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鼓勵交易的原則

合同法鼓勵交易的原則

發布時間: 2021-02-27 02:57:10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合同法的來基本原則是合同源法的主旨和根本准則,也是制定、解釋、執行和研究合同法的指導思想,合同法的基本原則的功能還在於:在合同約定不明或有漏洞時,可以依據合同法基本原則予以適當糾正,甚至可以以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作為處理合同糾紛的依據。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平等原則、自願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合法原則和鼓勵交易原則。

② 合同法鼓勵交易原則的必要性

合同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這種關系體現在各種紛繁復雜的交易過程中,合同法的規則就是規范交易過程並維護交易秩序的基本規則。
我國《合同法》在以下幾個方面充分體現了鼓勵交易的原則。一、從嚴認定合同無效。過去的合同立法對無效合同的認定過於寬泛,導致過多的合同被宣告無效。合同被宣告無效,就意味著消滅了一項交易,即使當事人希望繼續有效也不可能,這樣,將會帶來不必要的返還費用,造成財產損失和浪費。過多的宣告合同無效或解除在經濟上是低效率的。
二、嚴格區分了合同的無效和可撤銷。合同法規定,如果當事人僅提出變更合同而未提出撤銷合同,則法院不能撤銷合同,這就可以盡可能在保持合同效力的前提下,變更合同的條款而不是撤銷合同,從而有利於鼓勵交易,並減少因撤銷合同,返還財產所造成的損失和浪費。對於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並不認為其是當然無效的合同,而允許受害人提出撤銷的要求,即可以根據受害人的自願而使合同有效,從而鼓勵交易。
三、合同法第一次規定了合同訂立制度,並在該制度中充分體現了鼓勵交易的精神。傳統的大陸法理論認為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內容相一致,任何添加限制或更改要約條件的答復都會導致拒絕要約的後果。但是,隨著交易的發展,要求承諾與要約內容完全一致,卻不利於促成合同的成立,不利於交易的完成。
四、合同法在合同形式要件的規定上,實際上採取了將形式要件作為證明合同存在的標准,而不是作為決定合同是否成立的要件來對待的觀點。如果嚴格要求當事人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將會使許多可以成立的交易不能成立。合同法規定,除了那些依法必須採取書面形式或需經過登記、審批的合同外,合同可採取口頭形式,從而體現了鼓勵交易的精神。
五、合同法嚴格限制違約解除合同的條件,一方違約時,如果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另一方有權解除合同,違約行為是解除合同的重要條件,然而,並不意味著一旦違約就必然導致合同解除,解除的實質就是消滅一項交易,而在有些情況下,如果非違約方在對方違約後願意接受合同的履行或合同能夠繼續履行且對非違約方並無不利,則一旦違約即宣告合同解除,既不利於保護非違約方的利益,也不能體現合同法鼓勵交易的目的。所以,對違約發生後的解除權,就應在法律上予以限制,合同法規定只有在一方根本違約時才能宣告解除合同。限制合同因違約而解除,有利於鼓勵交易,並避免因違約解除合同而發生財產損失和浪費。

