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存在於下列何種社會之中
1. 求姐姐 哥哥解答 新年快樂 東財09秋學期《民法》在線作業三
自己的作業還是要復動動腦子好好製做撒,不過給你個答案作為參考
1.c
2.B 只有自然人享有名譽權,死人是沒有名譽權的,但是他侵犯了死者近親屬的權利,所以死者近親屬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3.A。C中甲構成不當得利,D中形成無因管理之債
4.B。退夥人應對退夥前產生的債務與其他合夥人一起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5.D。你情我願,正常的商業行為,不存在違法行為
6.B
7.D
8.D
9.C
需要解答直接 Q我 187384246
2. 德國法具有哪些不同於法國法的特徵,a,屬於資本主義社會早期的法律 b,更注重
一、資本主義法律制度的特徵資本主義法是在封建時代的後期孕育、萌發,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而最終確立的。資本主義法律制度以資本主義私有制關系為基礎,它所體現的國家意志來自於占社會少數的資本家階級,因此,它與古代兩種歷史類型的法一樣,也屬於剝削階級類型的法。不過,由於資本主義法律制度是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條件下存在和運行的,所以,它又是近、現代法律文明的一種形態,其奉行的許多原則也就明顯不同於古代法律制度。資本主義法律制度的一個總體特徵就是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建立了資本主義的法治國家,這一特徵集中體現在下述原則之中。(一)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則在法律史上,這一原則首次出現在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上:「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除非當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所顯然必需時,且在公平而預先賠償的條件下,任何人的財產不得受到剝奪。」後來,各國的資本主義立法都確認了這條原則。這一條原則是資本主義法律制度首要的原則,因為它准確地反映了「自由地利用資本來剝削勞動」這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本質的要求。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中,並不存在這樣的法律原則,那時,私有財產雖然受法律保護,但並未達到神聖不可侵犯的程度,因為在國家和專制王權面前沒有什麼神聖不可侵犯的私人權利,國家和專制王權不受法律約束,它們對私人財產的侵犯不會引起任何法律上的責任。這一原則為交易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當然,在任何人的財產權利都神聖不可侵犯這一法律表達的背後,存在著一種明顯的事實狀態,即,主要的社會財富壟斷在少數資本家手中,他們才是這一原則的真正受益者。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在近代資本主義法中具體表現為一種絕對的所有權,它允許所有權人幾乎可以完全任意地使用和處分自己的財產,任何人(包括政府)均不得干涉。這種絕對的所有權在後來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矛盾。到了20世紀初,所有權的濫用開始受到限制,這是資本主義法制發展史上現代法制區別於近代法制的重要標志。(二)契約自由原則資本主義法律制度首次把契約自由上升為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的基本原則。它意味著承認一切人都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可以在法律所界定的廣闊領域中自主地處分自己的利益和權利,並在交往各方達成合意的條件下建立或改變彼此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這一原則是市場經濟關系本質要求在法律上的體現。市場經濟與自然經濟最關鍵的區別就在於,自然經濟條件下的生產是為滿足本人消費、交納地租和賦稅而進行的生產,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產是為交換而進行的生產。因此,市場經濟也就是自由交換的經濟,它在法律上就表現為一系列契約訂立和履行的總和過程。古代法律制度中的人身佔有、人身依附、等級特權和專制王權都是與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不相容的,也是與契約自由原則不相容的。可以說,契約自由原則不僅為重新安排和調整經濟生活提供了新的准則,也由此而對整個社會生活的重新安排和調整提供了參照,從而,現代文明、現代法制的第一種形態——資本主義文明和法制才能得以確立。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契約自由原則在形式上給一切人都提供了自由選擇的機會,但是,對於不佔有生產資料的普通勞動者來說,它只意味著決定把勞動力出賣給什麼人的自由,然而,在為了生存必須出賣勞動力、必須接受剝削這一點上是沒有自由選擇餘地的。因此,契約自由對於資產階級才具有完全的意義,對於普通工人則只有部分意義,它是以契約自由的形式實現的經濟強制。(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體現法國大革命之理想的《人權宣言》在第1條和第6條規定:「人們在自由上而且在權利上,生來是平等的。」「法律對於所有的人,無論保護或處罰都是一律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這一原則同前述兩條原則一樣,也是由資本主義法制首先確立下來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包括豐富的內容,其中最基本的精神有三點。第一,所有自然人的法律人格(權利能力)一律平等。這種權利能力生而具有,不以任何特定事實為條件,它實際上就是人權,即,任何人都享有的做人的權利和資格。第二,所有公民都具有平等的基本法律地位。「公民」這一法律稱呼代表著一種法律地位,它與基本權利和義務相聯系。在一國主權管轄范圍內,任何人只要具有公民資格,就享有與其他公民平等的基本權利和平等的基本義務。第三,法律平等地對待同樣的行為。法律在對行為施加保護和懲罰時,只關注行為的性質和後果,而不關注行為人的身份。這一精神被形象化地表現為西方文化中司法女神的眼睛總是蒙著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確立,是人類社會從古代法律制度進入現代法律制度最主要的標志,是等級社會和專制國家的死亡宣告,因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也應看到,在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政治結構中,這一原則的法律意義和社會意義是不同的。盡管所有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基本權利,但法律規范中的權利只是一種可能性,權利的實現離不開必要的社會條件,在經濟資源、政治資源和信息資源實際不平等佔有的情況下,平等的權利對許多普通勞動者來說,很少具有實際意義。雖然在法律上,一個汽車裝配線上的工人也與他的僱主一樣有投資廠的權利,也與他一樣有競選總統和議員的權利,然而,這些平等的權利絲毫也不能改變資源的實際不平等佔有的階級差別。除了上述討論的三條原則之外,資本主義法律制度還有人民主權、法律至;上(或憲法至上)、有限政府、分權制衡、普選代議等許多重要原則,不過,相對而言,這些原則都是為了保障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為了保障商品生產與交換在契約形式下進行,為了保障權利、義務的平等分配而被確立下來的。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資產階級以不同於古代社會的方式實施自己的統治,其整個階級的共同利益在其「法治國家」的穩定狀態下得到了最大化的實現。
3. 對《法學概論》這本書的思考或感想
自考365網校名師張龍解析《法學概論》模擬題
2006-4-12 18:11自考365 【大 中 小】【我要糾錯】
2006年4月考試在即, 自考365網站聯合新浪教育、中國教育在線邀請自考365網校名師 張龍 老師於2006年04月11日16:30-17:30作客自考大講堂新浪嘉賓聊天室,結合2006年考試的具體情況,就《法學概論》課程4月份考試可能呈現的一些新的特點和動向,總結往年考試規律基礎上與網友進行交流。
張龍老師將結合往年考試出現的一些問題和學科特點,就考試技巧、復習重點等方面為網友做詳細指導。
張龍 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教師,獲吉林大學法理學碩士、博士學位,師從著名法學家張文顯教授和石少俠教授。在國家重點研究項目《權利問題的研究與論證》中獨立完成《權利問題研究與中國環境法學的發展》和《權利的政治基礎》兩部分課題內容,曾參編世界銀行法律援助項目法學系列文庫教材《立法學》,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1999年起講授法理學、憲法學、法學概論等課程,教學經驗豐富。張龍老師干練、旁徵博引的授課風格結合雄厚的學術功底,深得考生喜愛。
所授課程:
自學考試輔導《法學概論》
點擊查看《法學概論》模擬題
張龍:大家好!
