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第93條規定

合同法第93條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3-03 10:31:07

㈠ 合同解除權的行使限制

合同的解除權,從其權利性質上講,屬於形成權。由於形成權的法律性質,意味著權利相對人必須接受權利主體行使形成權行為而產生的後果。所以,從保護相對人免受不公平結果損害的角度出發,各國法律在規定各種形成權的同時,也制定了相應的限制性規定,解除權亦是如此。
單就合同的解除來講,各國合同法都對解除權的行使設置了一定的限制條件,如德國民法典第352條規定:「權利人因加工或改造已將領受的物改變為其他種類的物的,排除解除權。」又如日本民法典第548條規定:「解除權人因自己的行為或過失,顯著的毀損契約標的物或至不能返還其物時,或因加工、改造將其物變為他種類物時,其解除權消失。」其它諸如法國、中國的台灣地區也都有類似規定。中國《合同法》第93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從該項規定來看,對於約定解除權而言,必須在合同履行完畢前,出現了合同中所約定的解除條件,然後享有解除權一方當事人通過正確的行使解除權,才能最終導致合同的解除。這即是法律對解除權行使的限制。同樣,對於法定解除權而言,如果不加以嚴格的限制,就會導致各種交易關系輕易的消滅,不僅不符合鼓勵交易的目的,甚至會損害合同雙方的利益。特別是在違約當事人能夠繼續履行合同,而非違約方也願意其繼續履行時,就應當要求違約當事人繼續履行,而不能強令當事人消滅合同關系。只有這樣才符合當事人的訂約目的,才能更好地保護非違約方的利益。
其次,根據中國《合同法》第95條規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的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這是《合同法》對解除權喪失時限上的規定。另外,依據《合同法》第96條的規定,明確了在對方當事人存有「異議」的情況下,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來判定解除權的行使是否合法,合同是否予以解除。這是通過第三者的監督審查從而對解除權行使正確與否進行的限制。
綜觀中國的合同法,可發現其對約定解除權的行使設置了較為明確的限制條件。但對其它解除權消滅缺少更詳細的規定。

㈡ 合同法 刑法一百九十三條怎麼說 立案後 公安機關會怎樣處理

沒啥事,這金額顯然不夠立案標準的
就是個民事糾紛

㈢ 勞動合同法中三十六條及三十九條內容是什麼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㈣ 合同法九十三第一款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協商解除,是指當事人雙方通過協商同專意將合同解屬除的行為。它不以解除權的存在為必要,解除行為也不是解除權的行使。比如,乙公司向甲公司訂購了一批服裝面料,准備生產時裝,但由於乙公司的生產訂單被取消,乙公司不再需要訂購的面樹,於是與甲公司協商一致解除合同。
協商解除的條件,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是將原合同加以解除的協商一致,也就是在雙方之間又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內容主要是把原來的合同廢棄,使基於原
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於消滅。協議解除是採取合同的形式,因此它要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如當事人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強行性規范和社會
公共利益,採取適當的形式。

㈤ 什麼情況下適用勞動合同法93條什麼情況下又只能認為是僱傭關系,不適用勞動合同法

肯定是勞動關系啦
他並非是以自然人來僱傭你
他是一個公司實體來僱傭你
勞動版合同法權解釋一
第四條 不具備經營資格和掛靠情形下的主體確定
勞動者與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因用工關系發生爭議,應當將用人單位和其出資人作為共同當事人。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借用他人營業執照經營的,還應當將出借營業執照的一方作為當事人。
所以你理解有誤

㈥ y合同法第九十三、九十四、九十五、九十六條!

第九十三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回除合同的條件成答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第九十六條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天第二款的內容是什麼

第九十二條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㈧ 經濟合同法中第三十九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93年9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修改。1999年10月1日已經被《合同法》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違反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的責任
一、承包方的責任:
1.因勘察設計質量低劣或未按期提交勘察設計文件拖延工期造成損失,由勘察設計單位繼續完善設計,並減收或免收勘察設計費,直至賠償損失。
2.工程質量不符合合同規定,發包方有權要求限期無償修理或者返工、改建,經過修理或者返工、改建後,造成逾期交付的,承包方償付逾期的違約金。
3.工程交付時間不符合合同規定,償付逾期的違約金。
二、發包方的責任:
1.未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設備、場地、資金、技術資料等,除工程日期得予順延外,還應償付承包方因此造成停工、窩工的實際損失。
2.工程中途停建、緩建,應採取措施彌補或減少損失,同時賠償承包方由此而造成的停工、窩工、倒運、機械設備調遷、材料和構件積壓等損失和實際費用。
3.由於變更計劃,提供的資料不準確,或未按期提供必需的勘察、設計工作條件而造成勘察、設計的返工、停工或修改設計,按承包方實際消耗的工作量增付費用。
4.工程未經驗收,提前使用,發現質量問題,自己承擔責任。
5.超過合同規定日期驗收或付工程費,償付逾期的違約金。

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三條是否屬於勞動合同糾紛

勞動合同抄法第三十九條第二項規定是: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如果用人單位以此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沒有任何經濟補償金。但是,用人單位必須有充分證據證明勞動者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這個制度必須是事先公示過的,職工都知道的。

熱點內容
日本刑事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5-09-17 19:25:55 瀏覽:778
弱者道德 發布:2025-09-17 19:25:09 瀏覽:709
依法治教年 發布:2025-09-17 19:25:01 瀏覽:581
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方案 發布:2025-09-17 19:22:29 瀏覽:997
法律顧問起訴是什麼身份 發布:2025-09-17 19:02:14 瀏覽:970
勞動合同法的論點 發布:2025-09-17 18:57:06 瀏覽:575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4年戶口登記條例 發布:2025-09-17 18:53:41 瀏覽:323
傳統法學研究 發布:2025-09-17 18:52:55 瀏覽:919
法律碩士報考上海公務員考試 發布:2025-09-17 18:46:09 瀏覽:526
代檢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7 18:28:42 瀏覽:416