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有出軌賠償規定嗎

婚姻法有出軌賠償規定嗎

發布時間: 2021-01-31 11:26:15

Ⅰ 出軌離婚的賠償標準是多少,怎麼確定出軌離婚賠償標准

離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涉及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歧視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第十條。

物質損害賠償包括:因收集對方有重婚行為證據的花費,起訴費,律師費等等直接的物質損害。

(二)精神損害的賠償費用根據依以下因素確定:

1、法定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3、侵害行為造成的後果。

4、有權人的獲利情況。

5、罰款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實際上中通常根據過錯方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對受害人造成的損害程度,過錯方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局部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判斷。


(1)婚姻法有出軌賠償規定嗎擴展閱讀:

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Ⅱ 離婚,對方出軌可以要求賠償嗎

主要看外遇是否構成導致離婚的情形,且外遇一方是否存在過錯。《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確立了離婚損害賠償制度,主要是針對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情形,無過錯方可依法要求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婚姻法上的過錯一般是指家暴、與他人同居或者重婚等,因此,有證據證明對方構成婚姻法上的過錯,作為無過錯方有權提出人身損害賠償,對於賠償金額問題,因法律對此尚無明確規定,實踐中法官自由裁量權較大,但一般不會超過10萬元,以2-5萬元居多。因此如果一方有外遇出軌的情況,但是並不能夠達到長期與別人同居或者重婚的情況,則無過錯方起訴要求損害賠償,法院不予支持。

Ⅲ 婚姻法對婚姻中出軌一方有沒有懲罰的規定

1、有具體規定。
這個問題,同歸於無過錯方的請求權中。
重婚的、和他人同版居的、有不良嗜好權的、家庭暴力的、遺棄家庭成員的、感情不和分居2年以上的和其他情形的,調解無效,應當准予離婚。也就是說,你能拿出對方出軌證據,然後起訴離婚,一般情況下,即使對方不同意,也會判離婚。
如果,不判離婚,那你6各月之後再訴,一般就會判離婚了。
對於過錯方(出軌者),在離婚財產分配上,應當少分或不分。無過錯方(你),可以請求過錯方予以賠償損失,包括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
2、子女沒有權利干涉父母婚姻。《婚姻法》明確規定。
3、題外話。
做夫妻不容易,如果對方僅是小過錯,那就原諒他吧。畢竟是人,誰能無錯呢。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當然,以對方是小錯誤為前提。

Ⅳ 新婚姻法夫妻一方出軌有什麼賠償,賠償的數計

通常意義上的出軌,導致感情破裂的,不影響夫妻財產分割,原則上仍然是一人一半。如果長期出軌與人通姦的,可以適當少分。

婚姻法規定的有過錯,只能是《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情形。即,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此時無過錯的一方提出財產上的賠償或者精神上的賠償,法庭從法律的功能和目的角度來講應該予以支持。在婚姻關系中如果一方有上述行為,給婚姻的另一方造成的精神上的傷害是無法撫平的,法律規定這樣的精神損害的賠償,正是基於一種對於配偶權的保護。

(4)婚姻法有出軌賠償規定嗎擴展閱讀:

《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損害賠償范圍,太過狹窄,長期出軌通姦被排除在外。

現行《婚姻法》僅僅是列舉了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五種情形: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的,足以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的長期通姦、吸毒、賭博等等,統統被《婚姻法》排除在外,

比如長期出軌通姦,實際上與重婚、同居的本質區別在於後兩者是公開行為,而前者是隱秘行為,從危害程度來看,長期通姦重婚、同居並無較大的區別,也嚴重侵害了無過錯方的配偶權,如果因此而導致雙方夫妻關系破裂的,無過錯方理應有權請求離婚損害賠償。

但目前的法律是排除這種情形的,受害者權利就無法得到保護,這無疑助漲過錯方的囂張氣焰。這是現有《婚姻法》的一個漏洞,但現實就是如此啊。

不過,後來最高院《精神損害賠償解釋》第8條第2款的規定,當配偶一方的人格權遭受對方非法侵害,並導致嚴重的精神後果時,有權請求人民法院判令過錯方承擔包括交付相應精神損害撫慰金在內的民事責任。

因此,根據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如果一方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對方長期出軌與人通姦的,在離婚分割財產時,人民法院可以對其少分。

精神損害賠償,是隨著《民法總則》的公布實施而在中國建立的一項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國公民權益的拓展。

精神損害賠償是因侵犯人格權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侵犯公民的人格權可能產生兩種結果,一是物質上的損害,如受害人進行治療的費用,一是精神上的損害,如受害人心理創傷和精神痛苦。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時,受害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既指對物質損害的賠償,也包括對精神損害的補償。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予以賠償不能彌補受害人名譽,榮譽等損失時,還需要用停止侵害、消除影響來解決。

精神損害賠償的目的在於以物質形式彌補和減輕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和心靈的創傷,慰籍受害人的感情世界,對侵權人予以制裁。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只限於上述法律規定的人格權種類,不能任意擴大。

Ⅳ 婚外情賠償的規定

《婚姻法》的確規定了損害賠償制度,即因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或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首先,婚外戀與「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不同的。構成重婚,有兩種情況:一是有配偶者與他人登記結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登記結婚;二是有配偶者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其中,「以夫妻名義」是指他們以夫妻相稱,周圍的人也認為他們是夫妻的情形。所謂「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與他人未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若您所稱「有外遇」不屬於上述兩種情況,而僅指婚外戀、第三者插足的話,您就無法依據新《婚姻法》請求損害賠償。
其次,必須是在離婚的條件下,無過錯方才可以請求損害賠償,如果發生了以上情況但沒有離婚,則不能請求損害賠償。可見,如果您不與您丈夫離婚的話,就談不上損害賠償的問題。
此外,無過錯方依據新《婚姻法》請求損害賠償的對象,只能是其配偶,而不應包括與其配偶形成重婚或同居關系的第三者。這是因為,《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它只能確定婚姻家庭關系中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而不能約束與婚姻家庭關系無關的第三者。何況,新《婚姻法》和其他法律目前還都沒有對婚外戀、第三者插足作出任何禁止性規定,而只是把它們當作是違反道德的行為。

熱點內容
道德相關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16:39:38 瀏覽:266
道德3階 發布:2025-09-12 16:27:04 瀏覽:393
國際經濟法概論串講 發布:2025-09-12 16:12:46 瀏覽:463
社會科學院法學所 發布:2025-09-12 16:06:34 瀏覽:593
以手法治腰突經驗 發布:2025-09-12 15:53:53 瀏覽:293
鋁型材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5:47:10 瀏覽:942
合同法第73條怎樣理解 發布:2025-09-12 15:29:48 瀏覽:637
香港大法官是否終生制 發布:2025-09-12 15:27:59 瀏覽:801
知名的商法案件 發布:2025-09-12 15:06:52 瀏覽:570
文化館須遵守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2 14:57:52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