主持人:請張老師先講一下法學概論的模擬題,網友們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提問。
張龍:這套模擬題是在結合歷年真題的基礎上,對今年考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預測。
先以模擬題中的幾個典型題目來分析,摸清出題的思路,也給同學們講一下答題的技巧。首先是單選題,最近幾年的法學概論考試,單選題都是30道題,共30分,這30題基本上對導論和14章的內容都有所涉及,選擇題沒有絕對的重點,換言之,沒有哪個地方是可以直接舍棄的。
首先說一下單選題的第2題:習慣法不存在於下列何種社會之中?四個選項:A原始社會、B奴隸社會、C封建社會、D資本主義社會。關於這道題目,在看書的時候恐怕不可能直接找到答案,它是一道考核大家理解能力的問題,原始社會末期法律隨著私有制、階級的產生和國家同步誕生。也就是說在這裡面有一個知識點:原始社會是沒有法律的,這個法律是階級意義上的成文法。同樣的,原始社會沒有這個成文法也談不上有習慣法。通過這個分析得知,正確選項是A.其他的三個社會類型中都存在習慣法。
單選第6題:某甲具有刑事能力,但某甲主觀上不具有故意和過失,那麼:A某甲對其行為不應負刑事責任、B應負刑事責任、C應負刑事責任但可以減輕處罰、D應負刑事責任但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是一個涉及到犯罪構成的題,考到這樣的題型要從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等幾個因素來綜合分析。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和過失是構成犯罪的基本前提。當明確了這個知識點之後,這個選項就比較容易選擇了。正確選項就是A,同時提醒大家注意一個問題,C、D兩個選項在這個題里的干擾作用不大,但是在其他的類似選項裡面,刑法這部分可以和應當從輕減輕這兩個是一定要注意區分。
下面來看單選第10題: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出自哪個國家,A英國、B美國、C法國、D德國。看書時能夠直接找到它的答案。關於憲法這部分講過兩個知識點,在它的歷史起源上,世界上憲法的起源國是在英國,但是英國是不成文憲法制,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出自1787年的美國憲法。所以知道了這兩個知識點之後就可以選出正確的B項。這個題提示大家,教材中明確寫明了的類似於第一部、最早的等字眼時,一定要倍加註意,這樣的地方是非常容易出選擇題的。
單選第14題: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何種期限內審結A2個月、B3個月、C4個月、D6個月,這個題是比較簡單的,直接考法律的期限時效。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法、民法,這些地方都非常容易出和時間有關的問題,尤其是在訴訟法裡面。這個題提醒大家注意一些關於時間的基本知識點,比如民事訴訟一審的案件,普通程序6個月內要審結,二審三個月要審結,適用簡易程序三個月內一審要審結,同時要知道簡易程序也只能在一審案件里適用。這個題的正確選項是B.
單選第20題:某甲破門入室行竊,正在翻箱倒櫃時,聽到事主回家的腳步聲,於是越窗逃跑。某甲的行為屬於?A犯罪預備、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這題考察關於犯罪時間段限的基本問題。要分析某甲的行為屬於犯罪的哪個階段。犯罪預備是處於為犯罪創造條件的階段,還沒有進入正式犯罪,很顯然某甲已經入室行竊,A選項排除。B選項犯罪中止是犯罪在進行中,犯罪人因自己的主觀意志主動中止犯罪行為,與之相關聯的犯罪未遂,由於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導致犯罪無法繼續或者犯罪人所期望的犯罪結果沒有出現,犯罪既遂就是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都已達到,犯罪的階段已經進行完畢。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會知道某甲入室等到事主腳步聲越窗逃跑,他肯定不是自己主觀放棄這個行為,他害怕被事主抓到,所以B選項排除。C、D選項再分析,應該是屬於犯罪未遂,選擇C.
