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具有階級性
⑴ 社會主義道德是否有階級性
道德有當復然的階級性,不同制階級的道德規范不相一致。但具體到社會主義道德,它是什麼階級的道德就相當復雜了,說是無產階級的,誰是無產階級呢?還有一個歷來迴避的問題,無產階級的一切,包括道德一定優於其他階級?在事實面前未必。
說成其他階級,又不可能。說成國旗上那顆大星的,又覺得,一割裂了黨和人民群眾的天然聯系,二與事實不符(黨 員幹部的道德素養未必就勝人一籌)。
社會主義道德事實上超越了狹隘的階級局限,具有各階級道德的共同屬性,不是那個階級獨有的,是工人(所謂無產階級)、農民(主體是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文化較高的小資)、民族資產階級共有的,工、農、小資、民資在中國地位平等,他們分別是國旗上的4顆小星。
這是一個自找麻煩的命題,反映了思政教育中的尷尬境遇,教科書與中 國的現實狀況嚴重脫節。
⑵ 道德有階級性嗎
我認為道德有階復級性!道制德來源於文化實踐,階級是不同利益的集團;那麼來源於不同利益集團的文化實踐就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觀。例如,中國的三綱五常是封建地主階級的道德規范,與資產階級的人人平等價值道德觀嚴重沖突。當然了,道德也有它的共性。
⑶ 簡述馬克思道德觀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 馬克思主義關於道德的起源、本質和作用的
基本觀點。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
間關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道德沒有強制性,它依靠社會輿論、人
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來起作用。道德是在人類社會的一定的生產
方式中產生,受人們的經濟關系的制約,並隨著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而變
化。道德具有歷史性。和原始社會所有制相適應的是原始社會的共同道
德,它以氏族成員之間平等互助的關系和對民族的整體責任感為其行為
的規范。在階級社會里,道德具有階級性,統一的共同道德分裂為階級的
道德。和生產資料私有制相適應,剝削階級的道德成為各社會形態中占統
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條是:「剝削有理」、「壓迫有理」、「人不為
己,天誅地滅」。與之相對立的是各社會的勞動者階級的道德,它們提倡勤
勞、勇敢、團結互助、反對剝削和壓迫。以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為行為准則
的資產階級道德是剝削階級道德的典型和最後一個歷史類型。以集體主
義為核心的無產階級道德即共產主義道德是勞動者道德的最高類型,它
根源於無產階級的階級地位和經濟條件,反映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
根本利益。
從總體看,道德具有歷史性和階級性,永恆的道德、超階級的道德是
沒有的。但是,為了保證人們之間的正常交往,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需要
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並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則,如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兒
童,尊敬長輩,講究衛生,反對流氓、盜竊行為等。盡管這些道德准則並非
道德中最本質的方面,而且在階級社會中也打上了階級的烙印,但畢竟起
著約束不同階級人們行為的作用。道德具有歷史繼承性。一般說,剝削階
級的道德觀念為以後的剝削階級所繼承,而勞動人民的高尚品德則在勞
動人民中世代相傳。歷史上先進階級(包括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剝削階級)
道德中的某些積極內容,也可為後來的勞動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
並賦予新的階級內容。
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道德,對經濟基礎和整個社會的發展,
起著巨大的能動作用,主要表現在:(1)統治階級通過本階級的道德理論
和道德規范為其經濟利益和政治統治作論證,批判不利於自己統治的言
論和行為;被統治階級則運用道德手段,呼籲為推翻與本階級利益根本對
立的經濟基礎和政治統治而斗爭。道德成為階級斗爭的一種工具。(2)對
大量不觸犯法律的人們的態度和言行作出評價,從而在更大的范圍內調
整本階級內部人們的相互關系,消除本階級內部的矛盾,並對敵對階級施
加影響。道德對社會的發展,或起促進作用,或起阻礙作用。道德的社會作
用的性質,取決於它是否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的需要,取決於它所反映的經
濟基礎的性質,取決於它所服務的階級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⑷ 怎樣理解道德的階級性
我認為道德有階級性!道德來源於文化實踐,階級是不同利益的集團;那麼來源於不同利益集團的文化實踐就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觀。例如,中國的三綱五常是封建地主階級的道德規范,與資產階級的人人平等價值道德觀嚴重沖突。當然了,道德也有它的共性。
階級社會的各種道德都是為特定的階級利益服務的,因而都具有特定的階級屬性和特徵,可也要以和諧為目的。
⑸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但卻有著自己的、不同於其他社會意識的基本特徵,這些特徵包括( )。
【答案】:A、B、C、D
本題考查道德常識。
道德作為一種人類社會現象,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徵,主要包括社會性、共同性、繼承性、實踐性和階級性。
A項正確,道德與其它觀念一樣,既有發展的一面,又有繼承的一面。道德的發展不是割裂開來的。
B項正確,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具有階級性。
C項正確,道德與社會性是密不可分的。假設世界上只存在一個人,也就不存在道德。
D項正確,道德具有實踐性,人類的社會活動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指導下進行的。
故正確答案為ABCD。
⑹ 請問法律有階級性嗎道德有階級性嗎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階級性。
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以確認、保護和發展對統治階級有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
2、在階級社會中,最基本的、大量的道德是階級的道德,是有鮮明的階級性的。階級社會不過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種經濟關系必然制約影響整個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當然包括道德。各階級由於在生產中所處的階級地位不同,階級利益必然不同。
這種不同的階級地位和階級利益決定了不同的人們的生活實踐的差別和對立,從而形成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對立的道德觀念。各個階級從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出發,一方面需要把道德作為階級斗爭的工具,另一方面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和階級利益決定了為本階級所特有的道德體系。
因此,在階級社會中,各個階級都有各自不同的道德。對立的階級有相互對立的道德,不同的階級也有不同的道德原則,所以階級社會中一切道德理論體系都是有階級性的。
(6)道德具有階級性擴展閱讀:
法是被提升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1、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這說明法的階級性。法不是超階級的,它總是一定階級的意志的體現。
2、法只能屬於統治階級的。法只能在經濟上、政治上居於支配地位的階級,即是統治階級的意志的體現。
3、法是統治階級的階級意志的體現。法是通過自己所掌握的國家政權,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即不是統治階級中個人意志的體現,也不應是統治階級個別或部分(階級、階層)意志的體現。
4、法是統治階級的基本意志的體現。不是全部意志的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要靠多種方式、多種途徑去體現、去貫徹。法不可能包羅萬象。它只規定和調整有關統治階級基本利益的和社會基本制度和主要的社會關系。
5、法所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的決定,是由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統治階級所代表的、與一定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