③ 請教關於合同法中的鼓勵交易原則

合同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這種關系體現在各種紛繁復雜的交易過程中,合同法的規則就是規范交易過程並維護交易秩序的基本規則。
我國《合同法》在以下幾個方面充分體現了鼓勵交易的原則。一、從嚴認定合同無效。過去的合同立法對無效合同的認定過於寬泛,導致過多的合同被宣告無效。合同被宣告無效,就意味著消滅了一項交易,即使當事人希望繼續有效也不可能,這樣,將會帶來不必要的返還費用,造成財產損失和浪費。過多的宣告合同無效或解除在經濟上是低效率的。
二、嚴格區分了合同的無效和可撤銷。合同法規定,如果當事人僅提出變更合同而未提出撤銷合同,則法院不能撤銷合同,這就可以盡可能在保持合同效力的前提下,變更合同的條款而不是撤銷合同,從而有利於鼓勵交易,並減少因撤銷合同,返還財產所造成的損失和浪費。對於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並不認為其是當然無效的合同,而允許受害人提出撤銷的要求,即可以根據受害人的自願而使合同有效,從而鼓勵交易。
三、合同法第一次規定了合同訂立制度,並在該制度中充分體現了鼓勵交易的精神。傳統的大陸法理論認為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內容相一致,任何添加限制或更改要約條件的答復都會導致拒絕要約的後果。但是,隨著交易的發展,要求承諾與要約內容完全一致,卻不利於促成合同的成立,不利於交易的完成。
四、合同法在合同形式要件的規定上,實際上採取了將形式要件作為證明合同存在的標准,而不是作為決定合同是否成立的要件來對待的觀點。如果嚴格要求當事人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將會使許多可以成立的交易不能成立。合同法規定,除了那些依法必須採取書面形式或需經過登記、審批的合同外,合同可採取口頭形式,從而體現了鼓勵交易的精神。
五、合同法嚴格限制違約解除合同的條件,一方違約時,如果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另一方有權解除合同,違約行為是解除合同的重要條件,然而,並不意味著一旦違約就必然導致合同解除,解除的實質就是消滅一項交易,而在有些情況下,如果非違約方在對方違約後願意接受合同的履行或合同能夠繼續履行且對非違約方並無不利,則一旦違約即宣告合同解除,既不利於保護非違約方的利益,也不能體現合同法鼓勵交易的目的。所以,對違約發生後的解除權,就應在法律上予以限制,合同法規定只有在一方根本違約時才能宣告解除合同。限制合同因違約而解除,有利於鼓勵交易,並避免因違約解除合同而發生財產損失和浪費。

④ 論述合同法的基本宗旨鼓勵交易(結合合同從成立,生效,效力.履行以及合同的解除等基本制度全面論述)

鼓勵交易的原則。合同法確認此原則的目的是基於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消除長期以來計劃經濟的影響,避免過多的行政干預。它的基本涵義是:只要是當事人在真實意思一致基礎上產生的交易,不違背法律和社會的公共利益.不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即使缺少了某些合同要件,也不一味的宣告全同無效,而給予當事人予以調整、補正的機會,從而使交易能夠順利進行。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法鼓勵的交易,必須是合法、自願的交易。合同法在關於無效合同、合同的成立及法效、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合同的解釋、合同的解除以及合同的形式等方面均體現了這一原則精神。

⑤ 論述合同法的基本宗旨鼓勵交易

鼓勵交易的原則。合同法確認此原則的目的是基於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消除長專期屬以來計劃經濟的影響,避免過多的行政干預。它的基本涵義是:只要是當事人在真實意思一致基礎上產生的交易,不違背法律和社會的公共利益.不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即使缺少了某些合同要件,也不一味的宣告全同無效,而給予當事人予以調整、補正的機會,從而使交易能夠順利進行。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法鼓勵的交易,必須是合法、自願的交易。合同法在關於無效合同、合同的成立及法效、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合同的解釋、合同的解除以及合同的形式等方面均體現了這一原則精神。

⑥ 試述合同法基本原則

1.平等自願原則。合同法的平等原則指的是當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平等,包括訂立和履行合同兩個方面,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公平、誠實信用原則。
公平,既表現在訂立合同時的公平,顯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銷;也表現在發生合同糾紛時公平處理,既要切實保護守約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使違約方因較小的過失承擔過重的責任;還表現在極個別的情況下,因客觀情勢發生異常變化,履行合同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重大失衡,公平地調整當事人之間的利益。誠實信用,主要包括三層含義:一是誠實,要表裡如一,因欺詐訂立的合同無效或者可以撤銷。二是守信,要言行一致,不能反復無常,也不能口惠而實不至。三是從當事人協商合同條款時起,就處於特殊的合作關系中,當事人應當恪守商業道德,履行相互協助、通知、保密等義務。
3.遵守法律、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該條規定,集中表明二層含義,一是遵守法律(包括行政法規),二是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原則。《合同法》第8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看看行不行~~~O(∩_∩)O