單選第26題:依我國法律規定司法協助的內容不包括什麼?A協助送達訴訟文書、B協助執行對方法院作出的判決或裁定、C協助調查取證、D協助執行仲裁機構的裁決。這個地方考的是關於國際法、國際司法部分的內容。注意司法協助內容書上明確列出了三項,這三項就是A、B、C三個選項所列內容,D選項仲裁的裁決不是司法協助內容。
再說一下多選題。多選題最近幾年的考試基本上是5個小題每題2分共10分,它的涵蓋范圍都比較廣,一般法理會有一題。來看模擬題多選題的第32題,道德規范不同於法律規范之處在什麼?這是考法律與道德的區別,這是屬於法理部分的內容,道德規范不同於法律規范之處在於,A道德規范沒有固定的形式、B道德規范沒有約束力、C道德規范的體系是多元的,D道德規范存在於任何社會形態之中、E道德規范不具有階級性。
A選項分析一下,道德和法律不同之處,法律規范是由國家機關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出的行為規范,有明確的形式,道德規范主要是以道德箴言、道德觀念這樣的方式存續的,因此道德規范沒有特別固定的形式。A選項當選。
B選項道德規范沒有約束力,很多同學選擇了這個選項,這實際上是憑知覺發生的錯誤,不可否認與法律規范的國家強制力比較起來道德規范的強制力是比較弱的,絕不是說道德規范沒有約束力,它的約束力不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和人們內心道德自覺,因此可以說這個約束力是軟約束,但是B選項的陳述過於絕對,道德規范沒有約束力的判斷是錯誤的。
C選項道德規范的體系是多元的。有同學看到這個想道德規范體系是多元的,法律體系是不是也是多元的呢?實際上,道德規范體系多元指的是由於道德不是特定機關制定出來的行為規范,也是依習慣所形成的,社會存在的一種普遍的意識以及行為模式,因此道德的體系往往是因時代、因群體的不同而不同,就像那句話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道德的體系是多元的,反之法律的體系是一元的,它是國家機關制定出來的在本國領域通行的強制行為規范,必須保證其統一性、權威性。因此C選項當選。
D選項道德規范存在於任何社會形態之中,同學們看到這個選項會覺得道德規范是存在於社會形態之中,這個判斷是正確的,但是法律是否也存在於任何社會形態之中呢。大家知道人類社會到目前為止已經經歷的社會歷史類型有六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未來理想的一種社會類型。前面講的五種已經經歷過的歷史類型裡面,原始社會是沒有階級意義上的國家和法律,因此原始社會有道德規范但沒有法律規范。所以道德規范是存在於任何社會形態之中,而法律社會在原始社會中不存在,在此後經歷的其他社會類型是存在的,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
E選項道德規范不具有階級性,大家知道道德規范和法律一樣都是上層建築由經濟基礎決定,它必然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不可避免的具有階級性。E選項說道德規范不具有階級性這個判斷本身已經錯誤,更不能構成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的區別。這個選項不對,因此本題正確選項A、C、D.
多選第34題,屬於國際法淵源的有什麼?A各國法律體系中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則、B國際法院的司法判例、C權威國際法學著的學說,D國際條約,E國際習慣。這個題,大家看到五個選項首先的反應就是覺得D、E兩個選項應該當選,因為書上在這個地方寫的是比較明確的。大家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忽略了選項A各國法律體系中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則,A選項在書中寫在D、E兩個選項後又提到了此外各國法律體系中共有的一般法律原則,這個提醒我們注意看書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不留死角,尤其是書上有一些補充和轉折。B、C選項不是國際法的政治淵源,他們是屬於國際法的非政治淵源,因此這個題的真正選項是A、D、E.
下面我們說第三部分名詞解釋題。名詞解釋最近幾年考試一般是每次考5個小題每題3分共15分。名詞解釋我們做過一個統計,從02年4月份到05年7月份,六次考試中名詞解釋的問題,本書的導論加14章,其中名詞解釋考過的次數最多的是第五章行政法,行政法共考了4次考了4個名詞。此外商法也考了4次。也就是說行政法和商法這兩部分在最近四年的六次考試中共出過四個名詞解釋題。第六章民法和第八章經濟法各出了3個名詞解釋題。出過兩次名詞解釋題的包括第二章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第三章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第四章憲法、第十章刑事訴訟法、十二章行政訴訟法、十三章國際司法,絕大部分章節都是考兩個名詞解釋題。
第一章和第九章各只出過一次,民事訴訟法在最近幾年考試中一個題也沒有出。如果一定要區分重點、非重點的話,大家可以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五、六、七、八章里。
我們以模擬題名詞解釋第37題為例簡單說一下。申訴權,實際上是公民對於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的錯誤或違法的裁定、判決及決定或者因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致使他或他的親屬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向有關國家機關申訴理由,提出改正或撤銷決定,判決或賠償損失請求的一種權利。
像這樣一個名詞解釋題,大家會發現它的內容比較多,記憶起來也感覺比較困難,我們所能看到的名詞解釋題,像這種類型的基本上已經算是考到最難了。至於說像條約、合夥、立法等其他的一些概念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些,答題字數較少。提醒大家注意名詞解釋這部分,大家主要應當關注的是最基本的概念,尤其是一、二級標題。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簡答題,簡答題最近幾年每次考試考三個題,每題5分,共15分。我們做了一個總結,簡答題部分從02年4月到05年7月的6次考試中各章的簡答題出題狀況大致如下:出題數目最多的是第十章刑事訴訟法,共出了4次,考了4道題,考過3次的包括民事訴訟法、民法、憲法;此外第七章商法、第五章行政法、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考過兩次;第九章刑法、第二章我國社會主義法律考過1次,其他的章節沒有出過簡答題。由此我們會發現簡答題這部分其重點,大家應當關注的集中在訴訟法,尤其是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也就是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同時大家要關注第四章憲法、第六章民法。另外,關於第五章行政法、第七章商法、第二章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和第九章刑法,大家也應給予必要的注意。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其他最近四年沒有出過題的章節完全不需要看,而是現在距離考試僅有10天時間左右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有所取捨、重點突出。
簡答題我們看一下模擬題的43題。人民法院對於哪些民事案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裁定先予執行。這個題考的是民法部分的題,這個題的答案一共是三點:第一點是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案件,第二點是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第三點是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案件。實際上第三類是一個補充性的規定。大家會發現簡答題的模擬題是答題點比較清晰,同時問題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內容。
下面我們說第五部分論述題,論述題最近幾年基本是每年考1題,共14分。我們的模擬題第44題論述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內容,這是屬於第四章憲法部分的題,總結歷年的論述題,大家會發現,近四年六次考試法理題考了三個、憲法題考了三個,04年7月和05年4月的法理題考的是同一個題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的關系問題.因此大家在看論述題的,可以把精力主要就放在法理和憲法部分,其他部分出論述題的可能性很小。
給大家出的這道論述題,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主要內容,大家會發現它的標准答案比較清晰,共有六點。這六點大家答題的時候要注意,論述題和簡答題不同之處就在於論述題的點一般來講比簡答題的點要多。簡答題比較常見的是在三到五點,尤其是四點左右的答案設置考的可能性較大。論述題一般來講答題點至少在四點以上,從四點到七點、八點不等,同時在答論述題的時候,盡量在答完答題點之後,後面要附帶基本解釋,這樣就能夠拿到分數。論述題考核的內容,按照剛才我們給大家講的要領,大家會發現在法理部分也就是前三章和憲法部分,在裡面尋找論述題的時候,大家可以自己做一些分析,看看哪些地方書上的陳述比較明晰,比較容易出論述題,可以自己做一下統計,基本上考試范圍就不會跳出去了。
最後我們說一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每年考2題,每題8分共16分。民法一題、刑法一題。當然在2004年7月份的考試裡面只出了一個民法案例,沒有出刑法案例,這是特例,絕大部分都是民法、刑法各一個案例題。案例題,很多同學都感到非常頭疼,因為大家作為非法學專業的學生,學習法學概論這門課本身就非常困難,法學概論這門課是在528頁的徵文裡面,涵蓋了法學基礎知識、法學基礎理論和法學分論的各部分內容,尤其是其中的法學各論的內容也就是部門法的內容,涉及面極廣,考核點非常多,在出案例的時候,往往使同學們感到不知從何下手。我們也進行過統計,最近4年6次考試的案例,刑法部分主要集中在故意犯罪的停頓階段,包括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這幾部分。還集中在關於犯罪的共犯問題,還包括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此外還考過盜竊罪和其他相關犯罪的問題。而民事案例考的主要集中在合同的成立與效力,繼承問題,民事行為能力問題,結婚與離婚問題。大家會發現考核案例主要集中在民法和刑法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論和最常見的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案例。所以大家在復習案例部分的時候可以就民法和刑法這兩章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也就是說,可以找到往年的真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同時也可以找一些練習題,包括模擬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大家沒有必要把案例摳的非常細,對每個具體的民法規定和刑法規定的法條進行很深入的、非常細致的記憶,而是要了解其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原理,尤其聯系一些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這樣就可以應對考試。
我們再看第六部分案例分析題,第46題:某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13歲、小兒子11歲。一天夜間,他帶領兩個兒子到某乙家盜竊財務。他進入房中行竊,小兒子在門外把風,大兒子進行運送,結果竊得大量財物。這三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盜竊罪的共犯?
