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婚姻法的立法原因
Ⅰ 80年婚姻法實施到現在經過幾次修改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專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屬新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後來的版本都是在此婚姻法的基礎上微調,先後出來三個司法解釋,
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2次會議通過婚姻法解釋一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了婚姻法解釋二
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釋三。
Ⅱ 建國後第一部《婚姻法》的立法依據是
建國後第一部《婚姻法》的立法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1950年4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並決定自同年5月1日起公布施行。這是建國以後頒行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質的法律,是為改革婚姻家庭制度而採取的重大立法措施。其立法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以上內容來自:https://www..com/link?url=7aeZI-DJfHVJrQ-sWbvnYXCQEmE-NowP8XmexFFEnxlGAShqtH__7&wd=&eqid=
Ⅲ 婚姻法的立法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先後頒布了兩部婚姻法,即通常所說的1950年婚姻法和專1980年婚屬姻法。雖然它們都以「婚姻法」命名,卻是我國調整一定范圍內親屬關系(主要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新中國成立後,宣布廢除舊法統。在親屬立法方面,基於革命根據地時期形成的立法傳統,和受前蘇聯立法體例的影響,將調整人類自身生產和再生產領域內平等主體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親屬法從民法中分離出來,作為了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在立法指導思想和理論上,均認為計劃經濟體制下家庭已喪失其經濟職能,與社會經濟生活無關,婚姻家庭關系不是商品關系,不能劃歸民法的調整范疇,從而將作為民法三大組成部分之一的親屬法人為地從民法范疇中割裂開來, 並改稱婚姻法。1950年和1980年婚姻法,都是在這種理論和立法思想指導下,作為獨立法律部門的基本法形式存在的。中國婚姻家庭立法由此也就經歷了一個特殊的發展軌跡。
Ⅳ 1980年婚姻法的任務和作用是什麼
1980年婚姻法。國家於1978年成立了修改婚姻法小組,對1950年婚姻法進行修訂,並於1980年9月公布,1981年1月1日實施。1980年婚姻法共五章三十七條,1980年婚姻法的頒布和實施是我國人民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任務和作用有以下幾方面:(1)健全法制,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婚姻家庭制度。(2)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3)提高道德水平,建設社會主義兩個文明。1980年婚姻法是1950年婚姻法的繼續和發展,表現為(1)完善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2)修改了結婚條件。(3)擴大了家庭關系的調整。(4)規定了離婚的法定條件。
我國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和婚姻立法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民主革命時期的婚姻法。第二階段:1950年婚姻法。第三階段:1980年婚姻法。
我國婚姻法的五項基本原則:實行婚姻自由,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索取財物;實行一夫一妻制,反對一切歧視婦女的舊傳統;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家庭成員間的遺棄和虐待;實行計劃生育,反對封建主義生育觀。這五條基本原則是我國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核心,是貫穿在婚姻法各章中的基本指導思想。
Ⅳ 80年婚姻法的司法解釋
你要是想問怎麼證明夫妻感情破裂的法律依據,不用找那個就行。現在新的解釋就可以了
Ⅵ 1980年的婚姻法
中國婚姻法
(1980年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二章 結婚
第四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五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麻風病未經治癒或患其他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七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
第八條 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族的成員,男方也可以成為女方家族的成員。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九條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一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二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三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四條 夫妻有互相撫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撫養義務時,需要撫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第十五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十六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
第十七條 父母有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賠償經濟損失的義務。
第十八條 夫妻有互相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十九條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應負擔子女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條 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一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二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三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姊,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撫養的義務。
第四章 離婚
第二十四條 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應即發給離婚證。
第二十五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第二十六條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