⑦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A合同自由原則 B誠實信用原則 C合法原則 D鼓勵交易原則

《合同法》第3、4、5、6、7條
分別是平等原則、自由原則、公平、誠實信用、公序良俗。就這五個原則背下來吧。

⑧ 鼓勵交易原則的表現是什麼

鼓勵交易原則在《合同法》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縮小了無回效合同的范圍,答主要限制在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幾種情況內,對於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允許變更或者撤銷;在可變更、撤銷合同制度中,倡導變更而非撤銷;嚴格限制合同解除的條件;對無名合同採取寬容的態度。

⑨ 鼓勵交易原則在合同法中的體現

我國《合同法》在以下幾個方面充分體現了鼓勵交易的原則。一、從嚴認定合同無效。過去的合同立法對無效合同的認定過於寬泛,導致過多的合同被宣告無效。合同被宣告無效,就意味著消滅了一項交易,即使當事人希望繼續有效也不可能,這樣,將會帶來不必要的返還費用,造成財產損失和浪費。過多的宣告合同無效或解除在經濟上是低效率的。
二、嚴格區分了合同的無效和可撤銷。合同法規定,如果當事人僅提出變更合同而未提出撤銷合同,則法院不能撤銷合同,這就可以盡可能在保持合同效力的前提下,變更合同的條款而不是撤銷合同,從而有利於鼓勵交易,並減少因撤銷合同,返還財產所造成的損失和浪費。對於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並不認為其是當然無效的合同,而允許受害人提出撤銷的要求,即可以根據受害人的自願而使合同有效,從而鼓勵交易。
三、合同法第一次規定了合同訂立制度,並在該制度中充分體現了鼓勵交易的精神。傳統的大陸法理論認為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內容相一致,任何添加限制或更改要約條件的答復都會導致拒絕要約的後果。但是,隨著交易的發展,要求承諾與要約內容完全一致,卻不利於促成合同的成立,不利於交易的完成。
四、合同法在合同形式要件的規定上,實際上採取了將形式要件作為證明合同存在的標准,而不是作為決定合同是否成立的要件來對待的觀點。如果嚴格要求當事人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將會使許多可以成立的交易不能成立。合同法規定,除了那些依法必須採取書面形式或需經過登記、審批的合同外,合同可採取口頭形式,從而體現了鼓勵交易的精神。
五、合同法嚴格限制違約解除合同的條件,一方違約時,如果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另一方有權解除合同,違約行為是解除合同的重要條件,然而,並不意味著一旦違約就必然導致合同解除,解除的實質就是消滅一項交易,而在有些情況下,如果非違約方在對方違約後願意接受合同的履行或合同能夠繼續履行且對非違約方並無不利,則一旦違約即宣告合同解除,既不利於保護非違約方的利益,也不能體現合同法鼓勵交易的目的。所以,對違約發生後的解除權,就應在法律上予以限制,合同法規定只有在一方根本違約時才能宣告解除合同。限制合同因違約而解除,有利於鼓勵交易,並避免因違約解除合同而發生財產損失和浪費。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
經濟法中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2025-09-18 08:36:20 瀏覽:447
法官工作瑕疵 發布:2025-09-18 08:19:56 瀏覽:599
法院執行電匯 發布:2025-09-18 08:05:13 瀏覽:321
電大商法2015期末考試 發布:2025-09-18 08:02:04 瀏覽:931
合同法對現代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9-18 07:55:33 瀏覽:62
勞動法不經通知可辭退 發布:2025-09-18 07:53:32 瀏覽:684
做律師的人的性格特點 發布:2025-09-18 07:53:21 瀏覽:222
舉辦殘疾人法律知識講座的意思 發布:2025-09-18 07:52:35 瀏覽:366
道德理想概念 發布:2025-09-18 07:51:57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