首先大家要知道這道題考核的關鍵點在於哪兒。第一是考盜竊罪的問題,第二是考刑事責任年齡問題,第三是考共犯的問題。這一個案例涵蓋了三個基本的刑法問題,盜竊罪我們憑常識就可以判斷,這三個人的行為是盜竊行為,客觀方面看是符合盜竊罪的特徵的。關於刑事責任年齡,某甲的兩個兒子11歲、13歲都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從犯罪主體方面他們都不能成為犯罪主體,無需承擔刑事責任。此外,關於共犯的問題,大家注意共犯包括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在本案之中,某甲操縱兩個兒子進行盜竊,實際上是把兩個兒子當成了犯罪工具使用,同時由於某甲兩個兒子都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因此他們不符合共犯的犯罪主體的基本要求,所以三人的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某甲應依其單獨的盜竊罪來論處
4. 刑法學模擬試題(一)單項選擇題題目如下
CACAD BCBDB
5. 求爾雅法社會學答案。。
您好,超星所有的都已經在我的頭像,在線搜 極客校園 信:geekxiaoyuan 粘貼部分題庫,感謝您的採納
康梁都對中日維新的異同進行了比較研究,但沒有觸及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 A
天鵝是下面哪一項的圖騰:() 歐羅巴人
吳三桂拒絕李自成招降的原因是 愛妾被搶
從家庭雞蛋需求曲線可以看出當雞蛋價格上升時,對雞蛋的需求量會如何變化? 下降
真核細胞中,由單層膜組成的細胞器的發現者是:( ) A
以下關於孔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孟子是他的弟子。
若本國貨幣貶值能夠帶來貿易收支的改善,那麼進出口的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應該:() B
從後羿射日到嫦娥奔月的神話中,陰陽的關系是? C
產生壓力團體最早的國家是? 美國
中國文學具有粉飾的特點。 A
沙漠地帶不太適合鋪設太陽能電池板。 B
首先預言反電子存在的科學家是:() 狄拉克
自律有身份感的人對不會爆發的事情是不會去做的。 正確
典型是指作品中塑造的個性形象。 錯誤
《詩經》的編訂有哪三個說法? C
整體來講,中國樂曲是單線條居多。 A
關於交往或交換,不正確的是: B
繪畫、雕塑與電影造型最根本的區別是下面哪一項:() 靜態造型與動態造型
皮納圖博火山在1991年6月15日爆發,當地人由於不相信? 錯誤
以下假設項目的對外投資不是主要出於戰略性意義考慮的是? D
人體內的什麼會加速細胞的損傷從而加速人的衰老? 自由基
下列選項不是微觀收入和宏觀調控所帶來的收入差距過大的原因是、 私有制結果
6. 法存在於什麼社會
法存在於整個階級社會。
不法事情發生:
1、受了不法事情的影響。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有人開了頭,那麼就一定會有人跟隨」,也可以說是一個模仿,是一個不法事情的開端,也許有些人都有著破壞的念頭,但卻沒有勇氣,而一旦他看見有人做出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他的心底就會產生「別人都可以做,我也可以做的想法」,就是因為這種想法,就會做下了不法之事。
2、工作壓力大。現在的社會上競爭很大,在家庭、工作和生活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壓力,而有些人就是因為壓力沒有辦法發泄,一直壓抑著會導致做出一些不法之事來。
3、思想不正常。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同,但並不代表每個人的思想都是正確的,有些人的思想很黑暗,很偏激,正是這種錯誤的思想讓他做下了覺得對的不法之事。
4、心理不平衡。虛榮心,妒忌心,攀比心等,我們每個人都具有,正是因為這些心理有時得不到平衡,就會做下了一些危害他人的不法之事。
5、精神不穩定。有一種病叫精神病,有一種人叫做精神病人,這種人看起來像正常人一樣,但有時候刺激到發病了,就會在精神不穩定的情況下做出一些不法之事來。當然,喝酒了有時也會在沖動之下做出不法之事。
社會法理論的研究相對滯後。社會法的生成有其相應的人文和社會背景 ,有其生成的法制環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 ,關注民生 ,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逐漸成為法制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7. 求一份知到智慧樹中華國學的答案
【單選題】(1分)
「中華國學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學術。」對這句話的解釋不妥當的一項是:B
A. 「中華」一詞主要是文化概念
B. 「中華」一詞主要是種族概念
C. 「傳統」是指在古今有重大影響的內容
D. 「學術」是指系統性的知識
2
【單選題】(1分)
當前流行的國學概論著作主要有三種形式。下面哪一項不在這三種形式之內:C
A. 以四部之學為框架的形式
B. 兼顧四部之學與現代學術分科的形式
C. 以經學為中心的形式
D. 以古代社會思潮為脈絡的形式
3
【單選題】(2分)
關於本課程的宗旨,下面哪一種闡述最為妥當:
A. 發掘和闡述中華民族的傳統知識,為現實生活提供借鑒
B. 發掘和闡述中華民族的傳統知識,為國家政治需要服務
C. 發掘和闡述中華民族的傳統知識,以便牢記歷史
D. 發掘和闡述中華民族的傳統知識,以便傳承歷史
本題總得分:2分
4
【多選題】(2分)
關於本課程內容的基本格局,下面哪兩種表述比較合適:CD
A. 以儒家經學為核心
B. 勾勒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面貌
C. 先秦時代以諸子學說為核心
D. 秦漢以後以儒道佛三教為框架
5
【單選題】(3分)
從「導論」的內容看,本課程最突出的特色是:A
A. 思想性強,可以豐富人生智慧
B. 歷史感強,利於了解中華文化
C. 形式活潑,顯得不太枯燥乏味
D. 內容全面,有利於宏觀的認識
6
【單選題】(3分)
閱讀下面的史料:
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將黜殷作大誥王若曰猷大誥爾多邦越爾御事弗吊
天降割於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沖人嗣無疆大歷服弗造哲迪民康
根據上述史料,下面哪一條最能概括其中心思想:D
A. 周武王駕崩
B. 周初三監之亂
C. 周公將討伐三監之亂
D. 周公誥命諸侯:周人的統治遭遇了危機
1
【單選題】(2分)
《易經》這部古老的文獻,最初主要用於:C
A. 學習
B. 龜卜
C. 蓍筮
D. 戰爭
2
【多選題】(2分)
我們今天所見的《易經》,是由多少卦、多少爻組成的:CD
A. 八卦
B. 四十八爻
C. 六十四卦
D. 三百八十四爻
3
【單選題】(2分)
在漢代,以京房為代表的易學家繼承了「易傳」的傳統,發展出一套繁瑣復雜的方法,用以推算禍福吉凶。這種方法被稱為:D
A. 義理易學
B. 卜筮易學
C. 術數易學
D. 象數易學
4
【單選題】(1分)
義理易學是中國易學的學術流派之一。「義」是卦象、卦辭的含義,「理」是道理、真理,義理易學就是著重探討《易經》卦義和道理的學說。義理易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是:C
A. 董仲舒
B. 荀子
C. 王弼
D. 京房
5
【單選題】(2分)
上古時代的人們用烏龜的腹甲,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放在火上炙烤,然後根據龜甲顯示出的兆紋判斷吉凶。這種方法被稱為:B
A. 蓍筮
B. 龜卜
C. 連山
D. D. 歸藏
6
【單選題】(2分)
有了需要佔卜的事情,人們把事先准備好的卜甲取出,放在火上炙烤。經過炙烤的龜甲,表面呈現出一些細微的裂紋,人們認為這是:A
A. 龜兆
B. 占辭
C. 貞問
D. 驗辭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2分
7
【單選題】(3分)
按照周代筮法的規則,4和5為少數,為陽;8和9為多數,為陰。假如三變的結果分別是9、8、4,即兩多一少,記為「」,這被稱為:D
A. 老陰
B. 老陽
C. 少陰
D. 少陽
8
【單選題】(1分)
《周易·系辭》說:「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這里所說的聖人是指:B
A. 神農氏
B. 包犧氏
C. 周武王
D. 周成王
9
【單選題】(2分)
在《周易》筮法中,如果是「老陰」,就應該變成陽爻,如果是「老陽」,就應該變成陰爻,從而得出新的一卦,這被稱為「之」卦。「之」就是「至」的意思,表示從原來的卦變為另外的一卦,這被稱為:A
A. 卦變
B. 陰卦
C. 爻變
D. 陽卦
10
【單選題】(2分)
在中國上古時代,負責占卜的官員根據兆紋預判事情的禍福吉凶,君主參考卜官的報告決定是否做某件事情。事後占卜官把占卜的事情刻在甲骨上,這是所謂的:C
A. 貞問
B. 命辭
C. 占辭
D. 問辭
11
【單選題】(2分)
在中國上古時代,負責占卜的官員據兆紋預判事情的禍福吉凶,君主參考卜官的報告決定是否做某件事情。有的時候,史官把事情的結果刻在龜甲上,這類文字被稱為:D
A. 結論
B. 命辭
C. 刻辭
D. 驗辭
12
【單選題】(2分)
根據《國語》的記載,晉獻公討伐驪戎,史蘇對他說:從前夏桀討伐有施國,有施國把妹喜送給夏桀,結果使夏朝滅亡;商紂王討伐某國,該國把妲己送給紂王,結果導致了商朝滅亡。這個被討伐的國家是:C
A. 有褒國
B. 軒轅氏
C. 有蘇國
D. 有巢氏
13
【單選題】(2分)
根據《國語》記載,晉獻公討伐驪戎,史蘇對晉獻公說:周幽王討伐有褒國,有褒國把一個美女送給周幽王,結果導致西周滅亡。如今,我們晉國正在重蹈歷史覆轍!史蘇所說的這位美女是:D
A. 驪姬
B. 妲己
C. 有蘇氏
D. 褒姒
14
【多選題】(1分)
從總體上說,《周易》由兩大部分構成,這兩大部分分別是:AC
A. 《易經》
B. 《序卦》
C. 《易傳》
D. 《系辭》
15
【多選題】(2分)
夏商周三代用於卜筮的文獻,除了《周易》之外,另外兩種是:BC
A. 《尚書》
B. 《歸藏》
C. 《連山》
D. 《山海經》
16
【多選題】(1分)
先秦時期,人們卜筮主要使用哪兩種方法?BC
A. 錢筮
B. 蓍筮
C. 龜卜
D. 骨卜
17
【多選題】(2分)
在中國古代,易學主要有哪兩大流派?BC
A. 連山易學
B. 義理易學
C. 象數易學
D. 歸藏易學
18
【多選題】(2分)
《易傳》7種,共10篇。沒有《易傳》,《易經》便難以理解,所以人們把《易傳》的10篇比喻為10個翅膀,稱為「十翼」。其中,《文言》一篇佔十翼之一,它是專門解釋哪兩卦的:CD
A. 泰卦
B. 否卦
C. 乾卦
D. 坤卦
19
【單選題】(3分)
在《周易》筮法中,三個多數(如9,8,8)被稱為老陰,二個少數一個多數(如5,4,8)被稱為:A
A. 少陰
B. 少陽
C. 老陰
D. 老陽
正確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20
【單選題】(3分)
請看下圖:20.png
圖中A表示的是下列選項中的:A
A. 卦象
B. 卦名
C. 爻名
D. 爻辭
21
【單選題】(3分)
請看下圖:21.png
圖中D表示的是下列選項中的:C
A. 卦象
B. 卦名
C. 爻名
D. 爻辭
22
【單選題】(3分)
《周易·系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下面的解釋不符合上述思想的一項是A
A. 《周易》生太極
B. 太極生陰陽
C. 陰陽生四種卦象
D. 四種卦象生八種卦象
23
【單選題】(3分)
《周易·系辭》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段話的核心思想是:D
A. 包犧氏開始了天文觀測活動
B. 包犧氏開始了地理勘測活動
C. 包犧氏製作八卦以祭祀鬼神
D. 包犧氏製作八卦以預測吉凶
24
【單選題】(3分)
《周易·雜卦》說:「《乾》剛《坤》柔,《比》樂《師》憂。《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損》、《益》,盛衰之始也。」下面哪一個選項符合這段話的意思:C
A. 乾卦和坤卦表示剛強
B. 臨卦和觀卦表示光臨
C. 益卦和損卦表示盛衰
D. 震卦和艮卦表示震動
1
【單選題】(1分)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下列思想家中哪一位不屬於法家?