第二十七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和分娩後一年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二十八條 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應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婚姻登記機關應予登記。
第二十九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方或母方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一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市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
第三十二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以共同財產償還。
如該項財產不足清償時,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男女一方單獨所負債務,由本人償還。
第三十三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法者,得分別情況,依法予以行政處分或法律制裁。
第三十五條 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和遺產繼承等判決或裁定的,人民法院得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三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可以依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某些變通的或補充的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規定,須報請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自治區制定的規定,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三十七條 本法自一九八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一九五0年五月一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Ⅶ 為什麼 婚姻法 是解放後的第一部法律
新中國成立後制定的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設新中國,決定讓王明擔任政務院法制委員會主任。王明並不是學法律的專才,但當年他在延安分管婦女工作,後來又擔任過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央法律問題研究委員會主任,做過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王明是屬於學院派的理論家,要辦什麼事,先得找理論依據,他要求法制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必須很快熟悉這方面的馬列論著,與同志們一條一條地審理中共在戰爭年代制訂過的有關婚姻的法規和條例。同時,也借鑒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婚姻法》。
據說,初稿是由王明口述的,秘書記錄。那天,王明一口氣述了17個小時,邊述邊改,17個小時一氣呵成,形成了23000字的初稿,顯示了王明的才氣。
1950年4月1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會議上,王明代表法制委員會向會議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草案,並作了「草案」起草經過和起草理由的報告。會議通過這部八章27條的《婚姻法》。
毛澤東主席隨即發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令,《婚姻法》於1950年5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三十年,到1980年才修改。
時隔不久,《人民日報》(海外版)又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同志:您好。
我閱讀了你報2001年8月24日發表的《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一文,我認為文中有一部分是事實,但關於毛澤東指定王明起草婚姻法部分不是事實。
當時王明是政務院法制委員會主任,他看過這個稿子是事實,但沒有參與起草,也沒有參與討論,送中央政府之前,有沒有提意見,我不了解,但決不是他起草的。
……羅瓊2001年10月22日兩個版本,截然不同的兩種說法。僅就兩篇文章來看,這個「羅瓊」的來信應該說更可信一些。幾番周折後,我找到了「羅瓊」。原來,她正是原中央婦委委員、當時參與起草《婚姻法》的成員之一。在我的要求下,她打開了記憶的閘門……
「少奇同志讓咱們過去一趟,要布置新的任務。」
1948年9月,解放戰爭進入了全面戰略反攻階段。就在此時,中央婦委召開了一次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9月20日,會議開幕當天,朱德代表黨中央致開幕詞,周恩來作政治報告,鄧穎超代表中央婦委作工作報告。
會議期間的一天傍晚,鄧穎超對婦委會的同志們說:「少奇同志讓咱們過去一趟,要布置新的任務。」
從東柏坡到西柏坡也就二三里地,轉過一個小土坡轉眼間就到了。劉少奇與王光美那時剛剛結婚不久,住在兩間土牆瓦頂房裡。劉少奇熱情地把她們迎進屋裡,請她們吃花生和紅棗。
「會議開得不錯吧?」劉少奇問。鄧穎超說:「太好了!大家認真總結了過去的工作,討論了當前的方針任務,而且還要研究制訂今後婦女運動的方針。」
劉少奇說:「關於婦女工作,一方面各級黨委應當重視,加強領導;另一方面,婦女幹部自己也應努力工作,主動爭取黨委的重視。你們不是要黨委撐腰嗎?首先你們得有『腰』,黨委才好撐;要是自己沒『腰』,別人怎麼撐也撐不起來。」
劉少奇風趣的話語把大家都說得笑了。
「革命的形勢發展很快,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很快就要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勝利,再有一年左右時間,我們就能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起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片刻,劉少奇習慣性地點燃一支煙,「新中國一成立,你們婦女工作者的任務更重了。有些工作現在就要開始著手准備和研究。今天,找你們來,想先交給你們一項任務,先吹吹風」。
聽說有新的任務,大家都很高興。鄧穎超連忙說:「少奇同志,請給我們布置吧。」
劉少奇說:「新中國成立後,不能沒有一部婚姻法,我們這么個五億多人口的大國,沒有一部婚姻法豈不亂套了?這個任務交給你們中央婦委,你們馬上著手,先做些准備工作。」
說罷,劉少奇轉身從一隻從延安轉戰帶出來、寫著「奇字第3號」的小書箱里,取出一本已經發黃的小冊子:「這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是1931年毛澤東同志親自簽發的。這是從封建婚姻制度下解放婦女群眾,實行真正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條例,體現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你們還要深入調查研究解放區的婚姻狀況,總結解放區這些年來執行婚姻條例的經驗教訓,反復討論,再動手起草。」
鄧穎超興奮地說:「太好了。這些日子,大家通過在農村蹲點搞土改,更加深切地了解貧苦農民,特別是婦女們深受封建婚姻統治的痛苦,他們迫切要求婚姻自由。」
10月5日,會議閉幕前一天,劉少奇到會作重要報告。
他在報告的最後部分專門講到婚姻法問題。他說:「婚姻問題是婦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我查閱了一些解放區政府頒布的婚姻條例,均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封建婚姻的舊傳統。新中國即將成立,我們這么大的一個國家,要有一部統一的婚姻法,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你們現在就要組織力量起草新婚姻法,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婚姻制度。先准備一個草案,新中國成立後,由黨中央送交中央人民政府,廣泛徵求意見,修改審定後公布施行。」
光是框架就推倒重起好幾次。
