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和保險相關案例分析

婚姻法和保險相關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1-31 11:22:55

Ⅰ 急急!!與婚姻法有關的案例分析

事實婚姻,指沒有配偶的男女,未進行結婚登記,便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兩性結合。
事實婚姻是相對於合法登記的婚姻而言的,事實婚姻未經依法登記,本質上屬於違法婚姻,但考慮到我國的現實國情,為了維持一定范圍內的,特別是廣大農村人口婚姻關系的穩定,國家對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雙方之間的關系有條件的予以認可,這就產生了事實婚姻這一概念。

事實婚姻的構成需要以下要件:
一、男女雙方的同居(即男女雙方在一起持續、穩定的共同居住)行為始於1994年2月1日以前;
二、同居是以夫妻名義進行的;
三、同居雙方1994年以前同居時已經具備結婚的實質要件。
所謂結婚的實質要件即男女雙方建立夫妻關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具體包括:1、雙方均達到法定婚齡(男二十二,女二十);2、雙方自願結婚;3、 雙方均無配偶且不屬於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 4、未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你所說的情況是在1995年3月,而且兩人未到法定婚禮,這是不符合事實婚姻構成要件的,(法律規定見上構成要件)所以說不能認定為是事實婚姻,其不具備婚姻關系,並且2001年12月27日起,未辦理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者經補辦登記,其事實婚姻關系可溯及既往地合法化,得到承認與保護。兩個人沒有補辦婚姻登記,所以兩個人的關系在法律上是同居關系。

1995年張某20歲,那麼到了2001年應該是26歲,已滿法定婚齡,如果胡某也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並且兩人登記,那麼根據我國現在婚姻法律方面的規定,張某和胡某的婚姻是合法的,是受法律保護的。

何某向法院起訴,也只能解除其與張某的同居關系,何某與張某所生的孩子屬於非婚生子女,根據我國《婚姻法》第19條「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的規定,無論是事實婚姻關系,還是同居關系,雙方離異時,其子女撫養問題均依照婚姻法的這一規定辦理。
被認定為同居關系的,同居期間共同勞動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為一般共同財產,該期間雙方各自繼承或受贈的財產為雙方個人財產,為共同生產、生活形成的債權、債務,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無論是哪一種關系,在同居生活前,一方自願贈與對方的財物,按贈與關系處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財物,應根據雙方同居生活時間的長短,對方的過錯程度以及雙方經濟狀況等實際情況酌情返還。

Ⅱ 婚姻法案例分析題,甚急!

是否重婚主要看是否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是否生孩子只是間接證據,不能直接定罪,你說的情況太簡單,無法具體分析。

Ⅲ 一道關於婚姻法的案例分析

1、婚姻的有效性以結婚登記為准,並不以事實婚姻為准。
2、甲跟乙是無效婚姻,專倒是甲跟丙已經屬成為了合法夫妻。
3、如果甲跟乙想解除關系,直接分手就可,本來就不存在婚姻關系,但是甲乙要對孩子的撫養承擔義務。
4、如果甲跟丙想解除關系,則必須去辦理離婚手續。
希望我的答案您能滿意

Ⅳ 關於新保險法的案例分析題

(1)合理,孩子是受益人,保險金歸孩子所有,但是因為甲沒有成年,所以應該由甲的版監護人來幫孩子行使權利權。父母離異,不影響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任何一方仍有監護權。
(2)合理,孩子和乙生活,父親是監護人之一,主撫養人也是父親。
(3)不成立。人身保險規定在投保的時候具有保險利益就可以。
(4)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不管是王某,還是乙替孩子行使權利,都無權處理該筆保險金!

Ⅳ 婚姻法案例分析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思》的規定: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記辦法》施行之後,1984年2月1日《婚姻登記條例》施行之前,未經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的,一方起訴「離婚」,如同居時雙方均符合結婚的實質條件,可以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
王某與劉某同居時,第一,未依法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欠缺結婚的法定形式要件;第二,具有目的性和公開性,即雙方當事人具有終生共同生活的,並以夫妻名義公開共同生活,被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第三,同居時,王某已年滿22周歲,女已滿20周歲。以上三個條件均符合他們「同居」時的實質條件。
故,王某與劉某的關系構成事實婚姻。