A. 商鞅
B. 韓非
C. 申不害
D. 楊朱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1分
2
【單選題】(2分)
戰國時期輔助秦孝公實施變法改革的一位政治家,他有三個不同稱呼,下列哪一個選項在這三個稱呼之外?
A. 公孫鞅
B. 公子鞅
C. 衛鞅
D. 商鞅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2分
3
【單選題】(2分)
衛鞅到了秦國以後,給秦孝公闡述了三種治國策略,秦孝公選擇了哪一種策略?
A. 帝道
B. 王道
C. 霸道
D. 君道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2分
4
【單選題】(2分)
商鞅在秦國實施變法,下列哪一種措施不屬於商鞅變法的內容?
A. 在經濟上,由井田制轉變為自耕農制度,獎勵農業生產,抑制商業投機行為
B. 在行政體制上,由分封制改為郡縣制
C. 法律上,由貴族控製法律轉變為成文法,實施嚴厲的鄰里連坐制度
D. 在文化上,廢黜百家,獨尊法家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2分
5
【單選題】(1分)
「食、色,性也。」意思是說,貪吃、好色是人類的本性。這是誰的觀點?
A. 孔子
B. 孟子
C. 告子
D. 韓非子
正確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6
【單選題】(2分)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意思是說,應該用法律教育人民,政府官員應該成為守法的榜樣。這一主張最先是由誰提出來的?
A. 管仲
B. 商鞅
C. 韓非
D. 李斯
正確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7
【單選題】(1分)
韓非的政治管理學說包括哪些要素? �該成為守法的榜樣。這一主張最先是由誰提出來的?
A. 法
B. 術
C. 勢
D. 以上三項之和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1分
8
【單選題】(1分)
在韓非的學說中,「術」是政治治理的技術,實施的對象是: �主張最先是由誰提出來的?
A. 君主
B. 官吏
C. 民眾
D. 以上都對
正確答案是:B
查看答案解析
9
【單選題】(1分)
商鞅是戰國時期的改革家,為秦國做出了重要貢獻,卻遭遇了悲劇性的結局。車裂商鞅的是哪位君主?
A. 秦穆公
B. 秦獻公
C. 秦孝公
D. 秦惠文王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1分
10
【單選題】(1分)
秦王嬴政感慨地說:「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嬴政想見的這個人是:
A. 韓非
B. 李斯
C. 呂不韋
D. 公子扶蘇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1分
11
【多選題】(3分)
韓非認為,在人類社會中,有五種人對社會沒有用處,是社會蛀蟲,他稱之為「五蠹」。韓非所說的五蠹包括:
A. 儒生、俠客、私門之徒
B. 強盜、小偷
C. 縱橫家、工商業者
D. 兵家、小說家
正確答案是:A,C
查看答案解析
12
【多選題】(3分)
韓非繼承了申不害關於「術」的思想,強調政治家應該學會政治技術。他所說的「術」包括哪兩項?
A. 裝聾作啞
B. 深藏不露
C. 賞罰分明
D. 依法治國
正確答案是:A,B
查看答案解析
13
【多選題】(2分)
法家學說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下列哪些是法家學說的核心內容?
A. 反對不義的戰爭
B. 強調人的逐利性
C. 講究禮樂制度
D. 注重法律約束
正確答案是:B,D
查看答案解析
14
【多選題】(3分)
秦國在春秋戰國時代變法最晚,但是最徹底,原因可能是
A. 秦國改革晚,可借鑒經驗多
B. 秦國的社會經濟相對發達
C. 秦國具有深厚的法家傳統
D. 秦國改革有系統的法家理論指導
正確答案是:A,D
查看答案解析
15
【多選題】(3分)
秦統一中國,功垂千古。秦帝國的歷史功績包括哪兩項
A. 焚書坑儒
B. 修築馳道和棧道
C. 擊退匈奴,修築萬里長城
D. 以隸書為官方文字
正確答案是:B,C
查看答案解析
16
【多選題】(3分)
西漢早期的政治思想家賈誼總結秦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寫成了《過秦論》。在這部偉大的著作中,他的結論涉及如下哪兩項
A. 攻守異術
B. 兵不厭詐
C. 一斷於法
D. 統一以後應該施行仁義政治
正確答案是:A,D
查看答案解析
17
【多選題】(3分)
法家重視法制建設,這是因為「法」具有如下兩個特色
A. 平均性
B. 公正性
C. 欺騙性
D. 強制性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3分
18
【多選題】(3分)
秦帝國的崩潰,與下列哪兩種因素有直接關系?
