾說:「積土成山,風土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質,不是一夜之 間能夠養成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積善過程。只有不棄小善,才能積成大善;只有能積眾善,才能有高尚的品德。
在職業道德修養領域中善惡之別,涇渭分明。善雖小,仍然不失其為善;惡雖小,也終究是惡。所以從業人員對自己任何不符合職業道德的言行,都務必注意克服,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三國時代的劉備在他的遺囑里叮囑兒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指的就是這種防微杜漸的修養方法。
『肆』 教師道德修養的目標是什麼
1、愛教樂業,獻身教育;2、熱愛學生,誨人不倦;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4、好學不倦,積極進取;5、團結協作,互勉共進; 6、尊重家長,密切配合;6、尊重家長,密切配合;8、銳意進取,博學多才
『伍』 簡述加強道德修養的方法
1、反身內省:
靠自己的努力達到道德的完善,不依賴別人。「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反省三件事,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與朋友交往是否有不講信用的地方?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溫習過?強調高度自覺,嚴於律己,這是修養道德最普遍的辦法。
2、存心養性:
人的本性中固有惻隱之心,善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要保存,保持擁有這一切好的善端,不被外物誘惑而喪失。
3、主敬重學:
時時刻刻收斂身心,無論有事沒事,都慎重小心修養的功夫。「三人行,必有我師」,重視道德知識學習。儒家重視學習,更重視力行。「學而不行,不異於不學」。
4、注重小事:
公民的道德素養、文明水準是整個民族素質的體現。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中,要從小事抓起,從點滴入手,建立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公民道德素質也才能不斷得到提高。只有公民道德素質提高了,和諧社會建設才有了堅實的基礎。
5、提升自覺性:
高度的自覺性是道德修養的一個內在要求和'重要特徵。首先應該具有進行道德修養的強烈動機,這樣才能滿腔熱情地,自覺自願地去學習,思考體驗,從而提升道德修養的境界;
然後,要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約束,自我激勵,堅韌不拔,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地進行個人道德修養;最後,應該正確認識自我,發揚好的方面,克服不足。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道德修養是領導幹部「好營養」
『陸』 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修養目標體系設計必須遵循哪些原則
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修養是非常豐富和重要的。
所以我們必須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柒』 職業道德修養的目標和任務隨隨著時代的不同而發生變化這句話的說發對不
職業道德修養的目標和任務,隨著時代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
這句話是正確的,職業道德修養的目標和任務,隨著時代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捌』 什麼是道德修養
道德修養是人的道德活動形式之一。是指個人為實現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識和行為版方面進行的權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道德境界。不同社會、時代和階級的道德修養有不同的目標、途徑、內容和方法。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做到「日三省吾身」:
第一應當分得清先與後,該先的一馬當先,該後的甘居最後。先進性最重要的特點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眾的前列,帶領群眾;
第二走在時代的前列,引領時代潮流。共產黨員要有"先人後己,先公後私"的思想覺悟,始終把黨的利益、集體利益、他人利益置於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著群眾,不搞近水樓台先得月。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後"的優良品質,艱巨任務搶在先,危難之際沖在先,做改革創新的先行者,攻關克難的急先鋒。生活享受往後靠,物質待遇不與人攀比,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人、帶動人。
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識,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執行黨的決議率先垂範,完成黨的任務身先士卒,不落在群眾後面。
『玖』 道德修養的概念
最簡單的說,道德修養是人的道德活動形式之一.是個人自覺地將一定社會的道德要求轉變為個人道德品質的內在過程.不同社會、時代和階級的道德修養有不同的目標、途徑、內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