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信仰道德關系

信仰道德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1-18 05:01:10

❶ 法律怎樣被信仰談法律與宗教及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 ,美國比較法學家和法制史學家伯爾曼的這句話,在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一句引用率相當高的箴言。
我們今天應該怎樣樹立對法律的信仰?法律怎樣才能被信仰?法律規則或是程序、制度,包括那些所謂正義的符號和象徵(法袍和法槌之類),本身是不足以喚起人們對它的信仰的,只有當法律與人們所信仰的事物發生了不可分割的聯系時,只有當法律能夠產生出某種社會效果、符合社會正義的標准和價值時,它才能得到信任、繼而才能被信仰。只有公正的法才能被信任,而評價法律公正性(正當性)的標准,不僅是法律規則和正當程序,而且往往來自法以外的社會評價體系,例如宗教傳統、道德、輿論、社會效果等等。
從信任到信仰往往需要藉助某種超驗的信念,然而今天,我們的法律從形成到運作中,似乎都沒有了超驗或先驗的價值標准,無論是共產主義、儒家學說、自然法則或是社會通行的習慣,那麼,對法律的信仰從何而來呢?民意和立法程序也許可以成為正當化的標准,然而,即使經過正當程序,如果法律的標准與社會民眾的價值標准和正義標准相距甚遠,當法律與情理永遠處在沖突對立的狀態時,民眾決不會自然地產生對法的信仰的。而基於功利,在法律能給他們帶來利益時,從民眾到政府都會很高興地將其視為一種工具;反之,如果法律不符合其利益時,他們就會自然地採取規避甚至抗拒的態度。久而久之,法可能就只剩下了「力度」和規則,成了被法律家們玩弄於股掌之上的技巧,成了書本上的教條,成了單純獲取利益或權力運用的工具或武器。
沒有道德基礎的法律必然得不到社會和公眾的認同,而道德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標准,這些標准也會反映在法律規則及其適用中。
http://www.wangxiao.cn/lunwen/0915985140.html

❷ 如何看待傳統的道德信仰,宗教信仰與共產主義信仰之間的關系

你好這位朋友;
道德是為統治階級服務,道德是有階級性的。講道德,必須講;資本主義道德,還是社會主義道德。這一點馬克思、恩格斯早已經做過詳細的闡述。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當然,道德也有全世界都類似、甚至一致的方面。也是多樣性的。
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但是,宗教里基本都有有神論。而共產主義信仰是無神論。共產主義信仰信奉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而馬哲是唯物論。唯物辯證法和辯證唯物主義。故而宗教信仰和馬哲兩者是根本對立的。
這種對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共產黨員不能是有神論者」。共產黨員信仰的是無神論,就是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傳統的道德信仰和共產主義信仰之間沒有根本沖突。因為傳統道德信仰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但是,宗教信仰和共產主義信仰之間是有根本不同的。前者是有神論,是唯心主義;後者是無神論,是唯物主義。基本是對立的。O(∩_∩)O~
你明白的。

❸ 道德、法律和信仰的關系是什麼

你好,信仰是人們發自內心的,以自己內心的信仰約束自己的行為回,與道德類似;道德,是答人們以社會規范為標准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而法律則是上層建築,即信仰、道德都約束不了行為是才以法律來規范社會行為和制裁違法行為。

❹ 什麼是道德信仰

做人的原則
比如:誠信、守時、處女情結、重孝道、講義氣等,都可以看做是一個人的道德信仰。
當今國人道德淪喪,素質低下,就是道德信仰缺失造成的。

❺ 如何看待傳統的道德信仰,宗教信仰與共產主義信仰之間的關系

所謂中國的傳統文化無非是孔孟之道,算不上信仰,只是一些文化思想,學識學問豐富的回人總結出來答的當遵循或推崇的社會理念而已。現今這些都已經停留在文字層面了。物慾橫流的今天中國,人們全沒有了道德意識了,所有的底線都急速降低到古今中外的很低的低點了--以後還會更低。各種社會事件足以證明。
宗教才算得上是信仰,不過唯有基督教是真正的,佛教只是人們編出來的,連佛祖自己都拒絕人說他是神;伊斯蘭教大家讀讀《聖經》和古蘭經就可以看出它根本上就是模仿或者說抄襲。
共產主義只是歷史階段中的插曲,現在在世界上基本都沒有了。連共產黨自己都說不清楚什麼是共產主義了。這個主義最多算是一種思想,也算不上信仰,因為它沒有根基。

❻ 道德信仰與物質利益的關系

人的社會需要秩序,才能有效運行;道德是法律約束制裁之前的防治。完全沒道德也就沒了底線,空有物慾橫流的物質必將快速走行滅亡!