A. 官員之間勾心鬥角,導致政局不穩
B. 重農抑商
C. 官員腐敗
D. 刑法苛刻,民不聊生
正確答案是:A,D
查看答案解析
19
【多選題】(2分)
秦統一中國以後,發生了焚書坑儒的事件。導致這一事件發生的兩個主要人物是
A. 姚賈
B. 秦始皇
C. 李斯
D. 呂不韋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2分
20
【多選題】(2分)
關於法家思想的特點,下面哪兩種說法符合實情?
A. 法家注重個人利益
B. 法家注重法律約束
C. 法家注重道德建設
D. 法家注重人格培養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2分
21
【多選題】(1分)
在下面的主張中,哪兩種與法家的主張相合?
A. 兼愛天下
B. 一斷於法
C.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D.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1分
22
【多選題】(1分)
法家思想的兩個鮮明特色是:
A. 獎懲嚴明
B. 教育為主
C. 反對戰爭
D. 富國強兵
正確
查看答案解析
本題總得分:1分
23
【多選題】(3分)
秦採用法家的策略,產生了兩個方面的社會後果,這兩種後果是:
A. 兼並諸侯,統一中國
B. 秦帝國長治久安
C. 秦帝國迅速崩潰
D. 孕育了儒家思想
1
【單選題】(1分)
儒學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主幹。儒學產生於
A. 春秋早期
B. 西周時期
C. 春秋末期
D. 戰國早期
2
【單選題】(1分)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創立者,他的人性論主張是
A. 人性險惡
B. 人性相近
C. 人性食色
D. 人性善良
3
【單選題】(1分)
儒家學派中最先提出性善論的是哪一位人物?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董子
4
【單選題】(1分)
關於先秦儒家學派的人性論,下面哪一個說法是錯誤的
A. 孔子認為性相近,習相遠
B. 荀子論性惡,宣揚化性起偽
C. 韓非論性惡,宣揚化性起偽
D. 孟子講性善,言必稱堯舜
5
【單選題】(2分)
春秋時期,士階層應該掌握六種技能,是為「六藝」。孔子教育學生的內容就包括這「六藝」,具體內容是
A. 禮、樂、射、御、書、數
B. 禮、樂、詩、書、射、術
C. 琴、棋、書、畫、騎、射
D. 詩、書、禮記、儀禮、左傳、公羊傳
6
【單選題】(2分)
仁學是儒家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下面哪一個選項對儒家仁學的概括最全面
A. 以上說法之和
B. 孝悌被認為是仁義的根本
C. 仁的內容很廣,凡是美好的品德都包括在內
D. 儒家的仁學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道德學說
7
【單選題】(2分)
儒家非常重視禮節。學生拜孔子為師,應該准備
A. 鄉射禮
B. 束脩之禮
C. 相見禮
D. 燕禮
8
【單選題】(3分)
先秦儒家重視禮制,禮制是對社會人群的管理,從本質上來說,禮制的特色是
A. 等級主義,封建主義
B. 平等主義,理想主義
C. 繁文縟節,限制自由
D. 既有差別,又有限度
9
【單選題】(3分)
孟子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按照這一主張,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對待鄰家老人的態度應該是
A. 像贍養自己的父母一樣贍養他們
B. 在贍養好自己父母的前提下,盡可能幫助鄰家老人
C. 他們有自己的兒女,沒有必要為他們擔心
D. 他們老是他們自己的事,與我們沒有任何關系
10
【單選題】(3分)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下面哪一個選項與「中庸之道」最接近
A. 上下級之間是平等關系,不存在尊卑貴賤
B. 上下級之間是工作關系,彼此間相互協調
C. 上下級之間是利益關系,彼此都是為自己
D. 上下級之間是毫無關系,彼此間各行其是
11
【單選題】(1分)
一言以蔽之,先秦儒學是
A. 以人為焦點的政治學說
B. 弱肉強食學說
C. 以物為焦點的政治學說
D. 長生久視學說
12
【多選題】(1分)
在先秦諸子中,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
A. 老子
B. 孟子
C. 韓非子
D. 荀子
13
【多選題】(2分)
關於孔子的人性論,表述正確的兩個選項是
A. 人的天性相同,都性善
B. 人的天性相同,都性惡
C. 後天環境加劇了人們之間的品格差異
D. 人與人之間先天的道德差異很小
14
【多選題】(3分)
孟子提出人性善的觀點,他認為
A.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B. 仁義禮智根於心
C. 人們應該「化性起偽」
D. 人的善良是後天學習得來的
15
【多選題】(3分)
荀子宣揚人性惡,符合性惡論的兩個選項是
A. 因為人性惡,所以必須「化性起偽」
B. 人有生理需求,所以彼此之間廝殺爭奪
C. 人有生理需求,所以沒有教育的意義
D. 人性無法改變,所以教育沒有意義
16
【多選題】(3分)
《荀子·勸學》專門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的意義。屬於該篇的兩個選項是
A.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B.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C.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D.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17
【多選題】(2分)
先秦儒家主張政府應該實施仁政,所謂「仁政」是指哪兩項
A.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B. 官員應該成為道德楷模和表率
C. 為政以德,在政治中先德後刑
D.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8
【多選題】(3分)
禮學是儒家學說的重要內容。依照儒家禮學的精神,下面哪兩個選項不能接受
A. 禮是賦予少數人特權
B. 禮是權利與約束的結合
C. 禮是上一級壓迫下一級
D. 沒有禮就沒有社會秩序與和諧
19
【多選題】(3分)
中華文明被人們稱為禮樂文明,禮樂文明以禮為核心。禮的功能反映在哪兩個方面
A. 沒有禮制就沒有平等
B. 沒有禮制就沒有秩序
C. 沒有禮制就沒有效率
D. 沒有禮制就沒有社會
20
【多選題】(3分)
孔子認為中庸之道合理,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在儒家學說中,中庸之道與哪兩種思考直接相關
A. 政治的功能是維護人際和諧
B. 政治的功能是實現國家富強
C. 要人際和諧就不能不講人情
D. 要國家富強就不能不講法律
1【單選題】(1分)
在戰國早期,「兼愛」學說流行一時。這是哪個學派的主張?
