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合同違約金合同法
⑴ 購房違約金如何賠償
法律來對於雙方約定違約金的數額並源沒有明確比例的規定,只有在出現糾紛而涉訴後,才規定了上限,合同法司法解釋規定,一方主張違約金的,不得超過實際損失的30%,比如,一方因對方違約造成了1萬元的損失,那違約金大致能主張3千元,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主張1萬3千元的賠償,其立法目的在於違約金是以補償為主,懲罰為輔。當然,各地法院甚至不同的法官對於違約金的判罰都不盡相同,自由裁量空間相對較大。但是,在合同中,違約金條款具有一定的威懾作用,它是合同雙方在打算違約時要考量的成本。因此,在房屋買賣交易中,約定10%的違約金並無不妥,因為是合同條款,屬於雙方當事人的共同約定,約束的是合同雙方,其並不違反法律規定,因此屬於合理的。這里律師提醒大家,不要過分重視違約金的效力,因為雖然約定的很高,但在法庭中很可能不會得到法官的全部支持,但是也不要輕視違約金,因為,它屬於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對雙方具有合同約束力。
⑵ 購房合同中買方違約,違約金如何規定
[1]發票該開,但是否開發票,不是解除合同的理由;[2]稅的負擔,依約定或者法律規定;[3]實際損失,違約金,可以選擇,但須有證據證明損失;
⑶ 購房合同上違約金6%合法么
需要搜集對方違約的證據,否則,按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合同法》第容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⑷ 買房合同上萬分之0.2違約金符合合同法嗎
合同違約金是有上限的規定的。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可內以約定一方違約容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⑸ 買房違約金一般是多少 買房違約金法律有何規定
一、買房違約金一般是多少
根據《合同法》規定,只有當一方當事人有重大違約行為時,另一方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其返還所交的預售購房款和利息,並支付違約金。此外,如果辦理按揭,銀行就會將貸款打入開發商賬戶,這部分房款視為已付,購房者可以要求開發商按照房屋總價值及合同相應條款進行賠償,這是受到法律保護的。
二、如何正確計算損失,維護合法權益呢?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以逾期交付房屋為例,如果購房者不退房,那麼逾期天數越多,購房者得到的違約金也相應增加。
但是購房者退房的情況下,違約金的數額是固定的,也就是即使說逾期天數增加了,違約金的數額也不變。消費者如欲行使自己退房的權利,就要盡早決定,及時與開發商協商退房事宜;協商不成的情況下,盡快依據合同的約定申請仲裁或者進行訴訟。
在計算損失時,必須要考慮按揭付款的特殊問題。按揭付款的方式中,每個月的還款中包含了一部分本金和利息,特別是在還款初期,利息所佔的比例是很大的。在退房的情況下,這部分利息實際就是購房者的經濟損失,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退房的程序結束得越晚,購房者與銀行之間的借款關系的結束也相應延續,這部分損失也會持續不斷地增加。開發商逾期交付房屋,理應承擔全部經濟損失。
依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關於買房違約金的具體數額,需要根據實際的合同標的額才能確定,而法律在這方面也僅僅是規定了違約金數額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具體的數額標准則沒有做出統一規定。如果您對上述問題存在疑問,不妨向律師365網站的律師詢問,專業的律師能為您答疑解惑。
⑹ 購房合同中違約責任一般怎麼規定
一、購房合同違約責任怎麼確定
對於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中違約責任如何確定,是出現此種爭議後必須解決的問題。但是由於商品房買賣合同大多屬於格式格式,對於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約定相對比較明確,一旦出現約定不明的情況,我們也可以根據《商品房買賣解釋》的有關規定確定有關損失的計算方法。
《商品房買賣解釋》第17條規定:商品房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數額或者損失賠償額計算方法,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房屋期間有關主管部門公布或有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同地段同類房屋租金標准確定。
《商品房買賣解釋》第18條第2款規定:由於出賣人的原因,買受人在規定期限內未能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的,除當事人有特殊原因外,出賣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如果商品房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或者損失數額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購房款總額,參照中國人民銀行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記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准計算。
另外,在《商品房買賣解釋》對某些違約承擔違約責任的計算則另有規定,具體包括:
1、出賣人惡意違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以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又將該房屋出賣給第三人。這顯然是針對先賣後抵、一房數賣的行為所作出的懲罰性規定。
2、出賣人存在欺詐行為。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或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以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嗎的事實或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在治理同樣適用懲罰性賠償。
二、購房合同違約金如何計算
如果購房合同對違約金的計算方法有約定則從約定。
對於購房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或者損失賠償計算方法如下: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購房款總額,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准計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間有關主管部門公布或者有資格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同地段同類房屋租金標准確定。
依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在此特別提醒採取按揭付款方式的購房者,為了彌補損失,在進行仲裁或訴訟的時候,發現利息損失超過合同約定的違約金後應及時提出,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