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關於撤銷權的規定

合同法關於撤銷權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3-02 08:38:56

Ⅰ 關於合同法中的撤銷權

《合同法抄》中的撤銷權是指在訂立合同中,由於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而遭受損失、損害,該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裁決變更或者撤銷。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Ⅱ 合同法中關於可撤銷合同中撤銷權行使的規定有哪些

兩者雖然都叫撤銷權,但是其涵義和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1)合同履行內中的債權人的撤容銷權是合同保全的一種方式,即因債務人實施減少其財產的行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行為的權利,實踐中如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或無償轉讓財產,導致其對債權人的債權無法清償的,法律賦予債權人以撤銷權,可向法院起訴債務人,要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不當處分其財產的行為,這樣就會使債務人的責任財產得到恢復,債權人的債權的實現就得到了保障。
(2)可撤銷合同是合同的一種存在瑕疵的效力狀態,適用於合同成立後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或者一方的欺詐、脅迫、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變更合同的有關內容或者將合同予以撤銷。如果當事人選擇撤銷該合同的話,其具有的權利就叫做撤銷權,一旦行使了撤銷權,為法院所確認,則雙方的合同變得自始無效,對於雙方都無約束了。

Ⅲ 什麼是撤銷權合同法關於撤銷權是怎樣規定的 謝謝解答!

撤銷權,又稱廢罷訴權,是指債權人在債務人與他人實施處分其財產或權利的行為危害債權的實現時,得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
撤銷權為實體法上的權利;撤銷權為附屬於債權的權利;撤銷權兼具形成權與請求權的性質。
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財產並無直接支配的權利,只能對債務人請求給付,債務人得自由支配其財產。但當債務人與他人實施某種行為,使其作為債權擔保的責任財產不當減少,因而害及債權人的利益,致使債權有不能實現的危險情形時,債權人可申請法院撤銷債務人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恢復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使債權得到確保。
中國民法框架下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與撤銷權的比較
在考察兩種撤銷權的區別時,最自然的方法是考察其法律基礎。兩種撤銷權所依據的法律基礎不同。
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是依據《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二)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了可撤銷合同的情形:「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是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撤銷權的法律依據是我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在考察法條的基礎上,二者已經表現出明顯不同。首先,兩種撤銷權的權利人不同。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的權利人是享有撤銷請求權的當事人,而就被撤銷的民事行為而言,撤銷權的權利人不是民事行為當事人,而是與此行為有利益關聯的第三人,是作為債務人的當事人的債權人。其次,兩種撤銷權的對象是不同的。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所保護的是民事行為當事人正常地締結契約、締結正常的契約的權利,歸根到底,是民事行為當事人自由、平等、合理的意思表達與合同自由等基本民事權利。而撤銷權所保護的對象直接指向債權人的債權效力,或者說債權實現的可能。簡言之,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以取消民事行為的效力來保護撤銷請求人的基本民事權利,而撤銷權以取消民事行為的效力來保護債權人的債權。再者,兩種撤銷權的實現途徑不同。撤銷對象為可變更、可撤銷行為的撤銷權的實現途徑是,請求人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而撤銷權的行使必須通過訴訟方式,在撤銷權訴訟中含有私法上撤銷的意思表示。

Ⅳ 請問合同法對於撤銷權行使,如何規定的

因債務人復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制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轉讓財產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就債權人主張的部分進行審理,依法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債務人為被告,就同一標的提起撤銷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所支付的律師代理費、差旅費等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

Ⅳ 合同法撤銷權

一年是相對的,相對於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合同可撤銷事由的時間,即是自知道的時間時起算的。而五年是絕對的,只要是發生了客觀可撤銷事由不論債權人是否知道,即是從客觀發生可撤銷的事件時起算的。

比方說,在債權已到期的情況下,2001年1月債務人放棄了一項他對別人的債權,即過了五年整,債權人2006年1月才知道。那麼債權人就沒有撤銷權了。

補充一下,一年和五年都不是訴訟時效,都是除斥期間。訴訟時效是基於請求權的,請求權和撤銷權是性質不相同的權利,過了訴訟時效,法院就不處理了。過了除斥期間,法院得處理。從程序法人上、表面上來看,區別在於,過了訴訟時效,法院受理,但會駁回起訴不審具體實體問題不出判決;而過了除斥期間,法院不但受理,而且會判決不得撤銷。

你補充的理解是對的,至於你的疑問,就是說六年去了,為什麼也得判,還需要理解一個撤銷權和請求權的區別。撤銷權訴訟是向法院提起的確權之訴,即讓法院確認你有沒有這個權利,首先法院不能說你過訴訟時效了不受理,訴訟時效只適用於給付之訴,而本案是確權之訴。而六年後你才讓法院確認,法院肯定就說你沒撤銷權了。而請求權是指讓別人為一定行為的權利,比方說讓債務人還錢等,過了訴訟時效你讓法院幫你要錢,法院說這么長時間了才讓我幫你要,國家不讓我們受理審理這種案子了。但這不是你喪失了債權,只不過是不能通過法院訴訟途徑實現債權,有朝一日,債務人被你打動,主動還了你錢,也是你應該拿的。如果請求權象撤銷權一樣,過了期權利就不存在了,債務人過訴訟時效再還你錢,你還不能要,屬於不當得利。

以上說了那麼多,對樓主採納答案不一定有幫助,但我好為人師,還是要說。只能請樓主原諒,如果還是理解不了,請先記住,以後遇到類似情況對號入座,不斷體會,總會理解的。

熱點內容
法治頻道12 發布:2025-09-17 23:54:45 瀏覽:449
血腥立法 發布:2025-09-17 23:53:49 瀏覽:114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 發布:2025-09-17 23:52:41 瀏覽:448
17法律碩士考研免費視頻資料分享 發布:2025-09-17 23:51:48 瀏覽:438
抖音法治課程 發布:2025-09-17 23:37:16 瀏覽:692
道德主題活動心得 發布:2025-09-17 23:34:48 瀏覽:440
一體化衛生室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7 23:30:58 瀏覽:98
本科是工科的學生考法律碩士有什麼優勢 發布:2025-09-17 23:11:10 瀏覽:459
法考行政法主觀題誰講的好 發布:2025-09-17 23:04:31 瀏覽:553
天樞律師 發布:2025-09-17 22:51:48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