二、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
重婚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法律重婚,即有配偶的人在其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又與他人登記結婚,或者無配偶的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仍然與其登記結婚;二是事實重婚,即雖然沒有履行結婚登記手續,但是雙方公開以夫妻名義長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事實上的婚姻關系。
王某與女房東,大設宴席,公開宣布結婚,並以夫妻名言度蜜月。這些行為,符合事實重婚的構成要件。那麼王某與女房東構成重婚罪。按照《刑法》的規定,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對於被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的,其關系被確認為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那麼離婚,均適用《婚姻法》的第36條至第42條的相關規定。

四、那麼王某與劉某的房子5間,拖拉機一台及彩電、冰箱、洗衣機等物,原則上是平分財產。但王某存在過錯,理應少分。並且劉某可以要求王某因重婚,要求王某給予賠償費。
由於小孩在1994年時,只有七歲。那麼以雙方的經濟基礎、雙方的意願、符合孩子生長的環境考慮來考慮孩子由誰撫養。沒有直接撫養者,應給予小孩撫養費,對於支付的方式、時間,雙方可以進行協商。

Ⅵ 婚姻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1,不可,血緣關系法律不認可斷絕。
2,無權,婚姻自由,是法定原則,任何人專無權干涉。
3.陳悅和陳屬林。以及陳教授的在世父母對其遺產享有繼承權。他們同屬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陳林雖是非婚生子女但與婚生子女同樣享有繼承權)。張玲非法律認可的配偶,不享有繼承權。
以上見解,僅供參考。

Ⅶ 保險案例分析

不正確復。本案例涉及代位求制償權,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故意混淆了財產險與人壽保險的區別。
財產險當中,《保險法》第六十條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
前款規定的保險事故發生後,被保險人已經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賠償保險金時,可以相應扣減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已取得的賠償金額。
保險人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不影響被保險人就未取得賠償的部分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
而人壽保險中的規定:《保險法》第四十六條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後,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
本案例中,不論被保險人是否從第三者那裡獲得賠償,保險公司都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對被保險人履行賠償責任。

Ⅷ 婚姻法,案例分析。

1.李建仍享有繼承權。根據《繼承法》規定,偽造、篡改或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版,喪失繼承權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對於情節嚴重進行了界定,即繼承人偽造、篡改或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並造成其生活困難的,應認定其行為情節嚴重。李建雖有篡改遺囑的行為,但不構成情節嚴重,並不喪失繼承權。

2.李剛也享有繼承權。《繼承法》第7條規定,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喪失繼承權。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為了爭奪遺產而是因為其他原因殺害其他繼承人,並不喪失繼承權。本案中李剛殺害李立的行為是見父親被害,出於義憤,因此不喪失繼承權。

3.本案中因李立有故意殺害李鐵山的行為,因此喪失繼承權。遺囑中原由他繼承的份額,應由其他繼承人繼承。因此,本案中的遺產由李建與李剛共同繼承。

Ⅸ 婚姻法的案例及分析

王某(男)與彭某(女)是小學同學,同村居住,1992年雙方18歲的時候,由版父母給他們訂權了親,遂以夫妻名義住在了一起,並生育一子。2000年,王某外出務工,結識了女工秦某,不久即租房同居,並於2002年2月起訴到法院要求與彭某離婚。彭某則以《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的規定為根據提出反訴,要求保護自己與王某的婚姻關系,排除秦某的妨害行為。請問人民法院應如何對待雙方的訴請?
解析:
(1)當事雙方1992年以夫妻名義同居時不到法定婚齡,王某起訴「離婚」時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人民法院應告知當事人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如果雙方補辦了結婚登記,按照離婚訴訟審理;如果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則按照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2)如果雙方不補辦結婚登記,不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即使雙方補辦了結婚登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彭某僅以《婚姻法》第4條為依據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
望採納

熱點內容
道德相關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16:39:38 瀏覽:266
道德3階 發布:2025-09-12 16:27:04 瀏覽:393
國際經濟法概論串講 發布:2025-09-12 16:12:46 瀏覽:463
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發布:2025-09-12 16:06:34 瀏覽:593
以手法治腰突經驗 發布:2025-09-12 15:53:53 瀏覽:293
鋁型材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5:47:10 瀏覽:942
合同法第73條怎樣理解 發布:2025-09-12 15:29:48 瀏覽:637
香港大法官是否終生制 發布:2025-09-12 15:27:59 瀏覽:801
知名的商法案件 發布:2025-09-12 15:06:52 瀏覽:570
文化館須遵守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4:57:52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