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主體與財務一致

合同法主體與財務一致

發布時間: 2021-02-26 20:20:57

合同法有關規定:合同主體變更後,合同新主體要履行原合同主體的權利和義務,這屬於合同法第幾條第幾款

關於合同的變更的法律規范,在合同法的第77條至第90條進行了規范。
《合同法》
第七十七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七十八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第七十九條 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第八十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
生效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第八十一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
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二條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
主張。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
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八十四條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
意。
第八十五條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
第八十六條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該
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第八十七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
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八十八條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
給第三人。
第八十九條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的,適用本法第七十九條、第八十一條至第八十
三條、第八十五條至第八十七條的規定。
第九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合並的,由合並後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
,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後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
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㈡ 收款單位與合同單位不一致違反什麼法律法規

違反合同的相對性原則。收款單位如果不是合同中的當事人一方,則不享有合同中的任何權利,除非存在以下兩種情況之一:

1、合同中享有收款權利的一方將自己的權利轉讓給了這個收款單位,但應將權利轉讓的事實通知合同中的另一方,未經通知,對合同另一方不發生效力。

2、合同中享有收款權利的一方書面授權這個收款單位代為收取款項。收款的這一方應該給對方出具授權書,詳細的說明相關的情況。

(2)合同法主體與財務一致擴展閱讀:

合同相對性原則包含了非常豐富和復雜的內容,並且廣泛體現於合同中的各項制度之中,法學界一般都將其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主體相對性

主體的相對性,即指合同關系只能發生在特定的主體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基於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

具體的說,由於合同關系是僅在特定人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因此只有合同關系當事人之間才能相互提出請求,非合同關系當事人,沒有發生合同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據合同向合同當事人提出請求或提出訴訟。

另外,合同一方當事人只能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和提起訴訟,而不能向與合同無關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及訴訟。

內容相對性

內容的相對性,即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規定以外,只有合同當事人才能享有合同規定的權利,並承擔該合同規定的義務,當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張合同上的權利,更不負擔合同中規定的義務。

在雙方合同中,還表現為一方的權利就是另一方的義務,權利義務相互對應,互為因果,呈現出「對流狀態」,權利人的權利須依賴於義務人履行義務的行為才能實現。

從合同內容的相對性可以引申出幾個具體規則。一是合同賦予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原則上並不及於第三人,合同規定由當事人承擔的義務,一般也不能對第三人產生拘束力。

二是合同當事人無權為他人設定合同上的義務。三是合同權利與義務主要對合同當事人產生約束力,法律的特殊規定即為合同的相對性原則的例外。

責任相對性

責任的相對性,即指違約責任只能在特定的合同關系當事人之間發生,合同關系以外的人不負違約責任,合同當事人也不對其承擔違約責任。

違反合同的責任的相對性的內容包含三個方面:

第一,違約當事人應對因自己的過錯造成的違約後果承擔違約責任,而不能將責任推卸給他人。

第二,在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債務不能履行的情況下,債務人仍應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債務人在承擔違約責任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債務人為第三人的行為負責,既是合同相對性原則的體現,也是保護債權人利益所必須的。

第三,債務人只能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應向國家或第三人承擔違約責任。

另外,在穆昌亮的《合同相對性原則鄒議》一文中對該原則的內容的表述除了以上三項外,又增加了第四項,即效力判斷的相對性。

㈢ 公司的財務部不能作為合同的主體么

作為合同主體,必須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合同主體按照民法的基本原則來說,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及及其他經濟組織。財務部門是內部職能機構,不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地位。

㈣ 合同主體方和發票抬頭是否可以不一致

不能一致。

稅務「三流一致」原則為合同、發票、資金流向三方面一致,不能與B訂合同、版A付款、權對A開票,這樣涉嫌虛開。

如果沒有簽訂合同,根據最新頒布的《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一條「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同,一方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主張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其他相關證據,對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認定。

(4)合同法主體與財務一致擴展閱讀

如果沒有簽訂合同,法院會結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其他相關證據,對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認定。如果有合同,會依照合同的相對性,只能以合同相對人為訴訟主體。

對於出具發票的主體,由於其沒有合同關系,也沒有履行任何合同義務,則可以主張不當得利要求其返還款項。

合同相對人有沒有指示向第三人履行付款義務的書面證據,如果有,根據《合同法》第64條的規定,足以證明已經向合同相對人履行了付款義務。

㈤ 合同法主體問題

沒有矛盾,張某=該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是以其全部財產為責任的,~。

㈥ 發票與合同主體不符怎麼辦

1、補救抄方案:

(1)、從發票襲來處理,開具對應發票的紅字發票

(2)、從合同來處理:調整合同主體與發票流一致

2、據理力爭方案: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12條(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代墊運費:1.承運部門的運費發票開具給購貨方的,2.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貨方的。所以運輸發票可以由承運方開具給委託方。

(6)合同法主體與財務一致擴展閱讀:

一、納稅人通過虛增增值稅進項稅額偷逃稅款,但對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符合以下情形的,不屬於對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1、納稅人向受票方納稅人銷售了貨物,或者提供了增值稅應稅勞務、應稅服務;

2、納稅人向受票方納稅人收取了所銷售貨物、所提供應稅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的款項,或者取得了索取銷售款項的憑據;

3、納稅人按規定向受票方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相關內容,與所銷售貨物、所提供應稅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相符,且該增值稅專用發票是納稅人合法取得、並以自己名義開具的。

4、受票方納稅人取得的符合上述情形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抵扣進項稅額。

參考資料來源:

國稅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國稅總局——關於納稅人對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

㈦ 合同付款方和買方不一致,財務上允許么

也可讓付款方寫一份委託證明,證明是B公司墊付的貨款!

㈧ 借款人與實際收款人不一致時的債務主體如何認定

您好,債是特定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其主體雙方都是特定的,債權人的權利原則上只對債務人發生效力。《合同法》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此條款確立了「合同相對性原則」即合同只對合同當事人發生法律效力。具體到此借款糾紛來說,誰在出具的欠條上簽字誰就是當事人,不論實際收款人是誰。因此應將借款人作為被告。

㈨ 合同主體和發票主體不一致如何確定訴訟主體,請解釋詳細些!

1、如果沒有簽訂合同,根據最新頒布的《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一條「版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權同,一方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主張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其他相關證據,對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認定。」

2、上述條款的適用前提是沒有簽訂書面合同。

3、如果有合同,則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則只能以合同相對人為訴訟主體。

4、但是,對於出具發票的主體,由於其沒有合同關系,也沒有履行任何合同義務,則可以主張不當得利要求其返還款項。

5、合同相對人有沒有指示你向第三人履行付款義務的書面證據,如果有,根據《合同法》第64條的規定,足以證明你已經向合同相對人履行了付款義務。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民法四種支付 發布:2025-09-18 08:43:56 瀏覽:575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
經濟法中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2025-09-18 08:36:20 瀏覽:447
法官工作瑕疵 發布:2025-09-18 08:19:56 瀏覽:599
法院執行電匯 發布:2025-09-18 08:05:13 瀏覽:321
電大商法2015期末考試 發布:2025-09-18 08:02:04 瀏覽:931
合同法對現代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9-18 07:55:33 瀏覽:62
勞動法不經通知可辭退 發布:2025-09-18 07:53:32 瀏覽:684
做律師的人的性格特點 發布:2025-09-18 07:53:21 瀏覽:222
舉辦殘疾人法律知識講座的意思 發布:2025-09-18 07:52:35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