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結束後,中央婦委立即成立了婚姻法起草小組。由鄧穎超主持,成員有帥孟奇、楊之華、康克清、李培之、羅瓊、王汝琪。
東柏坡是個群山環抱,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中央婦委借用了老鄉前後兩個小院,前院兩間土屋,一鋪土炕,幾張桌子,辦公用;幾位大姐和工作人員,住後院兩間土屋。
起草一部體現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的《婚姻法》,對於這些婦女領袖來說,是一場新的考驗。起草小組成員中,真正學過法律的只有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律系的王汝琪。但是,她們有著長期的革命斗爭經驗,長期做婦女工作,對於廣大群眾特別是廣大婦女渴望廢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感受極深。
Ⅷ 1980年婚姻法有哪些亮點
1980年的第二部《婚姻法》是在1950年《婚姻法》的基礎上,根據實踐經驗和當內時婚姻家庭領容域的新的情況和問題制定的。它對我國婚姻家庭立法的發展,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是對基本原則的補充,在重申原《婚姻法》各項原則的同時,增加了保護老人合法權益和實行計劃:生育的原則規定。
二是對結婚條件的修改,新法中適當提高了法定婚齡,界定了旁系血親禁止結婚的范圍。
三是擴大了家庭關系的法律調整,規定了祖孫間、兄弟姐妹間的權利義務;在夫妻財產制、扶養、撫養、贍養、收養和繼父母繼子女關系等問題上,新法的規定比原法更為具體明確。
四是對離婚條款的增補,其內容涉及離婚的法律程序和法定理曲,以及離婚後子女的撫育、財產和生活等諸多方面。
Ⅸ 1980年婚姻法修改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98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五屆第9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1980年9月10日通過了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現予公布,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委員長 葉劍英
1980年9月10日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結 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四章 離 婚
第五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二章 結 婚
第四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五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麻風病未經治癒或患其他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七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
第八條 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也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九條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一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二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三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四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十五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十六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
第十七條 父母有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賠償經濟損失的義務。
第十八條 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十九條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應負擔子女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條 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一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二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三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姊,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撫養的義務。
第四章 離 婚
第二十四條 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應即發給離婚證。
第二十五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第二十六條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
第二十七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和分娩後一年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二十八條 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應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婚姻登記機關應予以登記。
第二十九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方或母方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一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
第三十二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以共同財產償還。如該項財產不足清償時,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男女一方單獨所負債務,由本人償還。
第三十三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法者,得分別情況,依法予以行政處分或法律制裁。
第三十五條 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和遺產繼承等判決或裁定的,人民法院得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三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可以依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某些變通的或補充的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規定,須報請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自治區制定的規定,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備案。
第三十七條 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Ⅹ 人為什麼說80年婚姻法是50年婚姻法的繼承與發展
因為每一部婚姻法都是在其前身的基礎上總結現實執行實施中的利弊而修訂完善的,80年的婚姻法也同樣是這樣修訂出來的。所以,可以說它是50年婚姻法的繼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