❼ 道德、法律和信仰的關系是什麼

信復仰、道德、法律三制者之間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稱之為一種互釋互約的解釋學循環。信仰是人們發自內心的,以自己內心的信仰約束自己的行為,與道德類似;道德,是人們以社會規范為標准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而法律則是上層建築,即信仰、道德都約束不了行為是才以法律來規范社會行為和制裁違法行為。

基於解釋學循環對三者之間關系進行重新考察,對於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在社會發展內在矛盾凸顯期,正確處理和運用三者之間關系,有利於社會的實際發展走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健全和完備。

❽ 沒有信仰,我還有沒有道德底線 !

信仰是精神寄託,道德是人與人之間的警戒線,缺一不可。

❾ 所謂的「道德 倫理 信仰」是什麼

道德:一種社來會意識形態, 是人們對自我行源為的規范。倫理:是指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關系時應遵循的道理和准則。信仰:是指對聖賢的主張、主義、或對神的信服和尊崇、對鬼妖魔或自然氣象的恐懼,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准則。 我個人認為,人性並非本善也並非本惡。人性一般是隨著人生存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是後天因素造就的。而現今社會的人性相對比較醜陋,雖然現在有很多慈善家什麼的,但多數是戴著慈善的光環博取好名的。多半都帶有一定的利益。比如明星多半是為了人氣,而資本家則是為了讓自己的產品更受大眾歡迎!這是受社會風氣影響的,這跟統治者有一定的關系,比如在宋朝,國人性格偏於安樂。在秦朝,國人的性格偏於彪悍。而在清未,則偏於墮落。。。。。。

❿ 宗教與道德的聯系與區別

一、聯系:

宗教與道德同為社會意識形態,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宗教與道德之間的相互影響,既為經濟基礎所決定,也隨著經濟基礎的變革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在原始社會,原始宗教通過宗教神話和宗教禮儀來強化道德的社會影響力。

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總是利用宗教為自己的階級利益服務,用神和天命的安排來神化現在的統治秩序和人與人的階級關系,用來世的天堂使被統治階級安於現實的苦難。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它或者為統治階級的統治和利益服務,或者當被壓迫階級變得足夠強大時,代表被壓迫者的利益反抗統治階級的壓迫。宗教對道德的影響也體現在這兩個方面,即把統治階級的道德神聖化和成為被統治階級反抗統治階級的道德的宗教外衣。

宗教與道德的關系具有與以往階級社會不同的特點。經過宗教制度的改革,我國的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中的封建剝削制度被革除;天主教、基督教中開展的反帝愛國運動使得這兩個宗教成為中國人民獨立自主自辦的宗教。我國的宗教已不再是剝削階級利用的工具。宗教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存在是因為還存在著宗教賴以存在的條件。

在社會主義時期,雖然宗教道德中涉及人與神關系的部分仍然是約束信教群眾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但是宗教道德中涉及人與人關系的部分,如佛教的"五戒十善",基督教、天主教的"十誡"等等,與社會主義的道德有某些共同之處。

宗教信徒以宗教道德中涉及人與人關系的世俗性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與社會主義社會所提倡的道德原則對人們行為的要求並不沖突。這是宗教能與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一個重要方面。社會主義的道德應該吸收宗教道德和教規、教義中的某些積極因素,宗教道德只有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才能存在。

二、區別

1、從存在的維度來看:

道德存在的領域始終不出人與人關系的現實維度,宗教則與道德不同,始終走在人與神關系的維度上。

2、從與生存活動距離來看:

宗教離生存活動遠,而道德離生存活動近。

3、發揮作用的方式:

道德是非強制的,約束主要來自於內在的良知,而宗教對於信仰者是絕對的權威。

熱點內容
和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3:21:31 瀏覽:729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鍾育周 發布:2025-05-21 03:12:18 瀏覽:277
司法認知范圍 發布:2025-05-21 03:03:15 瀏覽:912
法律援助中心財務管理制度 發布:2025-05-21 03:01:47 瀏覽:868
離職多久不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1 02:52:06 瀏覽:84
交通認定書沒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2:40:03 瀏覽:172
商業合同怎樣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1 02:39:20 瀏覽:168
畫法治繪畫 發布:2025-05-21 02:35:09 瀏覽:387
民法專家賈 發布:2025-05-21 02:35:03 瀏覽:594
區法院編制 發布:2025-05-21 02:33:42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