A. 儒家
B. 楊朱學派
C. 莊子學派
D. 墨家
2【單選題】(1分)
在戰國時代,有一位思想家宣稱「拔一毛利天下,不為」。這位思想家是:
A. 韓非子
B. 商鞅
C. 楊朱
D. 莊子
3【單選題】(2分)
「愛」是戰國思想的主題之一。哪一派的思想家認為「愛」是主觀的,因而是靠不住的
A. 法家
B. 名家
C. 墨家
D. 儒家
4【單選題】(2分)
楊朱學派乃戰國諸子之一。下列哪個選項不符合楊朱學派的思想
A. 今朝有酒今朝醉
B. 吃遍天下美食
C. 追逐女色
D. 勤儉持家
5【單選題】(2分)
在戰國時代,墨家學說代表著社會下層的願望。下列哪個選項不屬於墨家的思想
A. 愛自己的父母勝過別人父母
B. 貴族要節制自己的慾望
C. 要像大禹那樣辛勤工作
D. 親人去世之後應該薄葬
6【單選題】(2分)
名家是戰國時代研究語言邏輯的學派,與墨家的經驗邏輯不同。下列哪個命題不屬於名家
A. 白馬非馬
B. 卵有毛
C. 龜長於蛇
D. 白馬是馬
7【單選題】(2分)
法家反對徇私枉法。下列哪一種觀點不屬於法家思想
A. 朋友犯罪,應向官府舉報
B. 父親犯罪,兒子應該檢舉
C. 政治家應該用法律約束人民
D. 在法律實踐中應該考慮人情
8【單選題】(1分)
白馬是否馬?這是戰國時期爭論的學術命題之一。「白馬非馬」是誰的觀點?
A. 公孫龍
B. 孔子
C. 商鞅
D. 墨子
9【多選題】(1分)
墨家政治學說是一個道德主義的理論體系。下列哪兩個選項符合墨子學說?
A. 自己的國家攻打別的國家,堅決支持
B. 自己的國家攻打別的國家,堅決反對
C. 自己的孩子挨餓,別人的孩子也挨餓,應該同樣地關照
D. 自己的孩子挨餓,別人的孩子也挨餓,只管自己的孩子
10【多選題】(3分)
閱讀下列詩詞,分析哪些詩詞與楊朱的思想比較接近
A.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C.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D.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11【多選題】(3分)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兵學經典之一。下列哪兩種戰法與《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背道而馳?
A.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B. 聲東擊西,神出鬼沒
C. 包圍敵人,全部殲滅
D. 打持久戰,以戰養戰
12【多選題】(3分)
根據《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下面哪兩個選項比較恰當
A. 在戰爭中應該堅持仁義
B. 軍事將領必須誠信用兵
C. 在戰爭中不能恪守仁義
D. 軍事將領必須足智多謀
13【多選題】(2分)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代表作。下列哪兩個選項不符合墨家思想?
A. 有錢人應該節儉助人
B. 有錢人應該及時享樂
C. 戰爭是正常的社會現象
D. 戰爭是可以避免的行為
14【多選題】(2分)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下列哪些思想學派關注政治和社會
A. 墨家
B. 楊朱學派
C. 儒家
D. 名家
15【多選題】(2分)
在諸子百家中,下列哪些思想家主張賞罰分明、令行禁止
A. 孫子
B. 孔子
C. 韓非子
D. 老子
16【多選題】(2分)
在諸子百家中,勤儉節約與貪圖享樂是哪兩派的主張
A. 法家
B. 楊朱學派
C. 名家
D. 墨家
17【多選題】(3分)
《墨子·兼愛》主張:「兼相愛,交相利。」與這一思想比較接近的兩個選項是:
A. 人們之間互相愛護
B. 通過社交獲得好處
C. 親人之間互敬互愛
D. 人們之間共同受益
18【多選題】(2分)
《墨子》書中說,大禹治水「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此一主張的兩項含義是:
A. 大禹那樣做傷害自己身體
B. 人們應該學習大禹的榜樣
C. 大禹一心為公,毫不為己
D. 不要像大禹那樣虧待自己
19【多選題】(2分)
《韓非子·主道》說:「誠有功則雖疏賤必賞,誠有過則雖近愛必誅。」這句話的意思是:
A. 一個人有了罪過,無論是誰都應被懲罰
B. 一個人立了功,沒有關系未必受獎賞
C. 一個人立了功,無論是誰都應受獎賞
D. 一個人有了罪過,關系親近就盡量關照
20【單選題】(2分)
《墨子》書中說:「美食芻豢,蒸炙魚鱉,大國累百器,小國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視,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這段話描述了:
A. 人們的生活幸福愉快
B. 人們的生活艱辛困難
C. 貴族階層的生活節儉
D. 貴族階層的生活奢侈
21【單選題】(3分)
《墨子》主張:「衣三領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堀穴深不通於泉流,不發洩則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喪用哀。」這反映了墨家
A. 重生而輕死
B. 對死者無情
C. 不迷信鬼神
D. 節葬的思想
22【單選題】(3分)
《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反映了作者
A. 對國家大事的關注
B. 對生死問題的關懷
C. 對戰爭的深刻思考
D. 對戰爭事業的熱愛
23【單選題】(2分)
《孫子兵法》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謂之神。」這反映了作者
A. 因敵而變的軍事思想
B. 因戰取利的軍事思想
C. 反對戰爭的軍事思想
D. 不用兵法的軍事思想
24【單選題】(2分)
戰國時期名家提出的重要命題之一是「狗非犬」。這一命題闡明了: �家
A. 狗不是犬
B. 「狗」與「犬」是兩個不同的名稱符號
C. 犬不是狗
D. 狗不是狗
25【多選題】(2分)
戰國諸子中,一家反戰,一家好戰,彼此學說根本對立。這兩家分別是:
A. 兵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26【多選題】(2分)
戰國諸子中,有人宣揚愛己,有人宣揚不要愛別人。這兩種主張的代表人物分別是:
A. 楊朱
B. 韓非
C. 孫武
D. 呂不韋
27【多選題】(2分)
先秦諸子中,有人宣揚仁愛,有人宣揚兼愛。這兩種主張的代表人物分別是:
A. 孔丘
B. 墨翟
C. 管仲
D. 孟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